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军事 > 司礼监 > 第一百二十五章 老爹叫人给卖了

司礼监 第一百二十五章 老爹叫人给卖了

作者:傲骨铁心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1-09-19 16:34:18 来源:顶点小说网

叫官府抓去了?

良臣怔在那里:老实巴交的老爹和大哥能犯什么事,叫官府给抓了?

“三子,你别着急,你听婶说。”张嫂见良臣不吭声,以为他吓坏了,忙安慰了两句,然后将事情原由大致说了。

听完张嫂所说,良臣愣在那里久久没有说话。

这事,还是和征地有关。

具体的说,老爹和大哥是被人卖了。

良臣进京不久,县里六房就正式来丈量各乡土地,好造册登记。量到梨树村时,村民中有人提出今年的水稻已经种了下去,官府要征地可以,但必须容他们收完这一季的水稻。如果不行,那便给他们青苗补偿。

这一条无可厚非,毕竟百姓们已经将水稻种下了田,苗子长得很好,再等两三月就能收割,现在朝廷却要征地,这是大事,他们反对不了,但是因为征地造成的损失,朝廷总要给些补偿吧。

民以食为天,士农工商,不管如今事实上农民地位有多么低,涉及到人数众多农户之事时,上至内阁,下至地方,还是慎重对待的。

户部在划拨确定福王庄田时,便行文了征地各府州县,明确要求不得出事。对于被征地的农民,尽量满足要求,不能闹出事来。

所以,肃宁县这边对于梨树村民提出的这条要求,倒也准了。不但但是梨树村,其它地方也都允诺给予一定补偿。

只是,除了这条外,梨树村又有人提出县里必须白纸黑字出示契约,保证他们的官田租户身份。如果不能保证,他们就拒绝交出土地。

事实上,对于福王征地这件事,包括梨树村在内的被征地农民在情感上是难以接受,但绝大部分人并不反对。

因为,成为福王庄田租户,不是没有好处的。

自古以来,农民种地都是要交税的。便是没有自己的土地,租地主的地来种,也是要向地主交纳租子的。至于地主是否向官府交租,那是另外一回事。

成为福王的庄田租户,相对而言,所要交纳的租子要比向官府、地主交纳的要少一两成,因此仅实利而言,成为福王庄田户不是一件坏事。

梨树村民提出县里要给出契约,便是要确切保障他们的实利。实事求是的说,这个条件也不算过份,毕竟,地都不是自己的了,为自家谋点实在利益,天经地义的事。

然而,肃宁县却不能答应,或者说肃宁县在向沧州府上报这件事时,被沧州给否定了。

府里明确告诉县里,一旦造册结束,所征土地的管理权,地方就会移交给福王方面。届时,福王方面是否派出庄头管理,还是由地方代收,不说沧州这边不清楚,其它地方同样也不清楚。

不清楚的事,沧州自然不可能让下面为了满足百姓,乱打包票。这件事牵涉极大,事关皇帝最宠爱的福王,且皇帝催促的紧,还隐隐和东宫有所联系,听说贵妃娘娘一直攀比着。

为了册立太子之事,皇帝和外朝已经斗了二十年,好不容易把东宫储君给立了,这节骨眼,上上下下都不想看到因为庄田的事,再闹出什么不可收拾的事,

要是完不成福王庄田的事,沧州知府肯定要倒霉,只是他再想早点完事,也不敢留下任何后遗症。

万一地方答应了百姓,结果福王那边却不同意,到时候怎么办?

县里不答应,村里平日会来事的“凶人”们便开始挨家挨户串连,让被征地的人家一齐按手印拒绝交出土地,说是只要大家心齐,县里肯定会退步。

这些“凶人”们倒不是真的凶悍之人,而是头脑灵活,能说会道那种。

平时村里有什么事,除了里长和乡老们,就属这些人有发言权。当然,其中不乏一二“剌头”。

“凶人”们找到良臣他家时,他爹和大哥正在吃饭,一听他们说明来意,虽然有点害怕官府会收拾他们,但在这些人连哄带威胁的话语下,加上确实这件事有利自家,便在请愿书上按了手印。

父子二人觉得既然土地被征已经无法避免,那么就最大程度的保障自己的利益。

人都是从众的,别人家都按了,要是自家不按的话,老魏家在村里肯定抬不起头。

也是老实巴交,良臣他爹将那些要他按手印的村民当成“英雄”,什么都指望他们。甚至在他们走时,还摸出几个铜板,说是你们为大伙出头,车马费什么的总得大家伙一块摊。哪能叫你们又出力又贴钱的。

良臣他爹,典型的小农民心态,他是自己不敢出头,盼着那些敢出头的人为他们争取利益。

殊不知,那些会来事的人拿了村民按了手印的请愿书到了县里后,县里的确十分重视。

县尊亲自出面接待他们,然后由县丞带着六房的人将这些人带到了酒楼,一顿好吃好喝后,私下给每个人都塞足了银子,然后这些人便以梨树村民的名义,向县里写了保证书,承诺一定配合县里征地,绝不生事。

县里为了避免夜长梦多,当天就让六房的人到梨树村清量。结果,村里人不知情况,见那些人不回来,以为县里抓人了,于是六房的人过来时,他们就吵着要县里交人。

里正和乡老们知道情况,但没人露面,结果,很快就来了差役,强行带走了十来个人,其中就有良臣他爹和大哥。

听张嫂说,被官府带走时,良臣他爹吓慌了,请求差役放了大儿子,可人家没理会,父子俩一起带走。

张嫂将事情告诉良臣后,让良臣明天赶紧到县里将人保回来。她年纪大了,吃不住,回屋睡去了。

想到刚才吴德全似乎有什么话对自己说,良臣料想当是想要告诉他爹和大哥的事。

人,肯定是要保回来的。

不过,现在肯定是没法去县里了,良臣只能自己到灶台煮了口粥,喝完之后先睡。

第二天,公鸡还没叫,村里人就看见魏家老三匆匆忙忙的出了村口,直奔县城。

也就在同时,社学那里传来哭声。

吴夫子咽了气。

……

骨头家出了点事,姐姐的事,好多人外面在闹,警车也来了,紧赶出一更。下一更,我争取晚上能赶出来。

不是什么违法犯罪的事,是情感方面,家事不多言,总之,一言难尽。

(sdingdiannn/ddk146857/7471626.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