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科幻 > 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谢婉莹曹勇 > 【2605】前沿信息

同是北都人,谭克林没在北都三呆过。崔绍峰耸耸眉:北都三偏科厉害你不是不知道。

北都三妇产科一枝独秀,整家医院几乎以妇产科为中心,其它科技术除脊柱外科不大行的。新来的妇产科医生如刘笠,在医院内部规培时干脆没去其它科室学习,去了也学不到啥东西不如早点在妇产科规培了干活。

对于其它专科知识,刘笠只能是靠实习期的积累。实习生实习期能学到的太有限了,基本是在老师后面亦步亦趋,跟规培的独立性没法比。

医学课本是厚到没法形容的,知识点可以叫做海量。更可怕的是,这里很多疾病的知识点是相近的。对医学生和年轻医生来说,如果没有在临床经历过根本想不起来或是想成其它疾病了。

经验对一个医生的重要性在这里体现了。

回头再说这个产科的特点,产科的特点是病人年轻。所谓的高龄产妇,三十岁以上。三十岁患者在其它科室只能叫做年轻,老年患者要到六十岁去呢。

很多年纪比较大的病,如亚希妈妈怀疑的动脉粥样硬化,这对年轻产妇来说是超级少见的。冠心病?孕妇心梗,可能有些,同属罕见病例。

刘笠真的很努力在怀疑罕见病了。

这里再要说到医生临床经验积累的问题。医生临床经验积累靠遇到病例。病例经验不是说遇到病例是积累了,要靠诊断的。否则遇到的病人你不知道是什么病,如何能说是积累了诊断经验。

因此,有些病的积累是和医学技术发展有特别大的关系。在以前,一些疾病由于技术不行主要是医疗检查仪器不行,导致捡查不出来,变相说成没有。等到一段时间这种病病例数显著增加。是由于这个病突然在国内流行起来了吗?不一定。大有可能是医学技术手段具备了可以发现大量这种病人原来早潜伏在病人群体中。

像这种事情,属于医学圈的前沿情报。刘笠这种年轻医生要获得这方面的信息是慢的。只有大佬有信息渠道优势。

谭克林想起了之前自己学生受伤时他出差去参加学术会议。在会议上和认识的其他大佬交流,说到了近来国内发现的某种病越来越多了。

你要知道这些大佬在交流这些事情的时候是私人交流。医学是谨慎的,能公布出来的信息是需要多方核实后才能广而告之的。

这同样是为什么刘笠和普通人获知消息慢的原因。

医学信息差,不止存在医学圈内外,更存在于大佬与非大佬之间。

谭克林这样一想,他表妹想不出来能理解。

不正常的是——他徒弟。

谭克林:==

作为重生人谢婉莹是有这个优势。好比最开始时遇到曹师兄,她能往主动脉瘤去怀疑,是由于她来自未来,知道这种病人越来越多被临床发现,不可小窥。

现在她判断亚希妈妈的颈椎病症状有可能来自主动脉疾病一样如此。

(sdingdiannn/ddk78718016/74284588.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