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科幻 > 满唐华彩 > 第129章 金饭碗

满唐华彩 第129章 金饭碗

作者:怪诞的表哥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3-08-25 14:43:17 来源:顶点小说网

第129章 金饭碗

御驾抵达宫苑后,那些不受圣人亲近的宗室们先被打发走,各自回家盘算前途,被留下的才是得圣眷的。

“圣人口谕,‘既回了长安,且让薛打牌来打一圈’。”

薛白当着颜嫣的面被这般唤走,也算是坐实了赌博世家的名头。

一路进了禁苑,李隆基正在看安禄山麾下的采访使张利贞呈上贡物。

“安大府一直与工匠说,圣人喜欢酒器,也盼着到万岁千秋节为圣人贺寿。”

“胡儿有心,有心了,待他到了,自然可看到‘舞马’。”

李隆基哈哈大笑。

薛白随着内侍站到一边,目光落向李隆基手中摩挲的那把银壶,恍惚了一瞬间。

千年的光阴流转,他曾见过它,那时叫“鎏金舞马衔杯纹皮囊式银壶”。

舞马衔杯,是大唐的又一盛景。每逢圣人生日宴,便会让舞马起舞,衔着酒杯给圣人敬酒祝寿。

这一画面,被鎏金浮雕在了皮囊壶之上,皮囊壶是契丹风格,从设计到制作都堪称一绝,与中原酒器完全不同。

旁人不了解,仔细一想,才知安禄山送礼的厉害之处。

得了解圣人有收藏饮酒器的习惯;得了解舞马乃圣人得意事之一;再不露声色地提出很在乎圣人的生日。

薛白自愧弗如。

比起安禄山讨好圣人的功力,他差太多了。

圣人生辰是何时?九月初八。

万岁千秋节,安禄山那是当成一年中最大的事来办的,连打仗都是为了能在秋天来献俘。

这还仅仅是一件小礼物,而这般礼物,那箱子里还不知凡几。

且眼下才刚开始,安禄山送礼的车队如今还没走完路程,更多的俘虏、牛羊、驼马,珍禽异兽、珠宝异物都在路上。

张利贞又呈上了好几样贡品之后,李隆基终于留意到薛白,开口又叱了一句。

“薛打牌,为何一脸不情愿啊?!”

“回圣人话,我马上就要岁考了。”薛白故作为难道:“总是彻夜打牌,此后好几日没精神。”

李隆基大笑。

上赶着想与他打牌的人不知凡几,反倒没有强人所难来的有意思。

“朕尚且不觉得劳累,你才多大年岁?”李隆基放下手中的金盏,浮起了得意之色,“来,上桌。”

一旁,才拿起下一件金器准备开口介绍的张利贞一愣。

他往年前来送贡品,每一桩器物圣人都要听他讲解,有时还问上几句。还从未有过今日这情形。

薛打牌?

时隔一年没来,长安城竟出了这样能抢圣心的人物。

~~

这次一起打牌的是杨玉环、张汀。

张汀身为太子良娣,常常入宫打牌,倒也没人担心李隆基会再抢一个儿媳妇。

因为李隆基身边的美人其实太多了,朝野知名的就有数十个,个个都有一段风花雪月的故事。他如今六旬,需要的更多还是玩伴。

这边牌局一起,那边李龟年拨弦,开口唱歌,与许合子又是不同的味道。

“红藕香残玉簟秋……”

杨玉环推了一张牌,跟着轻声哼唱,唱法却与李龟年全然不同,竟是已将薛白那唱法融会贯通了。

李隆基接着唱,愈发得意,轻蔑地扫了薛白一眼,问道:“比你唱得如何啊?”

薛白讶道:“我唱歌那样……圣人与我比?”

“哈哈,竖子,连同样的唱法也听不出?”

“音律是高雅之物,我只能打打牌。”

李隆基莞尔道:“朕既擅音律,又擅骨牌。可见骨牌与音律一般高雅。”

张汀虽不知他们在聊什么,但天子说了笑话,她当即凑趣地笑起来。

“托圣人洪福,我也高雅了。”

说罢,她推倒面前的骨牌。

“胡了。”

李隆基朗笑,赏赐了张汀一件贡品。

任内侍宫娥们上前垒牌,张汀道:“我来之时,恰遇阿菟回来,说起终南山之行,不住地说起此番难得见了名动长安的薛郎呢。”

“一转眼,阿菟也及笄了啊。”

“女儿家嘛,见了新奇的事物难免好奇,又是故事又是新词,说也说不完。”

李隆基自是能察觉到张汀的意思,目光看向薛白。

薛白低头抿了一口水。

“竖子,在说你,伱避什么?”

在避什么,连一旁的内侍们心里都清楚,这大唐,谁愿娶宗室女啊?圣人的公主、郡主又多,个个愁嫁。

忽然,杨玉环笑了笑,道:“少年郎得了夸奖,还懂得谦逊。”

她招了招手,唤张云容把今日收到的一只莲瓣金碗拿过来。

这只金碗又是安禄山所造,碗壁上捶出了莲花瓣纹,极为精致。

锤揲浮雕工艺并非中原匠师所擅长,可见安禄山绝对是送礼的一代宗师了。

“你献了那些好东西,圣人许你长大后的前程,我却还未赏你,便以这金碗赠个‘衣食无忧’的好彩头……前提是你赢了今日的牌局。”

“谢贵妃恩典。”

有了金饭碗,何必尚公主?

李隆基闻言,嘲笑道:“太真所赐金碗,能装酒十斛,你可饮得下啊?”

“圣人若舍不得给,赢了这小子……”

张汀见圣人不肯再聊赐婚之事,心中失望。

玩笑般的一句话之后,杨玉环美目一转,瞪了薛白一眼,带着些提醒、警告之意。

——这次且替你解围,看你往后再敢招惹是非。

~~

阳光透过纸窗,照着桌案上的金碗熠熠生辉。

“好漂亮啊!”

青岚已趴在那盯着它看了好久,连眼睛里都闪动着金光。

她却不舍得用这金碗倒水,将它擦干净了仔细收起来,倒像是供起来养着一般。

薛白却对这些金啊银啊丝毫不感兴趣,觉得瓷的就蛮好。

他盯着青岚的背影看了一会,忽然在想,上次问她“想不想当我的侍妾”真是太没有气势了……每次刚睡醒时都是这些乱七八糟的念头。

长安城不像终南山清静,还没醒过神,已经有客来见。

……

堂上,裴谞正在与杜五郎闲聊,看似云淡风轻,眼中却透着一股焦虑,一见薛白便站了起来。

“薛郎终于回来了,终南山一行,可有收获?”

“随启玄真人学了吐纳之法,顿悟良多。”

裴谞笑道:“昔年,卢藏用隐居终南山而得授高官,反而矜矜业业务事者,官途难走啊。”

薛白会意,引着裴谞进了书房,问道:“裴公又有麻烦了?”

“安禄山马上要进京献贡了。”裴谞道:“此胡是哥奴门下,且已放言要御史大夫之位,势必要对付家父。”

“这般嚣张?”

“胡儿深得圣宠,势必要在圣人面前构陷家父,到时只怕还得请国舅与薛郎帮衬一二。”

裴谞脸色凝重,能跑来与薛白这一介白身商议,可见对形势的预估很不乐观。

薛白却是问道:“既然要构陷,总该有个罪名。哥奴、胡儿也不能凭空害了裴公吧?”

裴谞知他这是在问裴宽的底细,本不想说。然而犹豫之后,还是选择相信眼前这个盟友。

“家父在范阳节度使任上时,曾纵容边军劫掳契丹奴婢,私下发卖分赃,谎报战功。当然,这是边军惯例了。”

“既是惯例,他们能以此对付裴公?”

“薛郎可知契丹之事?”

“愿闻其详。”

“开国之初,贞观三年,契丹大贺氏依附大唐,赐李姓,之后七十年大贺氏一直以松漠都督之身份治理契丹八部,直到遥辇氏与大贺氏内讧,叛唐,投靠突厥……”

裴谞大概说了契丹之乱的由来。

简单而言,大贺氏忠唐,遥辇氏叛唐。

“开元年间,圣人任命张守珪为范阳节度使,屡破契丹。后利用大贺氏的李过折,除掉了遥辇氏的可突于,朝廷封李过折为北平郡王、松漠都督,统领契丹,看似结束了契丹之乱。圣人认为张守珪立下了不世大功,欲重赏,甚至要封他为宰相。但薛郎可知,张九龄为何反对此事?”

薛白道:“功劳有假?”

“除掉一个可突于,根本就解决不了契丹之乱。就在第二年,遥辇氏的首领就杀掉了李过折,重新叛乱。故而,张九龄认为张守珪的功劳根本不足以拜相,‘且守珪才破契丹,陛下即以为宰相;若尽灭奚、厥,将以何官赏之?’”

“这是家父之前的一任范阳节度使张守珪,再说后一任安禄山,此人是张守珪的义子,擅胡语,狡猾,打仗的才能是有的。但张守珪、安禄山皆有一个本事,即谎报战功。”

话到这里,裴谞有些为难,问道:“你可明白我的意思?家父在范阳节度使任上,整肃军纪,体恤民情。认为欲灭契丹,当有长远打算。”

薛白反而敢直说,道:“圣人更喜欢张守珪、安禄山这样能来事的臣子。”

从这些事里就能看出李隆基治国的敷衍。

张九龄看待契丹局势显然更有远见。至于李隆基,与其说是短视,不如说是好大喜功,且没有耐心,他未必是看不出契丹之乱的根源,就是觉得烦,耽误他享受了。

所以,张守珪打了一场胜仗,再夸耀一下战功,就是平定契丹,功勋卓著,堪比卫霍。大唐盛世,千好万好。

自满、自得、自私。

这个皇帝早在开元年间就显露出了骄纵的心态,只是当时还有诸多名臣良相约束。

到了如今,已没有一个人能够制衡这唯我独尊的皇帝了。

“边军恶习,家父在任上时其实是约束得最好的,但确实有。”裴谞道:“此事如何说……安禄山在范阳,年年出兵,与契丹互有胜败,在圣人眼里就是大功。家父在任时,无胜无败,反而要被拿到罪证了。”

天宝年间的朝堂风气就是如此。

会钻营的,能把一成的功劳吹嘘为十成;太本分的,有半成的疏漏都能被构陷为十成。

问题出在根上,薛白也无办法。

“我只是一介白身,并无权力在此等军国重事上向圣人进言,国舅也不知边事。”薛白道:“裴兄希望我如何帮忙?”

裴谞缓缓问道:“有资格在圣人面前议论东北边事的,能说句公道话的,该是西北将领?”

他这是想请东宫和解了,西北将军当然不是个个都亲近东宫,但眼下,在边事上的话语权能压过安禄山的,绕不开四镇节度使王忠嗣。

今日来既是通气,也是想通过薛白结交王忠嗣。也许王忠嗣一两个月内攻下石堡城,到时一句进言就能保裴宽。

薛白会意,摇了摇头。

但他再一想,裴宽也是无可奈何了。

眼下这个被哥奴把持的朝堂,除了王忠嗣,还真就没有别的有份量的重臣敢出面与安禄山论边事。

“裴公想亲近东宫,我不反对。眼下我只是白身,且岁考在即,此事便不掺和了,专心学业。”薛白思忖到最后,缓缓开口。

裴谞一愣,问道:“此为何意?”

“划清界限。”

“可……”

“都是圣人的臣子,凡事该就事论事。”薛白正色道:“否则,难道我们是朝中拉帮结派的朋党吗?”

裴谞目光闪动,隐约有些明白过来。

他微微苦笑,道:“今日来我却还有一事……本是想与你议亲事。”

“眼下这关节?此事只能作罢了。”

~~

薛白才不想娶裴家的女儿。

他如今立下了志向,自也有了娶妻的标准。

既不能是李氏公主又不能是树大根深的世族之女,门第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能支持他但不是支配他,有名声有才干最好,其后性格、才情也得好,能服人且大度,品行能让人敬佩。

毕竟是家国天下,如此才能安稳……

想得太远了,他摇了摇头,驱散这些有的没的无聊念头,拿起文帖以及一大袋西域大红枣,去了颜家。

~~

“一个大西瓜……”

“阿兄,西瓜是什么?”

“寒瓜,继续,一个大西瓜,一刀切两半,一半送给你……”

院子里,蝉鸣声响了一会,倒也不吵,庭边的树丛里开着白色的小花,给人一种悠闲之感。

薛白与颜嫣一前一后,慢腾腾地打完一套拳,收拳,吐气。

“记住了吗?”

“哪有这么快就记住的。”

“哦。”

“阿兄明日再过来教我。还有,今天的故事也太少了吧?”

颜嫣近来气色确实有好一些。

她以前血气不足,脸色有些苍白,今日打完拳脸颊却颇为红润。

“岁考主要考帖经,不考故事。”薛白道。

“我有季兰子的戏文看,她可比阿兄勤快多了。对了,她能直接到阿兄家中去拜会吗?总得把戏文给阿兄过目。”

“我明日过去吧。”薛白并不想放李季兰到家里来。

如今颜宅最多的就是丹参、黄芪,近来薛白每日前来,颜嫣喝黄芪汤的时候,韦芸都会熬一碗丹参给他喝。

打完拳,两人坐在庭中的石桌边捧着碗喝。

“好苦,黄芪汤里放了好多当归。”

颜嫣叹了一口气,见薛白都喝了丹参汤,只好继续灌药。

“阿兄喝这个有什么好处吗?”

“不知道,哦,师娘说固气养元。”

~~

是夜,薛白做了个梦。

梦到他处在两块巨石中间,本来待得好好的,忽然左边跑来一个大胖子,右边则跑来几人,男的女的道士都有,两边都开始推动巨石。

薛白本以为自己要死……幸运的是,巨石似乎变成了别的东西,软绵绵的,才没挤死他。

梦到后来,果然还是变了味。

他醒了之后坐在那发了会呆,心知这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大胖子要来,裴家吓得投奔了东宫,自己又何去何从?

忽有些后悔在梦里时没能给这些人每人都甩上一个大巴掌。

“让你们推。”

……

下午去了玉真观。

走过辅兴坊的小巷,这次竟是见到了广平王李俶。

“薛白?这么巧。”

李俶眼睛一亮,热情地上前攀谈,道:“我前来探望姑祖,你呢?”

“广平王不是被禁足了吗?哦,我这般问,太过失礼了。”

“无妨,姑祖不久便要回王屋山,我遂请求前来见她。”李俶再次问道:“你来此何事?”

“以文会友。”

“薛郎才气,以文会友,雅哉。”

李俶笑容温和,如薛白的至交好友一般,揽着他到一旁亲切说话。

“你与右相府十七娘之事我已知晓,或便是你说的难言之隐。可惜,世事不由人,强求不来。”

“是。”薛白道:“强求不来。”

“想开些。”李俶道:“你往后会遇到更适合你的妻子,男儿成亲后还是该规范言行,善待妻子,对吧?”

“广平王所言甚是,该善待妻子。”

李俶愈发亲切,道:“我视你为知己,因此交浅言深了,莫见怪。”

两人寒暄了几句,方才别过。

薛白步入玉真观,回头看了一眼李俶的背影,想到张汀在圣人面前那些言语,微微皱眉。

他觉得这位皇孙近来有些太过自由了。

第二章还在写,大家不要等~~我调整一下,后面尽力准时~~求月票,求月票,月初求票,感谢大家~~

(sdingdiannn/ddk54408392/140547270.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