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科幻 > 满唐华彩 > 第357章 入城

满唐华彩 第357章 入城

作者:怪诞的表哥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6-18 13:03:24 来源:顶点小说网

第357章 入城

严武突然动手,帅台上的众人一时没能反应过来,都在发懵。

却有一名鲜于仲通的亲卫正站在严武身后不远,踮起脚,悄无声息地走了过去。

“把帅旗往前移!”

严武还在呼喝,没有留意到身后的变化。

那亲卫已走到他两步远,把手放在了刀柄上,拔刀。

“别动手!”鲜于叔明目光一瞥,大吼着喝止。

然而,来不及了。

“噗。”

刀挥下,血泼了鲜于仲通半身。

严武回头看了一眼,只见是崔光远抢过一柄刀,将想要偷袭他的那个亲卫劈死在地上。

崔光远高官厚禄,做到这一步是赌上了前程,杀人之后喘着气,持刀护在严武身后,警惕地看着四周。但严武见此情形,眼神依旧毫无变化,冷静得可怕,他把手里的匕首更用力按了按,疼得鲜于仲通哼出声。

“别以为我不敢动手。”严武道,“今日不能胜即是死,我没甚豁不出去的。”

“是,有话好说,不必动手。”鲜于叔明道,“都是军中袍泽,意见有分歧,不至于到动刀的地步。”

“传令,让你们的亲兵营冲锋,攻段俭魏。”

鲜于叔明脸色变幻,推拒道:“军心已乱,这样又有何用?”

“听他的,传令下去。”鲜于仲通开了口,他仰着头,又道:“严季鹰,我识得你阿爷。”

“军情紧急,休说没用的。”严武冷冷道。

鲜于仲通道:“听任你安排便是,伱把刀藏到我披风里抵着,我好露面传令……放心,我老了,不能在你这年轻人手底下耍花样。”

他略略苦笑,又道:“若能胜,我又岂愿意败逃呢?我不远千里率军至此,是为了取胜啊!”

严武这才依言推着鲜于仲通走到帅台高处,观望阵势。

方才亲兵将他们围得水泄不通,士卒们看不到主帅,心里慌乱,此时终于又看到那大红色的披风,稍稍安定。

严武舔了舔嘴唇,开始调度兵马。

有了鲜于仲通的配合,他的命令得以顺利地传递下去。数万将士形成的各个方阵在他眼里成了棋子,他把这些棋子一颗颗地调动着,逐渐心无旁骛,眼里只有面前的棋局。

又战了一个时辰,吐蕃军已杀入唐军后翼,但唐军还没有溃败,保持着战力。

鲜于仲通有些惊异,瞥了眼严武那冷峻的侧脸,心里渐渐有了希望。

~~

李晖已发现了王忠嗣出城相救,当即心中振奋,率部向贡杰赞所领的吐蕃军杀去,希望尽快与王忠嗣合兵。

段俭魏见了,眉头一拧,二话不说,亲自提刀,纵马奔向李晖的旗帜所在。

两队亲卫骑兵则守在他左右,哇哇大叫着,挥动长斧劈开敢挡路的唐军。

一千唐军骑兵陷入包围到现在已只剩五百余人,阵形更是完全乱了,段俭魏劈开一条血路,径直冲到了李晖面前。

“杀!”

段俭魏大吼着,挑衅地扬起长刀挥舞着。

李晖见了,不仅不退,反而勒过缰绳,向他冲了过去。

斩杀段俭魏,便可把大军从不利的形势中解救出来,他当然敢上前拼杀。

“来啊!”

“死!”

吼叫声中,两匹战马向对方撞去。

李晖握紧了陌刀,死死盯着段俭魏的脖颈,决心拼着挨上一刀也要砍下段俭魏的头颅。

他有信心。

对方再勇猛,膂力未必就比得过他。而他手中的陌刀锋利无比,直接可以劈断段俭魏的武器。

“咴!”

忽然,李晖跨下战马悲鸣,鲜血从马腿狂喷而出。

却是两个南诏士卒从地上滚了过来,劈断了他的马腿。

战马倒地,李晖重重摔在地上。

他抬起头看去,段俭魏已策马到了他面前,毫不留情地一刀斩下。

“噗。”

李晖的头颅被高高扬起,段俭魏耀武扬威,南诏军士气大振。

然而,即便如此,他依旧没能阻挡王忠嗣破阵的势头。

“轰!”

又一柄长矛带着炸药包掷在了西面的吐蕃军上方,血肉炸开,初次见识到这道天雷的吐蕃军士卒纷纷大乱。

贡杰赞眼看着唐军向他撞过来,他却没有李晖迎敌的勇气,也不像段俭魏是守卫家园需要奋力死战,很快就下令撤退了。

吐蕃军撤逃开来,王忠嗣终于与李晖所部的唐军会合。

遗憾的是,李晖才死没多久,血都还没凉透。

王忠嗣抬头看了一眼,那挂着李晖头颅的长竿,什么都没说,只是拍马冲向段俭魏的大旗所在。

“来啊。”

段俭魏并不害怕名振天下的王忠嗣,眼神中反而满是兴奋之色,他很乐于与王忠嗣交手。

但才要策马上前,麾下已有人赶过来,提醒他看看东面战场。在那里,唐军非但没有溃败,竟还在猛攻南诏士卒。

摆在面前的是一个很严峻的问题,事实就是南诏主力重新陷入了唐军的夹击,再这样打下去,哪怕能胜,南诏主力也要损伤惨重。

吐蕃毕竟只是个盟友,倘若南诏自身实力损失过大,今日过来帮忙的吐蕃军很可能一变脸,成了来吞并南诏的敌人。

段俭魏不得不冷静下来,观察着局势,做出最冷静的决择。

~~

龙尾关。

城头上到处都是血泊,一个南诏士卒从北面墙垛上爬了上来。

田神玉还在不远处砍杀敌人,转头见了,连忙挥刀要砍这南诏士卒的手,然而,对方像猴子一样灵活,已迅速蹿了上来,将他扑倒。

“补防啊!”

田神玉大喊,然后顺势一口咬住敌人的耳朵,仰着头硬生生把它撕扯下来。

薛白大步从他身边赶过,手中陌刀一斩,将一只捉住城垛的手径直砍断,然后利落地回过身,一刀搠翻了正与田神玉缠斗的那名南诏士卒。

这一段靠近苍山,周围地势险恶,反而成了南诏军偷袭之地,还好守住了。

一支箭矢从薛白脸边“嗖”地飞过,刁庚连忙过来拉着他往后退。

下一刻,薛白抬头看向苍山,却是动作一滞。

“郎君,危险。”

“嘘。”

刁庚没有再说话,却还是挡在薛白面前,推着他一直退到城楼附近。

薛白依旧保持着那个抬头的动作,看着苍山。

这是白天,阴天,苍山顶上的积雪与灰蒙蒙的云朵融在一起,但他等了一会之后,确实看到了有一道长长的焰火,在天边飞起。

“成了?”

薛白径直跑向城楼,一路上了阶梯,正见一名士卒趴在西边的气窗处,这是奉命专门观望苍山信号的士卒。

“你看到了没有?”薛白问道。

那士卒没有回答。

薛白赶上前,扶起那士卒一看,眼窝里斜插着一支箭,已经气绝了。

正此时,龙尾关下有短促的号角声响起。

转到南面一看,只见段俭魏的兵马缓缓撤开,让出了入关的道路,任由王忠嗣与鲜于仲通的大军汇合。

看得出来,段俭魏是故意放他们进入龙尾关的,唐军没有粮草、坐困孤城,放入关城总好过此时鱼死网破。

南诏军遂与吐蕃军合兵,衔尾追击着唐军,试图跟着杀进龙尾关。

王忠嗣率军断后,让剑南军先入城。

龙尾关下这一仗,说不上谁胜谁败。论伤亡,唐军还要大一些,且战略上,唐军已经失去了奇袭太和城的大好时机。

“开城门!”

城门缓缓打开,一队队唐军迅速入城。

鲜于仲通麾下的将士们抬头看着龙尾关的城洞,心有余悸。他们当然知道,自己差点就要在吐蕃军的偷袭之下葬身洱海,是王忠嗣出城接应,才救了他们。

连带着站在城门处安置他们的薛白,也得到了他们的感激。

“那是谁?”

剑南军中,一个名叫崔旰的牙将问道。

“大名鼎鼎的薛白。”答话的是剑南军行军司马崔论。

崔论说着,一手放开缰绳,伸手到袖子里摸了摸,似确定什么东西还在不在。

于是,崔旰走过城洞之时,就向薛白笑了笑。

薛白点了点头。

但其实薛白根本就没有留意到崔旰,只是因为军中与他打招呼的人太多,他遂对每个人都点头示意。

他正在奇怪,鲜于仲通居然到现在还没有入城。

直到崔光远走了过来,附耳与他说了几句。

“严武把鲜于仲通挟持了……”

薛白遂请荔非元礼调了一队陇右士卒过来,与崔光远一起迎鲜于仲通。

不多时,鲜于仲通与严武共乘一骑而来,让人意外的是,他脸上带着笑意,偶尔还扭头与严武聊上两句。其人心胸倒是颇为开阔,没有因为被挟持一事而介怀,毕竟是打了胜仗。

“见过鲜于节度。”薛白上前执礼道,“请鲜于节度入城。”

严武见了薛白身后的将士,翻身下马,站到了荔非元礼身后,神色淡淡地向鲜于仲通一抱拳。

“失礼了。”

“哈哈哈。”鲜于仲通抚须大笑,“今日多谢严贤侄了。”

说罢,他踢了踢马腹,走入龙尾关。

……

王忠嗣率着一队人在吊桥上跨马而立,与百步外的吐蕃士卒对峙着。

过了一会,骆铃声响,倚祥叶乐骑着骆驼上前。

隔着比一箭之地稍远些的距离,倚祥叶乐抬头看着王忠嗣飘扬的旗帜,用苍老而沙哑的声音道:“没想到,在洱海再遇到了老朋友。”

士卒将他的话喊出来。

王忠嗣朗声应道:“敢犯大唐天威者,虽远必诛,不论在河陇,还是云南。”

他不用人传话,声音落入了倚祥叶乐的耳中。

倚祥叶乐“呵呵”而笑,道:“今日给老朋友一个面子,让他躲进龙尾关吧。”

又有马蹄声响,一匹骏马载着两个人过来。

倚祥叶乐愣了愣,眯起一双老眼,驱动骆驼赶上几步,只见那马背上是一个年轻英挺的汉人男子,而坐在其面前的,正是娜兰贞公主。

那年轻人与王忠嗣低语了两句,这批断后的唐军们于是挑衅地看了吐蕃大旗一眼,返身,退回龙尾关。

吊桥缓缓往上提起。

有将领想要率兵杀过去,倚祥叶乐抬起手,止住。

“不要急,野兽进了笼子,捕猎就成功了一半。”

~~

龙尾关的城门缓缓关上。

王忠嗣看着城门处密密麻麻的士卒,摇了摇头。

剑南军被打成这样,抛下辎重仓促入城,已失去了强攻太和城的机会,之后的仗更难打了。

接着,薛白避开旁人,与他低语了一句。

“王天运攀上苍山了。”

王忠嗣眼睛一亮,伸手拍了拍薛白的背,道:“这边说。”

两人走过城头,在西边的城垛停了下来。

夕阳下,能看到段全葛部收兵歇整,留下满地的红色晚霞。

“他放信号了?”

“我亲眼看到的。”

王忠嗣沉吟道:“得告诉他,龙尾关已攻克了,下一步是取太和城。”

“他该能看到。”薛白道:“他手里有一柄千里镜。”

“好!”

王忠嗣叫了一声好,踱着步,道:“依约定,他明夜就该奇袭太和城。”

这是王天运出发前就说好的,苍山上消息传递不变,发出信号后次夜出击。另外,苍山顶上天寒地冻,唐军士卒在上面也不可能待得更久。

换言之,今夜到明日之前,他们必须得击败段全葛。

……

与王忠嗣商议过军情,薛白走过城楼,前方却有一名官员迎过来。

“薛郎,我是剑南军行军司马崔论,这里有几封家书带给你。”

“崔司马有礼了,敢问是何人托崔司马帮忙带的信。”

薛白想了想,不记得自己安排的送信渠道里有崔论这一号人物。

“是杨国舅家的郎君,杨暄。”崔论的回答颇让人意外,“杨郎君说与薛郎是同窗、同年。”

说着,他从袖子里掏出一个颇厚的信封,递给了薛白。

“多谢崔司马。”

“是我该多谢薛郎今日救命之恩。”

薛白回到城楼,展开信封,发现有好几封,一封是杜五郎写的,说他从杨暄那听说了他有一个同年郑回任西泸县令被南诏俘虏了,他们便赎回郑回的家小之事。

随着这封信,还有一封乃是郑回的阿娘写给郑回的,薛白也看了,无非是说了情况,告诉郑回他们一切都好,在信的最后,还叮嘱郑回不可忘了国恩而失节。

薛白仔细将这封信收好,眼中透着些思量之色。

过了一会,他继续看信,竟看到了有一封是杨暄写来的,看字迹就是旁人代笔。

杨暄在信上说,朋友一场,薛白如今被贬到交趾为官,他一定会尽力帮忙……后面只有落款那歪歪扭扭的“杨暄”二字是其亲笔。

薛白摇了摇头,最后看向杜妗的来信,信中说了些长安之事,末了,用了几句简单的密语。薛白提笔破译了这段密语,发现写的是“李林甫病重,恐不久于人世”。

毛笔提在那忘了搁下,薛白想着南诏这局势,只怕是赶不回见李林甫最后一面了。

~~

入夜。

攻城了一整天的段全葛在大帐中睡下。

睡着之前,他已安排了巡卫,防止唐军夜里突围。唐军今日才在围攻之下遁入龙尾关,士气、体力都处于最低谷的时候,当夜就突围的可能性当然很小。是因为他段全葛打仗十分周到,才会做这样的安排。

如此安排妥当,他心情也放松下来,不一会儿呼声大作。

“呼——噜——”

夜里做了一个奇怪的梦,竟梦到唐军袭营了。

“将军!将军!”

直到被人推醒过来,段全葛才意识到那不是梦,唐军竟然是真的袭营了,为何?突围的话也该从南面出龙尾关才是。

“慌什么?这是声东击西之计,派出擅泅水的,游过洱海,告知我阿兄,唐军很可能要今夜突营……”

段全葛每次下判断都很自信,斩杀杨罗巅时便是如此。

他披上盔甲,匆匆赶去指挥,然而,出乎意料的是,唐军竟不顾疲惫,几乎是全军出击,兵力上已完全超过了他,将他包围了起来。

倘若此时段俭魏能迅速支援,确有能够击溃唐军的机会。然而,他才刚刚派人去告知段俭魏,唐军要声东击西,支援一定无望了。

更让段全葛没能想到的是,唐军虽是疲师、败军,今夜的士气却是格外的高。

他终于还是在不可置信中战败了,这才想起鸣金收兵,准备撤回太和城,来不及了,后路已断。一支埋伏在山路中的唐军在他撤军途中伏击了他……

“该死!”

段全葛被五花大绑地带到王忠嗣面前,骂道:“王忠嗣,盛名之下,你也不过如此!被我困在龙尾关里像个缩头乌龟!”

王忠嗣懒得搭理他,下令待天明时斩杀他祭旗,休整之后则要再次攻打太和城。

天明,唐军在洱海畔誓师,把段全葛押到了大旗之下。

“王忠嗣,你这个懦夫!”

段全葛不肯跪,唐军士卒干脆砸断了他的膝盖,他摔在地上,犹在破口大骂。

“你们往北突围没用的,你走到穷途末路了!你早晚成了我阿兄的刀下之魂……”

“噗。”

唐军力士一刀斩下了他的头颅。

那头颅在地上滚了两圈,嘴巴还在一张一合,像是还在说话,让人惊疑不已。可惜,说的全是错的。

如此祭旗之后,唐军士气回复了许多,王忠嗣一声令下,奔往太和城。

~~

鲜于仲通其实是想率军去攻太和城的,奈何王忠嗣以他不适合与王天运配合为由,让他留守龙尾关。反而将他军中劲旅都借走了,只留下伤兵助他守城。

待得知王忠嗣把段全葛斩杀,鲜于仲通不由抱怨了两句。

“俘虏此等大将,一可用于攻城,二可用于献俘于阙下,使圣人欢心。王忠嗣性情残暴,为一己之杀欲,胡乱杀俘。”

说白了,他还是在意这献俘的功劳,认为王忠嗣是在忌惮他争抢功劳,才这般排挤他,杀俘也是为了要报功“斩杀”,不把俘虏留给他,不给他争功的机会。

眼下却不是说这些的时候,天亮没多久,段俭魏已集结大军,开始攻龙尾关。

鲜于仲通兵力不足,不敢怠慢,连忙打起精神应对。

~~

太和城。

号角声中,阁罗凤登上城头,居高临下望着山下源源不断的唐军士卒,长叹一声。

“君臣一场,又是兵戎相见了,圣人何以逼我至此?”

“大王,不用担心。”守太和城的主将牟苴道:“唐军没有辎重,没有攻城器械。不可能攻破太和城,这只不过是临死前的反击罢了。”

阁罗凤回头看了臣子们一眼,似在等不同的意见。

站在他后面的除了几个大酋,还有降臣们,郑回也赫然在列,他近来为阁罗凤打理钱粮军务、出谋划策,出力良多,短短一月,已成了南诏举足轻重的臣子。

之所以如此,还是南诏国初立,擅长文治的人才不多。

郑回眼看无人回答,而阁罗凤的目光又落在自己身上,遂出列,应道:“王上,不可掉以轻心。唐军已屡次出乎我等意料。王忠嗣既敢来攻,必有后招。”

“先生说,他还有什么攻城手段?”

“段大将军、吐蕃援军就在龙尾关外,加上龙首关的援军,两日内必至。唐军攻城时间只有两日,那本就不会是强攻,或有内应,或有旁的手段。”

阁罗凤连连点头。

此时,却有一队唐军上山,走到了太和城下。

“蒙舍诏本为化外一蛮夷小部,受大唐隆恩,封为云南王,安敢背信弃义?!还不自缚出降,请罪于阙下?!”

阁罗凤眼看这一队唐军像是要来招降他,十分意外。

他与唐朝廷分明都很清楚,他叛了就是叛了,向鲜于仲通请降,不过是装模作样罢了。今日唐军如何也开始装模作样了?

阁罗凤眼眸闪动,命人做了回应,大诉苦水,说他被张虔陀如何如何欺凌。末了,他还用上了郑回替他写的降书里的句子。

“嗟我忠心,上苍可鉴。九重天子,难承咫尺之颜,万里忠臣,岂受奸邪之害?!”

“阁罗凤!休在此假惺惺扮忠臣,若真是受奸邪所害,到长安说清楚!”

阁罗凤自不可能去,却没有当场拒绝,而是表示害怕又被奸邪所害,问唐军使节可否进城先说清楚。

他笃定对方是不敢的,但没想到他们当即答应了下来。

“大王。”牟苴道:“唐军这是想派内应入城,或是城中已有他们的内应,这是前来接洽的。”

“这是欺我是蛮夷,不会计谋啊。”阁罗凤道:“将计就计,放他们进来。”

城头上遂放下吊篮,把两个唐军信使放入了城中。

阁罗凤表现得还是心向大唐,彬彬有礼地将他们迎入王城,赐下美酒。

然而,那些粗鲁的大酋们就不那么客气了,逼着两个唐使喝酒,让人摁着他们,硬生生掰开他们的嘴没完没了地把酒灌进去,直灌得他们酩酊大醉,开始搜他们的身。

“大王,找到了。”

一颗腊丸从头发里被抠了出来,一捏碎,里面果然有两封信。

阁罗凤接过一看,脸色微微一凝,却是看向了郑回。

郑回留意到了他的目光,有些讶然,但还是克制住没有说话。

“先生看看吧。”

“是。”

郑回上前,接过信,待看到了母亲的亲笔,滞愣了许久。

之后,他从恍惚中意识到自己还在众目睽睽之下,遂收起了情绪,看向另一封短信,上面只有一句话。

“令堂无恙,愿与郑兄效安戎城旧事。”

郑回心一颤,慌张向阁罗凤行礼,道:“王上,这不是……”

“这是离间之计罢了。”

阁罗凤不等他说完,已上前执住他的手,道:“我不会中计,郑先生忘了吗?唐军要屠完太和城,才能消圣人心头之怒,我又岂能被这等小伎俩骗了。”

“是。”郑回匆匆应道:“我亦是……绝不受骗。”

他想了想,把母亲的来信撕了,撕成碎片。

阁罗凤拍了拍郑回的手,留在南诏国,郑回就会是开国功臣,也许还会是宰相,希望他不会因小失大吧。

~~

夕阳又到了苍山边,一点点从那积着雪的山顶落下去。

太和城的城墙下,唐军攻城半日,毫无收获,只能不甘地退下去。

之后,最后一点余晖也散尽。

静默的苍山之上,忽然响起了动静。飞鸟被惊起,山林里的野兽敏捷地逃窜开来。

一个胡子拉碴的人站起身来,拿着望筒看向前方佛顶峰的顶峰。

月光下,可看到佛顶峰上有一座城的轮廓,名为金刚城,与太和城是相连的。

只要进入金刚城,就能进入太和城……

(sdingdiannn/ddk54408392/138421243.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