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历史 > 秦功 > 第六百七十章:嬴政的彷徨,提前回家的决定

秦国咸阳。

嬴政跪坐在木桌后,看着一卷卷从楚地送来的竹简,与意料之中的一样,比起曾经韩地多年动荡不安,随着疆域辽阔的楚国灭亡,在楚地,无数大小势力,依旧在暗地中对抗着秦国。

不过一月,从一开始秦吏到任楚地后,被当地势力杀死的情况,数不过来,如今楚地绝大部分地方,秦吏被杀死的事情,已经少之又少。

是当地局势已经趋于平静?还是那些势力都已经消失?

可秦国朝堂,在这一个月内,根本没有颁布过任何治理当地的诏令!

嬴政放下竹简,眼中浮现一抹担忧,看着安静的书房,脑海里不由得浮现白衍当初说过的那些话。

攻灭楚国易,治理楚地难。

“王上,此乃黔中郡守景祜呈送竹简!”

蒙毅穿着秦国官服,拿着一卷竹简,呈交到嬴政面前。

嬴政闻言接过竹简打开看起来,随后眉头微皱。

“蒙毅,汝以为,秦得天下,当行分封,或以郡县?”

嬴政问道。

看着黔中郡守景祜在竹简内,言明楚地的隐患,以及当地势力横行,官员与秦吏害怕当地势力,很多事情视作不见,秦国很多命令,以及秦律都无法普及,更令人害怕的是,就连税收,也是当地势力说了算。

不管是田税还是人口税,当地势力都会在秦国的税收基础上,多收好几成,甚至好几倍,这就导致当地百姓的税收,已经让战后的楚地百姓,无法承担,甚至远比楚国在时,更为无力,甚至是绝望。

而由于当地官员与秦吏的不作为,就导致当地的百姓,把所有怨恨都怪罪在秦国朝堂,憎恨秦国。

这就导致当地即便是郡级的官员亲自带人去调查时,当地所有楚地的百姓,都向着那些势力,为那些势力隐瞒,就连当地的官员与秦吏也是如此,害怕降罪,或者被当地势力报复,故而与那些势力同流合污。

而得到横征赋税后的钱财,掌控当地官吏,楚地隐藏的势力,不断在壮大,在这短短一段时间内,其势,已经在当地根深蒂固,甚至远超那些迁徙齐国的旧族。

“回王上,毅以为,当行分封!行周制,封分宗室,由宗室亲自领兵抵达各地,天下方能安定!若是郡县,各地皆有贼患!”

蒙毅看着嬴政,想了想,轻声低头说道。

在蒙毅眼里,纵观如今天下局势,若只有秦国一个朝堂,由咸阳这一个地方管理天下,管理曾经韩、赵、魏、楚、燕等地的所有事情,实在太过艰难。

毕竟当初是多个朝堂,方才能管理住的疆域,如今全部由秦国独自统辖,这也太令人难以置信。

至少蒙毅无法想象,天下只有一个朝堂管理,便能有条不紊的场景。

更何况,蒙毅不动声色的看了一眼嬴政,有些话不敢说,例如,当初周武王得尽天下人心,都做不到统领天下疆域,故而分封给各大诸侯统领,由诸侯为周朝统领,而眼下,秦国得到的疆域,要远比周武王时期要大得多,并且更重要的是,如今秦国,可没有周朝建立时那般,得到天下的认同。

书房内。

嬴政听着蒙毅的话,面色并没有太多惊讶,只是沉默下来,再次看向竹简。

分封!

短短两个字背后,有太多太多的牵连,秦国与其他诸侯国不同,作为军功世家最多的国家,嬴政清楚,一旦选择分封,那么除去赢氏宗亲外,军功氏族也定然要在其中,就如同周朝之时。

想到这里,嬴政已经意识到,在这景祜竹简之内,不仅仅是景祜借楚地一事,提及分封一事,背后更是有楚系、宗亲、军功士族在其中。

“整个秦国朝堂,是否所有人,都是在盼着分封?”

嬴政心中想道。

两息后,把竹简放置在一旁,楚地那里的事情嬴政已经意识到,真正的问题不是那些势力,而在秦国朝堂背后,那些都在等着分封之人,想要彻底解决楚地的动乱,前提定是先决定,是分封还是郡县。

“蒙毅,去告知常奉与少府,若是齐国传来消息,齐王愿意归降,寡人便要带着秦国的文武百官,立即动身,前往泰山封禅!”

嬴政转头对着蒙毅嘱咐道。

齐国归降,嬴政必须要前往泰山一趟,不仅仅是因为祭祀封禅,昭告天下,歌颂秦国功德,也是想要把这个问题,带去稷下学宫,也把朝中的文武大臣,带离咸阳。

对朝中那些老将军,军功显赫的武将,嬴政比任何人都清楚,那些人的威望、能力、人脉,毕竟一路走来,都是那些人辅佐嬴政。

故而,当得知不少老将军、武将都参与此事,嬴政便不打算在关中决定此事。

虽说齐地远离咸阳王宫,更远离秦人,在最遥远的东边,可在那里,会让嬴政少很多压力,很多麻烦,很多事端。

至于在齐地会不会有危险……

嬴政相信赵高统领的中车府卫!更何况,在临淄,比起秦国那些统领蓝田、黔中、河西等秦军大营的老将、武将,齐地之中,还有一个比起一众秦国老将、武将,更让嬴政安心的人在。

不管是出于信任,还是此前的打算,嬴政都迫不及待的去见一见,那些养育少年之人。

……………………………

齐国临淄。

王宫之内,白衍跪坐在木桌后,看着木桌对面的妫涵子,目光时不时看过来,听到齐王建的话,连忙拿起酒爵,对着一旁正上方的齐王建,举杯示意。

饮酒之后,看着丽妃给齐王建倒酒,白衍见到侍女给自己倒酒。

“听闻武烈君,乃是田瑾之徒?”

齐王建看着酒过三巡,闲聊也差不多,再喝下去估计就要忘记正事,于是看到丽妃倒好美酒后,便借着酒意,笑着看向白衍。

“回齐王,白衍确是瑾公之徒!”

白衍对着齐王建拱手回答道。

提及瑾公,白衍心中也满是沉重,当初瑾公的教导,白衍记得那份恩情,说好的美酒,白衍回到临淄后,也一直没有带去。

看着齐王建,一脸感慨的说起有关瑾公的事情,白衍默不作声的听着,时不时面对瑾公的询问,也跟着回答两句。

不过看着齐王建谈及瑾公时,还能笑得出来的模样,白衍暗暗为瑾公鸣不值。

“今日,寡人曾命令史前去寻找安葬田瑾之人,闻那人五年前,便突然离开齐国,想必应当与武烈君有关!”

齐王建回忆田瑾的事情过后,不动声色的看向白衍,摇头说道,似乎诉说着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

然而,齐王建的眼神,一直都在看着白衍。

齐王建说这番话的目的,也是想告诉白衍,他已经知道,田瑾埋葬在何处,白衍定然知晓。

“可惜啊……”

齐王建老脸上,满是感慨的说道一句,随后看向白衍。

“寡人好奇,武烈君可否怪寡人,昔日,处死田瑾?”

齐王建问道。

说这句话的时候,齐王建脸上的笑容散去,心中也有些不安,但好在身为齐王数十年,心中所想,齐王建并没有表露出来。

“是否也是因为此事,武烈君方才不愿归齐效力?”

齐王建叹口气,说完后,看着沉默的白衍,转头与丽妃对视一眼。

“只要武烈君愿意归齐,为齐国效力,寡人愿意,亲自为田瑾正名,昭告世人,免田瑾之罪,将其以大夫之身,隆重厚葬!”

齐王建再次看向白衍,把心里的想法说出来。

都说君无戏言,作为一个齐国君王,要亲自否认数年前自己下的命令,这已经完全彰显出,齐王建对白衍的期中之情。

而看着白衍,齐王建也不知道,白衍是否会愿意,因为这番举动,而释怀田瑾之死一事。

“齐王!”

白衍对着齐王建抬手打礼,随后在妫涵子的注视下,一边与齐王建说话,一边抬一只手,对着丽妃。

“丽妃可否说过,白衍心中之忧?”

白衍抬手问道,没有回答齐王的话,而是提及丽妃与他之前的交谈。

当看到齐王建眉头微皱,面色明显有些不喜的模样,白衍并没有紧张,而后听着齐王建说着‘齐国无需担忧外人’时,白衍似乎已经预料到这般结果,故而也没有做过多的争论。

随后,在丽妃与齐王建面色不解的目光中,白衍从袖袋内,取出一卷竹简。

“若是齐王不担忧外人,那若是齐人,齐王可否会担忧?”

白衍双手捧着竹简,随后把竹简交给身旁的侍女,让侍女拿去给齐王建。

此前在见过丈人田鼎后,田鼎知道白衍是打算劝说齐王,故而便把很多隐秘的事情,告知白衍,其中便有以田儋、田荣等人为首的宗亲,暗地里与楚国、魏国氏族,乃至齐地的士族,共同辅佐公子升一事,轻声说出来。

而这竹简,便是便是很多足以证明此事的证据。

“齐人?”

齐王建听到白衍的话,面色十分不解,但看到侍女拿着竹简过来,还是接过来,打开后,与丽妃一同看向其中的内容。

白衍清楚的看到,齐王建的面色从一开始的疑惑,再到震惊,随后便是愤怒,一脸铁青,就是丽妃,也不可置信的模样。

丽妃十分不解的看向白衍,没想到白衍手中,居然有这些隐秘的消息,此前在驻使府,居然没有拿出来。

“齐王宗室之人,与楚、魏人士,暗中接触!齐王之女,秦之使臣,在王宫门前突逢刺杀,参与之人,却毫无消息!”

白衍对着齐王建说道,随后看向对面的妫涵子。

“即便是刺杀白衍,可这胆子,未免也太大了些,此番是在王宫外杀人,下次……”

白衍剩下的话没有说,不过意思已经足够明确。

已经有足够多的证据能证明田儋、田荣等一脉之人,在齐地广交楚、魏之士族,而偏偏刺杀的事情,却查不出是谁主使。

遥想齐国的官员,昔日在朝堂上,也全都沉默!

“这些消息,汝是从何得知?”

齐王建老迈的脸颊上,不复方才的淡定,一脸疑惑的看向白衍问道,神色之中,已经有些不安。

看完竹简的齐王建,心中唯一的念头便是立刻派人,抓住田儋等人,调查出这件事情,然而当即将开口的时候,齐王建却反应过来。

别说田儋一脉的人,在齐国各地的人脉势力,就是竹简内说的这些魏、楚的士族,也全都根基甚广。

加上朝堂的齐国官员,想要贸然动田儋等人,恐怕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至少要找到丞相后胜,以及田燮等人好好商议才行。

可齐王建不理解的是,这些如此隐秘的消息,白衍是从何得知?

“回齐王,楚魏人士,皆能令齐国朝堂百官哑然,秦国,亦有手段!”

白衍没有具体回答齐王建,此前田鼎是因为担忧齐国局势,并且田儋一脉并没有壮大,故而没有告知齐王建,而后得知秦国二世而亡,决意让齐国名亡实存,潜伏起来,伺机复辟,故而便离开齐国。

这些事情瞒不住田鼎,而田鼎离开齐国后,犹豫之中,最终把这件事交给白衍,或许也是希望田儋等人,不要再做反抗。

“齐王,今日之事,还望齐王勿要再让他人得知,否则定会生出事端,还请齐王相信白衍一言,比起齐人,秦王更希望齐王安好!”

白衍缓缓起身,对着齐王拱手告辞。

来到这里的原因便是送这卷竹简,很多话白衍本想试一试,可方才齐王的话让白衍已经知晓,今日令史已经去过水村,见过父母。

想到外祖母也已经离开城内,把这卷竹简交给齐王后,白衍便让齐王自己好好考虑考虑。

至于恩师瑾公正名?

礼毕后的白衍,不动声色的看向齐王建一眼,一个亡国之君,正名何用?天下有谁能比白衍更清楚,齐王建日后的下场。

或许恩师不被齐王建正名,反而会被后世惋惜。

“来人,送武烈君出宫!”

丽妃让侍女带着白衍离开。

齐王建此时因为白衍的话,脸色十分不好看,从见到白衍时的从容,再到如今得知田儋一众人在背后的举动,加之白衍方才那句‘秦国的手段’。

成为齐王数十年,齐王建还是第一次清楚的感觉到,齐国,并非完全都在掌控之中。

第一次,齐王建如此渴望族兄田鼎能在这里,能如同当初那般,为齐国解决隐患与麻烦,也让齐王建感觉安全。

“告辞!”

白衍看向丽妃一眼,打礼感激,随后看向妫涵子,见到年纪轻轻的妫涵子,双眼满是担忧的模样,便转身跟着侍女离开王宫。

临淄王宫外。

白衍走出王宫大殿,便见到亲信急匆匆的上前,把一卷竹简取出。

接过竹简后,白衍打开看起来,随后这才知道,李信已经命人送来消息,大军很快便要南下突袭齐地。

白衍收起竹简微微皱眉,算一算,这两日之内,必须要离开临淄城。

“将军,那后胜之子后尧,今日已经数次拜访,想要宴请将军!”

亲信对着白衍说道。

白衍点点头,对于后尧找他的消息并不意外,那后胜,定然也想见他,谋划着出路。

“先回府!”

白衍看着时辰还来得及,便上马车,进入马车之前,白衍回头看了一眼齐国王宫。

此时,白衍有预感,或许下次再来齐国王宫,便是齐国灭亡,或者归降之时。

亲信翻身上马,看着白衍进入马车后,与其他乔装打扮的将士一同保护马车往府邸赶去。

黄昏下。

驻使府邸内,魏老等人得知李信的消息后,在书房中,与尸埕、申老、茅焦一同商量,最终决定,魏老与白衍先离开临淄,申老、尸埕与赵秋、徐师留在临淄城内,前往准备好的府邸安顿下来,茅焦继续在驻使府。

“老师,可是要北上?”

白衍听到魏老说离开,倒是不意外,毕竟白衍也清楚,作为铁骑与边骑的主将,若是齐国得知边骑与铁骑突袭,定会抓自己起来,强迫边骑与铁骑撤离。

“为何北上,就不能先去你家之中居住?”

魏老没好气的看向白衍。

白衍一脸懵,没想到老师居然想要去水村,不过一想,这倒也是一个好方法,水村就在城外,对于临淄的消息能很快便知道,并且能迅速应对,更何况自己本就是水村的人,只要身穿布衣,谁都不会多想。

只是……

“老夫已经让人收买田假身旁之人,待铁骑南下的消息传到临淄,田假定会仓皇而逃,如此便是最佳良机,带着你兄长前去报仇!”

知徒莫若师,魏老看着白衍那犹豫皱眉的模样,便知道白衍心中所想,没好气的说道。

田假在齐国临淄,身为王室宗亲,田假身旁皆有护卫,白衍若想暗地里偷偷报仇,唯有让田假仓促逃命,不敢大张声势之时。

“多谢老师!”

白衍听到魏老的话,一脸意外,随后满脸欣喜的看向魏老。

(sdingdiannn/ddk56338663/35895133.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