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历史 > 秦功 > 第四百四十七章:李斯的劝告

秦功 第四百四十七章:李斯的劝告

作者:下雨我带刀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7-27 06:10:45 来源:顶点小说网

匈奴败退,首领生死不知!

安静的书房内,随着嬴政的话,李斯、尉缭、王绾等人,全都心神一禀,万万没想到,会听到这样一个消息。

此前谁能想象,匈奴大军南下,最终落得如此下场。

“王上!此消息可确定是雁门送来?”

李斯沉吟丝许,对着嬴政拱手辑礼。

嬴政听到李斯的询问,吩咐韩谒者端着竹简过来,交给李斯等人观看。

片刻后。

随着看完雁门送来的竹简,李斯、尉缭等人纷纷对视一眼,依旧能看到对方眼里的吃惊,除去月氏大乱外,他们都没想到,此战中,雁门边骑,在白衍手中如此悍勇。

此时回过神,众位大臣不经意间,再看到书房内不远处放在剑座上的湛卢,哪里还不清楚它为何在哪里。

显然是王上准备赏赐给白衍的!

“如今匈奴与月氏大伤元气,三五年内定然无力再南下!”

隗状此刻看着面前铺在地上的巨大地图,转头看向嬴政,抬手打礼。

“王上,灭魏指日可待!”

隗状简短的话语中,直接把日后灭魏的想法,说出来。

嬴政听到隗状的话点点头,看着地图。

“今日寡人召尔等入殿,便是想说此事!”

嬴政也没有瞒着李斯、隗状等人,直接说出自己的野心,灭魏!

嬴政伸手指着地图魏国以北的邯郸郡、魏国以西的颍川郡,再有便是雁门以北的匈奴疆域。

“如今最重要的,便是打探清楚,月氏与匈奴的情况,待时机成熟,寡人可令颍川、雁门出兵,由西、北攻灭魏国。”

嬴政说道。

提及灭魏之时,嬴政眼神之中,流露出激动、亢奋。

短短不到三年,先韩后赵,如今灭燕在即,若是再能早日灭魏,这天下便仅剩楚、齐二国在秦国面前。

齐国不休兵戈城墙,楚国如今争王夺权!

秦统天下,历代秦王毕生之夙愿,眼看着就要在他嬴政手中实现。

“王上!”

李斯、王绾等人回过神后,看着嬴政的模样,李斯想了想,拱手打礼。

在嬴政的目光中,李斯想了想,摇摇头。

“王上,如今我秦国官吏,已经不够,就连灭燕,恐都难以填补官员空缺!”

李斯说道。

随着李斯的话,尉缭、王绾纷纷面露忧虑,如今在秦国,最缺的不是勇猛的士卒,攻城夺地的将军,而是一方官员。

秦国已经调不出官员前往方才攻夺下来的地方,能在秦国担任官员的,除去有能力把一城(县)管理得井井有条外,还有最重要的一点,便是要深知一条条秦律。

查案定罪需要秦律,伐木采叶亦需要秦律。

身为法家的李斯,很清楚一个没有秦国官吏、没有秦律的地方,是不稳定的。

而身为廷尉的李斯,也更清楚,如今秦国能调用的官员,已经远远不够,这两年多以来,秦国吞并天下的速度实在太快,快到即使是同参与制定灭六国计划的李斯,都没料到。

“如果继续任用原有官员,斯恐彭宜、郭谊之事,日后定还会出现在其他地方。”

李斯说到这里,看向身旁巨大的地图,看着上面一个个绘制的图案文字。

“更甚者,若秦灭燕、魏,而无吏驻守,于齐、楚而言,唾手可得!”

李斯望着齐国与楚国,两息后,看向嬴政。

书房内,因为李斯的话,再度安静下来。

嬴政原本激动亢奋的神情,此刻也不复存在,难得脸上露出喜悦,此时也再度皱眉。

官吏空缺,这一直都是嬴政的心病。

嬴政看着眼前的地图,当目光放在齐国的疆域时,目光浮现一股温怒,天下士人何其之多,然却无人愿意效力秦国,而他们的多长之地,绝大多数,都在齐国。

回想此前茅焦提过齐国士人数量......

“寡人可否先灭齐?”

嬴政看着齐国的疆域,轻声问道。

“王上,不可!齐虽无战,兵戈不修,城邑不补,然数十年来,齐国人口兴亡,国力富裕,秦若强攻,得不偿失,只会让原本中立的齐国,倒向楚国。”

尉缭听到嬴政的念头,被吓一大跳,连忙拱手劝解道。

尉缭也清楚,嬴政先是被颍川那些反贼给弄得烦躁不已,如今齐国中的那些士族做法又让秦国寸步难行,嬴政已经没多少耐心。

对于这点,尉缭心知却无可奈何,天下士人,多出于齐,齐国虽然与秦国交好,但那些齐国内的士族以及士人,却私底下已经联合起来,多以拢士,反抗秦国。

“王上!不可攻齐!”

“王上,攻齐非良选!”

书房内。

随着秦国如今的忧患暴露在眼前,甚至阻拦住嬴政想灭魏国的事情,面对这个眼下难以解决的问题,李斯、王绾等人,也纷纷摇头,但都清楚,攻齐,不是明智之举。

商量许久无果后,嬴政让隗状派人去打探效力,随后便让王绾、隗状等人离去,单独留下李斯。

听着隗状等人离去的脚步声消息,一切再度安静下来。

“李斯,颍川事情如今办得如何?”

嬴政看着留下来的李斯,深深的叹息道。

或许也仅会在深信之人面前,嬴政才会露出如此疲惫的模样,自从开启灭国之战后,所有压力,全都压在嬴政身上,不管是兵戈亦或者粮草、府存,这些都是看得见的开支,更别说,就是攻夺下来的地方接连不断的叛乱,都让嬴政疲于应付。

一件一件事情堆积起来,即使是嬴政,都有些心力交瘁。

“王上!一切都准备妥当,只等一个机会!”

李斯听到嬴政的询问,对着嬴政拱手说道。

颍川,是嬴政对昌平君设的一个局,让昌平君离开秦国朝堂,李斯明白,灭楚在即,秦国朝堂内的楚系官员,实在不宜太多。

秦以右为尊,昌平君身居秦国右丞相,本就是秦国楚系官员之首,而昌文君,莫说在其他郡,就是在秦国朝堂,也颇有威望,连尉缭、王绾等人,以及大将军蒙武、李瑶、王翦,对于昌文君,都敬佩有佳,陇西李氏李信,更是昌文君的爱徒。

这样的情况其实对于任何一国君王,都很难忽视的,更别说志在灭楚的嬴政。

他李斯虽是楚系官员,但他的立场却不一样,在吕不韦执政时期,他便效力于嬴政,之后他的子女尽数与王室或公子联姻,可以说,他一直都是站在嬴政身旁。

而且,对于昌平君的事情,李斯也并非没有私心,他已经五十多岁,年过半百,不甘止步于廷尉,早在得到荣华富贵后,李斯便想着,日后能有一日,如昔日商鞅、张子等名相,流传千古。

“善!”

嬴政听到李斯的话,点点头,放下心来。

看着眼前的辽阔地图,嬴政满是复杂。

最折磨人的,永远不是得不到,而是眼睁睁的看着近在咫尺,却只能无可奈何的等待。

如世人长久在外,最后要归家的那几天,想到家中亲人,最是难熬,而此时,在他嬴政面前,却是历代秦王夙愿,却是天下一统之伟业,四海归一,天下归秦。

眼看着,就能再进一步。

“王上,斯冒昧,敢问王上,可是准备将湛卢,赐予雁门大胜的白将军。”

李斯的话突然传来,嬴政闻言,目光从地图转而看向远处那把湛卢,点点头。

“寡人确有此意。”

嬴政说道,并没有瞒着李斯。

“湛卢乃仁道之剑,素有识明君良臣之美名,昔日名相长子便曾佩戴过,王上以湛卢赐之,器重之意尽显,斯斗胆一言。”

李斯站在嬴政身旁,对着嬴政拱手问道。

嬴政闻言,有些诧异的看向李斯,不知道李斯想要说些什么。

“白衍将军乃是白氏子弟!”

李斯对着嬴政说道,眼神看向嬴政,坦坦荡荡,没有丝毫心虚。

“昔日谣言虽是谣言,然王上却不可不防!平阳白氏,终归是白起之后,白衍将军终究是白氏之人!”

李斯看着嬴政,说出心里话。

在李斯眼里,他的立场,一直都是站在嬴政这里,故而眼下他站在嬴政的立场,必须要劝嬴政,绝不能过于宠信白衍。

见到嬴政望着自己,李斯眼神没有躲闪。

“王上心胸,斯心知,此前白将军之举,斯亦幸之,然昔日白起之死,天下皆知,臣担忧......”

李斯说到这里,如同卸下心中担子一般,整个人都松口气。

“你担心白氏还有白衍?”

嬴政听到李斯的话,不等李斯说完,便轻声问道。

李斯摇摇头。

“王上,斯担忧的是,这天下世人!”

李斯解释道,看着嬴政,对嬴政拱手辑礼。

“如今秦国攻灭诸国,各地乱贼四起,暗地内反贼数不胜数,白将军,亦非圣贤!昔日谣言,恐日后难免。”

一番话说完,李斯便不再多言,对李斯而言,世间圣贤何其之少,他李斯也不算,当初他李斯便是为求荣华富贵而赴秦,更别说,白氏远非白衍一人,白氏族人何其之多。

昔日已经出现有心之人以白起的事情,在咸阳传播消息。

这一次,嬴政不介意,白氏没有异心,那下一次呢,下下一次呢,更何况谁又能保证,私下里没有人在白衍耳边偷偷提及这件事情,那些隐秘的事情他们又怎会知道。

万一白衍有异心......

李斯眼下说出这番话的目的,是希望嬴政在宠信与器重白衍之时,能在心中对白衍做出一些防备,不要过于宠信,否则日后恐会酿成大患。

然而,随着说完之后,让李斯意外的是,嬴政似乎并没有在意,笑了笑。

“此事不必担心!”

嬴政随意的说一句,便转过头,看着地图上颍川郡的位置。

李斯眉头微皱,看着嬴政的侧脸,有些不解,心中布满疑惑,不过李斯也知道,看着嬴政的态度,白氏的事情,眼下终归不是议论的好机会,还是等日后有机会,再劝告嬴政。

只可惜,昔日张相之剑!

李斯想到这里,不经意间,看向远处那把通体黝黑的剑。

昔日长子张仪,便是佩戴这把剑。

.........

第二日。

咸阳城内,随着天色渐亮,文武百官纷纷在昏暗的天色下,来到咸阳王宫。

一辆辆秦国官员的马车在王宫外停下,一个个穿着秦国官服的官员走下马车,互相与相熟的同僚打礼攀谈。

而在众多官员之中,其中一个官员四周,围拢着不少官员,这名官员赫然便是赢侃。

随着又一辆马车到来,白裕的身影从马车上走下。

见到白裕,不少官员都纷纷对视一眼,眼神满是嘲讽的笑意。

“白将军!”

赢侃对着四周的众多官员打礼,随后离去,来到白裕面前,抬手打礼。

“赢大人!”

白裕见到赢侃,也连忙还礼。

“雁门之事赢侃已经听说,白裕将军勿要担心,白衍将军定然平安无事。”

赢侃对着白裕说道,轻声安慰。

“多谢!借赢大人吉言!”

白裕对着赢侃感激的打礼说道,看着赢侃,白裕也已经知道栎阳哪里发生的事情,有心让赢侃节哀,却又担心说到赢侃的痛处。

礼毕后。

当白裕目光见到其他那些官员时,当看到一些官员眼神之中的笑意时,一股温怒浮现在白裕心中,好在白裕不是白衍,而且这里是都城咸阳,否则那些官员,白裕未必不敢动。

赢侃自然也注意到白裕的愤怒,想到什么,警惕的看向四周官员一眼后。

“僖已经调查洛阴的命案,此前在前来咸阳的路上,据说那屈义身旁除去扈从外,还有另外两个男子相随,那两个男子都是化名,若没有意外,应当便是那两个男子杀的屈义。”

赢侃望着四周官员,小声的对着白裕说道。

经历过邯郸城调查朱家巷的事情后,赢侃麾下的门客僖,也得到提拔,由于栎阳哪里发生事情,洛阴哪里赢侃便交给僖去做,而僖也没有辜负赢侃,最终查到一些事情。

而之所以要忌惮其他官员,是应为赢侃如今还不知道,屈义的死,是否有咸阳的官员参与其中,其目的,便是陷害白衍。

经历此前护送王上去邯郸以及栎阳的事情,赢侃深刻的明白一个道理,人心隔肚皮,小心一些终归没错。

“能跟在屈义身边,应当与屈义相熟,为何要杀屈义?”

白裕听到赢侃的诉说,眉头紧锁,心中分析着事情,但始终不明白,为何有人要在洛阴杀死屈义。

“胡老!”

赢侃这时候没有回复白裕,注意胡家胡老走来,连忙抬手对着胡老辑礼。

胡家是秦国老族,虽说人丁不算兴旺,但却个个身居要职,不提胡老是秦国上卿,长子胡进上是郡郡尉,就是次子胡毋敬,如今调来咸阳后也得到重用,听说眼下正与李斯一同撰改秦字,想想便知道日后地位绝对不低。

“赢大人!”

胡老见到赢侃、白裕对着自己辑礼,拱手还礼。

随着交谈。

片刻后,伴随着王绾、尉缭等人相继到来,本以为与往日一样,然而令所有官员意想不到的是,王绾与尉缭到来后,径直走向白裕。

这让所有看到的官员都有些意外,就连胡老、胡进二人也颇感不解。

毕竟王绾、尉缭除去有什么事情外,基本很少主动找他们搭话。

随后,就在所有人的目光中,王绾、尉缭先是与胡老互相辑礼,紧接着便一脸笑意的对着白裕拱手。

“白裕将军,可喜可贺!”

王绾笑着说道。

听到王绾的话,白裕懵了,赢侃与胡老对视一眼,满是疑惑,四周所有官员,也都一脸懵,不明白王绾何意。

喜从何来?

就在白裕疑惑的目光中,尉缭笑了笑。

“昨日雁门传来大捷,白衍将军率领边骑,斩杀两万六千余匈奴首级,匈奴北遁而逃......”

尉缭给白裕解释道,把昨日雁门的消息,告知白裕,而且尉缭若是没猜错的话,今日嬴政便会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升爵赐赏。

作为国尉,眼下见到白裕,他倒不妨提前告知白裕。

“什么?”

白裕听到尉缭的话,直接瞪直眼睛,满是不可置信的看着尉缭。

“这......”

赢侃与胡老闻言,都傻眼了。

回想此前雁门送来的消息......

怎么可能,白衍居然率领边骑,杀了两万六千余匈奴人,迫使匈奴直接北遁。

白衍!

如此凶猛???

“吾等亲眼所见,想必王上早已经拟招,要赏赐白衍将军!”

王绾笑着说道,看着眼前三人的模样,若日他与尉缭从王上哪里得知消息之时,何尝不是这样不敢相信。

王宫外。

随着王绾与尉缭的话,所有一直注意到白裕这边的官员,纷纷一脸懵逼,全都愣在原地,不可置信的看向彼此,面面相觑。

怎么回事?不是说雁门危矣,白衍已经中计,性命担忧吗?怎么这一转眼,才过几天,就当着他们的面亲口说,原本中计性命堪忧的白衍,不仅没有死,反而还率领边骑杀了两万多匈奴人,雁门大捷!

懵了,这一刻所有官员全都懵在原地,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若不是王绾与尉缭亲口所说,他们定然不会相信。

但偏偏,是王绾与尉缭亲口所说。

回过神后。

与白氏交好的官员提及那些中立的官员还好,反应过来纷纷不禁感叹白氏到底是名门将后,当真领兵有道,这都能化危为安,甚至反过来大败匈奴。

而那些对白衍或者白氏,有敌意的官员,这一刻,脸色不断变化。

“你听到了吗?匈奴居然大败,被白衍斩杀两万六千余人!”

“不是说那雁门仅有的边骑已经分兵南下,为何匈奴大军会遭战败,死了那么多人?”

“不清楚那白衍是如何做到的,但经此一战,白衍如此大功,怕是又能升爵!”

耳边传来其他官员的议论声,曾经那些幸灾乐祸,巴不得白衍早点死的官员,这一刻全都沉默下来。

两日前他们笑得有多开心,此时他们的脸色就有多难看。

(sdingdiannn/ddk56338663/35991029.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