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军事 > 司礼监 > 第五百八十四章 假太监都该剐了

司礼监 第五百八十四章 假太监都该剐了

作者:傲骨铁心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1-09-19 16:34:18 来源:顶点小说网

大明没有海军一说,有的是水师之称。

“大明海军”无疑是魏公公给自己贴金了,区区千余人连条船都没有,就敢窃称海军,也算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

其可耻程度,堪比蒙古帝国海军大元帅。

魏公公自个肯定不认为无耻二字和他沾边,想他办的是海事,手下的兵马称一声海军又怎的。

倒是真想把万历请来南苑阅个兵,壮壮声威,南下之后也好扯大旗吓唬闽浙地方,但也知不太现实。

毕竟,这位皇爷腿脚真不方便。

但凡事不试试,又怎知人家肯不肯来呢。

别的事,或许万历真不放在心上,可事关发财大计,焉知陛下不会勉为其难呢。

奏疏高高兴兴的写好了,洋洋洒洒一通。放进题封里,封了蜡,盖上自个内官监丞的印后,就叫人连夜送进京,递至会极门处。

外朝官员的奏疏,得走通政使司衙门呈递。十万火急的军情,才能叩门。内监这块,则在会极门设有收发专门机构,由司礼监文书房负责。因都是内廷中人缘故,宫里对于外监奏疏题本十分重视,立收立呈,比之外朝要快的多。

李永贞如今就在文书房当长随,魏公公记得李永贞说过他是一三五当值会极门收发,今天就是二十五日,想来李永贞就在会极门。

以他和李永贞交情,对方见了他魏公公的奏疏,肯定第一时间就给递上去。

他却是不知,这会,万历正为一件事生怒呢。

而这事件的当事人,也是一位千岁。

自称的,且是个冒牌的。

……..

事件发生在九天前的湖广鄂州。

该地有一周姓流氓,往京中转了一圈回去后竟然自称是太监,且叫人呼他为“千岁”,领着一帮无赖子公然冒称是京里来的矿监,开矿扰民,毁屋挖坟,剖孕妇溺婴儿,断人手足并投入江中。

结果激起民愤,数千百姓围攻了这周千岁及其爪牙。

周千岁这才知道大事不妙,想跑,却被愤怒的百姓活捉。有百姓扯掉其衣裤发现其竟然不是太监,于是很快地方的急递就进了京。

外朝收到鄂州民变后,却没将重点放在假矿监祸民上,而是认为天子贪财好利,纵容矿监税使,这才致使刁民冒称矿监作恶。

言下之意,一切都是皇帝的错。

这可把万历气的够呛,八杆子打不着的事,怎么就是朕的错了?

要说错,是地方的错!

那假矿监祸害日久,地方怎么就没人想着查验真假,没人早报呢。

“朕是万岁,这家伙却称千岁,真是…真是狗日的千岁,传旨,叫有司把这狗日的千岁给朕剐了!”

气犹未尽,望着那十几份变相责骂自己的奏本,万历重重一掌拍在桌上,情绪很是激动的连连挥手:“留中,留中!”

皇帝这是气的看都不想看,回也不想回了,反正这么多年,栽在他身上的黑水多的也数不清。

懒的说,不愿说,越说外面越得劲。

也是憋屈,这朝刁民真是不行,一个个就想揩他这皇帝的油。

什么不好冒充,偏冒个太监呢。

假太监,都得杀个干净。

万历气乎乎的,脑子里却突然冒出个人来,不由眉头皱了皱。但想那小子最近干的不错,女儿寿宁那已经给自己这个父皇“捐输”了好几万两,这眉头便舒缓下来,连带着心里也是暖洋洋的。

那小子虽是个冒牌货,但忠心任事,心灵手巧的,倒是能干,朕疑人不用,用人不疑,还是当放手让他去做才好。

……….

今日司礼监当值的是张诚,见皇爷在气头上,不敢怠慢,忙叫人将这些奏疏封存送到文书房去。

另外一份奏疏,张诚没敢动。

通政司送进宫中的奏疏事先在司礼监中都由随堂太监分类过,将所讲事情为同类的并为一堆,再由秉笔太监一一过目,如此分呈御前,免得乱七八糟的事混在一起,皇爷不好批览。

皇帝批览时,由秉笔太监在旁记录帝意,稍后再由司礼监批红,如此才可以发出去交外朝各部办理。

如果皇帝不愿意看,懒的看,便由秉笔代为批红,如此一来,秉笔权势就极大了。

那一份奏疏便不是说鄂州民变的,且上疏人来头很大,是山西巡抚魏养蒙。

故而,张诚不敢将这奏疏私扣。

那样,可是欺君之罪。

注意到张诚的视线落在尚在的一本的奏疏上,万历哼了一声:“谁的?”

张诚躬身道:“回皇爷,是山西巡抚魏养蒙的。”

“魏养蒙的?”

万历眉头愣了下,对这位山西巡抚,他可是一肚子意见。

……..

魏养蒙是河南洛阳人,进士出身,初授知县,后任参议。十年前曾参与播州之役,任湖广路监军,指挥攻克海龙屯。六年前,以兵部左侍郎的职衔巡抚山西。

山西地瘠民贫,百姓负担重,魏养蒙上任便奏免了平阳县岁额站银八万,接着又奏除了雁门、平定军士拖欠屯垦的田税,并把逃亡的军士召集起来,让他们恢复旧业。

他还大张旗鼓地在全省裁减幕府的岁贡及州县的冗费,把余出来的数万银子,拿来建哨所修堡垒,屯粮买马。

自己则布衣蔬食清廉如水,家中事事节省,省出来的俸禄大多拿出修路赈灾。故而晋中士民齐声赞颂说:“巡抚只饮山西水呀!”

不过,魏养蒙却对皇帝大派矿监税使事一直深虑。

“内监不得干预朝事,犯者斩!”

这是太祖皇帝在宫门三尺高碑上镌刻的碑文,是祖训。当今皇帝急于敛财,居然连祖宗的箴言都不顾了。

魏养蒙很是愤慨。

在他看来,那些趋走使役的阉割之人,懂得什么叫礼仪廉耻,什么叫君为船、民为水,民可载舟也可覆舟的道理,像这样听凭他们祸害下去,岂不要天下大乱,逼民造反?

愈想愈觉得后果严重,便上疏给皇帝,指陈时政缺失,说税使马堂、高淮等系无赖奸人,都是些吮膏血以自肥的人,皇上不轻易赐官,为何赋予他们生杀予夺大权?

在疏中,魏养蒙还请求皇帝召还**星、邹元标等东林贤人,可皇帝一律置若罔闻。

半年前,魏养**坐书桌前,回想起近年来税使孙朝、矿监张忠等在晋恶阉的案例,不由得怒气满胸。

先是太平县典史武三杰,因矿监张忠途经本县时,失于迎接又照顾欠周,竟被张忠活活杖死;

继之有建雄县丞李逢春,因税使孙朝前来索钱未能如数交上,竟遭孙朝爪牙凌辱以至于毙命;

最可恨得是,孙朝为了讨皇帝的欢心,居然狮子大开口,勒求三晋大地,上缴税银数十万,为此孙变本加厉,在全省多次增税,税名五花八门,令百姓叫苦不迭。

魏养蒙心知上疏告状,皇帝会置之不理,索性领着本省官员,公开抵制起税差的横征暴敛,此举让孙朝十分恼火,他上疏告了魏养蒙的状。

魏养蒙知道后上疏反击,历数孙朝的种种罪行,并表述了自己的一片报国忠心,他在疏中写道自己为皇帝保安宗社之心,超过为自家;维系天下之心,超过为自身。

写完,自己读之都泪流满面。

然而,万历读了魏的奏疏,无动于衷,大臣们纷纷感到不平,为什么孙朝的劾疏可以下发部院讨论,而魏养蒙的辨疏却被皇上留中不发?

先是吏部右侍郎冯琦,站出来为魏养蒙辩诬,接着吏部尚书李戴、都御史温纯也都极称养蒙之贤,他们一致提出应把魏养蒙的奏疏下发,供大臣们从公评议。

万历不同意。

此时山西士绅闻讯后,组织百姓一批又一批赶到京城,为魏养蒙诉冤。

万历担心事情闹大,只好对孙、魏双方都不再追究。

如今距此事已过半年,这半年山西一片平静,魏养蒙也不曾再上过弹劾矿监税使的奏疏,使得万历认为他已老实。

可,这才老实半年,突然又上书了,直觉告诉万历,魏养蒙这疏中肯定没好事。

果不其然,看完之后,万历就气不打一处来。

“说的真是好听,让朕学唐太宗李世民,这李世民有什么好学的?…胁父杀兄,哪里是好君主?…那魏征,大节有亏,又有何提倡的。”

张诚听皇爷竟然这么评说有名的明君唐太宗和大大的直臣魏征,一时吓的不敢说话。

“朕就是不听他的,不但顾宪成不用,**星他们更是不用,朕倒要看看不学李世民,朕这江山是不是就要易主了!”

万历越说越气,对魏养蒙,他其实是有意见,但知这人能干,所以容他。但对于魏养蒙的要求,他却是万万不答应的。

“如今用人,哪一个不是朕主张,顾宪成当年就肆言,说不是朕独断,好生狂妄!朕罢了他,逐他出朝廷,可不曾有错。”说到这里,问张诚,“你说,那顾宪成错在哪?”

张诚不太敢说话,犹豫了下,小心翼翼道:“皇爷,顾宪成执书生之见,做言官的传话筒,哪里知道皇上与政府的苦心。”

万历听了这话,“哼”了一声,怒道:“他可不是什么言官的传话筒。要朕说,言官是他的传话筒才是….如顾宪成之类,结党营私,所图为何?…他们是想替朕做这江山,这社稷的主呢。”

(sdingdiannn/ddk146857/7910010.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