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军事 > 从李元芳开始 > 第四百四十四章 挖坑斗智

从李元芳开始 第四百四十四章 挖坑斗智

作者:兴霸天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2-05-12 18:10:23 来源:顶点小说网

“原来如此,朴正恩原本就算回归,一个早就脱离了内卫,与异国女子所生的孩子,地位是极其尴尬的,根本无法引起重视,但他身上有前隋皇族的血脉,才能引起内卫高层的关注。”

郭元振明白了来龙去脉,凝重地道:“六郎,此案不会涉及到前隋余孽吧?”

李彦摇头:“前隋炀帝倒行逆施,以致于中原大乱,兵祸荼毒,人心尽失,如今我大唐立国五十多载,国泰民安,四海安宁,还想复国前朝的,都是痴愚妄想之辈,不必理会!”

郭元振道:“也对,那等蠢货根本成不了事,能神不知鬼不觉将长孙氏全族害死,至今都不露马脚的,可太厉害了,但此人就算不是想要复国,或许也与前隋有着密切的关联,否则不足以取信朴正恩……”

李彦表示赞同:“这点很有可能,根据我目前了解的朴正恩,此人独来独往,除了与其父杨文会亲近外,与其母亲都很少往来,所以他的其他家人身上并没有得到什么有用的情报,这样的性情,更不会简单地信任外人了。”

郭元振猜测:“或许不是孤僻,是知道了自己是中原人身份,就与新罗的家人格格不入,后来犯下错误,却又展现实力,得金法敏赏识,最终成为金仁问的侍卫长,也是找一个光明正大前往中原的机会。”

李彦道:“这到底是苦心积虑,还是阴差阳错,我们就不知了,不过无论是哪一种,到了一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他肯定抱有强烈的戒备心。”

郭元振道:“我现在就奇怪,那个指使他的人,最初是怎么知道他是前朝杨氏血脉呢?这应该是再隐秘不过的事情,朴正恩不会傻乎乎地跟别人述说,他身上应该也没有什么信物……”

说到这里,他轻咦一声,眼睛亮起:“会不会他的父亲杨文会真的留有信物,他才能凭此接触到了内卫的某位高层?”

不过想到内卫裁撤之前那么多高层,许多都已经不在世上,郭元振又有些泄气:“可惜按照这种思路,调查起来也太困难了,谁敢贸然承认与前朝有瓜葛啊?”

李彦微笑道:“其实不必要这么麻烦,从内卫最高层开始一层层往下查便是。”

郭元振一时间没有反应过来:“内卫最高层不是大阁领长孙辅机么?长孙氏的族人很可能就是朴正恩害的,他怎会与长孙辅机联系呢?再说前朝之末,这位前赵国公也是最早起义的一批吧,身为前隋皇室血脉,难免有敌视情绪……”

李彦摇头:“不是第三任大阁领,是之前的那一任。”

郭元振这才明白:“裴县公啊!对……这位倒是与前隋大有关联。”

内卫第一任大阁领是长孙晟,第二任就是闻喜县公裴矩。

裴矩是接着长孙晟的班,进一步分裂突厥,后来又转向西域,写下了至今还很有作用的《西域经略》,只不过这个人过于迎奉上命,比如让西域诸胡前来朝拜,所经郡县,都要举行盛大的迎送仪式,花费巨大,令国力疲弊,正是摸准了杨广好大喜功的性格,果然杨广龙颜大悦,发出“有臣若此,朕亦何忧”的评价,对裴矩极为信任。

此人心思又毒,后来杨广在江都摆烂,麾下那些出身关中的禁军思乡心切,裴矩那时也随侍在身边,见势不妙,就让禁军在城中发泄,祸害扬州女子,赢得这些人的好感,所以弑君之时,杨广身边的许多臣子都一起遇害,唯独裴矩毫发无损,转身施施然投了唐。

如果到此结束,那在历史上的评价也基本是个奸臣,关键是后来裴矩投了唐,又变为刚正不阿的忠臣,对李世民直言相谏,真是看人下菜,揣摩上意到了极致。

于是有了“佞于隋而忠于唐,非其性之有变,君恶闻其过,则忠化为佞,君乐闻直言,则佞化为忠”的评价。

这种人成为内卫大阁领,若说没有培养出班底,谁也不信,李彦挖掘出朴正恩的来历,理清楚这条脉络后,顿时盯上了裴矩。

毕竟当年杨广最信任的臣子里面,裴矩肯定能排前几,又是内卫大阁领,当年派出朴正恩父亲的,十之**就是这位,围绕他调查说不定又有新的发现。

郭元振由衷地佩服:“这种陈年旧案,当真也就是六郎能够查到这个地步了,我去岭南查了大半年,面对那寥寥几条线索,真的都想直接放弃了……”

李彦其实也挺振奋,他本来都没太大信心,毕竟时间过长,所幸峰回路转:“这正是我大唐国力强盛的体现,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躲到倭国都逃不出追查……”

正好说到倭国,他又道:“这次为了带回朴正恩的家人,内卫在那里浪费了不少时间,航路往返还是很顺利的,接下来倭国是否能为蕃属国,就交由你全权负责。”

郭元振已经是内卫机宜使,由他出面安抚倭国,已是足够了。

想到使臣苏我赤兄献上的金银,郭元振不禁有些贪婪:“如今码头还有上百艘黄龙船,来都来了,要不要去倭国转一转?”

李彦正色道:“天下虽平,忘战必危,所以要灭新罗,攻吐蕃,但也要谨记,国虽大,好战必亡!”

“如果再攻倭国,就属于一味好战了,且不说师出无名,那岛国孤悬海外,打下来也难以长期驻守,到时候还会复国,单纯为了金银,恐怕会得不偿失。”

“不过对于这等不受教化的劣民,也不能一味放任,需要保持一定的武力震慑,等火候到了,我会向陛下谏言,发布一条对待异族的移民策略,到时候会给倭国留少许名额。”

郭元振受教:“六郎教诲的是,倭国内部的贵族想要移居我大唐,自然会把金银带上,如此确实比一味攻伐有利的多!”

“那个苏我家族其实就是好人选,他们原本是倭国第一权臣世家,大权在握数十年之久,比起高丽的渊盖苏文还要厉害,如今虽然衰败了,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只要给这个机会,他们一定会拼尽一切搜刮当地金银,来我大唐。”

“有了苏我家这个例子,我自然有办法让剩下的倭国贵人,为了那区区几个名额,争得头破血流……”

李彦欣慰地道:“只要掌握好度,我就放心了。”

郭元振摩拳擦掌:“六郎,那我去了!”

李彦笑道:“先别急!还有最后一件事,去寻画师来,我们要把朴正恩的画像更正一下。”

他取出画像,正是根据金仁问描述,二十多年前朴正恩的长相,郭元振一看也不禁莞尔:“确实不对,这完全是新罗人的长相,都是先入为主的错啊!”

当时认为朴正恩就是一个纯种的新罗人,画师也免不了带上几分新罗人的特点。

眼睛小,面庞大,五官扁平,反正一眼看上去,口音就带着阿西吧咧的那种。

现在排除掉偏见,如果把朴正恩当成一个中原人,根据当时金仁问的口供描述,又该如何?

郭元振立刻唤来另一位画师,重新画像。

在等待的过程中,两人抓紧时间修炼真气,等了一个多时辰,新的画像逐渐成型。

郭元振凑过去一看,点头道:“这倒是像中原人了,真别说,倒有几分相貌堂堂!”

李彦接过画像,凝神细看,目光不断闪动,开始与大朝会所见的百官长相做出对比,尤其是各地的刺史,那些并不常出现在京城的地方官员。

郭元振见他专注的神情,不敢打扰,眼珠转动着,也回过味来。

如果朴正恩真的遇害,那自不必说;

如果朴正恩不仅没有遇害,那只会有两种发展,要么被指使者灭口,但未能成功,负伤逃走,消失不见,那人海茫茫,确实难寻。

但此人也非易于之辈,那就还有一种可能,此人杀害了长孙氏全族,也有了幕后指使者的把柄,双方达成了交易,在大唐朝堂上拥有一席之地。

二十年过去了,那个昔日以新罗侍卫长身份来到大唐,明明有着前朝皇族血脉,却能与国公府奴仆往来密切的能人,说不定已经改头换面,完全是另一副模样了。

郭元振紧张地等待着,足足一刻钟后,李彦终于收回视线,摇了摇头:“没有找到相似的人。”

郭元振不免叹了口气,又分析道:“这也正常,描述后的画像毕竟不比亲眼所见,二十年多的时间也会让外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甚至那人由于心怀鬼胎,托病并不入京,我们也没有办法。”

李彦稍稍沉吟后,突然问道:“你去岭南查案这件事,知道的人多么?”

郭元振不好意思地挠挠头:“挺多的,六郎你是知道我的,交友广泛,失踪了大半年,总要给他们一个交代,这件事又不需要特意保密,再加上我还带了那么多手下呢,消息自然瞒不住……”

李彦将画像与厚厚的案卷存放到袋子中,递给郭元振:“你命人将此物快马送回洛阳,以备案的名义,存放进内库,要妥善保管。”

郭元振先是愣了愣,然后眉头微动,想到了都官司的那把火,马上心领神会:“我一定交由心腹手下,以最郑重的姿态,存放进看守最严密的内库中!”

(sdingdiannn/ddk56895872/720875385.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