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军事 > 司礼监 > 第八十六章 照顾

司礼监 第八十六章 照顾

作者:傲骨铁心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1-09-19 16:34:18 来源:顶点小说网

宝乐是个好儿子。

自打知道干爹一直为军中无粮而发愁,宝乐便本着谁不让我干爹好过,我就让谁过不好的原则,连夜持他干爹的名贴拜访了入驻在特区的几家粮商。这几家粮商都是隶属于江北商会的,其中有两家还是高邮分会的。

高邮分会是第一家入驻海事特区的商会,商会建在海事大道东端,离海事衙门不过一里多地远。商会大堂里悬着一幅字,正是提督海事太监魏公公两年前亲笔所书的题词——“高邮人民真争气!”

赵宝乐找到这几家粮商后,便提出了赊欠粮食以供军需的要求。

几家粮商虽说都是叫海事衙门封江靖海逼来特区的,但他们这两年在特区的粮食买卖也算不错,尤其是得到了大明皇军的一定照顾,使得他们能够以低价租买大明皇家海军提供的海运服务,并确保他们的经商环境,所以如今魏公公有求于他们,不管是是出于长远考虑还是眼下的实际利益,几家粮商都是愿意赊欠一些粮食给皇军的。

虽说几家粮商的赊欠数目并不大,但于赵宝乐而言,却是不小的收获。他也清楚羊毛不能尽在一只羊上薅,这样容易把羊毛薅光。

所以拜访了几家粮商后,他又陆续去了其它商会。这些大小商人出于各种目的,都答应了帮助购买一些粮食供皇军应急。

宝乐很是高兴,脑袋一热索性把事办的更大些,于是借他干爹的名义给各家派贴,直接搞摊派。

摊派也是常理,官府治世的常备手段,无甚稀奇的。

大部分商家都捏着鼻子认了这摊派,但扬州商会却不肯认这账。

扬州商会表示,魏公公欠他们一笔数目不小的款子,如果赵宝乐一定要他们提供帮助的话,他们也愿意帮忙,前提却是魏公公把欠款给他们结了。

这笔欠款是确实存在的,总数目高达二十三万两。

当初魏公公向扬州西关各大盐商“举债”时,曾答应一年一结,便是还不了本金也给利息。可是两年多过去了,盐商们不但本金没见着,利息也没见一个铜板。

倒不是魏公公不还他们钱,实在是眼下手头紧抽不出来,但他老人家最是讲诚信,时刻信字当头,深知人无信不立,因而哪怕盐商们不敢来找他要账,他老人家还是特意叫海事衙门把那些到期借条整理一下,旧条变新条。

总之,就那句话,只要有欠条在,这账你们难道还怕咱家赖了不成?

当然,魏公公还是很希望这些盐商能够响应海事大业,债转股的。但是人呐,越有钱越贼,公公等了两年多,这些个盐商们却是没一个主动投资的,这可把公公气的不行。要不是顾着脸面和形象,公公早就让皇军上门和他们讲一讲国际贸易理念了。

说起来,盐商们还是鼠目寸光了,但站在他们的角度看,也能理解。毕竟,钱借出去了却回不来,光有条子有什么用?发点牢骚是正常的,但除此之外他们也做不了什么。

要说真的,这帮人又哪个愿意到这吴淞口来开铺做买卖?

天地良心,盐商的买卖用得着出海?

离海越远的地方才越有钱赚!

只是形势比人强,魏太监的爪牙实在是凶狠,盐商们不敢不从,便各家在特区弄了个铺面,生意嘛,真是惨淡的很。也就是勉强维持着,算是给魏太监一个面子,另外也存了想法,这魏太监的买卖兴隆起来有了钱,说不定真能还他们钱。

这种情况下,赵宝乐却跑上门要人家摊派,人家肯定不答应了。

“世上没有旧债不结举新债的道理!”

扬州最大盐商潘家在特区分铺主事的六公子发话了,这话就是说给赵宝乐听的,也是说给魏太监听的。但凡要点逼脸,你魏太监就别打盐商的主意。

赵宝乐当时也叫气着了,黑沉个脸气鼓鼓的走人。走半道却停了下来,回头就又去找人家。不是一个人去的,而是带着一队皇军官兵去的。

架势闹的很大,盐商们被吓住了,潘六公子也骇的不行,可这帮人也是鬼精,松口同意捐输,然而却是把手上的欠条拿了出来充作捐输。他家六千,你家五千的,凑了个五万两整的捐输。

能平空抵消五万两债肯定也是功劳一桩,可这会干爹要的是真金白银和粮食,欠条哪能当饭吃。

赵宝乐急眼了,但这欠条又的确是钱,你魏公公的干儿子总不能不认这条上的数目吧。

事到这地步,换别人也就算了。可赵宝乐心思活,郁闷之后突然有了主意,却是拿着盐商给的欠条转头去了其它商会,要用这些欠条跟他们买东西。

“条子是咱义父亲手打的,你们还怕咱义父不认?”赵宝乐每到一家身后总跟着几十如狼似虎的皇军。

商人们不敢不卖,如此一来,那五万两的欠条竟真的用出去了。

立了功自要向干爹报喜请功,魏公公听了之后也觉得这个点子好,十分的好。于其让欠条在盐商那里搁着发霉,不如把它们盘活。

“步子要跨大一点,不要怕扯了蛋。”

公公叫人喊来个刻字先生,弄了枚方印出来。印上也没刻啥字,就四字——“准予流通”。

尔后公公叫赵宝乐拿着这章出去盖,凡是已在市面上流通的欠条上都加盖此印。然后又颁令给郑铎,让他从刚刚入库的解冻委员会资金里拿出五万两用于兑付欠条。

“爹不是缺钱么?”

宝乐不太理解干爹的做法,真要给那些欠条兑了,那不亏大了么。

公公也不与义子多解释,只叫他依吩咐去办,待义子去办事后,公公方拍了拍屁股,哼着小曲到了后花院。

后花院有客,却是泰州赵家那儿媳王月娥来了。人不是自己来的,而是公公特意派人去请的。

这王月娥自打有了魏公公支持后,算是在赵家彻底站住了,把她那有名无实的丈夫治得妥妥贴贴,又借着大明提督海事太监、江南镇守中官的威名把个生意做的比公公赵恒元在世时还要大,现如今外人提到泰州赵家,首先想到的就是这位很能干的当家媳妇,而非赵家任何男人。

公公请王月娥过来却是为了正事,此去讨伐东番可不仅仅是占块土地如此简单,却是要生利的。

若生利,则必要有商贾参与。

故而,公公希望泰州赵家能够做一个开拓东番的先驱,带动东番海贸。这个大利头,公公肯定是要照顾下月娥的。

这赵家媳妇仔细想来,却是水汪汪的很,让人想来都滋润呐。

(sdingdiannn/ddk146857/8222739.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