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军事 > 司礼监 > 第二十一章 没有剪刀有大刀

司礼监 第二十一章 没有剪刀有大刀

作者:傲骨铁心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1-09-19 16:34:18 来源:顶点小说网

“打仗就跟打麻将一样,千万不要等着别人打牌来胡,而是要主动胡。胡大的,胡小的都要胡,因为胡总比不胡的好。而且主动胡的话,有可能杠上开花。”——《魏公训子书》

........

禇英可能希望魏公公去咬松山堡伊尔汗部这个鱼饵,但公公如何会如他所愿呢。

既然决定要打,那就打最强的。

要说禇英学精了吧,公公承认,因为这小子知道从定辽右卫入手抢夺粮食,制造不利于魏公公的政治影响。

但也限如此了,禇英没把“精”字发挥到极处,他不应该让镶黄旗那支偏师跑到松山堡来的。

要搁魏公公,宽甸地区都不呆,直接主力挺进定辽右卫指挥使所在的凤凰城,正眼都不瞧义州一眼。

这叫你玩你的,我打我的,只要有利于己方,什么样的打法都可以。

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够获得足够的粮草支撑。

偏禇英使了小聪明劲,不服心中那口恶气,想要彻底端了魏公公这口锅。

那魏公公就不能答应了。

任你几路来,我只一路去。

有“打呆仗”的先进指导思想,魏公公就不信禇英还能把他老人家真个阉了不成。

无论是从耐心还是从后勤保障来看,禇英都没有胡牌的可能,甚至他还有全军覆没的危险。

想公公前世,十几万纵横江淮中原地区的捻军骑兵不就是被这“呆仗”击垮的么。

公公不认为现在的八旗兵能和两百多年后的捻军相提并论。

当然,“结硬寨,打呆仗”的前提是有效的组织动员能力以及充足的物资保障。

这两点,魏公公基本具备。

他老人家窝在义州这半个月,可是全身心投入于后勤事业的。

军议上,公公一锤定音了。

动员命令很快传达,一万余来自不同体系的抗金救**将士很快就动作起来,收拾营帐的收拾营帐,打磨兵器的打磨兵器,明确号令的各领文书...

与此同时,又有八千余民夫被紧急组织起来,他们将随大军一起开拨,除了负责粮草物资运输外,他们也将是挖壕立寨的生力军。

对于用人,公公向来是出多少力给多少钱的。老人家明确提出,民夫的口粮和士兵一样,各级军官不得克扣。同时,民夫的工钱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要争取做到日结,或两日一结,以更好的提升他们的劳动效率和积极性。

在这一背景下,《夫役保障条例》出台了,这是有史以来中国第一份针对随军夫役的法律条文,虽然,目前保障条例仅限于抗金救**和大明皇军。

八千多民夫中有一半是由朝鲜北部协安会提供的,另有千余是皮岛方面征调的,余下则是义州本地人。

公公再三要求对民夫们要一视同仁,不管是哪里来的,只要他们是在替抗金救**效力,那就一定要保障他们的人身安全。

战前动员和具体的物资分配需要两到三天时间,在这段时间内,魏公公除了视察各部的战前动员和训练情况外,便是对“结硬寨、打呆仗”这一战术指导方针进行具体的完善。

这日,公公刚刚从朝鲜旅团视察回来。朝鲜旅团接到的命令是砍伐左近一带森林,制成可供全军立营所需的栅栏和拒马,以及挖掘壕沟所需铁铲的木柄。

崔容石旅团长以极其负责任的态度督促部下完成了这一光荣使命,在朝鲜旅团官兵的奋勇工作之下,义州左近的森林植被减少了五分之一多。一些原本绿意盎然的矮山甚至成了秃山。为此,抗金救**上下给朝鲜第二旅团起了一个绰号,叫“伐木工旅团”。

回城时,公公突然勒马停住,然后很不高兴的对陪同视察的义州参将贺世义道:“为什么那些人留着辫子?”

贺世义愣了一下,不知道魏公公说的是什么,顺着公公手势看去,却是城外搭建的临时铁铺里有不少女真人在出入。

“回公公话,这些都是末将近年纳下的降人,原先都是在城外屯田的...”

贺世义赶紧解释了下,那些女真降人都是这两年他陆续收容,或从义民手中购买来的。本都是散在各处做事,因为大军即将出征需要不少铁器,所以他把这些女真降人组织在一起充当劳力使用。

“既是降了,便是我朝之民,当同我朝之民一般蓄发改装,如此才是忠心可信之人,缘何还照旧俗的?”魏公公哼了一声。

“这个...”

贺世义不知如何说这事,这两年辽东巡抚衙门还特意给义州发文,要边将重视改善女真人生活,尊重他们的习俗,不可将其视为蛮子,所以贺世义就没怎么约束女真人,更莫说让他们蓄发改装了。

而且这些女真降人有自己的标志也便于管理,至少让人一看就晓得这是女真人,怎的到了魏公公这边却是要反过来呢?

真是咸吃萝卜淡操心,有劲没地使了...

贺世义心中腹诽。

“去,现在就割掉他们的辫子,让他们改装...以后不论何人,蓄发者留头,不留发者不留头。”这一番话说来,魏公公语气虽平淡,但听在贺世义耳中,却是杀气腾腾的很,不由为之一凛。

“公公,义州城内不光末将收容的女真降人,另还有为数众多女真人居于此城,若是现在就要他们割辫,末将一时半会也找不到这么多的镊工啊?”

贺世义虽觉得魏公公此令有些小题大作,但也不敢违令,只是具体操作却是麻烦。

毕竟义州这里和女真人接壤,百多年下来不说新纳的那些降人,便是一直居住在城中的女真人也有好几千。

仓促之间就要为这么多女真人剪辫,还要让他们改装,实在是人手不足的很。

“没有镊工,就没有这个了?”魏公公一指贺世义的佩刀,以不容质疑和反驳的语气说道:

“姑示公文于城中女真人晓得,唯剪掉辫子,方可重新做人,享我大明国民待遇,不去辫者等同反贼,格杀勿论!”

..........

作者注:伪清之前理发师称“镊工”,又叫待诏、净发师傅。明以后为“剃头匠”。

(sdingdiannn/ddk146857/8248026.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