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都市 > 我真的只想当一个学神啊 > 第七百零八章 扰动了整个国际物理学界的消息!

安排好12月24日的事宜后,秦克看看时间,已经接近凌晨两点了,日历已翻到了12月23日。谫

他想了想,打开围脖APP,无视APP弹出的(99 )@他的消息提醒,编辑内容后发了条围脖。

之前青柠科技量子计算实验室一直很低调,既不接受媒体采访,也不发布任何消息动态,就是不想太惹人注意,特别是不想引起加州大学的约翰·克劳泽教授团队的警惕,但现在成果已出来了,就得先公开占个坑,向世界宣示成果,抢下这个“第一个解决拓扑量子计算问题”的头衔。

不然因为一时大意的拖延,比约翰·克劳泽教授团队晚了半天甚至半小时发布声明,那就真是欲哭无泪了。

“大家凌晨好,我是秦克,现在向大家报个喜讯。去年3月,我与青筠加入到得国慕尼黑大学科佩特教授的‘拓扑量子计算’课题组,开始跨国课题的合作研究工作,到今年8月时,因为科佩特教授身体欠佳,无法继续进行研究工作,该合作课题终止,慕尼黑大学正式放弃这项合作课题的继续研究及其成果。我与科佩特教授商量过后,决定重启该项目,并转移回夏国继续进行下去。为此我和青筠在今年8月底,建立了‘青柠科技量子计算实验室’。”

“在昨天,即12月22日深夜23:02分,我们在‘拓扑量子计算’课题中取得了预期的成果。具体来说,就是基于拓扑超导体辅以拓扑绝缘体相结合、沿着‘拓扑超导涡旋态’的方向,初步形成了一套逻辑自洽的理论模型体系,可以实现保真度与容错率均达到99.99%、百万级别量子比特的量子计算……”

“这套理论模型体系,我将之命名为‘青柠拓扑超导涡旋态理论模型体系’。”

“以下为最终的实验观测数据照片。[照片1.jpg][照片2.jpg]……”谫

“具体的成果概述论文,我将会在今天之内(夏国时间)上传到arXiv中进行预收录,并投稿到《自然(Nature)》期刊或者《科学(Science)》之类的专业期刊上,谢谢大家的关注。”

“(上述内容的英语版本)”

“(上述内容的德语版本)”

“欢迎国外留学生转发到国外媒体,我没有什么推特、脸书的账号,感谢。”

秦克将这条围脖消息内容额外用英语、德语两个语种进行了翻译,并@了《夏国学术报》和夏国物理学会。

发布,确定,完成!

秦克关掉了围脖APP,打了个呵欠,睡觉去了。谫

至于那篇成果概述论文,其实之前已完成了95%的内容,只缺了“拓扑间隙”理论模型,以及对应的实验结果截图、实验数据分析和最后的结论部分。

这些工作量在五个小时左右,但如果算上全文的优化与整理、校对,大概需要十个小时。

秦克现在的大脑已开始因为困倦而有些迟钝起来了,便决定先睡个好觉,天亮了再继续,避免在论文中出现任何的错漏——这篇论文注定会被无数人拿着放大镜一字一句地细读分析的,可不能有任何的错漏和问题,一丁点都不行。

反正有这个围脖消息,再加上他在国际学术界的名望,算是成功抢先占坑了。

……

就在秦克合上眼睛,很快进入睡梦中之时,他的围脖消息开始在夜猫子网友当中炸开了。

现在秦克的围脖账号粉丝数量超过了两亿,而且全是真实粉丝粉,没花过一分钱来买所谓的僵尸粉,是当之无愧的围脖粉丝排名榜第二名,顺便一提,第一名是宁青筠,比秦克大概多一百万左右的粉丝——没法子,青春明媚的美女总会在这方面占点便宜,虽然秦克的女粉丝同样数量恐怖。谫

秦克的围脖发布后,评论数与转发数便开始急速增加,十分钟不到就破万了。

这可是凌晨两点多!

由此也可见秦克在网络上的影响力是多么恐怖。

【秦神凌晨发围脖,必定有大新闻!】

【虽然基本上看不懂,但预计此条围脖必定火爆全网,提前占座留名!】

【哇,秦教授还非常贴心地准备了英文版和德文版!哈哈,秦教授放心,我已截图转发到了推特、脸书上,还@了《自然》期刊和《科学》期刊,以及“马克斯·普朗克学会”、“谷歌量子计算机研究中心”、“IBM”、“麻省理工学院”、“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世界著名量子计算研究机构的账号了,坐等大瓜。[吃瓜.jpg]】

【解决了拓扑量子计算这个世界难题的新型理论模型体系?还能实现百万级别量子比特的量子计算?我的妈耶!作为科研狗我现在是目瞪狗呆,如果没记错,目前我国自研的量子计算机,还处于64个量子比特级别……这是从两位数向七位数飞跃啊!我从这一刻开始刷新arXiv等论文!】谫

【感谢楼上的科普,终于大概明白是怎么回事了,虽然还是没能完全理解,总之先喊一连串的666就没错了吧?】

【青柠科技量子计算实验室?我特意搜索了一下,网上居然没查到多少有用的消息,现在媒体这么不专业了?青柠科技建立新的实验室这么大的动作,媒体居然没报道……】

【不奇怪,没对外公布,也没新闻发布会,谁知道啊。8月底9月初,媒体的目光应该全被秦神和宁同学发表在《细胞》上的论文吸引住了。】

【预计今晚量子计算的业界将会无眠!】

【楼上的,我已经无眠了。刚才被电话从温暖的被窝里叫了起来,老板让我以最快的速度跟进报道此事,问题是我能深夜采访到秦教授嘛?】

【摸摸楼上的狗头,不要慌,广大夜猫子与你同在。】

大多数夜猫子网友们都还没意识到这条围脖的意义与重要性,并不下于“计算种子学”及“完美型沙漠红薯”,毕竟“拓扑量子计算”这个名词对多数普通人来说还是有点高大上的,并不太好理解。谫

但当几个留学生将这条围脖转发到国外的社交平台,并@了大批的国外媒体账号及研究机构后,轩然大波首先在国外掀起了,并迅速传遍了世界各地。

此时夏国是凌晨,但在米国则是下午,两点多正是工作时间,《自然(Nature)》期刊有专门负责社交媒体的工作人员,拉泽·科列夫就是其中之一,他是第一个发现这条消息的。

“秦克?”拉泽略一思索,便想起了这个在国际学术界与科研界都有着极大名望的夏国青年学者、菲尔兹奖得主。

他细看那几张截图,作为《自然(Nature)》的从业人员,他还是有一定的专业水平的,马上便意识到这个消息里蕴含着的巨大信息量——这极可能是世界上第一个解决拓扑量子计算难题的伟大研究成果!

虽然网上不时有著名学者教授声称解决了各种世界难题又最终被证伪——比如前段时间米国罗彻斯特大学的兰加·迪亚斯教授团队就发布最新研究成果,声称实现了“室温超导”、摘下了“凝聚态物理学圣杯”,后来这项研究成果被证伪——但与兰加·迪亚斯教授过往就有过不诚实的学术经历不一样,纵观秦克成名以来,但凡发表过的学术成果与研究成果,无一不是真实的、纯原创的。

这是个学术声誉极佳的学者!

想到这里,拉泽一下子就座位上跳了起来,直接冲向编辑部,敲开主编理查·劳顿先生的办公室,汇报了此事。谫

理查·劳顿也重视起来,尤其是秦克发布的消息里表示还没决定投稿的期刊,无论如何都要在《科学》期刊之前,将这篇极可能会震惊整个世界的伟大论文抢到《自然》期刊手里!

他毫不犹豫道:“马上给我找来秦克教授的联系方式,各种联系方式都要,我要亲自向他邀稿!”

不只是《自然》期刊响应迅速,《科学》期刊的编辑部也出现了类似的对话,其余物理顶刊,如《物理评论快报(PRL)》《应用物理快报(APL)》《现代物理评论(RMP)》《物理世界(PW)》《欧洲物理杂志C(EPJC)》等也闻风而动,谁也不想错过通过这样高质量的优秀论文,纷纷想方设法地联系秦克,为此还打算开出各种包括丰厚稿费、封面推荐在内的特殊优待条件。

当然,这些顶级期刊也有他们的矜持与慎重,他们专门安排了人手一遍遍地刷新着arXiv的网站,以求第一时间获得这篇论文的预收录版本……

其余关注量子计算的物理学家、相关专业学生,甚至整个物理学界都被秦克的这条围脖内容所扰动,无数的人在刷新着arXiv的网站,使得arXiv的网页居然变得卡顿起来。

管理arXiv的康奈尔理工学院又喜又忧,喜的自然是网站吸引着全世界科学家的目光而名声大涨,连带康奈尔理工学院的名气也跟着水涨船高。

忧的是,这网站是免费非盈利性质的,运维费用是康奈尔理工学院自己掏的,现在就得掏大笔钱来临时扩充网站的资源了,不然等秦克想登录网站进行论文的预收录时,发现网站太慢,干脆不在arXiv上预收录了,那到时arXiv怕会被人喷到自闭,康奈尔理工学院也会名声受损。谫

加州大学,陶折轩教授还在逐字逐句地反复研读着《物理学报告(PR)》发来的邀审论文《N-S方程在城市规划及大气污染防治中的应用探究》,这篇论文里涉及比较多的N-S方程数据推演应用以及数学建模内容,PR的编辑部拿不准主意,便邀请陶教授来审稿。

现在物理学界有了个莫名其妙的默契,但凡是秦克与宁青筠的投稿,只要是涉及N-S方程的,都会第一时间联系陶教授来帮忙审稿。

陶教授也乐此不疲从不推辞。对于他来说,每次看秦克、宁青筠这两位好朋友的论文,里面的创新思维,都会给他不少的启发,以及对数学之美的享受。

“其实他们两个,不管在物理、生物方面取得多耀眼的成果,归根到底还是数学家,数学才是他们最大的底气与取得其他学科成绩的保障。”

陶教授喃喃自语着,在审稿意见一栏写上自己的意见:“非常棒的论文,数学部分一如以往,极具创造性,而且毫无破绽。”

刚放下笔,助理敲门而入,递来了一张打印着某个截图的A4纸。

陶教授看完后愣了好一会,才摇头笑道:“还以为他们在《物理学报告》上的论文就是今年的收官之作了,没想到圣诞前夕还有个大大的惊喜。”谫

他示意助理将挂在墙上的日历摘下来给他,上面特意用彩色油性笔标记了一些日期,并写了备注信息。

“二月在《物理评论快报(PRL)》发表了《运用N-S方程对大尺度环流形态变化特性的研究》。”

“九月在《自然·物理》发表《以N-S方程为核心的数学模型对沙漠极端气象灾害的研究》、在《细胞(CELL)》上发表《计算种子学的理论模型体系》、在《数学年刊》上发表《以三层无限流循环算法验证在60%的情况下N-S方程存在光滑解的研究》。”

“十月在《应用物理快报(APL)》发表《建立以N-S方程为核心的流体力学模型,提升磁流体发电效率的研究》。”

陶教授笑着对助理说道:“一年之内分别涉足海洋力学、气象预测、生物种子学、数学偏微分方程、量子计算五大领域,还都能取得耀眼的成果,真是不得不让人惊叹他俩的才华。以后谁说我是天才,我就和谁急眼,和他们比起来,我可没脸称什么天才了。”

助理小心翼翼道:“您觉得秦教授真在量子计算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

“当然,虽然没看到论文,但我从不怀疑他们。哦对了,我们学校物理学院的约翰·克劳泽教授是不是也在研究这个方向?”谫

“是的,听说也快出成果了,……他们一向视解决这个拓扑量子计算的难题为自己的囊中之物,还高调地到处宣扬,现在被人捷足先登了,不知道他们听到这个消息会不会气得疯掉?”

助理有些幸灾乐祸,显然这个约翰·克劳泽教授平日里的嚣张和高调,使得其人缘并不怎么好。

约翰·克劳泽教授暂时还没有气疯掉,他依然处在震惊之中,不敢置信地再问了一句:“你是说,夏国的那个叫秦克的数学家,已建立了拓扑量子计算的理论体系?这家伙不是拿了菲尔兹奖的数学家吗?近来还弄出什么计算种子学,他怎么可能有时间研究拓扑量子计算?”

不到克劳泽教授不惊怒交集,他对于国际上十几个最大的竞争对手都有所了解,知道自己的研究进度是最快的,而且比其他人都要快出两筹,原本以为十拿九稳就拿下“第一个解决拓扑量子计算问题”的头衔,并以此为筹码去争取明年的诺贝尔奖,谁会想到,自己团队距离成功只剩下一步之遥时,忽然有个来自夏国的数学家跳出来,摘了他的桃子?

助手莱姆斯看着克劳泽教授那扭曲的神色,心里紧张,硬着头皮道:“他和另一个菲尔兹奖得主宁青筠加入过得国慕尼黑大学著名物理教授罗杰·科佩特的拓扑量子计算课题组,后来据说科佩特教授迫于我们的压力日夜进行研究,而导致身体出现大问题,瘫痪在床,这个课题便取消了,谁也没想到夏国的这个秦教授私下里又继续进行着这个课题研究……不过现在论文还没见着踪影,不知道这篇声明是真是假。”

“夏国!哼,夏国在量子计算机方面确实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凭他们的实验室条件,以及知识积累、人才条件,怎么可能解决得了拓扑量子计算这样高难度的世界难题?我们团队集结了来自全米国的精英,也不过是比IBM略快两筹而已,当初那科佩特的研究进展更是远远落后于我们,给他一年的时间也别想着追上我们,现在他不在了,这秦克中途才接手,又只过了四个月,就声称反超我们?这绝不可能!简直是最大的笑话!”

克劳泽教授说到后面都有些气急败坏了,其实这些说出来的话连自己都不敢相信。一个菲尔兹奖得主,又因为计算种子学而名动世界,怎可能拿自己的名望来胡乱开玩笑?谫

秦克敢发布这样的公告,就表示他有极大的信心。

现在唯一的希望就是,秦克在量子力学方面的水平不够高,他自以为已解决了拓扑量子计算的问题,实际上并没有完全解决!

克劳泽教授深呼吸了两下,才咬牙切齿道:

“找人不断地刷新arXiv,我要第一时间看到他的论文!其余人,从今天起取消一切休假,全力以赴解决‘扩展性’方面的问题,尽早实现10000个量子比特的高保真率和高容错率计算!”

有人忧自然就有人欢喜,起码在半夜被秘书鲁信平叫醒的杨承科杨伯伯就心情很不错,远在得国家中疗养的科佩特教授也定定在看着手机邮箱里的内容,激动的泪花在眼中闪烁,他一遍遍地喃喃自语道:“我的上帝,他真做到了,他真的做到了……”

……

扰动了整个国际物理学界乃至吸引了世界各国目光的秦克,依然在呼呼大睡。谫

他睡到早上九点,才与宁青筠一起起床,洗漱、练习东方秘典、吃早餐,然后两人合作编写论文。

期间他收到了不少的微信消息、短信和电话,都在问这事,秦克统一让微光代为回复了。

只有几条汇报“秦教授,已完成准备工作,明天保证可以按计划执行”的短信,让秦克露出了笑容。

全世界都在关注着拓扑量子计算的事,谁又知道,此时秦克最关心的,却是明天那庞大而华丽的求婚计划?

秦克悄悄地看了眼正专心地校对着论文细节的宁青筠,嘴角轻轻地勾起。

真期待明天早点到来啊。

到了23日的傍晚,秦克与宁青筠完成了题为《青柠拓扑超导涡旋态理论模型体系概述》的论文。谫

因为专利还在走申请流程,这篇论文只是纯理论概述性质的,附以最终的实验数据,并没有具体的技术细节,既不用担心被人抄了去或者钻了专利的空子,又足以凭借着逻辑自洽、完善的理论体系,证明自己确实已解决了拓扑量子计划的世界难题。

先投稿吧。

秦克最终选择了《自然》主刊,原因比较简单,《自然》主编理查·劳顿以各种方式亲自邀稿,态度极为诚恳,还承诺会给予了20万美元的稿费与封面文章、编辑重点推荐的条件,还允许秦克将论文预收录到arXiv上。

这大概是向来傲慢,只会向作者收取版面费的《自然》,第一次表现出如此低姿态。

反正投哪都是投,《自然》诚意最足,就投《自然》好了。秦克找个借口打发宁青筠离开了一会,他飞快地调整了论文里部分段落的格式,并在论文的结尾,加上一句:“论文的第21页,从第4段至13段,是本篇论文的精髓。”然后才进行投稿。

向《自然》投完稿后,秦克又瞅准时间,将论文也预收录到arXiv上。

论文预收录的时间,是夏国的12月23日的傍晚5:20分,米国时间却是清晨5:20。谫

通宵守在电脑前的arXiv网站管理员很快就看到这篇论文,立即精神一振,睁着熬得通红的眼睛,以最快的速度将这篇论文进行了全网站通知及首页置顶推荐。

无数正在刷新着arXiv网站的用户都收到了网站的提示音,然后整个网站在这一刻都沸腾起来了!

(sdingdiannn/ddk35106382/756171248.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