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科幻 > 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谢婉莹曹勇 > 第4409章 【498】想歪了

赖辉医生重申谢医生说的这种治法他们方泽没试过,于是现场请教同行心血管科林医生申医生:“你们医院做过类似病例吗?”

林晨容医生只得跟着看向申友焕医生,谁都知道国协心血管内科介入术比不上国陟的。

申友焕医生当即抛一个斜目给这两人:你们问的不是废话吗?想想国陟是专科医院,没有脑科的,哪有可能在国陟进行什么心脑同治。

至于谢师妹说出这建议要先想到她在国内医学界首都医学圈里首提倡的多学科诊疗中心概念,并且新区在国协已经试运行。

她是多学科诊疗中心的领导,提出这样联合科室学术建议太正常了。

这样说来,不是国协的小地方怎能做这样联合两科室的介入手术是不是?

众目望过去谢医生,谢医生莫非没考虑过基层医院的现状?明明之前谢医生说的话很懂向副院长他们的。

对此谢婉莹医生很有把握,一言指出:“向副院长他们成立的是介入科。”

再次要夸夸向副院长他们因地制宜,做的很好,能想到从比较容易上手能解决病人问题的新技术下手,因此集中医院内部稀罕的技术骨干成立介入科。

向副院长表明的这个目标,在重生的谢婉莹医生看来是切实可行的。

很多基层医院后来证实成立介入科或介入中心,比起实力雄厚的大医院成立大专科中心容易多了,反正他们不贪心只想解决常见病。

常见病特征在于诊疗过程有着大量的临床病例和临床医生进行学术积累,能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诊疗规范和操作流程。这样的话,基层医院从上级医院继承技术变成有路可循,完全可以做到标准技术向基层医院复制推广,技术隔阂低,成效卓著。

只有常见病中常规诊疗手段解决不了的疑难病例需向上级医院转运,而不是大病病患。

等同于说介入科与国协多学科诊疗中心新区看似有相似之处,实则完全不一样。

小地方介入科是利用仅有的人才多用,不是国协的专家大佬集合攻关疑难症。

申师兄你想歪了。

申友焕医生的脸有些红。

显然,他之前跟着张大佬去人家新区踢馆居然没深刻意识到新区的学术含义,惭愧惭愧~

这边听完谢医生话的向副院长再来一次激动难忍,喊着:“谢医生你们太懂太懂我们的需求。”

赖辉医生只记得自己要上手术台亲自操手的,要解决实际问题,急着再问谢医生:“你说哪个介入手术先做?”

“不该是检查,发现问题再来排先后顺序吗?”谢婉莹医生不用任何犹豫和思索回答对方的纠结。

旁人从谢医生果断的语气里能读出来,谢医生只差反问对方一句:你是外科医生吗?

临床医生处理任何临床问题从来是哪儿紧要哪儿先解决,或是在差不多情况下先下手容易解决的点或先下手解决难的点,反正要看手术医生自己怎么做顺手怎么来,一切遵循脚踏实地的实践思路。

外科医生手拿手术刀,在这方面更该显出胸有成竹。

赖辉医生的脸跟着申医生有点红。

相比之下,岳文同医生不学赖医生焦躁而是沉默是金,只因早有教训。

谢同学总是如一面镜子提醒他,以前他在谢同学面前吃瘪,追究起来无非是当医生喜欢自寻烦恼导致失去勇气。

赖辉医生犯的错正是这个点,一个临床医生们常会犯的认知错。

现在他岳班长是淡定多了,不管谢同学会抛来何等挑战照接便是。

“别担心。”崔领队出来总结说,“所有人在这里,都能帮上忙的。”

大家是一个团队,齐心协力协同合作,没有克服不了的难关。

(sdingdiannn/ddk78718016/139125248.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