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军事 > 司礼监 > 第一百四十八章 忠贤好,忠贤妙

司礼监 第一百四十八章 忠贤好,忠贤妙

作者:傲骨铁心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1-09-19 16:34:18 来源:顶点小说网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出自《大学》。

据说,这是商汤王刻在洗澡盆上的箴言,归纳起来就是勤于省身的意思。

题目,说难吧,不难,《大学》里有。说难吧,难,魏家老三没看过这句。

不会,就只能干瞪眼,谁让良臣不学无术呢。

瞪完眼,悄悄朝四周看了看,发现别的考生都在专心致志的答题。

当时在考场外排队时,良臣总算找到了安慰。因为和他一样大年纪,甚至比他还大的考生有不少,最大的那个听说是儿子过来送考的。

由此来看,世上比魏良臣笨的大有人在。

一些考生如他一样犯难的,人家也是想办法在试稿纸上不断写,不断删,无论如何也要拼凑一份答案来。

良臣倒好,什么都不干,尽看西洋景了。

目光中,左前第三排,那个学弟刘明心正在草稿纸上写答案。

来的路上,良臣听马秀才他们评论过,都说这次刘明心有望府考过关,顺利进入院试。

依稀记得,当年这小家伙流着鼻涕上社学时,良臣正意气风发的去参加府试。结果那次,他默记圣训错了几个字,没被取中,之后,不知怎的,就突然没了读书念头了。

从此,良臣便跟着乡间一帮无赖子鬼混,坏了名声,也被吴夫子彻底赶出社学,断了他的科举路。再后来,叫人家太仆寺马厂的人给打断了腿。

不过仔细想想,魏良臣要不这般鬼闹,说不定李子荣也不会有这个好运当九千岁的亲侄。

只是,现在看人家小学弟在那挥墨,从其落笔动作来看,没有丝毫停顿,想来胸中文思正涌。

再观自己,笔头拿了又拿,卷上的字他认得,可偏不知如何做这题。

这一反差,当真是蛮叫人郁闷的。

作弊,良臣是不想了,因为他压根没有这方面的材料。况且,也带不进来。

虽说是童子试,可进考场的时候还是有搜子挨个检查考生的。

这考场桌子放得也规矩,固定多少距离一张,两边不时有监考来回巡视,良臣就是想偷看别人的答案,他也够不着。你就算够着了,抄来了,也倒霉。因为这可没有标准答案,不可能同时出现两张一模一样的考卷的。

抄不了别人的,总不能就这样干看吧,交个白卷算什么,我魏良臣又不是张铁生。

娘希匹,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随它去吧,爱昨昨地,大不了小爷不走这条路了。

念及于此,良臣把心一横,硬着头皮将毛笔沾了点墨水,然后绞尽脑汁,终是想到了第一句怎么写,可是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他这笔却最终没能落下去。

第一句有了,第二句怎么办?

这科举考试又不是后世的作文题,写个题目就给三分的。你错几个字,都不合格。

于其写一句叫人笑话,还不如不写呢。

罢了罢了,别白日做大梦了,也不看看自己什么材料,偶尔装个逼可以,真拉出溜溜,原形毕露啊。

不考了,反正也不杀头!

良臣“呼”的吐出口胸中郁气,将笔丢在一边,就此闭目养神起来了。

这会,恨就恨没有提前交卷这一说法,要不然良臣早开溜回家了。

至于他爹问起来昨说,还能不好办?

家里呆不住,就上京师找巴巴去。

条条大道通北京,活人还能给尿憋死不成。

………

身为主考,河间知府陈伦当然不可能跟个监考似的在考场里转悠。他的职责是坐镇,等考试完毕,自有专人阅卷,然后将优秀的考卷呈上来由他定等。在此之前,他什么都不用做。

陈伦的副手,河间同知刘国泰也在考场,这会两人在公房里喝茶聊天。

刘国泰是万历三十二年进士出身,先是做了一任知县,任期未满便升同知了。比起肃宁知县颜良,刘国泰的官运显然要亨通的多。

知府和同知在一起,所谈论的自是最近的征地大事,另外就是静海和沧州两个考点。

“静海的卷子我看了,沧州的还没看,大体也差不多,平平正正,无有新奇的文章。”

陈伦有点遗憾,便是未能任官南直隶,无从多见年轻才俊。想那南直隶,每年涌现多少上佳试卷,这些卷子叫书商们买去,转手印了卖往全国,不知赚了多少钱去。听说内廷文书房的油印房和经厂也看上了这条财路,和江南的那些商人们扯皮的很呢。

“文风南盛北弱,我北直隶可比不得南直隶,大人也不必介怀。”刘国泰笑了起来,陈伦有内廷的背景,他也有,并且这背景一点也不弱于陈伦,因为他搭上的可是贵妃娘娘。

准确说,刘国泰能做一届知县就升任同知,靠的是郑贵妃的弟弟。这位贵妃娘娘的弟弟和刘国泰同名,叫郑国泰。然名字一样,姓不同,就注定二人身份地位大大不同。

对自己这位副手的背景,陈伦当然知道,并且没有多少抵触,毕竟他干爹金忠和贵妃娘娘走的也近。

“不过这一次,我河间未必不出才子了。”想到那魏良臣,陈伦不由轻笑一声,对此子,他可是十分看重的。

月前在肃宁替魏良臣脱了牢狱之灾后,陈伦便写了封信给提督学政黄彦士,信中倒没有说魏良臣入狱之事,只说已为这少年解决作保之事。

几日之后,黄彦士便回信给了陈伦,信中对陈伦相助之情,仅两三语提及,看似也没有多放在心中。只是,黄彦士的信中却无意说起了最近东林党想要力推淮抚李三才入阁之事,这让陈伦很是激动。

虽然仅仅是提了一下,但这蕴含的意味,却值得推敲了。

某种程度上,陈伦相信这是黄彦士在代表楚党向自己伸手。这让他觉得肃宁那趟没有白去。

魏良臣这个子,帮了他大忙。

府试结束,大概五天,黄彦士就会到河间主持院试。

陈伦不会食言,只要魏良臣的卷子作得可以,便是不算上佳,他也会给那少年定个甲等第一的评语。

现在,他就等着看这少年是不是还能作出如少年说那般的绝妙文章来。

若能,便更美了。

有关魏良臣的事情,刘国泰听说了一些,但没有多想,只道这位知府大人真是爱惜儒生。他眼面前倒是有桩大事要办,那就是郑国泰要来河间。

贵妃的亲弟弟不是专程来河间,而是去江南的。

京里传来的消息说,自从妖书案后,贵妃娘娘便一直耿耿于怀,始终为自己的清名被士林抹黑感到愤怒。所以就想让亲弟弟到江南亲自聘请一二名士,不惜重金,也要将妖书案对她郑家的坏影响消除掉。这件事背后有没有当今皇帝的授意,却是不得而知了。

郑国泰奉姐姐之命下江南,办正事之余,自然也得顺便打打秋风。河间府这边,刘国泰肯定逃不了。

………

考场里,原是闭目养神的良臣,竟然稀里糊涂的就睡着了。

自古以来,在考场睡觉的,不是没有人,而是有很多人。

这些考生既答不出卷子,又没法提前离场,便只能趴那睡觉了。

要不然,还能干嘛?

但睡觉能做梦的少,做梦都做的那么惊天动地的更少!

良臣就做了这么一个惊天动地的梦。

梦中,天启帝朱由校竟然拉着他的手,赞不绝口道:“大魏真是太能干了,对朕忠心,又有大材,若不是大魏你,朕这皇帝做的都没有滋味…不如,朕便给你改个名字吧?”

“不知皇爷要给我改个什么名字?”梦中的良臣对于皇帝的赞赏真是激动莫名。

“嗯。”朱由校歪头想了想,眼睛一亮,拍掌道:“你觉得忠贤这个名字如何?”

良臣还没答呢,他二叔就乐坏了:“忠贤好,忠贤妙!”

“噗嗤!”

良臣是被自己的口水呛醒的,尼玛,你朱由校把我从良臣改成忠贤,岂不是说我小千岁变真千岁了!

下意识的摸了摸自己的鸟,还在,良臣放心了。

这梦,可不是好兆头。

良臣呸了一口,就算天塌了,他也不可能把自己的鸟给卖了。

抬头看看四周,有不少考生已经答完卷子,正等着收卷。也有不少考生跟他一样,刚刚睡醒。

时辰快到了,考场内有监考官在大声提醒还没有做完卷子的考生。

时间快到了啊?

良臣习惯性的抬起手腕看表,发现腕上什么也没有。

再看桌上的试卷,仍是一片空白。

想了想,反正考不上了,索性就来个“到此一游”吧。

只是写什么呢,总不能真写魏良臣到此一游吧。

思虑间,却是想到了,于是,他兴致勃勃的提笔写道:“读书人,最不济;滥时文,烂如泥。国家本为求才计,谁知变做了欺人技。三句承题,两句破题。摆尾摇头,便道是圣门高弟。可知道,三通四史,是何等文章;汉祖唐宗,是那朝皇帝。

案上放高头讲章,店里买新科利器,读得来肩背高低,口角唏嘘,甘蔗渣儿,嚼了又嚼,有何滋味?辜负光阴,白日昏迷,就教骗得高官,也是百姓朝廷的晦气。”

写完,兴致还浓,索性再题五言诗:

“我叫魏良臣,报国自有门。

不作八股文,照当有用人。”

……

作者注:本书非科举文,有关科举不涉细节,一笔带过。如府考有数场,分试数项,本文只录一项。

另,嫌我慢,加快。找本站搜索"CM" 或输入网址:

(sdingdiannn/ddk146857/7471649.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