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历史 > 秦功 > 第四百四十三章:郡守杨老的话,徐师见田非烟。

与景骐、昭毋尚约定晚上在吕氏酒楼相聚后,白衍便来到郡守府。

书房内。

杨老见到白衍,忍不住笑起来。

“此番与匈奴交战,可有受伤?”

杨老询问道,其实在白衍没回来之前,杨老便已经让人去询问,知道白衍在此番大战中,并未受什么重伤,但眼下看到白衍,杨老还是关心一句。

“杨老!此番白衍幸得将士拼死保护,无碍!”

白衍对着杨老拱手辑礼。

杨老闻言点点头,松口气,对着白衍还礼后,便示意白衍过来入座。

“幸得有你在雁门,否则后果难料啊!”

杨老看着眼前穿着秦国官服跪坐下来的白衍,感慨一句。

此前若不是以白衍之托,书信去咸阳,白衍也刚好在匈奴南下前回到雁门,杨老都不敢想象,此番经历过大旱的雁门,如果再被匈奴烧杀劫掠,会是何等惨状。

而一旦雁门失守,他杨端和身为雁门郡守,就是不死在匈奴人手中,怕也会降罪。

所以杨端和所说的话,没有丝毫作假,他真的庆幸白衍提前归来。

“胜匈奴,白衍无非也是倚仗边骑将士不惧死!”

白衍谦虚的回道,想到云中山脉中边骑将士那血战不退的模样,即使是统领白氏铁骑的白衍,都不由得感叹。

“经此一战,白衍也终于明白,为何昔日李牧,能以同等大军数量,全歼吾秦国大军,边骑之势,其锐不可挡!”

白衍看向杨端和,说出那日在云中隘口,五千边骑将士,无一后退,无一生还的事情。

书房内。

白衍在诉说着,杨老认真听着,不断点点头,眼神满是赞同,当初杨老可是亲自见到王翦率领大军,都不敢与李牧硬碰硬,其最大的原因,便是边骑之势。

杨老清楚王翦将军领兵的习惯,有秦国庞大的大军,以及秦国源源不断的补给,若非十分忌惮,怎会不战而退。

而私下里。

王翦也曾经说过,天下诸国之中,最忌惮的,便是李牧麾下的边骑,边骑之精锐,甚至连号称兵甲百万的楚国,都远远不及。

门外脚步声传来,一个侍女端着茶水,缓缓来到书房内,给杨老与白衍倒茶。

“赵将猗坊,曾经便以勇猛扬名,如今战死在云中山脉,实在可惜!”

杨老听着白衍诉说经过之后,缓缓点头。

赵将猗坊名字,杨老并不陌生,是当初李牧麾下为数不多的将领之一,如今好不容易归降秦国,效力于白衍,却与匈奴战死,当真令人惋惜。

“猗坊战死,那如今边骑之中,可有顶替之将选?”

杨老抬头看向白衍。

白衍听到杨老的话,脑海里思索一番过后,摇了摇头,猗坊、惠普、虞和,这三人曾是李牧麾下三大将领,降秦后都已经被降爵,但比起其他人,这三人至少还有秦国爵位,此战过后,蒯进、管寿等人,依旧还不到主将之爵。

这段时间以来,白衍一直都在思考着这个问题,该如何填补这个空缺,避免‘楚系将领调任’这个最坏的结果。

思来想去,白氏铁骑将领之中,也没有人选,白衍只能把目光放在冉氏身上,听白裕此前就说过,冉武的家族冉氏可以信任,而除了冉氏之外,其次就是如今留在颍川的劳振与冯沧。

那二人倒是可以相信,毕竟当初杀死一同杀死韩陵的,便是他们二人参与其中。

“杨老可有推荐?”

白衍看向杨老。

眼下杨老既然询问这件事,那或许杨老是有人选推荐给他。

“却有!”

杨老听到白衍的话,笑着点点头。

看到白衍疑惑的目光,杨老也不藏着掖着,直接出说一个人。

“吾儿杨彦!”

杨老说到这里,再次深深的叹息一声,目光看着白衍。

当初在阏与城那一战,杨彦差点犯下大错,甚至差点死在阏与城外,幸得白衍率领白氏铁骑,以铁骑冲阵方才得救,故而白衍可以说是杨彦的救命恩人。

后杨彦虽然活下来,而且因为王上念在并未铸成大错,加之念及杨氏忠心,故而没有降罪,但也因此,降爵调去函谷关担任守将。

函谷关虽然是天下雄关,秦国最大的保障,但杨老却清楚,如今秦国接连灭韩、赵,如今攻燕,日后定是会攻魏、楚。

嬴政宏图中原,期四海归一,天下归秦,此时是立大功之际,而杨彦却在函谷关驻守,这让作为父亲的杨老,如何安心。

要知道,他与兄长杨宪都已经很大岁数,即使杨氏留有人脉,但更需要的,还是杨氏顶梁。

“老夫此番,也是想为吾儿杨宪,谋求一职!”

杨老看着白衍,抬起手,轻声说道。

杨老的语气很轻,而说话之时,完全是如同普通百姓那般,是一个为儿子好的老父亲。

在杨老眼里,如今整个秦国大将之中,他最希望的长子杨彦跟着的,并非是杨彦跟着王翦、辛胜、蒙武、李瑶等一众大将,而是跟着尚未是大将的白衍,眼前的这个人白氏子弟。

其一,无论是王翦、还是蒙武等人,那些家族依附势力太多,杨彦去,机会不大,王翦、蒙武等人就算给机会,也要照顾其他士族的人,杨彦过去,机会也不会有多少。

其二,白衍对杨彦有过救命之恩,杨彦一直铭记在心,二人关系十分好,不必担心杨彦不会受重用。

其三,如今白衍爵位虽低,白氏经历没落后此时也比不上蒙氏、王氏,但白衍的能力,不管是在伐韩,还是灭赵,亦或者与匈奴的两次交手,杨老都能从白衍身上,看到果敢、胆识,谋定。

这些在白衍身上看到的,都是杨老亲眼所见,所以杨老愿意让长子跟随白衍。

另外,杨老更清楚,若是此前,白衍还可能受困于雁门,防止北方南下,但经过云中山脉一战,匈奴三五年内,绝不敢再有南下的念头。

如此一来,没有边患的北方,白衍,却是坐拥整个秦国最精锐的两支精锐铁骑,白氏铁骑与边骑。

等白衍率领边骑恢复过来。

嬴政攻伐诸国的战争中,绝对不会忽视掉,白衍以及白衍麾下,这两支在北方雁门的精悍铁骑大军。

故而种种。

今日见到白衍后,杨老才会迫不及待的说出请求,与白衍说出那番话,看似举荐,其实何尝不是一个谋私,杨氏与白氏的关系,杨老清楚,他开口,白衍应当是不会拒绝。

更重要的是,这也是杨老的一个请求。

毕竟想要把杨彦调来雁门,担任边骑的将领,单凭杨老与杨氏,怕是远远不够,还需要白氏帮忙,最最重要的,还需要方才大胜的白衍,亲自上书咸阳。

有白衍的书信在,就算朝堂内有其他势力家族不满,也很难干扰到嬴政的决定。

书房内。

白衍听到杨老的话,有些意外,没想到杨老推荐的人,居然是杨彦,要知道杨彦可是在函谷关担任守将,更是杨老的长子。

不过看着杨老的模样,白衍略微思索,也大致猜测到杨老心中所想,看着杨老的笑容,白衍能体会到杨老的不易,就如同曾经父亲,终是什么都默默的扛在肩上,只希望他好,看着他被诋毁,过得累,因为沾染尸臭而被人笑,父亲虽是不说出口,但心里比谁都难受。

“边骑一日无副将,白衍难以安心,此前白衍担忧杨彦将军年长,白衍资历不足,故而不敢贸然向杨老开口,更不敢擅自上书咸阳,如今有杨老此话,实乃边骑之幸,白衍之幸!”

白衍笑起来,一脸喜悦激动的对着杨老拱手辑礼。

“杨彦将军之忠勇,白衍已惦记多时,杨老今日之言,可莫要戏耍白衍!”

白衍一脸认真的说道。

杨老看到白衍这突如其来的模样,没有准备,没多想,点点头。

“调任之事,涉及一方,自然不是戏言!”

杨老看到白衍比自己还要激动,似乎生怕自己反悔一样,老脸露出哭笑不得的表情。

而听到白衍言语之中的副将,杨老也终是松口气。

“好!那此事白衍可就与杨老所定,不能再有悔意,恰逢杨老此处待有书信,不妨请杨老书写一封家书,送去函谷关,交于杨彦将军,白衍也即刻书信,上呈咸阳!”

白衍听到杨老的话,深深的叹口气,激动的轻拍一下木桌,转过头,看向一旁倒茶的侍女。

“去拿一卷竹简......”

白衍本想让侍女去拿一卷竹简,但说到一半,似乎嫌弃侍女动作慢,直接起身,朝着一旁的放置竹简的木架上走去,来到放置空白的竹拿旁,拿着两卷竹简便转身回到木桌。

这般着急的姿态,让杨老直笑得合不拢嘴,哭笑不得的摇了摇头。

看着白衍马不停蹄的低头书写,杨老舒口气。

方才没反应过来,此时杨老看着白衍,哪里还不清楚方才白衍的用意,没想到年纪轻轻,却能如此心细的照顾他一个老头的颜面。

想到这里,杨老那老浊双眼看向白衍的目光,闪过一抹感激,此时此刻,看着白衍那年纪轻轻的岁数,杨老当是真的感叹,白氏终究出了一个不得了的人。

不到片刻。

一卷上呈咸阳的书信,便在白衍的手中书写完毕,白衍从官服那巨大的袖袋内取出郡尉印章,盖在上面,然后交给杨老过目。

在一旁,还有一盘杨老平日使用的官泥。

“好!”

杨老看过竹简里面的内容,看到白衍请求调任杨彦的理由,点点头。

“对了,你可知晓......”

杨老看着白衍,想了想,犹豫一番过后,还是继续说话,不过说之前,嘱咐侍女离开,待侍女离开后,命看守在外面的扈从,不许任何人擅自靠近。

做完这一切,杨老才放下心,看向白衍。

“此前监御史芈沼府上,曾有两个门客,其一乃楚国景氏景骐,其二是昭氏昭毋尚。”

杨老说道。

说这两个名字时,杨老眉头微皱,看向白衍的目光中,也有一丝疑惑。

杨老能让长子杨彦,不去依靠王氏、蒙氏,反而选择白衍,自然有杨老不一样的地方,而眼下,景骐与昭毋尚的逗留,就让杨老敏锐的察觉到不对劲。

楚王病逝,如今楚国之中,因为楚王之位,挣得一片混乱,而身为熊负刍的两个心腹,景骐与昭毋尚拉拢昌文君能理解,但眼下,芈旌安全后,居然还逗留在雁门。

留下来与白衍见面,比楚王之位更重要?

“已经见过那二人,白衍也与那二人有约,今晚吕氏酒楼相聚!”

白衍听到杨老的话,点点头,把来之前的事情说出来。

而杨老听到白衍与景骐、昭毋尚有约,不仅没有松口气,反而更加皱眉,若是一开始还是怀疑,那么眼下,杨老已经察觉到,那二人的目的,一定是白衍。

“此事说来话长,杨老可还记得白衍叔父在负黍被刺杀之事?”

白衍说到这里,想了想,看向杨老,既然已经上书咸阳,要把杨彦调来,那么白氏的事情,白衍就不想再隐瞒杨老与杨彦。

毕竟经历过风风雨雨的杨老还好,但杨彦不同,与芈旌是好友,杨彦一旦成为边骑副将,那么必须要知道当初的事情,否则杨彦终有一日,一定会被利用。

“白裕被刺杀?”

杨老听到白衍突然提及白裕被刺杀的事情,有些疑惑,不是说景骐与昭毋尚......

“是景氏、昭氏所为?”

杨老想到什么,抬头看向白衍,眼神之中满是凝重。

白衍摇了摇头,看向杨老,没有说话。

杨老眉头紧锁,但就在下一刻,突然瞪大眼睛,看向白衍,目光之中无比震惊。

“可有证据?”

杨老老脸上,这一刻都有些慌乱,不敢相信脑海中浮现的那个念头。

“此前在上郡高奴,与匈奴联合,为匈奴通风报信之人,并非如调查那般,而是已经死去的陆楼!”

白衍说道,看向杨老。

这意思已经很明显,不仅是白裕的事情,就连上郡高奴的事情,都是昌文君、昌平君在背后策划。

“什么?”

杨老听到白衍接二连三的话,脸色便大变起来,白衍的三言两语,但背后的说代表的,却足矣让人胆寒,谁敢相信这背后,居然有这么深的隐秘。

陆楼,若是杨老没有记错,他隐约听过这个名字,似乎曾经多年前,就在......

昌文君的府邸。

想到这里,再联想到一些事情,一些原本看起来平平无奇的地方,杨老突然就感觉不对,特别是蒙恬当时驻军的地方,若是依白衍所言,那么蒙恬那时候,可就不是巧合!

............

齐国临淄。

在一个偏僻的乡野间,就在一块荒地上,一辆马车缓缓停下,在四名手持佩剑的扈从跟随中,一个身穿齐国服饰,带着精致玉佩发簪的女子,走在荒草之间。

清风拂过,田野间一丛丛高长的荒草,左右摆动。

女子来到一个长满荒草的小土丘旁停下脚步,跪在地上,用纤白的细手,轻轻拔起地上的荒草。

一滴泪水,顺着女子的脸颊上滑落,最终掉在地上。

“母亲,师儿来看你了!”

徐师徒手颤颤巍巍的,给眼前的小山丘除草,当初的她,之所以去吕氏酒楼,便是因为这块地,母亲死后,从赵国过来的她,不仅没有存活的能力,更没有土地埋葬母亲。

也不知道过去多久,烈日都已经过去,徐师仍旧低声在小土丘旁呢喃着。

如同一个小女孩,在家中向母亲诉说着,今日发生的事情,有难过,有开心,而隐隐约约间,白衍两个字,总是若隐若现的出现。

直至即将日落,女子花了数个时辰,方才把小土丘上的小野草,清理得干干净净,一个小小的坟土,赫然出现。

祭祀过后。

带着不舍,徐师缓缓起身,朝着马车哪里走去。

四名扈从都是白衍圈养的门客,身手不俗,投靠白衍帐下后,一直忠心与白衍,白衍从不亏待将士,更别说门客,故而这四人在赶着徐师前来齐国后,不管沿途如何艰辛,从无一丝怨言。

眼下,看到徐师过来,四个扈从纷纷准备护送徐师回临淄城。

不过片刻后。

在回临淄的路上,徐师突然喊停下来。

四名扈从满是不解的对视一眼,一眼望去,出去前面远处一条小路,有几个人之外,便是马车上有一辆十分精致的马车,除此之外再无其他。

“走吧!”

马车内突然再次传来徐师的话,四个扈从与马夫闻言,尽管不解,但还是继续赶路。

马车上。

精致打扮过后的徐师,很美,虽比不上暴氏、赵秋那不,是绝世美人,更比不上田非烟那般倾国倾城,但精心打扮过后的徐师,放在任何一个地方,也会让无数男子垂涎三尺。

等了许久,徐师方才掀开车窗布帘,侧过身往后看去,看着方才经过的那条小路。

方才她居然看到田鼎之女,田非烟居然跟在一个老妇人身旁,乖巧的搀扶着老妇人,然而徐师亲眼所见,那老妇人的衣着,绝非显贵。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想到田非烟方才走在小路,搀扶老妇人,一直没有注意到自己,徐师带着疑惑,看着天色已经不早,只能明日再来。

那老妇人是谁?居然能让田鼎之女,田府的田非烟搀扶,露出那般乖巧模样。

他们又为何去那条小路,那条小路通往的地方,是哪里?

一个个疑惑不解的念头,浮现在徐师心中,但眼下徐师不仅不想让田非烟见到自己,更想亲自去看看。

毕竟......他真的很喜欢她。

徐师脑海里,浮现那个常常半夜,都还在烛灯下,读者竹简,撰写的少年。

(sdingdiannn/ddk56338663/35991033.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