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都市 > 我真的只想当一个学神啊 > 第四百七十章 是时候开始你的芯片之旅了!

《物理学报》是夏国物理学会主办的半月期刊,也是夏国历史最悠久、影响力最广的物理类综合学术期刊,还是唯一被SCI收录的中文物理类学术期刊,近年来主要聚焦物理方面的前沿领域成果。

所以这篇标题为《基于冷源晶体管物理机制的亚60器件模拟研究》的论文,出现在《物理学报》上并不意外,真正引起秦克留意到通讯作者的第一单位,居然是“清北集成电路与芯片联合研发创新中心”。

这个“清北集成电路与芯片联合研发创新中心”应该是今年1月初才挂牌成立的新机构,由清木大学与北燕大学抽调大批专家教授和超过百名优秀研究生、博士生组成,还聘请了一线的芯片大厂的不少经验丰富的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芯片研发制造。

如果秦克没记错,他的前高中物理老师、现在清木大学的物理系副教授许清岩,就在这个研发创新中心担任副主任一职。

秦克翻看的是四月上旬的那期期刊,也就是说这论文起码在三月初甚至可能是在二月下旬就投稿了。

新机构成立不到两个月就出了科研成果?这也太快了吧?

秦克又细看作者栏,没发现许清岩的名字,通讯作者有两个,上网查了下,都是燕大的,一个是创新中心的正主任姚文城,一个是副主任方世骥。

一作也有三人,全是燕大的博士生。

许清岩作为这个创新中心的副主任,却没在这论文上署名?

要知道许清岩是姜为先老院士的弟子,最擅长的领域就是物理材料学以及半导体。

秦克细看论文,发现是典型的新瓶装旧药,核心内容还是燕大四年多前研发出来亚60器件“迪拉克冷源晶体管”。

“迪拉克冷源晶体管”是燕大研究团队研制出来的亚60超低功耗晶体管,能打破玻尔兹曼极限,较好地解决数字电路集成度增加时功耗急剧上升的问题,算得上是国内近年来比较出色的碳基数字集成电路科研成果。但这已是四年前的最新技术了,秦克通过系统获取的芯片基础知识里也有相关的文献资料。

现在再看这篇《基于冷源晶体管物理机制的亚60器件模拟研究》,“迪拉克冷源晶体管”有了一定的改进,功耗再降低了5%左右,最低亚阈值摆幅达到33 mV/dec。但也仅此而已,没太多的新意亮点。

难怪作者列表里没许清岩,以许清岩的正直性格,没贡献力量的科研成果,是绝不会同意署上自己名字的。

秦克又通过“物理学报”的官网查询电子版,确定这篇论文就是“清北集成电路与芯片联合研发创新中心”今年发表的第一篇科研成果。

秦克估计应该是“清北集成电路与芯片联合研发创新中心”急着想弄出个成果证明自己的价值?

又或者当中有什么内幕?

秦克摇摇头,这些事他也管不着,只是他向来比较尊敬许清岩,加上对芯片制作感兴趣,才对这个研发创新中心多关注一二罢了。

“怎么了?”旁边的宁青筠刚刚做完田剑兰教授安排的作业,见秦克看着网页,神色有些古怪,忍不住关切地问了句。

“没事没事,就是想来最近都没怎么见过许清岩老师了。”

“许老师?上次姜老师不是提过,许老师去了一个什么芯片研发创新中心工作了?”

“说来他的性格更适合搞科研就是了。希望他在新的岗位上能大展拳脚。好了,你做完田教授的作业了?那我们继续完成科学突破奖的学术报告吧。”秦克亲了亲少女那柔嫩的小脸,重新打开了写到一半的波利尼亚克猜想证明报告。

宁青筠抿着嫣红的唇,嘴角泛起浅浅的笑:“好。”

……

与此同时,清北集成电路与芯片联合研发创新中心的办公室里,许清岩正他翻阅着艰涩难懂的芯片设计软件开发进度报告,眉头紧锁,丝毫没有大展拳脚之意。

来到这个研发创新中心已快四个月了,许清岩却感觉自己就像陷身泥潭之中,越是挣扎越是无力。

研发创新中心有一个正主任,两个副主任。

正主任姚文城是燕大芯片材料方面的权威,当年带队研发出来的“迪拉克冷源晶体管”被誉为“碳基超低功耗CMOS集成电路的新希望”,所以他理所当然地主管起“改变芯片制作的工艺与材料”方向的课题组。

而另一个副主任方世骥也是燕大的教授,与姚文城关系很好,他先选择了分管“芯片架构与精密光学”方向的课题组,于是便丢下最让人头疼、最难出成果的“芯片设计软件、微电子加工”方向的课题组给许清岩来负责。

微电子加工还好,许清岩在半导体方面是行家,与微电子加工也算是沾了边,但芯片设计软件方面,他就是纯粹的新人了,他又不擅长信息学与软件工程,实在举步维艰,只能通过日夜苦学来熟悉。

偏偏这种分工他还没法子提出抗议。

他虽然在物理材料学方面颇有建树,十几年前还曾以三十岁不到的年纪,成为某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里最年轻的副主任,但后来因为小人诬陷论文抄袭而被开除,不得不流落到樱园私立高中担任物理老师,错失了最黄金的十年时光。现在哪怕被清木大学请了回来,并在“清北集成电路与芯片联合研发创新中心”这样的重点科研机构中代表清木大学担任副主任,可论起十年间物理材料学方面的名望成就,怎么也比不上姚文城。

而且研发创新中心虽是清木与燕大的合作机构,名义上“精诚合作,集结两大高校的科研力量,解决国产芯片关键难题”,但两家学校多年来的明争暗斗早已根深蒂固,见许清岩日以继夜地投入到课题当中,姚文城和方世骥为了能抢到第一科研成果,居然拿出以前的旧成果,包装一下就凭关系发表到《物理学报》上,这样的风气更是让许清岩感到无奈……

他也想尽早出科研成果,但为的是姜老师的重托,为的是解决国家在芯片上被人卡脖子的难题,而不是为了压过燕大、压过谁一头。

这种志不同道不合的莫名其妙竞争,才是许清岩感觉身心俱疲的主要原因。

他放下手里的报告,用力地揉揉因经常熬夜而满是血丝的酸涩双眼。

“这样下去,十年时间也弄不出合格的芯片设计软件……”许清岩声音干涩而沙哑地喃喃了一句。

所谓的芯片设计软件,也就是EDA,即“Electronic Design Automation software”,翻译过来就是电子设计自动化软件,利用计算机来完成集成电路芯片的设计、布线、验证和仿真等全流程的设计软件。

它被称为“芯片之母”,是芯片IC设计中最不能缺少的重要部分,

当前世界三大EDA软件厂商Synopsys、Cadence、Mentor Graphics,都是米国公司,它们的EDA占据了夏国99%的市场份额,国产的EDA只有1%不到的份额,而且无法设计高端的高性能芯片,只能用于单片机与控制芯片等中低端场景。

许清岩目前要做的,就是设计出完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且能用于高端芯片设计的全流程EDA。上头的要求是起码要能设计出7nm的高性能芯片。

而他手里的资源,是二十几个资深的软件开发工程师、花瓣无偿提供的自主EDA软件代码,以及几大国产芯片厂商的大量测试数量,用于仿真环境。

但花瓣的EDA只有不完善的主框架、工程库、元器件库、接口库,重要的PDK干脆还没来得及弄。

尤其是主流的技术架构都已被建立起重重的专利壁垒,无授权就不能使用英特尔的指令集,只能用花瓣自主编写的指令集,二次建立完善全新的软件主框架。

而国产芯片厂商提供的数据,最多只到14nm工艺,距离7nm工艺还有遥远的差距,数据根本没法子用于工艺仿真模拟里,更别说后期最关键的良品率控制了。

哪怕是许清岩想先弄出来一个14nm工艺级别的EDA,也困难重重。

而所有困难环节中最急需要解决的,就是算法问题。

EDA对算法的要求很高,没有优秀的算法加入到工程库里,就像没有了武器的战士,你训练得再强壮都没用。目前EDA课题组里的资深工程是够多了,写代码水平一流,算法方面的创新能力却让人失望。

“算法,算法!”许清岩烦恼地在办公室里来回踱步,脑海里不断地想着有可能解决这个算法难题的人选,最终只剩下一个名字。

他深吸口气,拿起手机,拨通了老师姜为先院士的电话。

“老师,我有个难题需要找秦克和宁青筠帮忙,可以吗?”

电话那头的姜为先听了弟子的详细说明后,沉默了好一会,他并不愿秦克二人早早就陷入到这样需要无数精力的艰难高深课题中,尤其还是信息学领域的课题。

“听说他俩最近已上报了波利尼亚克猜想课题的结题报告,时间应该是有的。只是这个EDA算法方面的难题,秦克和宁青筠怕也未必能解决哪……”

“老师,现在只能让秦克和宁青筠先试试了,他们可是凭两人之力,就编写出‘青柠操作系统’。现在除了他俩,我实在想不到更合适的人选了。”

听到许清岩那沙哑干涩的声音,素知这弟子不到万不得已,是绝不会开口求援的,姜为先老院士终究还是长叹了一声:“你问问他俩的意见,以他俩的意愿为主。”

“是,老师。”

得到姜老院士的同意,许清岩在办公室坐不住了,他连午饭也顾不上吃,匆匆披上外套,直奔清木大学。

……

中午一点多,吃完午饭秦克和宁青筠在自习室里手拉着手散完步,便一起回到座位上,继续完成科学突破奖的汇报PPT。

随着微光这个人工智能的自主学习进度不断提升,PPT制作基本上已能胜任了,秦克和宁青筠只需要简单地修改完善一二便可,省却了不少时间。

“搞定,大功告成,接下来等时间去参会就行了。亲一个。”秦克伸了个懒腰后,伸手就要去搂宁青筠的纤腰,自习室的门外忽然传来了敲门声。

宁青筠红着小脸瞪了秦克一眼,逃跑般起身跑去开门,却意外发现来的居然是许清岩老师。

秦克也觉得简直太巧了,上午两人还提起过许老师,许老师居然就来了。

难道许老师以前姓曹?

两人忙打招呼:“许老师。”

秦克眼尖,留意到许清岩依然穿着万古不变的中山装,风纪扣也扣得整整齐齐,头发梳得一丝不苟,只是原本冷如岩石的脸上难掩倦意,眼里满是血丝,似乎通宵熬夜了。

许清岩问道:“没打扰你们午休吧?”

秦克知道许清岩不是那种没事会串门来闲聊的性格,便笑道:“我和青筠都没午休的习惯,许老师您进来坐。是有事找我们?”

许清岩朝两人点点头,又整了整衣服,才迈步走了进来。

秦克拉来椅子让许清岩坐下。

许清岩说话向来直来直去,也没什么寒暄,开口便问道:“秦克,宁青筠,听说你俩的波利尼亚克猜想课题已完成了?近来是不是会空闲下来?”

秦克与许清岩既有师生之谊,又有师兄弟之情,算得上是亲近之人。

许老师为人有些刻板,不擅言辞,但做事认真负责,当初曾将整理了近十年的物理奥赛笔记送给秦克,让秦克受益匪浅,而且秦克还听说,这许老师多次在姜老院士面前替他和宁青筠说好话。

以秦克的性格,别人对他的好,他总想着要十倍回报心里才舒服,所以这时见许清岩显是有事要拜托自己,秦克也不提自己的冰雹猜想课题了,答道:“最近确实不算忙。有什么我们能帮上忙的,您尽管说。”

许清岩略一犹豫,还是开口道:“确实有事想麻烦你们。你们知道EDA软件吗?”

秦克和宁青筠上个学期都有上集成电路设计的选修课,对EDA软件自然不陌生,当下齐齐点头:“知道,芯片设计软件。”

许清岩神色微松:“现在我有个EDA算法方面的难题,需要你们帮忙,不知道你们有没有时间?”

当下许清岩将当前遇到的难题详细说了遍。

秦克有了LV1的芯片技术知识,对EDA算法算是比较有心得的,未等他开口,耳边忽然传来了系统的提示音:

“叮!您有新的学神任务!”

“叮咚!学神任务更新‘是时候开始你的芯片之旅了’!”

“①是时候开启你的芯片之旅了:你的信息学知识已达到专业级别,也掌握了芯片技术的基础知识,是时候开始你的芯片之旅了,系统将提供全新的EDA设计思路与算法库核心思路。请宿主参与一个EDA软件的开发课题,并助力完善第一个纯国产的EDA软件吧!”

“任务奖励:科技积分(芯片技术) 30!学术积分(信息学) 100!奖励S级知识《一种适用于1nm芯片的全新型碳晶复合纳米材料制作全流程》!”

(sdingdiannn/ddk35106382/704553888.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