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军事 > 司礼监 > 第七百零八章 魏公良臣文集

司礼监 第七百零八章 魏公良臣文集

作者:傲骨铁心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1-09-19 16:34:18 来源:顶点小说网

某种程度上,魏公公这人也算是欺软怕硬了。

这也是人之常情,和东林党的矛盾毕竟是人民内部矛盾,魏公公希望将来能够缓和处理,为此,他可不想担上弄死托塔天王的名声。

放就放了吧,听说李天王这会在苏州城中跳的正欢,就看他老人家能蹦哒出什么来了。

魏公公现在是有恃无恐,五千兵马在手上,南直隶的大员们想动他也得掂量下有没有这个实力。

最重要的是,圣旨一日未下,想动他魏公公的大员们就得考虑皇帝陛下究竟几个意思。

这几天,应天巡抚曹时聘嘴上说的狠,可也没见他手下的兵丁越过魏公公划的红线一步。

这说明什么?

说明曹时聘心里没底,不知道怎么办。

不动最好,动了魏公公也不怕,他现在唯一的担心就是寿宁那姘头有没有把她爹买通。他那便宜丈人又是不是会同意在吴淞口设特区的提议。

魏公公这会人不在营中,他去接南京守备衙门的人了。

南京守备衙门和魏公公的提督海事衙门是属一个公司的,人家又是江南的地头蛇,镇守中官更是东南半壁江山的头头老大,所以魏公公自然不能架子太大,他要表现的热情些。

为此,魏公公特意叫郑铎去上海县请了几个姑娘。

……..

顾大章发着牢骚,徐宪卿却没功夫接这话头,因为要是晚间不能把这堆石子清掉,他们就没饭吃。

原先在运河船队上时,东林众人日子还好过些。许是顾虑到岸上有很多人看着,所以管事的对他们东林书院众人还算和言善色,饭食供给也好。

可自打来了吴淞口后,这待遇瞬间直下,让人叫苦都叫不出。

东林师生们三人一组,埋头挑运着路边的石子。一个个累的满头大汗,不少人手脚都起泡了,腰也酸疼的直不起来,想歇会,边上拿鞭子的监工却不让他们歇,要是顶几句,那鞭子就毫不留情抽上来。

这把东林师生们气的够呛,要知道他们当中的大半人都是有功名在身的啊!

本朝开国至今,还未遇如此荒唐之事呢!

景逸先生高攀龙真是做不动了,哪怕身边的弟子替他分担了许多,他也做不动。人老了,这身子骨就是不如年轻人,不服老也不行啊。

见景逸先生做不动,两个弟子忙请他老人家先坐下。

高攀龙点了点头,便往地上坐了下去,可屁股刚落地,耳畔就传来尖利的嗓音:“那个谁,哪个叫你做下去的!”

来的是宋四宝,他刚刷完标语,拎着铁皮筒过来准备激励下读书人好好干,就瞧着有人在偷懒了。

高攀龙再也忍不住了,他气的将手中篮子扔在地上,喝骂一声:“老夫乃进士出身,你这阉贼爪牙却要老夫做这苦力,你莫不如害了老夫!”

“进士出身又如何?”

宋四宝认出这老头是什么景逸先生,在这帮东林师生中威望很高,但这不代表他景逸先生就能坏了魏公公定下的规矩。

“高攀龙,我家公公可是说了,劳动面前,人人平等。别说你是进士出身,就是状元郎,也得老实干活!”

宋四宝声音响亮,是刻意叫所有人都听清楚。

他这话也真是魏公公的原话,因为魏公公并没有把高攀龙这进士出身当成什么了不得的大事,须知这位高大先生辞官前不过是广东揭阳的小小典吏,七品官都没的。

所以包括高攀龙在内的几个进士出身在魏公公眼里也就是个履历,相当于在哪个大学上过学。至于举人、秀才,他更是不放在眼里。

“不干!”

高攀龙最恨阉人,气的胡子都翘了。

宋四宝嘿嘿一声:“景逸先生,我家公公对你老人家可是格外关照了,若不然,我怎能叫你这做轻松的活。”

高攀龙真是不想干了,他受不了这耻辱,断然说道:“你有胆便打死老夫好了,老夫今日说什么也不做了!”

“这天快黑了,魏公公说了,天黑之前你们不能把这堆石头清光,便没的晚饭吃呢。”宋四宝可不敢真把这景逸先生给打死。

“不吃就不吃,老夫饿死也不替阉贼做牛做马!”高攀龙气性上来,不管不顾。

宋四宝不乐意听这话:“景逸先生这话说的不对,你怎么是替我家公公做牛做马呢?先生明明是在替这方圆数十里的百姓干活,要知道这路修好了,造福的可是百姓啊。”

“休要啰嗦!”

高攀龙怒吼一声,“今日要打便打,要杀便杀,休想老夫再为阉贼出一分力!”

这吼声让周围的东林师生不约而同放下了手中的工具,一个个敬仰的看着高攀龙。

“景逸先生,那对不住了。凡事无规矩不立,您老这是自找的。”宋四宝脸顿时黑了下去,他一挥手,命左右:“来啊,请景逸先生去学习改造一下!”

………..

读书人都是懂道理的,但懂道理不代表他们就应该脱离劳动者,成为凌驾于劳动者之上的特权阶层。

魏公公不喜欢儒家说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说。

虽然,他自个就是读书人。

他认为,只有深入到劳动人民中去,读书人才能懂得更大的道理。否则,他们懂的道理就是有着局限性,受阶级限制的道理。

这个道理,对读书人很好,但对于普通人却不好。

儒家说欲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什么是格物?

魏公公旗帜鲜明提出,格物不是探究事物,而是劳动。

唯有劳动,才能格物致知。

劳动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则心正,心正才能修身,尔后方可齐家治国平天下。

脱离劳动的读书人,懂的道理越多,对百姓则越坏。

任何事物,任何道理,都能在劳动中发现,都能通过劳动来实现。

所以,劳动改造,是纠正读书人脑子中迂腐、高高在上思想的有效途径。

因而,魏公公特意安排东林师生们集体劳动,他老人家可是用心良苦啊。

当然,要不是高攀龙在顾宪成头七那天鼓动书院众人拜祭顾宪成,魏公公也不至于这么急着就把东林师生们劳动改造。

按他的计划,这帮人至少得先养一阵,让他们缓和紧张的情绪,适应新的生活方式才行。

劳动改造的最关键一环不在劳动,而在于改造。

“进去!”

高攀龙被两个爪牙推进一间小屋子,屋子里只有一张木板床和一张桌子,桌子边是个板凳。

“好好学习公公的文选,好好反省,改改你那自以为是的臭毛病!”宋四宝在外面说道。

高攀龙这才注意到桌上还摆着一本书,上面写什么魏公良臣集选。

一个狗太监也有脸弄什么文集!

高攀龙气极反笑,倒要看看这魏阉有多少文墨,气鼓鼓的将这文集打开,映入眼帘的就是一行大字——“从百姓中来,到百姓中去。”

(sdingdiannn/ddk146857/8012826.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