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历史 > 秦功 > 第四百三十一章:匈奴到来,内应出现。

秦功 第四百三十一章:匈奴到来,内应出现。

作者:下雨我带刀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7-27 06:10:45 来源:顶点小说网

云中山脉。

在灰暗的天色下,古道之中,有一处由两百余名戎卒看守的隘口,别看这个隘口在云中山脉内的古道上,地理位置重要,但常年以来,一般在隘口的人都不过一百人左右,其作用多是看守来往的商贩,以及防范少量的匈奴南下劫掠。

若是碰到大规模的匈奴南下,这个隘口,也抵挡不住,加之云中山脉道路复杂,故而不管是当初的赵国,还是如今的秦国,都没有派遣太多士卒来到这个隘口看守。

“嗯?马蹄声?”

隘口的城道上,十来名手持长戈站岗的戎卒突然听到耳边传来轰鸣不绝的马蹄声,随后看向四周。

当动静越来越大,声音越来越近之时,一个个戎卒立刻想到什么,脸色变得苍白起来。

“是匈奴!匈奴来了!”

“快!快去禀报,匈奴来了!”

一个个戎卒说话间,神色慌张的本能退后两步,互相对视一眼,随后满是警惕的看向前方通往北方的古道。

片刻后。

随着越来越多的戎卒听到动静,一个接着一个来到隘口上,不到一会,城道上便站满戎卒,一眼望去,密密麻麻的戎卒手持长戈与箭矢,纷纷对准远处。

一名身穿秦国衣甲,嘴巴带着长须的秦军将领,一手扶着腰间剑柄,一边看着前方传来马蹄轰鸣声的峡谷。

耳边传来的声音越来越近,轰鸣不绝的马蹄声越来越响亮,这名将领哪里听不出,此番南下劫掠的匈奴人,数量绝对不少,但眼下,将领想到密信,并没有着急下令撤退。

侧头看了一眼旁边城道上插着的秦字黑旗,将领望着那些匈奴大军,耐心的等待着。

十余息后。

当远处的峡谷里,出现排山倒海一般的匈奴人流时,这名将领深深舒口气,看模样不知道是紧张,还是什么。

不仅仅是这名秦军将领,此刻就是城道内其他所有戎卒,无一例外,看到远处犹如黑色洪流一般涌来的匈奴大军,都脸色大变,无比苍白起来,整个人都颤抖不已。

太多了!匈奴大军的数量布满整个古道,而且其后还源源不断的出现,所有手持长戈的戎卒都清楚,若是死守的话,估计不到半个时辰,他们所有人都要被匈奴人杀死。

但撤退,他们更不敢。

没有命令擅自撤退,他们就算活着,也会是罪人,不仅会被通缉,无法进入其他地方,就连秦国都出不去,而远在故乡的家人,亦会被连坐。

所以尽管所有戎卒都害怕,甚是拿着长戈的手都在颤抖,面色苍白,但从未有一人,敢转身逃跑。

“撤!”

看着越来越近的匈奴大军,正当所有人都做好战死在这里的准备时,一个撤退的声音突然响起。

一时间一个个秦卒都没反应过来,所有人一脸疑惑的循声看去,然后便看到,说话的人,下令撤退的人,赫然是他们这里新来的将领,名叫郭谊。

撤?

将领为何说要撤退?没有命令的话,贸然撤退他们回去,便都会成为有罪的罪人。

“撤回沃阳!”

秦军将领郭谊在所有人的注视下,再次下令撤退。

说完,郭谊率先朝后走去,来到后面的墙旁边,拿起方才插在上面不久的火把,看了一眼下面一名名士卒正在搬运干草、木棍堆积在大门后面。

这一幕映入所有将士眼中,将士们都清楚,防范匈奴大军与防范中原诸国大军不同,对于他们这些将士而言,匈奴人对他们最大的威胁,并非是人数,一万个、两万个匈奴人,对于他们来说,与五千人差别不大,反正都是守不住。

但只要拖住匈奴人的战马,匈奴人就没那么容易追上他们。

眼下。

郭将领显然是打算点火,拦住匈奴大军的战马。

“撤!!”

“快走!!”

见到将领的举动,所有城道上的秦卒纷纷对视一眼,连忙立起长戈,转身朝着隘口下走去。

郭谊看着将士们离开,收回目光,然而奇怪的是,郭谊却没有把火把丢到城道下,而是等那些将士离开后,就这般丢在一旁的走道内。

这般举动,让郭谊身旁的两名秦卒一脸疑惑,不明白为何郭谊不丢下去点火,而是丢到一旁,要知道若是没有大火拦住大门的话,离开的那三百名士卒,跑不了多远就会被匈奴人追上。

况且这天空阴沉沉的,但也并没有下雨。

“郭不更!这......”

两名秦卒将士带着疑惑对视一眼后,其中一人开口说话,然而话还没说完,突然间,郭谊便拔出佩剑,在这两人惊恐的目光中,直接持剑一劈,几息前还未说完话的士卒脸上,一道狰狞的伤口不断涌出鲜血,满是不可思议的看着郭谊,生命最后一刻都还是不解的看着他,不明白为何他要杀自己。

鲜血溅到城道上,士卒的尸体就这般倒在未熄灭的火把旁。

另一个士卒反应过来,刚想拔剑的时候,郭谊赫然已经上前,一手抓着其衣服,一手持剑刺入其腹部。

“郭不,不不更......”

士卒死死抓着郭谊的手,脸上满是恐惧,颤颤巍巍的说话,手上的力道却逐渐变小。

待郭谊拔剑出来的时候,这名秦军将士早已颤颤巍巍的说不出话,跪下后,缓缓倒在地上。

郭谊拿着带血的利剑,转身看向沃阳方向的古道,看着那些原本逃离隘口的秦卒,正在望着这里发生的一切。

“哦哦哦哦~!!”

“哦哦~!”

随着轰鸣如雷的铁骑声来到隘口后,传入耳中的,赫然是匈奴那数不清的喊叫声,每一个喊叫声中,都透露出匈奴人内心之中的兴奋。

郭谊听到这些喊叫声,并没有害怕,反而还露出喜悦的模样,望着那些秦卒反应过来后满脸恐惧的逃命,郭谊轻笑一声,清楚那些秦卒逃不了,于是转过身,看着城道外墙,一个个绑着粗绳的铁钩,从外面一排排的甩入城道内,接着绳索缓缓收回去,铁钩在即将掉下去时死死的勾在墙上。

亲眼看着一个个匈奴人,接连不断的从城墙外侧爬上来城墙,一个个匈奴人,接连不断。

郭谊有些紧张,但看到那些匈奴人果然没有伤害自己,立刻放心下来。

不到一会,越来越多的匈奴人关口,随后来到关口大门下,一个个匈奴人取掉原本准备燃烧的木材,用力撑掉大门木栓。

木栓掉落在地面发出巨大的动静,紧接着隘口大门便缓缓打开,匈奴首领头曼单于以及一个个部落首领,赫然出现在眼前。

在头曼单于的带领下,匈奴大军源源不断的涌入隘口之中。

隘口内。

两个匈奴人带领着郭谊,走到匈奴大军之中,在四周密密麻麻的匈奴人的包围下,见到头曼单于。

初次见到北方匈奴大名鼎鼎的头曼单于,郭谊也十分紧张,三十多岁的头曼单于,如今正值壮年,十分魁梧,特别是郭谊听过头曼单于的一些事迹。

“郭谊,拜见单于!”

郭谊对着头曼单于行礼,把手放在胸前,缓缓低下头。

这里郭谊耍了一个小心机,行礼时用的是北方匈奴的礼仪,这是代表尊敬与臣服。

然而郭谊不知道的是,他这般举动落在头曼单于眼里,只有浓浓的嘲笑与不屑。

或许用一句话来形容最贴切,那便是在北方,不是所有人都有资格臣服他头曼单于,像郭谊这种人,头曼单于更是打心底看不起。

但此时,头曼单于也清楚,他还需要郭纵。

“边骑的消息,确定了没有?”

头曼单于骑着马,看向郭谊问道。

原来除去雁门山与平城那里的部落送来消息外,为防止意外,头曼单于与郭纵还有其他准备,郭谊这里的消息,便是他们的另一个保障。

郭谊的消息来源是雁门善无城,不管是秦国部署,还是秦国的变动,都能得到消息。

“单于放心南下!善无城那里,城令彭宜已经传来消息,秦将白衍已经率领边骑南下,而且从雁门郡守以及监御史那里得知,秦将白衍一开始便猜测,单于是去攻打易水!眼下单于不需要担心什么。”

郭谊听到头曼单于的询问,开口解释道。这个消息是彭宜命人送来的,绝对不会有假。

“白衍!他真的已经回雁门?”

头曼单于听到郭谊的话,瞳孔一缩,目光赫然看向雁门方向。

不仅仅是头曼单于,就连头曼单于身旁的那些匈奴首领,以及其他匈奴壮年男子,听到白衍的名字,都有些慌乱、紧张起来。

当初在上郡高奴,那个名叫白衍的人,给他们太深太深的印象。

“是!”

郭谊看着头曼单于,轻声应道,本来郭谊想要说得更详细一些,然而看着眼前这些匈奴人,就连那些匈奴部落的首领,以及头曼单于,听到白衍的名字后脸色都变了变。

郭谊害怕头曼单于以及这些部落首领返回,不帮他们对付秦国,于是郭谊便不再多说白衍的消息。

不过与方才不同,若是一开始郭谊对于头曼单于有着深深的恐惧,那么提及白衍的名字后,看着这些匈奴人的反应,郭谊有些失望起来。

不过想想也是。

这些匈奴数量虽然堪比大军,并且骑术与体格都不弱于中原任何一支军队,但说到底,比起中原诸侯国的军队而言,这些匈奴人不过是游牧狩猎的人。

平常绝大多数都是牧民,南下劫掠时才会在部落首领那里集结,严格的说起来,匈奴大军称为大军并不适合,应该说是数万个聚集起来的匈奴人。

“头曼单于放心,如今白氏铁骑已经调去易水,单于只需要按照计划,南下雁门,把边骑家眷住着的那座城拿下,彼时即便有白衍死守善无城,有那些边骑家眷在单于手里,加之郭氏暗此前部署,以及命人劝说边骑,单于破善无城,除白衍,并不难!”

郭谊对着头曼单于说道,再次说出此前的谋划,希望头曼单于能安下心来。

隘口下。

头曼单于听到郭谊的话,轻轻的瞥了郭谊一眼。

“希望你们郭氏真的能如此!”

头曼单于说完,便挥动马绳,脚跟轻轻踢马肚子,骑马离开。

在得知那秦将白衍在雁门后,头曼单于心头间便一直有一股阴霾,回想当初那白衍所作所为,即便是凶狠的头曼单于,都忍不住心惊胆战。

活生生焚毁一座!

不管是他们匈奴人,还是月氏与东胡,都从来没见过那么疯的人,用烧毁一座城为代价,只为烧死他们这些南下的部落男子。

在头曼单于眼里,可笑的中原人都说他狠毒,动不动杀人,但对比那看起来面目无害的秦人白衍,动不动便焚毁一座城,那才是狠毒。

没有经历过,是很难体会到那种经历过的感觉。

回想去年入冬前,被白衍威胁,那时候的他,无论如何也想不到,李牧那支边骑,居然真的会被那秦将白衍降服,为白衍效力。

想到这里。

白衍!

头曼单于心中浮现这两个字,眼神之中,露出一股杀意。

这次有机会,他绝对不能留这个人活着。

...........

距离云山隘口二十里外的地方。

在高山之后,白衍站在一个树荫下乘凉,一边手拿着一根挺直的树干,一手拿着佩剑在削。

牤自然也在一旁跟白衍一起做着。

这两天,白衍率领三千多边骑,早已经等候多时,两天之中,除去一直都在准备足够多的木柴外,便是削出足够多的标枪。

标枪不是很长,长度与一个人差不多,从山谷上扔下去,还不一定能穿透匈奴人。

不过对于白衍来说,这些标枪的作用并非是杀匈奴,而是限制住匈奴的马匹。

一根标枪但凡倾斜一点,对于马儿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威胁,更何况白衍让将士把这些标枪,全部一捆捆的绑起来,弄成一个十分牢固的巨大木捆。

滚下山谷若是没散架便是堵住道路的障碍,若是散架了那更好,匈奴人若是想要处理,那可费工夫。

“将军,好像匈奴来了!”

白衍把弄好的标枪丢在一旁后,听到一名急匆匆的将士走来。

闻言,白衍面色立刻严肃起来,把手中的佩剑插入剑鞘,起身朝着山顶走去。

忙见状,也连忙跟在身后。

不到一会。

白衍便悄悄的来到一个巨石后面,远远的望着北方连绵的山脉下,传来的巨大动静。

“传我命令,让将士们准备动手!”

白衍看了一眼昏暗的天空,满是庆幸,幸好在下雨之前,匈奴便已经到来,否则对付匈奴战马最大的利器火攻,在雨天根本没用。

在白衍眼里,这一次交战,以少战多本就吃亏,而且边骑的兵甲与战马皆在平城、雁门山,原本的近战优势无疑是荡然无存,故而若是没有火攻,就算能胜,估计也是惨胜。

虽然他白衍是以死战名扬天下,然而若非逼不得已,白衍其实是最不愿意下令近身交战的人。

因为死战过的白衍清楚,一但近身交战,那战场对于士卒乃至将领来说,便是绞肉机,谁都不敢说能安然无恙。

“诺!”

白衍身旁的边骑将士拱手领命,转身离开。

白衍看着边骑将士退下后,转头目光死死的看着那条山道。

片刻后,随着轰鸣如雷的马蹄声越来越响,匈奴大军出现在远处古道中,进入白衍的目光中。

而这时候在山顶背后,数百名将士推拉一起使劲,十余捆比人还高的杂木,开始朝着山顶上滚动,一些边骑将士,甚至来到早已准备好的巨石下,拿着一根巨大的木棍,准备撬走巨石下的顶石。

所有边骑将士都在等待着。

此刻听着耳边传来的轰鸣声,所有边骑将士心中都忍不住紧张起来,不少人吞了吞口水,呼吸十分急促。

并非是边骑将士害怕匈奴,害怕与匈奴拼杀,而是他们清楚的记得,将军说过......

杀一个匈奴人,就能获赏一套衣服!

(sdingdiannn/ddk56338663/35991045.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