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历史 > 秦功 > 第六百零四章:齐国的舆论,田鼎的请辞(没有主角,有些水!!)

府邸内。

公子升闷闷不乐的跪坐在木桌后,面色满是迷茫,从未想过,在白衍一事上,会如此曲折,更从始至终都没想到,他与父亲,乃至诸多文武百官,无数反秦之志士,都盼着能回母国效力的白衍,居然是宗伯在五年前,亲自命家仆赶走的人。

回想宗伯的模样,公子升也能感觉到,宗伯也因为这件事情,心中满是悔恨。

可白衍的恩师到底是何人?

为何宗伯不能告知与他,甚至除了父王,不允许其他人知道。

还有……

“骑牛老者!”

公子升想到湛氏湛老与父王说的那些话,心中也有些期盼,其实在王宫书房之时,公子升也犹豫过,他作为齐国长公子,要不要亲自去请那老人前来临淄一趟,但最终,公子升还是忍下来。

那老者太过神秘,公子升对其没有丝毫了解,况且既然听湛诏所言,那老者已经收其为徒,由湛老前去,远比他这个齐国公子冒昧拜访,或许还好一些,若是日后真的需要他这个公子前去拜请,再去也不迟。

眼下。

公子升还是放不下白衍的事情。

若是昔日在遂阳城,公子升对白衍无比执着,那么经历今日之时,听到宗伯的那些话,公子升对白衍之心,更是愈发坚定,愈发执着。

白衍,他公子升非要不可!

“公子,公子轸已经来到院子!”

这时候一名扈从,来到书房对着公子升禀报道。

公子升闻言,叹口气,让扈从去把公子升带进书房。

片刻后。

在公子升的注视下,公子轸一脸畏畏缩缩的出现在书房大门外,进入书房后,虽然书房内有火炉,比起外面的寒风,里面暖得让人惬意,但公子轸一步步,还是低着头,就连看向长兄的眼色,满是心虚躲闪。

“兄长!”

公子轸僵硬的脸上,随着来到公子升面前后,一脸讨好的笑起来。

“汝可曾答应,给粮粟于白衍?”

公子升看着一脸忐忑的公子轸,满是疑惑的询问道。

在公子升的眼色中,公子轸哪里看不出,这个从小到大的长兄,明显已经生气,但眼下却只能硬着头皮点点头,一脸忐忑的看着长兄。

“汝可知晓,此举在楚国眼里,乃是我齐国,暗中助秦!”

公子升说到后面,直接愤怒的狠狠拍了拍桌子,吓得公子轸打了一个激灵。

而看着公子轸还是从小到大那个样子,被骂之后,低着头一脸害怕,沉默着,公子升气不打一处来。

“绝对不能把粮粟给秦军!书信一封交给白衍,毁约!”

公子升嘱咐道。

书信是担心白衍还在等着,公子升不想白衍死,而毁约,则是公子升绝不会帮助秦国。

公子升思索间,当话音落下,让公子升没想到的是,公子轸却一脸苦笑的模样,这顿时让公子升,隐约有些不好的预感。

“兄长,粮粟已经命人送去给白衍了,如今恐怕已经出了齐国边境!”

公子轸一脸苦笑的说道,当看到兄长瞪着眼睛,顿然起身的模样,这一刻公子轸害怕极了,连忙抬起手,担心兄长真的会动手打死他。

“兄长,都是那白衍,说吾回到齐国后,不立即送粮过去,便会杀了兄长与族伯!”

公子轸连忙解释道,看着兄长那愤怒得脸色通红的模样,公子轸也是一脸委屈。

“本来吾便是打算毁约,只是有事,想着早些回齐国,吾一开始根本不打算给白衍兑现承诺,可那白衍后面却拿兄长要挟,还说若是兄长和宗伯出事,那也全都是吾害的,并且这件事情,也会传遍齐国,传到父王面前……”

公子轸说着,看着兄长抬起手,一步步上前指着他。

看到这一幕,公子轸害怕得一步步后退,满是求饶的看向兄长,公子轸也曾有过犹豫,但是因为着急离开,又不敢和兄长说,怕兄长不准,所以思虑再三,他回齐国后,还是按照白衍的吩咐行事。

“汝,汝也不想想,白衍怎会害为兄!”

公子升真的要被这个胆子小,又没脑子的胞弟给气死,在遂阳城就和胞弟说过,白衍害怕他们出事,不断催促他们离开,如此一个人,又怎会杀他!

连当初宗伯赶白衍离开齐国的事情,白衍都没有记恨,不仅仅没有想要报复宗伯,反而每次见到对宗伯,都会以礼相待,这样一个君子,这样一个齐国大才,又怎会为了粮粟,而谋害他这个齐国公子!

“万一呢!万一白衍没粮,被楚国逼急了……”

公子轸小声的反驳一句,下一刻看着公子升拿起竹简就甩过来,连忙躲闪,随后闭上嘴巴。

“想办法,立即追回粮粟,追不回来,也要想办法给烧了!能烧毁多少是多少!”

公子升连忙说道。

公子轸见状,一脸为难,但看着兄长不容反驳的样子,只能点点头,转身快步离开去想主意。

两日后!

齐国临淄的街道上。

“你们听说了吗?白衍是被田鼎赶出齐国的!!!”

“白衍,秦将白衍?”

“是啊!就是如今在楚地,与楚军交战被围的白衍!除了他还有那个白衍,是我们齐国人!”

“田鼎为何要赶走白衍?”

寒冬落雪,再冷的天,也没有阻拦住齐国百姓在街道上游玩的热情,而作为齐国都城,拥有稷下学宫,并且在秦国连灭诸国后,无数士人涌来齐国的情况下,街道上随便看去,都能看到成群结伴的士人。

而齐国王宫发生的事情,几乎不过三日,就从齐国王宫内传出来,并且以令人震惊的速度,迅速在临淄城内传开。

一时间。

所有听到消息的齐国百官,所有听到消息的士族,还有无数其他诸国迁来临淄的士人,全都被这个消息给弄得瞪目结舌。

田鼎,可是齐国王室宗亲!

在齐国,不管是任何一个诸侯国的名门士族,哪怕就是昔日诸侯国的王室宗亲,来到齐国后,都不敢得罪的人,甚至都想尽一切办法,稳固彼此之间的关系。

而对于田鼎的为人,在韩国未灭之际,在更早的时候,便为人所熟知,这也是为何所有被迫离开故乡后,来到这千里之外的齐国陌生之地时,都心甘情愿依附的对象。

然而眼下,居然说,那个为秦国立下赫赫战功的秦将白衍,居然是被田鼎赶出齐国的!并且昔日还勒令其,此生不准再回齐国!!!

这根本让人无法接受,荒谬至极,别说稷下学宫的诸多学士,别说齐国朝堂内的文武百官,就是其他诸侯国的士人,都不敢相信,都直言这个消息定是假的,田鼎田大人,怎会如此误国!

直到一些以田鼎为首的官员,看不惯有人诬蔑田鼎,于是亲自去王宫,买通消息求证后,得知事情真相。

这下,那些向来亲近田鼎的官员,全都傻眼在原地。

白衍居然真是被田大人,赶出齐国的!而且仅仅是因为白衍顶撞了田鼎的马车。

临淄,稷下学宫。

在学宫内的一间间房屋下,不少士人都在走廊下交谈,一些来往的士人随处可见,其中不乏一些身穿绸衣的男子,带着仆从,与一些士人在院子交谈。

而在学宫深处,一间精致的房间外。

“白衍!当初真的是被田鼎赶出齐国的?”

“已经确定了!的确是被田鼎赶出齐国,前几日王上动怒,也大概是因为此事!”

“哎,田鼎为齐国劳心二十年,为齐国培养多少才士,为何非要偏偏把最该留下的白衍,给赶出齐国啊!不该啊……”

几名白发的老人,站在大门前,看着远处屋檐上的厚厚白雪,一起闲聊着,话语内无非还是关于田鼎赶白衍离开齐国的事情。

作为稷下学宫的几个德高望重的老人,此刻对于临淄城内发生的事情,自然也有所耳闻,一直以来对于田鼎的为人,这几个老者也十分了解,所以得知消息时无比意外。

“辔夫子,学宫外,周老、韩老等人求见夫子!”

一名年纪轻轻的士人,来到一名白发老者身旁,拱手禀报道。

几名老者听到年轻士人的话,互相对视一眼,都忍不住苦笑起来,这已经是今日第几波人了。

果然在得知白衍是田鼎赶出的齐国后,韩、赵两个地方的士族,最先露出不满,以及怨言,他们没能力对秦国如何,眼下自然会把亡国的一部分原因,迁怪在田鼎身上,毕竟若非是田鼎把白衍赶出齐国,秦国派遣秦国大军时,又怎会有白衍在。

“告诉他们,有什么事可去田府说,不必在学宫议论,若是不认识去田府的路,学宫这里,尽可为其安排学子领路!”

辔夫子微微侧头看向弟子,语气之中露出不满之色。

“是!”

士人男子听到夫子语气之中蕴含着怒意,有些不安的看向其他老者,夫子这么说会不会把学宫外面的所有士人全部都得罪?但看着其他几位老者都没有说话,男子只能硬着头皮,拱手后,转身离去。

看着学子离去,辔夫子抬起头,看着几位挚友那苦笑的模样,也无奈的摇摇头,深沉的叹口气。

这里是齐国,并非韩国、赵国,这里更是稷下学宫,不是那些人的韩土、赵地,韩赵士族能来齐国作客,也能居住,但绝不能反客为主!

想到这里,辔夫子叹口气。

田鼎再多不是,也是齐国宗亲,齐国大臣,朝野内外,多少官员,都是田鼎一手提拔出来的,更别说,昔日秦国灭韩、灭赵之时,他们这些士族中,一些被秦国点名通缉的人,之所以能安然无恙的来到齐国,并且一直以来相安无事的繁衍生息,也不想想,到底是谁在背后帮他们。

“那些一个个韩人、赵人,只知白衍领兵为秦国攻伐他们故国,却从未想过,白衍本是齐国之人,如今为秦国北驱匈奴月,东出灭赵,南下灭魏,立下赫赫战功!我们齐人!不比他们韩人、赵人好受多少!”

辔夫子说话间,眼中有些忧虑,感受着寒风吹过脸颊,眼下对于那些韩人、赵人,辔夫子并不担心,真正担心的,还是齐人啊!

田鼎毕生都在谋图强齐,若是连齐人都在怪罪田鼎……

另外,不管是丞相后胜,还是仍在临淄的姚贾,得知此事,恐怕都不会安分,他们也都清楚,田鼎在乎的,是齐人!

“除去白衍之事,听宫内传来消息,那着书之人,也已经被找到!是湛氏的子弟,名叫湛诏!”

卢老这时候也站在辔夫子身旁,对着众人说道。

“等湛氏将其请回临淄,吾等便一同去齐国朝堂,领教其一番本领,辩论一番,诸位当早日准备好辩论之题!莫要让稷下之学,消于人耳!”

另一名老者也开口说道,一番话,让连同辔夫子、卢老在内的所有老者,纷纷露出凝重的面色。

“可有魏辙消息?”

辔夫子想到即将要辩论学说,于是转过头看向几名好友询问道。

眼前这几个好友,作为稷下学宫德高望重之人,每一人都是弟子满天下,门徒要么为一国官吏,要么为幕僚门客,故而很多消息,他们甚至比齐王知道得更清楚,更详细,也更快。

“尚未寻到,不仅仅是魏辙,就连法家施启,农家顾滦,很多名士大儒,仿佛凭空消失一般,在秦国攻打燕国之后,便再也没有音讯!”

卢老摇头说道。

别说已是大儒更有着书之才的魏辙,就是施启、顾滦等等一众名士,如今都没了音讯,没有人知道其下落,一直以来,不管是在秦国,还是在楚国,甚至韩地、赵地、魏地、燕地,他们都已经把消息散播出去,然而过去那么久,依旧找不到一丝踪迹。

“怎会全都消失?”

辔夫子一脸疑惑的看向天空。

临淄城内。

一个个齐国百姓,还有商贾士人,在大街上来往之间,几乎在与好友,说着城内此时最热闹,也是所有人都在议论的事情。

这时候,一间酒楼门前,在嘈杂声中,突然就听到酒楼内,传出酒碗落地的声音。

一些方才走到门外街道的人,不由得看向酒楼内,随后便见到,一些衣着是韩地、赵地、魏地的士人,全都是一脸愤愤不平的样子。

“白衍一事,本就怪那田鼎,若非那田鼎,白衍怎会为秦国所效力,吾等韩赵魏诸国,又怎会亡国!田鼎之过,世人耳目,田鼎之举,世人皆知!”

一个魏国士人说到这里,似乎还不解气,不顾这里人多,甚至起身,当着酒楼内所有百姓、商贾、士人的面,高声喝道:“此前听闻,误赵,郭开也!今方知,误齐,田鼎也!!!”

魏国士人的话,不仅仅让四周的百姓与商贾面色巨变,就是这个魏国士人身旁的其他男子,除去魏国士人外,也纷纷害怕的看向四周。

把田鼎比喻成郭开那般误国的奸佞小人,这句话此前可从未有人说过。

不过众人几乎都能理解这个魏国士人的心情,比起秦国攻打韩国、赵国,彼时白衍还非主将,虽然白衍立下赫赫功劳,但都远远比不上被白衍亲手攻灭的魏国。

魏国才是真的冤,明明拥有号称天下第一固城,百年修缮而无人能破的大梁,明明城内粮草辎重无数,魏卒十余万。

结果倒好,在白衍面前,白衍领秦国大军,不耗一兵一卒,便破其城,灭其国。

如今得知白衍当初是被田鼎赶出齐国,方才不能在齐国朝堂效力,被迫去秦国,这让魏人如何好受,这要说魏国灭亡,其中没有田鼎一部分原因,别说魏人不信,就是他们齐人,也只有苦笑。

“田大人、白衍,皆是我们齐国人,再如何也是齐人之事,众目睽睽之下,辱骂田大人,是否有些言过?”

酒楼内,众人之中,自然是齐国士人居多,不过最终也仅有一个齐国士人开口,而且虽说在维护田鼎,但其实也不难从脸上看出,对田鼎赶走白衍的举动,这名齐国士人,也是有些不满,之所以反驳,或许也是与那魏人有过其他原因导致。

“可若非田鼎,白衍怎会不愿回齐国效力?”

一个反驳的声音响起,众人闻言看去。

而让所有人意外的是,说这句话的人,居然是一个齐国士人。

见状。

这一下,酒楼内,再也没有齐国士人开口,所有人都安静下来,一脸不满的模样,几乎所有人心中都憋着一股气。

“田鼎误国,不如吾等一同去齐国王宫,求见齐……”

魏国士人越想越生气,特别是眼下,魏国都已经亡国,一时间对田鼎的怨念,更是溢于言表平。

幸好这时候,一旁其他好友,上前拦住接下来的话。

“如今白衍被楚国大将军项燕,围困在楚地,绝无活路!算了!”

“是啊!白衍死在楚国大将军项燕手里,也算是为吾等报了仇,如今秦将李信,被楚国斩杀将卒二十万,待楚国继续灭掉楚地的白衍,魏国疆域,便再无秦军驻守,彼时楚国,定能助魏国复辟!”

韩国、赵国的士人,纷纷安慰道。

眼下他们这些异国他乡来到齐国的士人,最期盼的便是,楚将项燕,早些率领楚国大军,除掉白衍以及其麾下精锐,彼时秦国定然元气大伤。

不仅仅是魏地能复辟,就是他们韩国、赵国、燕国,全都有机会,再次回到故土。

“白衍不愿归齐效力,便是活该为楚人所杀!”

一名齐国士人这时候也站起来,当着众人的面说道。

在齐国,身为士族子弟,不管有没有长辈在齐国朝堂为官,几乎小时候,都或多或少,从父亲以及族中长辈口中知晓田鼎,了解其为人,这也让齐国士人小时候便对田鼎素来仰慕,都向往日后能有机缘巧合,得到田鼎的赏识,从而进入齐国朝堂。

如今得知那身为齐人的名将白衍,居然是田大人命人将其赶出齐国,这才导致白衍为秦国效力,这事情,已经让齐国士人难以接受。

眼下,齐国士人不愿把所有过错,都怪罪他们素来仰望的田鼎身上,那便只能把一部分怒火,转移到白衍身上。

田大人当初是将人赶出齐国,但如今,不仅仅是田大人后悔,连连拜访,请求其回齐国效力,就是长公子,都不惜冒着性命危险,前去楚地。

如此诚心之举,白衍却依然无动于衷,还不愿意回齐国效力,这怎能还怪田鼎田大人。

“对!白衍该死!”

“的确,白衍活该死在楚将项燕手里!”

酒楼内,不少齐国士人也纷纷起身说道,咒骂白衍,恨不得立即听到白衍兵败,死在项燕手里的消息。

不过说着说着,还是能在齐国士人脸上,能看出,对田鼎昔日的举动,还是有些怨言的。

齐国士人尚且如此,更别说其他诸国的士族子弟,他们也希望白衍死,解心中恨意,但却十分清楚,田鼎昔日举动,才是导致这一切的根。

田鼎,才是因,而他们亡国,便是果!!!

这让他们这些亡国之人,如何能放下对田鼎的怨恨。

街道上。

百姓看着这一幕,已经见怪不怪,如今临淄城内,到处都能听到对田鼎不满的话,特别是其他诸侯国的士族之人,还有其他诸侯国的商贾,昔日他们亡国的怒火,已经全都迁怪在田鼎头上,甚至一些士族,带着一些诸国王室之后,前去齐国王宫门前,想要求见齐王。

所以酒楼内那些士人的话,百姓早已经习惯,觉得有道理的时候,不过跟着点点头,随后便纷纷离开。

不远处,在摆着摊铺的孇俣,一整天都处于懵逼之中,不是没有听到买客的话,就是差点忘记收钱,自从得知衍儿,便是秦国将军白衍后,对于有关白衍的传闻,孇俣便格外上心。

故而眼下听到所有人都在说,五年前,是田鼎田大人,命人把衍儿赶出齐国的,孇俣整个人都有些懵。

不是……

五年前,不是衍儿自己决定要离开的吗?怎么会是田大人把衍儿赶出齐国?

孇俣一脸疑惑,虽然过去五年,但在五年前的一幕幕,孇俣都记得清清楚楚,在得知娘生病后,还是衍儿劝说娘来临淄城,这孇俣绝对不会记错,后面的确是衍儿自己说要离开临淄。

那时候,衍儿还说去翼城!

莫非,五年前,衍儿便瞒着他们?

想到这里,孇俣有些犹豫,等会回家要不要告诉娘,犹豫一番后,孇俣还是决定把这件事情告诉娘,让娘知道。

…………………………

田府。

田琮看着一众来访的昔日长辈、世交伯父、叔父,满是抱歉的对所有人拱手道歉,说家父生病,今日不宜探望。

看着一个又一个离去的世交长辈,田琮也是满心劳累,然在府邸,但对于城内发生的事情,田琮又怎会不知。

与城内其他士人不同,很多世交长辈亲自前来,田琮都不敢怠慢,唯有亲自迎接,并且说明缘由,特别是那些年迈的长辈,好说歹说,方才应付妥当。

许久后。

应付好来客,田琮便带急忙来到书房,看着父亲,连忙上前。

“父亲!都已经走了!”

田琮来到书房内,对着父亲拱手说道。

抬头后,看着父亲安静跪在木桌前的模样,田琮从小到大,第一次感觉父亲有些累,第一次感觉到,父亲有些老了。

“是不是所有人,都在怪罪我田鼎?”

田鼎抬起头,看向田琮问道,眼神之中,满是疲惫,再也不复当初那个凌厉摄人的模样,此刻的田鼎,更像一个普通中年男子,也更像一个普普通通的父亲。

如今的情况,婉如一块巨石,仿佛压在田鼎的心里。

“……”

田琮看着父亲一时间不知道怎么回答,田琮想了想。

“父亲,孩儿想带着小妹,去请白衍回齐国!”

田琮想了想,对着父亲拱手说道。

短短的一句话看似没有回答父亲,但是却已经告诉父亲,如今城内的情况,白衍一日不回齐国,齐国士人,都会日复一日的责怪父亲,怪罪父亲昔日之举。

至于城内其他诸国士人的漫骂,这些听到扈从的禀报,田琮都已经数不清,唯有一些过分之人,把父亲比作郭开之流,被田琮几下名字,并且安排人查清楚来历,这些事情不管后面有没有人推波助澜,都需要日后慢慢算账。

眼下,田琮根本不敢让父亲知道那些谩骂之言。

书房内。

随着田琮的话,逐渐安静下来。

“你是想让秦国、楚国知晓烟儿,还是想让那些亡国之人,知晓烟儿与白衍之事?”

田鼎轻声说道,看向长子一眼,仅仅一眼,便田琮瞬间放弃方才的念头,随即有些担心的看向父亲。

不能以白衍家人相要挟,不让烟儿掺和进这件事情,如此情况,基本已经断绝白衍回齐国的可能,那也意味着,今后整个临淄,甚至整个齐国,所有人都会怪罪父亲。

田琮一想到,父亲乃是齐国宗亲,但整个齐国,都在怪罪父亲,这让田琮想想那场景,便有些心慌。

其实田琮也明白,别说眼下白衍在楚地,被楚国所围困,随时都有性命之危,就是白衍安然无恙,父亲都不会答应让烟儿掺和这件事。

否则父亲怎会如此强硬的让烟儿,提前去宗室族人那里,不许留在府邸。

“别怪烟儿!”

田鼎开口说道。

随后在田琮的目光中,田鼎缓缓说着,经历今天的事情,在悔恨自责之中,早已经想通。

若是当初烟儿想要留下白衍,他真的会因为女儿的话,而去重用一个出身寒微的白衍?显然不会,甚至说不定会更为反感,而齐王又怎会因女儿之言,去相信一个耕民出身的弟子,甚至发兵对抗其他诸侯国。

一切都不会!

所以白衍留在齐国,若是为将,白衍的出身,注定会被埋没!!!

女儿从未做错!唯有让那少年在秦国,她的父亲,才能看到那个少年的才能。

田鼎的确悔恨当初把那少年赶出齐国,没有将其留在身边慢慢栽培,但同时田鼎也不得不承认,留在齐国,哪怕有他的赏识,或许白衍需要十年,二十年,甚至更久,才能走到像今日这般地位。

田鼎更清楚,当初是他都没见过白衍,便瞒着女儿,以白衍家人威胁,让其离开齐国。

这样的情况下把过错放在女儿身上,田鼎都说不出口。

“为父此前非要让烟儿离开临淄,不是为父担心烟儿的安危,而是不想看到烟儿自责,琮儿,你们尚且见过母亲,唯有烟儿,在为父眼里,烟儿此生,都无需对任何人自责!”

田鼎看向长子,想到亡妻的话,想到从小到大女儿的性子,惆怅的目光中,浮现一丝温柔。

他田鼎已经对不起齐国,对不起齐王,对不起诸国士人,但唯独,田鼎不愿意对不起女儿,他田鼎的女儿,又何须对任何人亏欠、自责。

特别是想到曾经亡妻去世前,最担心的便是女儿没人疼,会被欺负。

田鼎话音落下,田琮意外之际。

书房外传来脚步声,随后就看到仆人进来禀报。

没多久,王宫的老宦官便领着一众宦官急匆匆的走来,后面一个个宫卫士卒都抬着一箱箱装满竹简的木箱,抬入书房内。

“田大人,这是王上命吾等,带来给田大人过目的!”

老宦官看着田鼎在吾昔日身材的模样,拱手打礼间,也不由得叹息,此时别说城内,就是王宫里,齐王如今都不得安生,不仅仅朝堂的文武百官,就是各地宗亲也全都去到王宫,求见齐王。

而这十五箱竹简,全都是无数士族在宫外想要求见齐王,齐王不得已,考虑到名誉而不能下令驱赶,只能令其书信上呈,随后实在处理不过来,只能命人带过来给田鼎。

“田大人,此事,别怪王上!士族的怒火,真压不下了!老奴先告退!”

老宦官看着此时的田鼎,回想曾经田鼎意气风发,为齐国谏言出策的模样,老宦官都忍不住摇摇头。

当初把人赶出齐国,赶谁不好,偏偏是白衍!

如今整个临淄城,都因为这件事情而闹得沸沸扬扬,到处都是责怪、辱骂田鼎的士人,连齐王都焦头烂额,难以应对。

书房内。

田琮看着老宦官离开,随后望着一箱箱竹简,足足十五箱,那么多竹简别说看完都需要好几日,更让田琮担心的,还是这些竹简的来历,以及想也知道其中的内容。

想到这里,田琮连忙来到门外,叫来家仆。

“抬下去!”

田琮连忙让家仆把所有木箱全部都抬走。

“不必了!”

田鼎轻声说道,看着书房内,整整十五箱大木箱的竹简,怎会不知道这背后的含义,疲惫的脸上,露出一丝解脱。

齐王如此明显,田鼎怎会不知!

田鼎看着眼前的书房,回想五年前,就是在这个地方,他开口命家仆,去把白衍赶出齐国。

五年后,也在这个书房内。

齐王命人把十五个大箱子,里面装满谏言他的竹简,带来这个书房交给他。

田鼎苦笑,那个少年从头到尾,都没有怪罪过他一句,可是眼下整个临淄城,都全都在怪罪他田鼎……

想到这里。

在长子田琮的目光中,田鼎叹息后,慢慢拿起木桌上的毛笔,随后摊开一卷竹简,在田琮惊恐的目光中,写了一封请辞的书信。

“去禀告齐王,田鼎之过,万般难赎,请辞后,明日田鼎便会回田氏宗庙,去与宗亲族人交代,在宗庙祖祠内看完这些竹简!”

田鼎把写好的竹简交给长子,随后似乎想要安静一会。

“父亲!”

田琮拿着竹简,看着父亲要请辞,整个人都有些惶恐不安。

一直以来,在齐国朝堂,父亲朝中顶梁,田琮眼下不是害怕父亲辞官会有人动田府,田府乃是王氏宗亲,父亲或者,便无人敢动。

真正让田琮担心的是,父亲这份请辞背后,是父亲已经打算放弃,匡扶齐国社稷!

“去吧!”

田鼎看着一脸犹豫的长子,轻声说道。

(sdingdiannn/ddk56338663/35913514.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