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军事 > 司礼监 > 第四百四十六章 公主请客

司礼监 第四百四十六章 公主请客

作者:傲骨铁心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1-09-19 16:34:18 来源:顶点小说网

明朝称葡萄牙为佛郎机,其国传入中国之炮,便呼为佛郎机炮。

良臣前世不是军事发烧友,所以对于火炮了解得不是太多,只知道和明朝前装药子大炮不同,佛郎机炮是后装炮,有准星和照门,有点类似于加农炮。

重量方面,和动不动就两三千斤的红夷大炮相比,最重不超过千斤的佛郎机明显轻便的多,且佛郎机有四个子铳,发射很快,适合放在海船上作战。

据陆太监介绍说,这些佛郎机炮是嘉靖年间,兵仗局根据广东巡检何儒呈上的图纸进行仿制的,而当时何儒就是在葡萄牙人的商船上看到这种火炮,觉得十分适合明朝水师作战,遂上书请求朝廷引进仿制的。

此后兵仗局和工部都大规模仿制了这种佛郎机炮,用于沿海备倭,前后加起来怕有上千门。后来倭寇被平定后,佛郎机炮就变得不是太重要了,加上比佛郎机更大,射程更远,威力更强的红夷大炮输入,佛郎机炮便正式从明军装备中退了出来。

毕竟,有明一代,北方永远是明朝重点防御和进攻的重点。相较佛郎机,威力更大的红夷大炮更受守边的明军喜欢。

关门军变时,良臣就在山海关上看到过几十门红夷大炮,一尊尊摆放在那,看着就吓人,沈阳城头上也有,数量也不少。

浑河之战明军之所以战败,就是因为沈阳城的这些大炮落入了清军之手,而在浑河驻扎的明军离沈阳城太近,直接处于大炮射程之内。否则,黑脸老汉这一仗就叫打回原形了。

只是红夷炮威力是大,却不适合用于海战,太重,打一炮指不定能把船都给弄翻。眼下,不管哪国,可没有铁甲舰这一说法,商船也好,战船也好,都是以帆木为主。这注定船只所配的火炮绝不能过重,否则船身肯定会倾斜。

海上不能用,陆上除了守城也无法用于野战,红夷大炮于明军而言,其实是鸡肋,奈何当下人都迷信炮越大越好,越重越好,跟后世航母没出现前大炮巨舰的思路一样,直接导致可用于野战的轻便型火炮一直没能得到正常发展。

倒是类似于轻型小炮的大杆子铳和虎蹲炮有些改进,可惜却毁于质量问题。而罪魁祸首还是钱的原因。

“此炮射程两千尺,小魏不妨买上一些,待出海时置于船上,怎也比那倭奴火铳打的远。老话说的好,一寸长一寸强嘛。”

陆太监其实对海战并不了解,所知道的海上贼寇也只是固有的倭奴印象,可知道火炮肯定比火铳打的远,很是热情的向良臣推销起来。

他也是好心,小魏花了钱,买了比火铳好的佛郎机炮,出海发了财,就有更多钱向他兵仗局定制各式军械,是两赢的事情。

火炮,良臣当然是想买的。

佛郎机的射程两千尺,折算开来就是六百多米,一里多地,当下火铳的射程最长不过一百多米,等于可以在敌人射程之外开火,形成火力压制,不管是海战还是陆战,都是好处多多。

问题是,他眼前的这些佛郎机可没得到太监们的精心保养,不但生铜锈,炮架看着也快烂了,有些直接就是散了架。

这种老爷炮,他买回去有什么用,难道把炮化了铸铜钱、铜像不成?

更重要的是,买回去他也不会放啊。

炮手,工匠,没有一支配套的队伍,光有炮有什么用。

良臣不想再花钱了,刚才那批东西要了一万多两了,还不提要到南镇买火铳,火药局买药子,招兵买马的钱,开销真的是很大的,他必须省着点用。

没法子,西洋各国开海那都是举国之力,到他小魏公公这头,却是以一人之力而为。换言之,他现在就是以一人之力对抗整个世界。

不可谓不劳苦,不可谓不凄凉啊。

想了又想,他决定不要这些炮。

他琢磨着可以到了南方去水师那边挖墙角,兵仗局能有炮,水师那边当然也有。只要钱到位,水师那边连人带炮都可以为自己提供,何必现在扔笔款子进水里呢。

然而,陆太监却人老成精,一句话就让良臣改变了主意。

“小魏放心好了,咱家不会坑你。别看这些炮看着老旧生锈,只要你要,咱家就令匠人们替你打磨修整,用不了两三个月,就都是一门门新炮了。届时,不但炮给你,咱家还可以和王公公商量下,调些匠人帮你护炮养炮,这些不收你钱,你看如何?”陆太监极力推销的样子比良臣那日对孟国忠还要热情。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良臣心动了,相对这些老爷炮,懂炮的匠人无疑才是真正的财富。如果能从兵仗局搞到一批铸炮师傅,这笔交易倒是能做。于是,问陆太监这些佛郎机炮要多少钱一门,价钱要合适的话,良臣准备吃下。

然而尽管已有心理准备,知道佛郎机炮是铜铸的,而铜本身就是钱币之一,一门炮造价肯定不小,但陆太监报出来的价格还是让良臣难以接受。

一门佛郎机,陆太监要价一千二百两。

三十来门佛郎机,良臣真要一次打包,至少得近四万两银子,还不提训练、发射用的药子,炮手及工匠维护费用。整个一套完善下来,刘吉祥投资的五万两都不够弄的。

要是海事债券发行不力,他小魏公公就是去跟张媚儿混,卖到老恐怕才能挣上一两门炮。当然,若是每年行情虚高,物价也上涨的话,他未必不能多挣几门。毕竟,前世今生,哥儿的行情总比姑娘们要好。

然,良臣不耻于此,也何至于此。

………

大炮一响,黄金万两,不是没有道理的。

一千二百两一门的报价真是惊的良臣没话说。

难怪明末的将领们都致力于打造自己的家丁,不肯在别的士兵和别的地方多花钱,一方面是因为这些将领需要喝兵血,另一方面也是因为物价实在是太高了。

通货膨胀,流入明朝的白银多了,国内生产的货物和粮产品却不断减少,直接导致各行各业价格虚高,而军械方面表现的尤为明显。

一千二百两买一门佛郎机,算起来良臣只亏一半,毕竟这炮是由纯铜铸成,本身就值一笔钱。然而,即便如此,这价格也不是他能承受得住的。他却不知道,再往后去去,铜、铁混铸的红夷炮价格高的能吓死人。

终明朝灭亡,从西方人手中购买及仿制出来的红夷炮也不过二百多门,仿制的其它西洋炮也不超五百门。就这,就逼的崇祯快要脱裤子了。

孙元化在登莱练新军,单火器一项开支就是近百万两,而其中仅仅只买了八门红夷炮,余下的是火铳和其它西洋轻炮。

为了这支新军,崇祯可谓是倾其内库所有,结果愣是叫个吴桥兵变把一切投入都打了水漂,便宜了满清。打这以后,明朝在火器方面的投入彻底停止。因为,财政上,皇帝已经破产。

和崇祯那时的行情比起来,良臣这会可是便宜多了。

奈何,钱不是问题,问题是没钱。

陆太监不以为良臣没有钱,他不知这海事具体情况,只道这小子奉皇爷的差,又是张公公扶持的,宫里头肯定拨了不少款。出海又必须要有军械,阵仗小不了,这小子握着大笔钱,不挣白不挣。

在那一阵吹嘘,把眼前的佛郎机吹成了出海神器,边上的管库太监也配合的不住夸赞,可买主却是光听没动静。

陆太监终是意识到买主似乎买不了,有些微愕的看着良臣:你不是说只要东西好,钱不是问题么?

良臣苦笑一声,也不瞒陆太监,道:“公公,这些炮是不错,可是我手头没这么多钱。所以…还是算了吧。”

“这样啊?”陆太监倒没灰心,“手头不方便也不打紧,咱家和王公公商量一下,你分期付款如何?”

“分期付款?”

良臣对这个名词很熟悉,心里一喜,觉得是好事,可细一琢磨,自己自打进了军器库后,好像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叫人家牵着,从头到尾就没还个价,都是陆太监说什么就是什么。这实在是不合情理,因而果断摇头,说真是钱不够,不买了。

原想着陆太监听他这么说,肯定会把价格降下来,就跟他前世去招商场买衣服一样,店家开价一百,嫌贵,报五十,店家不肯卖,便一拍屁股就走。

结果没走几步,声后就传来店家的声音:“算了,帅哥,今儿刚开张,头单,就亏本卖你了,记得下次还来我家噢。”

可惜,陆太监没喊帅哥留步。

这位公公也是实心眼,真以为良臣没钱买,因而根本不朝便宜些对方说不定就能买了想。

良臣略微有些失望,他有情,人家没义。怏怏随陆太监回到大仓,管库太监将清单罗列好了,良臣看了下,点了点头,让管库太监到外面的马车上取三千两订金,尔后双方签了约,约定余下款项半月之内付清。

虽没能把佛郎机给推销出去,但也是一万多两的生意,陆太监心情还算不错,收了定金给良臣开了凭条后,便送良臣出库。

临走时,良臣突然回头对陆太监道:“公公,我眼下是没有钱买那些炮,不过公公是不是可以将这些炮先赊于我呢,就按公公的价,我按外面钱铺的息给利。”

“嗯?”

陆太监一怔,借炮吃息?

“这个…咱家做不了主,得和王公公商量下。”

按先前的价算,四万多两银子吃息的话,按外面最高的算,一年至少五千两,也是笔不小的进项了。

陆太监觉得这操作不是不可以,反正那些炮摆在那也是浪费,不过这事真不是他能做主的。

良臣也不急,请陆太监回去和王公公商量后,他过几天来取军械时给个准话。当下喊上陈默他们上车离开了军械库。

回到左安门办事处时,天也快黑了。

一进门,郑铎就来说那梁姑婆又闹了,还把送饭的老妇给咬伤了。

良臣有些头疼,他现在不知道把梁姑婆送哪。

二十四衙门除了浣衣局外,其余各衙门都是管太监的,而宫中负责女官的是皇贵妃。这意味着他要么把人直接送郑贵妃那,要么就得把人送回公主府。

公主府那边肯定是没法再送回去了,贵妃娘娘那边良臣又见不到,真要把梁姑婆就这么送进宫,指不定这婆子怎么编他魏公公的坏话呢。

也不知永宁公主今天进宫之后有没有替她侄女办成事,要是万历知道女儿府上的事,这事就好办了。

“去把那婆子打一顿,明天再说。”

良臣有些累,懒得亲自去教训梁姑婆,今天跑了一天,他现在只想去瓜尔佳氏那里美美睡上一觉。

和郑铎又说了陈默的事,让郑铎给陈默专门安排个屋子,正说着时,外面却有人敲门,良臣让陈默过去看看是何人。

不一会,陈默领着一人进来,那人见着良臣,忙道:“魏公公,小的是寿宁公主府上的,奉殿下之命,特来请公公赴宴。”

“赴宴?”

良臣怔了下,旋即意识到定是永宁去万历那里把事办成了,所以寿宁特意请自己赴宴感激下他魏公公的古道热肠。

“好,稍等,咱家换身衣服,免得殿下和驸马爷笑话咱家。”良臣说着就要去换身干净衣服,他身上这件可是穿了好几天了,凑近了闻,隐约还有鹿血酒的味道呢。

“公公您去换,小的在这侯着就是,不过我家驸马爷还在国子监呢。”

“驸马没回去么?”

“是咧,殿下说驸马爷这事还要劳烦公公您一二呢。”

良臣“噢”了一声,有些意外,既然万历知道女儿家发生的事,怎么还把女婿搁在国子监呢。

心中困惑,没有多问,因为那人恐怕也不知道多少内情,进屋换了衣服后,便上了寿宁公主府的马车。

到了公主府,就见寿宁在厅中摆了一桌酒席,可除了寿宁自己,却无别的客人。

(sdingdiannn/ddk146857/7471944.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