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科幻 > 满唐华彩 > 第369章 情敌

满唐华彩 第369章 情敌

作者:怪诞的表哥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6-18 13:03:24 来源:顶点小说网

第369章 情敌

杨齐宣挨了一顿痛揍之后,在中书门下省处理了伤口。可惜,血虽能止住,断了的牙却接不回来。

待到献俘的队伍抵达皇城,他忍着痛,还是赶去侍驾迎接。

然而,负责监督的礼官却是拦住了他。

“你是?”

“谏议大夫杨齐宣。”

他牙齿漏风,嘴里还含着止血的药,声音含糊不清,那礼官听得不甚清晰,也不管他是谁,皱起了眉头道:“为官当有风仪,你这副模样,不宜随驾,且下去罢!”

“我堂堂五品重臣,谏诤天子得失,如何能不随驾在……”

“嗡嗡嗡嗡,谁听得懂你说甚,还不退下?!”

杨齐宣遂吐掉了嘴里的药材,含血与那礼官对骂。

周围禁卫、官员许多。然而,见了他们的官袍颜色,竟无一人过来多管闲事。

时间渐渐过去,三十余步开外,杨国忠、薛白路过,登上城头,又过了一会,这两人从城头下来了,杨齐宣还在与人争执。

一回头,他也看到了薛白,深感今日所受之屈辱,皆拜薛白所赐。

“打人的恶徒明目张胆行走于御前,被打之人却因失仪而受阻于刁吏,没王法了!”

“伱在此哭爹喊娘有何用?告诉你,这就是世道,他不仅打了你,他还打了南诏哩!”

吵又吵不过,杨齐宣几乎气死过去,只好不停挥手向杨国忠呼喊。

“右相!右相!”

那边,杨国忠正满怀忧虑,虽听到了呼唤,一时却没反应过来自己如今已是右相。

他正看着薛白,好言笼络,邀薛白一起对付安禄山。

“我们一定要搞死安禄山才行。”

“右相!”

呼声传来,杨国忠只觉聒噪,看也没看,下意识地揽过薛白,回到队列中详谈。

杨齐宣见此一幕,有些不能接受。

他才是投奔杨国忠的那个,为右相的事业抛妻弃子,出卖了丈人。可当他被欺负,杨国忠却与欺负他的人眉开眼笑?浑然忘了薛白平日是何等的傲慢。

“右……右相?”

嘴里低声又唤了句,杨齐宣终于放弃了今日随驾的机会,准备回去养伤。

他失望地转身,踉跄地走了几步,忽感一阵难过,就在皇城大街上蹲坐下来。

抛妻弃子,孑然一身,没得来想要的坐拥佳人的神仙生活。反而活成了这个德行。想到这里,他不由嚎啕大哭了起来。

“喂!你堂堂红袍官员,如此行径,太失礼了。”

“你管我!”杨齐宣嚷道:“你认不出,也听不出我是谁,我想哭就哭。”

“啖狗肠,我平生所见官员无数,你是最窝囊的一个。”

“我窝囊?你不知我受了多少窝囊气啊!”

正哭诉着,忽然,皇城外一阵骚动,方才那一直拦着他的礼官也顾不得他,往朱雀门赶了过去。

杨齐宣止了哭,犹豫了片刻,也迈步跟了过去。

他们穿过朱雀门,只见禁卫们已纷纷列阵持矛,驱开远处那些契丹与奚人俘虏。而就在他们面前不远,李延宠正掐着高力士,直到城门上一支利箭“嗖”地射了下来。

杨齐宣吓了一跳,接着只见薛白抢上前与李延宠说了几句,甚至还附耳过去听李延宠说话。

紧接着,不知谁喊了一句“圣人威武”,场面如被瞬间点燃了一般,所有人都开始欢呼起来,皇城内外,渐渐便汇聚成了同一个声音。

“圣人威武。”

其实这一箭射得并不远,李延宠就在朱雀门十余步开外,从城头上一箭射中其背,军中许多人都能做到,只是旁人怕伤到了高力士,不敢射箭。

只说李隆基自己,年轻时比这更威武的时候多了,偏是他在丰伟的功业上躺得太久,年老劲衰,愈在意也愈需要这样的吹捧。

在一片歌功颂德之声中,人群中的角落里,却有人心里犯了嘀咕。

娜兰贞原本已被献俘的威严场面震慑,此时却在心里暗讥地想道:“这么近的距离射中很难吗?”

那边,杨齐宣愣了一会,反应过来,马上就去找杨国忠。

“右相。”

杨国忠正准备去处置方才的意外,听得呼唤回头看来,疑惑了一会儿,认出了杨齐宣,道:“你这模样,庆功宴就不要去了,有损官仪。”

“右相,是薛白打了我,他方才还与李延宠私下密语……”

杨国忠不耐烦听这些。

他是不学无术、浪荡无行,但用人之道还是会的。杨齐宣是个庸才,也只有在对付李林甫这件事上能起到作用;而薛白却是手段不凡,是接下来对付安禄山的有用人选。

“听我说,这是为你好。”杨国忠遂揽过杨齐宣的肩,拍了拍,打断其说话,道:“若让圣人见了你这个样子,坏的是你的前程。”

“可,我被打成这样,依唐律,殴官者是要重罚的。”

“你满身是伤,是吸取圣人的元气吗?”杨国忠叱道,“圣人不会见你的。”

说罢,他径直走掉了,留下杨齐宣站在那发懵。

随着李林甫谋逆案定下来,杨齐宣也意识到了,他的利用价值正在迅速降低……那,接下来该怎么办?既已竖了薛白这个情敌,不能坐以待毙。

毫无头绪地想了一会,周围人来人往,忽然有人唤了他一句。

“杨郎?”

杨齐宣回过头,首先闻到了一股恶息扑面而来,气味隐隐还有些熟悉。

他退后一步,仰了仰头,方才把目光落在了对方身上,顿时大为诧异,惊呼道:“鸡舌瘟?!”

站在他面前那个笑咪咪的官员,竟是吉温。

“不是,我是说吉……吉温兄?”杨齐宣连忙找补了一句,又忍不住问道:“你没有死吗?”

数年未见,吉温的气势竟是强了不少,脸上挂着傲视旁人的笑容,道:“我只是被贬官外放,不是问罪抄斩了。”

“当时我以为你必死无疑了。”

“不错,我也那般以为。”吉温说着,目光落在了远处的薛白身上。

杨齐宣顺着他的目光看去,只见薛白已站起身,正在与高力士说话,并未留意到他们。

这一眼之间,两人已有了共同的立场。

“吉温兄,你升官了吗?这是如何做到的?”

吉温目光打量着杨齐宣,含笑不语。此时已有两名范阳军士卒赶了过来,执礼道:“吉判官,圣人诏见你,要问俘虏奚王的详情。”

“这就去。”

吉温似有深意地向杨齐宣点了点头,转身赶向城头,接受圣人的召见。

离开长安已有五年了,此番再走进皇城,不禁心潮起伏,他下定决心,绝不会让任何人再将他赶出长安。

他从袖子里拿出两片母丁香,含在嘴里,登上石阶,在李隆基面前行了一礼。

“臣吉温,请圣人安康。圣人天威远播、四夷归服,臣为圣人贺。”

想比于从前,他更会说话了。也许是从安禄山身上学的,懂得说什么能够哄得圣人高兴了。

行了礼,还没得到恩准继续开口,他情不自禁又赞了一句。

“今日圣人一箭毙奚王,臣叹服。”

李隆基原本有些不悦,范阳军押解李延宠入京,却能让李延宠装作奄奄一息的模样给骗了,险些伤了高力士的性命,有心诘问。

方才听了人们的赞颂,再加上吉温这一句话,他却开始觉得这场意外并不是坏事,虽没能羞辱李延宠,但一箭毙奚王反而更涨了天子的威望,往后史书上也要记上一笔。

李隆基遂指了指孙孝哲,向吉温道:“孙孝哲嘴笨,称范阳军中诸事由你来打理,那便由你来说说,安禄山是如何俘获了李延宠?”

“范阳军击败了契丹大军之后,安府君回师途中,发现奚部还未得到消息,并未警觉。遂不顾于伤病,急行军八百里,奇袭了李延宠的大营……”

吉温虽然口臭,口才却比孙孝哲要好得多。先是大概说了一句之后,又说了许多的细节以及奚地的风土人情。

末了,他激动起来,道:“臣过去曾犯下大错,贬迁辽东,所幸,安府君并未嫌弃臣,任用臣继续为圣人效忠。此番,臣于辽东苦寒之地,见到了边镇健儿的忠勇,深受感染,也深感惭愧。”

李隆基却不记得吉温当年犯的是什么错了,遂问了一句。

吉温迟疑着,答道:“有人指责臣,雇凶杀人。”

李隆基依然不记得是何事,只是想起了与薛白有关,当时似乎是杨玉环为薛白说了几句话,使他对吉温心生不悦。

此一时,彼一时,如今再看,吉温就顺眼得多了。

“不必惭愧,你做得很好。”李隆基遂道:“赏。”

“臣斗胆。”吉温连忙道:“想向圣人请赏。”

“说。”李隆基十分豪爽,道:“你是有功之臣,想要什么赏赐,只管与朕说。”

“臣自小在关中长大,不耐辽东寒冷,恳请圣人能赐臣回长安。”

“准了。”

李隆基十分大气,手一挥就给了吉温一个官职。

~~

李延宠已经死了,接着,阁罗凤被斩首示众。

随着一声令下,大刀斩下,一颗人头滚落在地上。献俘典礼便到了最激动人心的时刻。但人头一挂起,也就无甚好看的了,百姓纷纷散去。

杨齐宣特意在城门处等着吉温,但等了许久,却没再见到吉温出来。

他遂找人询问,才得知吉温也随圣人去赴庆功宴了。而他身为五品重臣,竟连赴宴的资格都没有。

这夜回到府中,杨齐宣独自躺在榻上翻来覆去,不时感到脸上隐隐作痛,恨不能狠狠报复薛白,并抢回李季兰、李腾空。想到后来,他忧虑地叹了一口气,心知杨国忠是靠不住的,竖此大敌,往后也不知如何是好。

梦里,又闻到了一股浓郁的口臭味。

等到次日,杨齐宣伤势依旧没好,好在是皮外伤,他还是能打起精神来,为前途奔走。然而,真正阻止他到衙署视事的原因,是薛白这个中书舍人今日开始到中书门下省任事了,他害怕去了又被薛白打一顿。

他只好派侍从去中书门下省打探,却得到了一个消息。

“阿郎,今日那边都在说一件事,好像是,吉温也被任命为谏议大夫了。”

“贬我了?!”杨齐宣大为惊恐,暗道薛白的手段竟如此可怕,颤声道:“我被贬到何处了?!”

“未贬阿郎。阿郎,谏议大夫,该不止有一人吧?”

“我当然知道!”

杨齐宣坐在那咬着指甲,待把两只手的指甲都咬得见肉了,隐隐作痛,他终于下定了一个决心,吩咐道:“给我递张拜帖,我要去见吉温。”

他算是看明白了,真正能得圣心者,唯有安禄山。尤其是昨日献俘之后,圣人对安禄山的倚重与喜爱就更多了。

带着这般心思,杨齐宣一路去了范阳进奏院。

各地节度使都有在长安设立进奏院,以传递信件、打探消息,这其中,范阳进奏院是最大,也是人数最多的。安禄山对长安之关心,为节度使之首。

每日,范阳进奏院都会派人到皇城、宫城之外,花钱向官吏们打探朝廷最新的邸报乃至公文,整理之后,快马送往范阳。

杨齐宣到达之时,见到的就是这样一副忙碌的场面。

他深吸一口气,感到了振奋。认为自己这次终究是找对人了,眼前这才是真正在做事的样子。

“我来找吉温兄?”他向一个杂役问道。

“杨大夫来了,小人领你过去,这边请。”

就连此间接人待物的态度,都让杨齐宣感到一阵暖心。步入范阳进奏院,只见屋宇鳞次栉比,如迷宫一般。

吉温的旧宅早已被抄没了,这次他才回长安,暂时便住在此间,忙着交代他在范阳军中的差事。

“吉兄!”杨齐宣远远见了,快步赶上,十分热情。

吉温就没那么热情了,手指拈起一枚母丁香,随手要含到嘴里,想了想,却是重新放下,淡淡道:“今日前来,何事?”

杨齐宣走得太快,迅速赶到了吉温面前,顿时便闻到一股恶臭。

他恍了恍神,提醒自己万不能表现出嫌恶之意,遂挤出了笑容,道:“我与吉兄多年未见,想好好谈谈。”

“好啊。”

吉温放下手中的差事,邀杨齐宣在榻上对坐,两人之间仅隔着一张矮案,案上摆着酒壶。

“饮杯酒吧。”

吉温斟了酒,身子向前倾,道:“我还没问你,你这一脸的伤是怎么回事?”

这个距离,杨齐宣只觉臭得不能呼吸。心想,怪不得说鸡舌瘟最擅长酷刑,这就已经是酷刑了。

他又不敢往后仰,反而还往前倾了倾,道:“皆拜薛白所赐啊,他打我。”

“为何?”

“因为,”杨齐宣想了想,确实没旁的理由,遂道:“我与他,是情敌。”

吉温听得好笑,问道:“他勾搭了李十一娘?”

“不是。”杨齐宣摇头,不知从何说起,干脆拐弯抹脚地道:“是玉真观的两个女冠,季兰子、腾空子。”

“哈?”

吉温的笑容这才变得更真实起来,眼神中带着诧异之色,问道:“你与薛白,在争这两个女人?争风吃醋,他因此打了你?”

“正是如此。”杨齐宣屏息应道。

他已经受不了了,遂不愿再与吉温闲卿,把话题引向正事,沉吟着,开了口。

“这次再见到吉兄,我真怀念当年我们共事的日子。如今李家这棵大树倒了,吉兄已找到良木而栖,我却还在经受风雨。”

吉温打了个大大的哈欠。

之后,他观察着杨齐宣,见杨齐宣发呆了数息之后,也张开口,打了个哈欠。

他这才不紧不慢地开口道:“在安府君幕下任事,确实是良禽择木而栖……”

~~

东市,丰汇行。

有伙计匆匆从胜业坊赶来,将一个系着黄色丝带的小纸卷递进最角落的柜台。

这小纸卷便与其它的纸卷分开,被送到了后院。

曲水正坐在石桌旁饮茶,接过纸卷,赶到后面的阁楼上,隔着门禀道:“二娘,郎君盯着的事,有消息了。”

门内也不应,过了一会,薛白打开门,接了那小纸卷,复又关上门,坐回榻上展开纸卷看了看。

杜妗欺身过来,压在他背上,问道:“怎么了?”

“杨齐宣去了范阳进奏院。”

“不稀奇,他能背叛右相一次,就能背叛右相两次。”

薛白道:“由此看来,安禄山与杨国忠又要针锋相对了。”

“这些重臣也是忙,斗完这个斗那个。”杜妗讥笑着,道:“这两人才刚联手对付李林甫,这么快就翻脸了。”

“他们的权力根源都来自于李隆基的宠信,冲突不可避免。”薛白想了想,举了个例子,“就好比后宫里的妃子们,最容易互相争宠的往往都是相类的两个。”

“我与阿姐就不争宠,她一会儿就来。”

“嗯?媗娘一向不喜欢白昼之欢。”

“是吗?那也许她是怕你又招蜂引蝶?”

薛白摸了摸鼻子,道:“接着说方才的话题,献俘之事一出,杨国忠与安禄山的冲突等不了李林甫谋逆案尘埃落定了。”

“还能不治罪哥奴了不成?”杜妗道,“这可是收买人心的大好机会。”

“治罪是一定的,此事是他们有默契。这就是官场,斗争之中有合作,合作之中有斗争。”薛白道:“李林甫已死,此案翻不了水花来,他们双方没有争的必要。到时定罪、抄家便是,不影响他们现在就斗起来。”

杜妗想了想,问道:“你可是打算趁着他们两虎相争保一保李家诸人,讨你那李小仙的欢心?”

“计划是这般,但我的目的你猜错了。”薛白沉吟道:“我想拉拢李林甫留下的势力。”

“心眼比针还小的人,还能留有甚势力?”杜妗莞尔道,“依我看,哥奴除了一个貌美如花的女儿,留下的都是世人的怨恨。”

“话不能说死,他举荐了不少微寒出身的胡人为边镇,如哥舒翰、高仙芝、安思顺都是在他任上升节度使,如今虽没站出来,心中未必没有感念。”

“所以呢?”

薛白道:“我先问你,安禄山与杨国忠相争,他们争的是宠信,可安禄山要的是什么?相位吗?”

“不。”杜妗当即摇头道:“安禄山不会想要入朝为相,他想要的是……”

“河东节度使。”

两人几乎是异口同声地说了出来。

薛白道:“王忠嗣灭南诏,功高盖主,眼下还病了,必是不可能回河东镇守。而有能力与安禄山争河东节度使之人,恰就是我方才所说李林甫举荐之胡人边帅。故而,我想让李岫成为我的幕僚,应对接下来边镇的纷争。”

他有预感,倘若不能阻止安禄山争得河东节度使之职,天下就大乱在即了。

~~

数日之后,大理寺狱。

李岫有气无力地躺在茅草堆上,眼神里毫无光彩。

他知道李家已经是死路一条,现在之所以没有马上治罪,只因圣人不愿此事影响其彰显丰功伟绩。而献俘典礼已经过去,朝廷接下来必然会重惩李家。

忽然,他耳朵一动,听到牢门外有脚步声传来。

那是此间的典狱,因杜五郎的关系,那典狱觉得李岫也许有一丝丝的可能翻案,待他也客气了很多。

“李十郎,旨意下来了。”

“我……是死罪吗?”

“差不多吧,流放延德郡,你觉得你活得到那儿吗?”

李岫近来身体不好,脑子迟顿了许多,念叨道:“延德郡?那是在……振州?比岭南还要南啊。”

比岭南还要南的地方,自然就是海南了,振州比崖州还要远一些,在海岛的最南。他肯定是到不了的,就是不知道会死在路上的哪里。

勉强起身,身上的伤口牵动,他痛得咧了咧嘴,道:“典狱,我还有一事想问问你……”

“放心,你家中的女眷、孩童,有人在保,眼下还没有结果,但寺卿没让我押他们出狱。”

“是薛白?”

“哈,如今长安城都在传。薛郎与谏议大夫杨齐宣,为了争你妹妹的欢心大打出手。你安心去吧。”

李岫不安心,却无可奈何,踉跄出了牢门。

他本以为这就要前往振州了,然而,出了大理寺,却见一名紫袍官员领着一众人正在皇城十字大街处列队,低声交谈着什么。

“必然是要做的,领了旨便去吧。”

“该。”

“李岫来了。”

一众官员回头看了李岫一眼,其中有人眼中闪过一丝怜悯。

陈希烈则叹了一口气,道:“走吧。”

李岫被人推着走了几步,依旧不知发生了何事,茫然道:“左相,这是……送我去流放不成?”

陈希烈稍稍沉默,道:“也可,那便送你一程吧。”

李岫点点头,余光一转,却见队伍里还有一口薄木棺材……

(sdingdiannn/ddk54408392/138332950.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