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军事 > 司礼监 > 第八百二十八章 四明不出,谁与争锋

司礼监 第八百二十八章 四明不出,谁与争锋

作者:傲骨铁心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1-09-19 16:34:18 来源:顶点小说网

人与人的区别就在此了。

普通人看这《风月机关图》,定是胡思乱想,往那龌蹉处越想越深,继而沉迷其中不可自拔。

老相国看这《风月机关图》,却真是纯粹欣赏唐伯虎的画技,于男女之道却是半点也不想的。

这就是境界了。

说来,这《风月机关图》得来也有段故事,此画非老相国自己买来,而是门生弟子御史钱梦皋所送。

万历三十三年“已巳京察”时,内阁就在由谁主计京察上发生冲突。

冲突的当事人就是老相国和次辅沈鲤。

老相国提出由兵部尚书萧大亨主察,沈鲤心知萧是老相国的私人,因而坚决反对,言称祖制无此先例,历次京察都由吏部牵头,督察院与内阁共同配合,萧大亨属兵部,如何有资格主计。

老相国对此自是清楚,沈鲤提出的主持本次京察的吏部侍郎杨时乔、都御史温纯,都非自己一党,乃是东林一派。

杨时乔倒也罢了,还算不偏不倚,可那温纯却是素来和老相国敌视,曾在“妖书案”中公然为沈鲤、郭正域辩冤,明目张胆与老相国做对,奈何这温纯却很得陛下好感,因而老相国也奈何不了他。

因京察主计历来确是由吏部主计,老相国无法强行推萧大亨,但他向来自负,不能容忍京察中发生与他相悖的事情,便做了最坏的打算,万一出现了伤及本党同志的情况,他将断然处之,必要时扣留京察的结果,不予上报。

并且京察一开始,老相国就使亲信门生、刑科给事中钱梦皋旧事重提,重议楚王袭封一事,上疏诬告郭正域“不以实闻,陷害亲属”,要求削掉郭的官籍。

郭正域不仅是东林党人,更是太子老师,主计杨时乔和温纯坚决反对,认为钱梦皋为虎作伥,有意陷害朝中重臣,决定把钱降职外调。

果然,京察结束,被评为“浮躁”的有给事中三人、御史二人,被评为“不谨”的有御史一人,被评为“才力不及”的有给事中二人、御史三人,另有三名大臣受到“拾遗”的处理。

这其中就有老相国的心腹弟子钱梦皋、钟兆斗等四人在内。

老相国得知这个结果,心中忿忿,强行扣留吏部上报的要求处理钱梦皋等人的察疏,竟长达半年之久,并求得皇帝特旨,继续留任钱梦皋。

此时任职方司郎中、也是东林书院的倡修人、号东林八君之一的刘元珍,气愤填胸,上疏弹劾老相国,痛斥他当政以来,以权售私,蒙骗圣上压制下臣,冒天下之大不韪,竟敢扣留察疏,这在二百年京察史上,是从未有过的事情。

在疏中,刘元珍还参劾钱梦皋取媚老相国,动不动给别人戴上“结党”的帽子,并强调指出历朝都有小人以结党之罪摧残善类的。

这伎俩也是党争惯用手段。

刘元珍的奏疏,在朝野引起很大的反响,远在无锡的顾宪成在邸报上读了刘的奏章后,立时激动起来,当时便对党内同志说这是本党同志第一篇声讨浙党的檄文,言道:“此天地赞化育事,出于我乡,出于我党,不觉喜而欲狂。”

钱梦皋依仗着老相国的撑腰,自不甘被劾,随即上疏称刘元珍是主察人温纯的鹰犬,其对自己所诬完全是借机打击首辅。

万历原本就不相信郭正域所揭出的楚王乱宗一事,对郭早已没了好感,又有意打压东林党,所以完全站在沈一贯一边,下旨撤了温纯的官,并把刘元珍降一级调往边远省份。

后来刘元珍索性辞官到无锡帮顾宪成一起主持东林书院,数月前无锡发生民乱事变,刘元珍惨死于提督内臣魏公公卫队铳口之下,死状极惨。

钱梦皋大难不死,为了酬谢恩师,特地花高价买了一张唐伯虎画的春画,并亲自送往相府。

老相国向来喜欢唐伯虎的画,且还是幅春&宫,自是一见就喜,当做宝贝般珍藏。闲暇只要有空,就会取出观摩。

正聚精会神看着呢,前院管事急急来报,说是有数十士绅商户跪在府外,乞请老相国替他们做主。

“为了何事?”

老相国很是讶异,数十人跪于府外,事情想来很大,地方难以处置,不然这些人不会来找他。

知事情重大,老相国也顾不得收好风月图了,让管事搀他至前院见父老。

“听说是定海卫那边出了事,他们的货船都叫劫了…”

管事搀着老相国边走边说,到了门外时,老相国大致已知出了什么事。在门内就见外面数十人跪着,内中不乏头发花白之辈,老相国立时甩开管事搀扶双手,快步上前迈出大门。

“老相国来了,老相国来了!”

正跪着的商户领头人见了,情不自禁起身上前做出搀扶动作,老相国坦然受了,尔后示意大家赶紧起来。

众人却不起,七言八舌说着。

这些人都是宁波、温州一带的海商,不少人的货物连同船只都叫魏太监的海军掳走,还有很多人的商船无法出海,而卫所那边竟不肯出兵讨回,又闻中丞大人也不管此事,故而便齐来请老相国做主了。

沈一贯很是平静的听着众人诉说,等众人一一说完,他微微抬手,缓缓扫视他们道:“请父老放心,老夫虽已致仕,但绝不会坐视父老于水深火热中不顾。老夫必还诸位一个公道。”

领头之人见状,自是知道接下当如何做,于是立即带领众人千恩万谢离去。

他们今天来,能得老相国见一面便如愿了。

这浙江的天,皆在这里呢。

等人群走了后,沈一贯在管事搀扶下步入门内,一路都在沉思,不知不觉竟又回了园子。

亭内,那幅《风月机关图》仍安静的摆在桌上,只左上角压了枚砚台,却是刚才有风,丫鬟们怕叫风吹落地,特意拿来盖的。

老相国瞥了眼风月图,又看了看那几个丫鬟,不由笑了笑。尔后转头对管事道:“什么提督海事内臣,老夫闻所未闻,内廷也向无此职,怎的江南那里就由着这小太监乱来了?”

“谁说不是呢,真是奇谈,要照小人说,多半是司礼监的人往咱江南掺沙子,那南都的内守备也想看江南官场的笑话。”

管事跟了老相国数十年,单论见识,怕是不比一省布政差。宰相门前七品官,这话可不是假的。若非没有功名在身,这管事恐怕早就托老相国的福,做了几品官了。

“倒也非内廷往江南掺沙子,多半也是陛下一时性起,他们劝不得……不过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太监也敢南下来狐假虎威,真当东南无人么。”

沈一贯语气平淡,但话中所透出的自负却依如当年做首辅时。

管事轻笑道:“高举因了孙隆事要压下此事,却不知这么做就得罪了老爷。”

“得罪我无妨。”

沈一贯挼了挼胡须,摆了摆手,吩咐管事道:“你去传老夫话,叫他们大胆去做,该怎么办便怎么办,天塌下来老夫顶着。”

言毕,又道:“去与孙隆说,闲事莫管,杭州是个好地方,安生呆着便是。”

“是,老爷。”

管事自是明白当去传话何人,躬身退下,未走多远,却有门房又急步来报,说是有客求见。

管事问门房何人求见?

门房只说是一年轻相公,不肯透露来历,只说等见了老相国自会吐露。

管事微哼一声:“哪来的狂生,叫人撵走。”

这种事也是常有的,自家老爷乃是首辅大学士致仕,浙党魁首,于朝于乡都有影响,一些破落文人或狂生便想从自家老爷这搏个终南捷径。可惜自家老爷却从来不待见此辈,早有话交待,若有此辈,一律撵走,莫扰了清净。

“小的就是没让他进,叫他走,可这人却执意要见,小的寻思…”

门房赔笑道,他可是收了那年轻相公五两银子门包的,可管事说不让见,就不能怪他收钱不办事了。

管事自是知门房定是收了那狂生好处,但这是府内潜规则,倒也没什么好说,挥手让门房速去撵人走,他径直去办老爷交待的事。

作为前任首辅府邸,沈宅内自是有护院家丁以及和各方联络通讯的快马。

沈一贯这里,心绪竟是丝毫不受先前那事影响,可能在这位前首辅大学士眼里,一个狐假虎威的小太监实在是不值他老人家费些心思吧。

一幅风月图,道尽人间道啊。

老相国看着唐寅这幅真迹,沉吟不语。

每回看这画,他老人家都会有不一样的感受。

正看的入神,耳畔却隐约传来呼喝声,继续身边的丫鬟们也发出惊呼声。

老相国眉头微皱,抬眼朝嘈杂方向看去,却见一身着白衣的年轻相公竟在几个虎背大汉簇拥下闯了进来。

十多个护卫和仆人竟是拦他们不得。

老相国顿时大怒,正欲起身喝斥来者放肆,却见那白衣相公见着自己之后,突然抬手作辑,扬声叫道:“木偶兰溪,山阴娄江。福清新建,皆为婴儿。四明不出,谁与争锋。”

“提督海事内臣魏良臣拜见四明相公!”

随着郎朗声音,魏公公一手折扇,一手白帕,俯腰躬身九十度,朝那亭中的沈一贯重重一辑。

推荐都市大神老施新书:

(sdingdiannn/ddk146857/8157460.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