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军事 >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 > 第九百三十六章 回京任职大司农

甘宁成功占领庐江全境,淮南的魏国兵马被迫集中于合肥两城,其中夏侯儒屯兵合肥盯防陆逊,夏侯尚屯兵合肥新城盯防甘宁。

在庐江争夺战期间,甘宁所部表现出强悍的陆战能力,所以夏侯尚对甘宁特别关注,并嘱咐夏侯儒要协防新城,没把陆逊的江东旧部放在眼内。

八百破十万的故事,一直在淮南地区流传,夏侯儒的泰山兵与东吴军多次交手,形成了江东兵陆战弱的惯性思维。

全面攻淮的战略开始后,长期没露面的陷阵军由水路加入战场,无论是主将夏侯儒还是麾下泰山兵,都没见识过陷阵军的厉害,误以为陆逊找来装腔作势。

原本臧霸统帅的泰山兵,在吕布占据徐州期间,见识过高顺的陷阵营,可惜已经过去二十多年,无论是泰山兵还是陷阵营,无论是主将高顺还是主将臧霸,两支军队都完成了更新换代,夏侯儒吃了信息错乱的亏。

见‘江东兵’居然主动下船陆战,夏侯儒欣然出城与之正面交锋,结果东吴旧部在陷阵军的带动下,一战击溃泰山兵且夺取了合肥。

泰山兵被‘江东兵’击溃,惊呆了新城的主将夏侯尚,他当时正调兵遣将迎击甘宁,慌乱间分兵一万给蒋济,同时派夏侯霸带虎豹骑去救合肥。

合肥城外交战胜利后,蓝辕率陷阵军追至城西,掩护陆逊的兵马趁乱夺城,期间正好遭遇蒋济、夏侯霸。

虎豹骑到淮南的消息,提前就被蓝辕的侦察营打探到,他针对性带来了喜欢用的战车,在战场上凭空摆出许多掩体,成功限制了重甲虎豹骑的冲击。

三国时代两支传奇的军队,在合肥城外展开宿命的对决,最终陷阵军较小的战损完胜了对手,虎豹骑主将夏侯霸为蓝辕生擒。

陷阵军得胜的原因有很多,除了蓝辕灵活使用战车为掩体,也与陷阵军的士兵、将领都在进步,而虎豹骑的士兵、将领质量每况愈下有关。

就像变质的水果,看到表皮损坏时,内部已经腐烂不堪。

夏侯儒丢了合肥,新城打与不打显得无所谓,因为江东战船可以不受羁绊,城北曹操时期开凿的人工渠,由巢湖转入肥水、淮河,直接攻击夏侯尚的后方重镇寿春。

曹操挖人工渠的目的,主要为了军事南下江东所用,此时反成了扬州战船北上的助力,属于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魏国失去合肥,扬州战船北上寿春会断了粮道,夏侯尚无奈时处置慌乱,他尽起淮南之兵去夺合肥,结果合肥城没有夺回,自己的新城反被甘宁占领。

夏侯尚见木已成舟,便率军退守寿春并调满宠、贾逵等南下相助,期间甘宁、陆逊、蓝辕乘胜追击,淮南魏兵撤退时损失惨重。

魏国大军北撤期间,文聘屯驻芍陵的水军来救,结果被陆逊于肥水彻底击溃,魏国水军至此烟消云散。

甘宁、陆逊、蓝辕三部越战越勇,相互间配合得十分默契。

贾逵、满宠的加入也没挡住败势,夏侯尚在五月初兵败后弃寿春、北逃豫州,分裂的扬州在蓝田手中重归完整。

淮南大胜的消息传回建业,江东百姓、士族如同过年般欢欣鼓舞,从此他们可以享受和平,再不会担心魏国的军事威胁。

这两年蓝田与江东士族相处和谐,他埋豫章、庐陵的新鲜种子生根发芽,交州先进的制度提高了治理能力,以及广州对庐陵的定向帮扶,让当地百姓对生活有信心、生产积极性变高,官府的赋税收入跟着提升。

庐陵试种成功的占城稻,目前已在豫章开始推广种植,少病虫、不择土壤、生长周期短、产量相对稳定,替代了原来的稻种成为主粮种。

豫章、庐陵的欣欣向荣,被《扬州报》展现在整个江东面前,两郡经济正在穷追猛赶,相信不久就会追上类似吴郡的富庶。

权利变现是利益,利益有限的情况下,权利就显得没那么重要,原来准备看豫章、庐陵笑话的士族,他们发现豫章、庐陵的制度,似乎也有许多可取之处。

在利益的驱使下,士族们唆使张温找到蓝田商议,希望能在吴郡、丹阳、会稽三郡,想搬取改良部分有利的新制度,比如由各士族出钱新办官学堂,但是要借用广州书院的教材,而且生源需要甄选。

蓝田以与士族有约在先拒绝,他不允许自己种树,别人不浇水不施肥,直接来摘桃吃桃,而且还要挑三拣四,天下没有这么便宜的事。

蓝田把庐陵当模范打造,东三郡的士族为了利益最终会屈伏,这种阳谋是针对人性的贪婪,引导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

蓝辕等人收复淮南,剑指中原指日可待,且江东顽疾有了起色,蓝田便上疏刘备辞去扬州牧。

年初的时候,赵云准备西征武威,也奏请刘备派大将相助,刘备便留张飞在潼关施压,自己带着庞统、马超返回长安。

最终在老将黄忠的坚持下,派出了这位征西大将军,马超则继续与张飞搭档。

章武三年七月,刘备任命诸葛瑾为扬州刺史,召蓝田赴长安出任大司农,升甘宁为右将军、豫州刺史、封广乡侯;升陆逊为后将军、徐州刺史、封淩乡侯;升蓝辕为征东将军、琅琊太守。

刘备新下达的任命,大部分参考了蓝田的建议,但把蓝辕的汝南太守改成了琅琊太守,因为他对蓝辕的信任超过陆逊,意思是蓝辕、陆逊搭档攻取徐州,而甘宁则北上取豫州。

蓝田本想让蓝辕出兵汝南,配合荆州的关羽进攻许昌、洛阳,但刘备认为关羽自己就够了,南阳取得的大胜已说明一切。

蓝田与诸葛瑾交接后,只写了封信送至淮南给蓝辕,然后收拾行囊去广州接家人,他把余修留在建业助诸葛瑾稳定江东,仅仅带走了辅助暨艳办报的宋谌。

淮泗派被蓝田和士族‘联手赶出’江东,但诸葛瑾摇身一变成为新的执政者,顾雍等人迎接‘上差’时面露苦涩,没人想到会是这样的结局。

诸葛瑾没有蓝田的气场强,而且与江东的官员们都是旧相识,说不定能引入豫章、庐陵的好制度,江东士族顿时觉得未来可期。

蓝田两年后再回广州,九岁蓝青已长成大姑娘,饭后就跟侍女回屋看书背药性,一副求知若渴的样子。

“都说女孩懂事早,果然比伯阳、仲陵那时候稳重...”蓝田望着蓝青的背影捋须点头。

“还不是夫君劝她学医,不过找点事做也不错。”吕玲绮先自我安慰,突然像想起什么大事,便着急说道:“夫君稍候,妾身给你看个东西。”

(sdingdiannn/ddk32323987/701203261.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