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军事 > 司礼监 > 第二百一十六章 陛下,我帮您收了礼

司礼监 第二百一十六章 陛下,我帮您收了礼

作者:傲骨铁心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1-09-19 16:34:18 来源:顶点小说网

魏家岭一带地形极其险要,此处有山名摩天岭,是河西蒙古入辽东都司的交通要隘。天顺年间辽东都司于魏家岭设关,设千户所,至今已有一百五十年余。

现任魏家岭千户所的守备是铁岭人陈大道,此人是辽东都指挥使李成梁的小老乡。调任魏家岭任守备前,陈大道是李成梁四子、延绥总兵李如樟手下的千总。

李如樟死后,陈大道托了关系,从延绥调回辽东,后来又不知怎么走通了闲居铁岭老家的李如柏门路,谋到了魏家岭的守备一职。

托李家重视的福,这一回,魏良臣是被陈大道出关迎接去的。

并且,刚刚安顿下来,魏良臣就收到了陈大道送来的一份厚礼——沈阳德顺钱庄开出的三百两银票,外加东珠一对,百年人参一根。

这让魏良臣喜笑颜开,千里当官只为财,他虽然视钱财如粪土,但那是有钱时。没钱时,一文钱,都是好的。

因是头一次收礼,良臣心里难免忐忑不安,甚至于不知道如何应对送礼人,脸色也有些发红。

最关键的是,良臣不知道这个守备为什么给自己送礼。要知道,他这一路基本上可是尽享受“白眼”待遇的。要不是锦州知府承认他这个副使舍人,给他开出了一路可以白吃白住的驿条,恐怕他都得想办法卖匹马来救急了。

拿人钱财,替人消灾,良臣很有这方面的觉悟,他觉得要是陈大道提的要求不过份,他也就勉为其难帮人家办了。

可是,陈大道并没有提什么要求,这让良臣很为难,不知道这礼是收还是不收。

好在,那陈大道是这方面的熟手,把“礼物”硬塞给魏良臣后,便拱手告辞,一句话也不多说。

这让良臣松了口气,同时也适应许多,但却越发糊涂,为此,他请教了李永贞。

良臣没有瞒李永贞,坦言那位陈守备给他送了钱。

李永贞听后,笑了笑:“这位守备,怕是手脚不干净,怕舍人你查他任上钱粮开支,这才花钱消灾。”

“看来我这协办钱粮欠款事的差事,也不是全无好处。”

良臣笑了起来,他发现自己忽视了一个最大的问题,也是最大的宝藏,那就是他虽然只是个杂流八品两殿舍人,可他同时有个任务,那就是协办辽东钱粮欠款事。

这个差事,可大可小,是否有作为,全看魏良臣怎么做了。

当然,他头上还有个正使杨镐,历朝历代,前世今生,甭管做什么官,只要是担的副职,那就基本上没有多少事。就跟参谋不带长,放屁都不响一样。

但是,问题是杨镐虽然是被万历起复,但他却不是直接向皇帝负责。他魏良臣,官虽小,可却是能够直接跟皇帝汇报的。

距离关门军变已经过半个多月,可以预见,有关他魏良臣的情报,辽东这边恐怕都已传遍。

良臣可不相信万历手下的内廷能起到保密作用。他魏良臣,只怕叫人查个底朝天了。

从时间上可以判断出,良臣刚到关门以及出关向北时,辽东的大军头们还不知道他的底细,甚至不知道他这个人的存在,所以,一路上他享尽白眼,没人搭理他。

现在,那帮人知道了皇帝派了一个少年出关,所以,他魏舍人的春天就来了。

锦州知府为何认他,李如梅为何派沈炼来护送他,这魏家岭的守备又为何给他送礼,还不是因为他这个舍人还兼着个副使的差事,同时可以直接跟皇帝密报么。

弄明白了问题,良臣心就活络了,他可不会去真查什么辽东钱粮的事,那压根就是一无底洞,谁查谁倒霉。

良臣敢肯定,就是正使杨镐这次出关,也多半是走个过场,顶多弄几条小鱼小虾出来向朝廷交待下。

大鱼,他不敢动,也动不了。

高淮在皇帝心中的地位可比他杨镐重,结果呢,威风十年,一朝成为阶下囚。

况且,兵变军士向朝廷提出的诉求是高淮克扣了他们的钱粮,你这朝廷使者不去查高淮,反查他们这些“苦主”,这不是黑白颠倒,是非不分,和高淮一丘之貉么。

良臣是万万不会去查苦主们的,他现在可惹不起这帮人。

他向万历请命去抚顺的目的,不是帮着高淮还钱,而是借着奴尔哈赤讨款的名义,去会一会这个老奴,顺便看看有没有机会做点事情让他添添堵的。

现在,因为东哥,良臣心更“毒”了。

名义上,东哥可是奴尔哈赤的妻子。她虽然没有嫁过去,可婚约却在。要不然,奴尔哈赤也不会起兵时把东哥改嫁也做为明朝的一大罪了。

细算起来,他魏良臣就是绿了未来两位皇帝,外加一个叛贼首领,伪朝开国之主。

这可比古天乐绿了,张家辉绿了都带劲。

世上还有什么事比绿了人家,再干掉他更剌激的呢。

所以打一开始,魏良臣就没将这个什么协办副使当回事。可他不当回事,有人当回事。

这不,陈大道就来花钱消灾了。

三百两,对于良臣而言是笔巨款了,但是要放在杨镐眼里,恐怕都不值他多看一眼。

这一点,良臣可攀比不了,身份摆在那。

不过,钱再少也是钱。

李永贞走后,良臣坐在灯下,将三张百两银票放在桌上,如同前世看红票子般,很是动情。

一个视钱财如粪土的男人,当然不会对粪土动情。

让良臣动情的是,银票背后的德顺钱庄。

关于明朝白银流通成为正式货币,良臣多少有些了解。正统年间,因为宝钞贬值,明朝不得已只好放松用银禁令,从此,白银才做为货币公开在市面流通。而在此前,白银从来不是中国任何一个王朝的官方货币。

铜才是。

此后,由于明朝私钱庞杂,铜钱轻重不一,成色各异,制钱、私钱、白钱三者之间差价极大,变动又多,遂剌激了民间兑换业。随着民间兑换业的发达,便有了专门经营铜钱兑换的店铺,即钱店,又叫钱铺,钱庄,甚至钱摊。

大城市,水陆交通要地的各个车马行,甚至城门附近,随处都能看到支个摊子在那帮过往行商兑钱的小贩。这是兑小钱,大钱必然是在钱庄银号了。

如这家沈阳的德顺钱庄,它开出的银票上面除了村明额度外,竟然还在边尾印着一小行广告。大意是德顺钱庄不仅经营银钱兑换业务,还提供借款服务及凭贴取款业务。

借款服务,当然就是放贷款了。凭贴取款业务则是一项很高级的金融服务,即某人在钱庄存放一笔固定的钱,然后由钱庄为他开具有保密性质的名贴,一张或数张。以后不管是谁,只要持了名贴到钱庄,就可以不经过任何手续直接凭贴拿钱。

从这个服务内容可以看出,这项业务是专门为达官贵人提供的。

为贿赂及受贿提供的一项最权威,最没有后患的服务。

真是不怕你做不到,就怕你想不到。

一家地处关外的钱庄,竟然能提供如此多的商业服务,这不是资本主义萌芽是什么。

银庄的兴起和提供的服务内容越多,越说明在眼下,商品经济的流通已经颇具规模,否则,不会兴生这么多“金融衍生品”。

而商品经济发展下去,必然会是资本主义。

这意味着,如果没有建奴,明朝应当会比西方更快进入资本主义社会。

哪个主义好,良臣没兴趣,他现在脑海中只有一个念头。

钱庄有了,贷款业务也有,那么,彩票呢?

倘若今后没有什么辽饷、剿饷、练饷什么的,只有辽东平寇票、辽东荡寇彩、辽东军民建设爱心福利票等彩票,或是平寇国债,三线基金什么的。

是不是可以减轻农民负担,使大明朝不致被农民起义的火焰吞噬呢。

眼下,明朝赌搏之风可是很盛的,江南之地尤其疯狂。

人性都是好赌的。

就是当今皇帝万历据说也很喜欢赌钱。

灯光下,良臣的目光烔烔有神。

突然,他将银票收起,然后拿出笔和纸,仔细斟酌一番后,落笔开始了他的每日汇报。

今天的汇报开头第一句话就是:“陛下,臣今天代您收了一笔钱,送礼的那个人是魏家岭关的守备…”找本站搜索"CM" 或输入网址:

(sdingdiannn/ddk146857/7471717.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