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军事 > 从李元芳开始 > 第五百零九章 林冲的养望之法

从李元芳开始 第五百零九章 林冲的养望之法

作者:兴霸天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2-05-30 18:10:30 来源:顶点小说网

“这就是开封府目前的滞狱案卷副录,劳烦林公子了。”

“不劳烦,搬进书房即可。”

林元景远远看着丘仵作带着快班弓手,将一摞摞案卷抬进书房,不禁啧啧称奇。

等到缩回脑袋,来到夫人李氏时,他又换上了一家之主的淡定:“开封府衙确实有眼光,慧眼识英才!”

李氏在旁边乐了:“官人高兴,笑出来便是,何必这般憋着呢?”

林元景轻咳两声,想忍一忍,终究没忍住,抚须笑道:“二郎有出息,我就放心了,哈哈!”

李氏知道自从收了嵩阳书院的信件后,林元景就一直闷闷不乐,见他开心起来,也露出笑颜来。

不过想了想,她又有些遗憾:“听林三说,开封府衙的公孙判官是想要邀请二郎去任职的,能在开封府衙谋一个差遣,是大好机会,他为什么拒绝呢?”

林元景道:“这拒绝得不无道理,近来太后垂帘,又要开始清理新党了,朝局不稳,倒不如养一养望。”

李氏轻咦一声,不仅是因为夫郎居然关心起朝廷局势来了,还觉得养望这个词跟自家画风搭不上:“二郎不是武人么?武人也可养望?”

林元景笑道:“养的是名望,与文武何干?只要才能之辈,以正当原因拒绝朝廷邀约,都可提升名望,但终究还是要得名儒认可……如果二郎能科举及第,那前途就远大了!”

李氏大为心动:“那你与二郎说一说啊,考上进士,光宗耀祖!”

林元景想了想,颔首道:“我确实要与他谈谈往后的发展,不可迷失在短期的虚荣之中。”

……

“父亲,我亥时再去练枪。”

眼见林元景出现在书房门口,李彦起身行礼,坐回去后,又津津有味地看起了开封府这些年的滞狱案卷。

林元景走了过来,到了对面坐下,摆出一副长谈的姿态:“二郎,我不是来督促你练武的,而是来和你聊一聊。”

李彦心中一奇,将案卷放到旁边:“父亲请说。”

林元景道:“近来我在京营禁军训阅,屡屡听到有人提及你,你在京中已是有不小的名声了。”

李彦道:“那是因为禁军传话较快,实际上我在汴京的名气,还只是小规模传播。”

林元景道:“二郎谦虚了,为父原本在禁军中人缘平平,旁人提及我来,也就是个教习枪棒的提辖,如今倒是多了几分敬意,都是因为你的缘故啊!”

李彦笑道:“既然如此,父亲可以聚拢一些有上进心的禁军,好好传授武艺,加以点拨调教。”

林元景没听明白让他收买人心的深意,叹了口气:“我传授枪棒一向是尽心尽力,只是武人升职往往不在于武艺强弱,出生入死,也不及文人登科及第……”

李彦一听就懂,原来是来给自己做职业规划来,这个世界毕竟不比唐朝,唐朝他入长安时就已经是内卫武德,后面按部就班升官,李德謇起初还挺担心内卫的凶险,后来又担心权势膨胀得太厉害不得善终,忧心来忧心去,他潇洒飞升了。

而现在林元景一开始就想让林冲先得了九品官职的出身,后面再慢慢熬资历,如今显然又有了新想法,李彦不会按照别人给自己定的路走,倒也不排斥这份关心,顺着话头问道:“父亲是怎么想的呢?”

林元景精神一振:“二郎以前不读经史典籍,是没有那份心思,如今样样皆能,可见天资聪慧,为何不登科入仕,走科举正道呢?”

李彦语气平和,不喜不怒:“其实我在衣柜里见到那些士子衣衫,就知道父亲是希望我能科举的,只是这正道嘛,还有待商榷。”

林元景皱起眉头:“这话又是怎么说的?进士出身,向来是日后高官显贵的基础,为了家族着想,那些富裕的大户,还会想方设法地求一个进士女婿来支撑门面呢!”

李彦道:“那是为了带契家中子侄,一族里的税赋劳役,都打个折扣,确实是好福利……”

“毕竟百多年来,大宋上下一直在宣传‘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成年累月的思想灌输,进士所受到的尊敬,已经远远超过他们真实的能力。”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真宗皇帝的亲笔,真是没有半点夸大!”

林元景奇道:“你既然知道这些,为什么不愿意发挥聪明才智,苦读经史典籍呢?”

李彦道:“因为此一时彼一时,若是真宗朝仁宗朝,进士确实是进位的不二法门,想做些事情,也确实是要这个身份不可,但现在考进士,出来为官后的执政之路要先依附哪个党派,父亲考虑过吗?”

林元景愣住。

能考上就是祖坟冒青烟的事情了,你现在一本书还没看呢,都想着当上进士后,要如何为官执政了?

不过看着儿子淡然自若,侃侃而谈的姿态,他张了张嘴,还是低声道:“所以你想要先行养望,观望时局?”

李彦愣了愣:“养望?”

林元景道:“你谢辞官职,又愿意做事,施展才华,这正是士人养望的法子啊!”

李彦恍然,原来自己的行为,在这个年代人的心中,会是这样的看法么?

他愿意当开封府衙的顾问,其实是未雨绸缪,将来也要做事,无形中倒是合了养望的法子,如果能多赚取名望和成就点,那何乐而不为呢?

李彦立刻道:“请父亲详说。”

林元景涌起了被需要的感动,赶忙分析起来:“如今新旧党争激烈,朝局不稳,你有所顾虑确实应该,只是养望要靠士林支持,也要多读六经,参加文会,若能融入士大夫中,你有三分声名,也会变成十分的!”

李彦失笑:“父亲这话真是实在,不过有王文公的前车之鉴还在,还是不要把希望放在士林身上。”

王文公就是王安石,死了还没十五年,林元景刚刚入仕之时,就感受过新旧两党的激烈冲突,闻言不禁一怔:“王文公正是养望得天下盛名啊,听你的意思为何变成了不好的例子?”

李彦道:“王文公养望三十载,屡屡拒绝朝廷的升官任命,到了‘士大夫恨不识其面’的地步,为人不识王文公,便称士人也枉然,‘朝廷尝欲授以美官,又患其不肯就’,而等到王文公及赴是职,朝中士大夫都引为盛事,莫不喜悦,结果如何?”

林元景自然知道结果,隐隐明白了:“二郎的意思,是王文公后来逆了士大夫的意,名望顿时一落千丈?”

李彦点头:“不错,王文公的名望是由士大夫常年赞誉而来,等他开始推行新法,原本对他赞誉有加的友人,一个个离其而去,孤立无援的王文公只能违反朝堂循例,起用敢打敢拼年轻官员,却又惹来更多非议,他在士林中的人望,瞬间土崩瓦解。”

“王文公本身的能力和作为摆在那里,为何如此大起大落?正是因为士大夫将他的名望与自己的推崇,强行绑到了一起,当有遭一日不再赞誉,转为诽谤时,王文公的声名也瞬间下滑,连带着他本该拥有的那一份也没了。”

“这和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是相同的道理……”

林元景心头发寒:“竟是如此可怕,但如果不走士大夫的路,你又能怎么办呢?”

李彦想了想道:“父亲所言确实提醒了我,士大夫掌握着社会话语权,名望这一块还真的要提防。等我真正成名后,如果不顺服士大夫,他们是绝对会污我声名的,毕竟连欧阳文宗都落得个**的下场,我这种武人出身的,万一觉得我貌类太祖,岂能放过?”

林元景原本是来劝科举的,给儿子这一番话说得都快恐文了,低声道:“士大夫的争斗确实无所不用其极,我们林家还是安生度日,不要招惹是非了……”

李彦失笑,只能说不愧是你,到了最后就是退一步海阔天空。

他在刚刚说出名望问题的时候,其实已经考虑好了应对的办法,眼见林元景坐立不安,干脆道:“父亲既然来了,就帮我整理一下案卷吧。”

林元景一怔:“你要怎么整理?”

李彦道:“这些都是滞狱,我刚刚大致翻阅了十几份,发现有公孙判官在,没有发现案件真相的很少,大部分未结案滞留的原因,是因为犯人跑了,其中以逃入了无忧洞最多,父亲帮我将这些案件找出来,按照时间顺序整理一遍。”

林元景点点头:“好!”

父子两人还有林三等仆从一起,将案卷一一整理,最后十七份近一年逃入无忧洞的贼人案录,放在了李彦面前。

他开始翻阅,再度进行了一次筛选,不出意外地发现,受害者的亲属里面,基本都是平民百姓和武人。

这并不是说无忧洞也畏惧士大夫的权势,那些亡命徒连公主都敢绑,士大夫又算什么呢,只是涉及到士大夫家的案子,有御史为他们打抱不平,都派给了执法力量更加雄厚的刑部,留在开封府衙的自然就是弱势群体。

李彦觉得挺好,他的个人精力有限,当然是先关心那些为国家出生入死的武者,以及有冤难伸的百姓。

“父亲,我去练功了,你们先行安歇吧!”

他将恢复咸鱼状态的林元景送走,来到练武场,练了片刻枪后,抬起头来,与从墙头优雅行来的小黑对望。

一人一猫相视而笑,李彦轻抚寒寂枪:

“今夜心情不错,再去无忧洞练功……并且养望!”

(sdingdiannn/ddk56895872/717782975.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