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科幻 > 满唐华彩 > 第122章 道宫

满唐华彩 第122章 道宫

作者:怪诞的表哥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3-08-25 14:43:17 来源:顶点小说网

第122章 道宫

天蒙蒙亮,节奏有致的敲门声响起。

薛庚伯一听就知这是雅客,他腿脚虽不灵便却异常敏捷,赶上前开门一看,又惊喜又慌乱。

“颜县尉?这么早就来了,快快有请……大娘子,颜县尉来了!”

“与薛白约好,今日带小女到终南山求医。我夫妇激动难寐,来得太早了。”

颜真卿还是初次到薛白家中作客,抚着长须入内,须臾目光便被一个木制的物件吸引了。

“此为何物?秋千不似秋千,莫非名为‘立秋千’?”

“踩着走路用的,可谁还嫌走得少啊?许久没人用了。”

“这大木框、矮木框又是何物?”

“一个是六郎常挂上去玩,说能长高,另一个是郎君们在两边抛球玩的。”薛庚伯压着声音,赔笑道:“都是些累人的没用物件,堂上有个摇椅才是神了,颜县尉坐一坐吧?”

颜真卿在摇椅上坐下,感受了一会,初时有些不安,再摇了一会,才觉有趣。

柳湘君忙迎了出来,趁薛白还未起,领着韦芸、颜嫣往后院参观。

一个婢女搬来了梯子,爬上院墙,向西后院那边挥手。

“青岚,快开门。”

“来了来了,郎君昨日吩咐收拾了物件,卯时二刻出发……见过颜三小娘子。”

颜嫣与青岚相熟,上前见了礼,往西后院一看,亦是见了什么都觉得好奇。

“这是什么?”

“吊床,下午躺在上面纳凉,可舒服了。”

“那个呢?”颜嫣指了指另一个挂在树杈上的物件。

“沙袋敌人。”青岚道:“郎君有时会出手打它。那边还有一个沙袋,郎君背着它蹲蹲。”

颜嫣又跟着青岚看她洗漱,植毛的牙刷、草药牙粉、澡豆胰子是当世已有的,薛白院子里的却有些许不同,据青岚说,这些都是她郎君想要改进的物件。

……

薛白在睡梦中听到了女子清脆的说话声,还以为是青岚。

但他睁开眼,却见颜嫣站在屋门口探头探脑,一双乌黑明亮的大眼睛与他对视了一眼,颇为无辜。

“阿兄你……”

“快出去。”

薛白连忙起来,拉过薄毯,将这小姑娘赶出去。

他收拾停当,出了屋子。

颜嫣正在院中与青岚说话,转头见了他,笑话他道:“阿兄的‘闺房’可是不给人看的?”

“嗯,不能进。”

“不进就不进,有什么不了起,我也是不小心才误闯了。”

颜嫣心里却惦记着他屋子里还有许许多多未曾见过的新奇事物,且留下了或改变了她一生的深厚印象。

待回到前院,他们便要出发。

颜真卿还有公务在身,薛白带着韦芸、颜嫣以及一应仆婢,与玉真公主的大队人马汇合后往终南山去。

~~

楼观台玉华观距长安城有一百余里,车马缓缓而行,要走整整一天。

这路途对于有些人而言很辛苦,于有些人却只觉有趣。

颜嫣已经许久没有出过远门,见什么都新奇,掀开车帘看去,薛白在她的马车边驱马而行。

她探出头,往前方看了眼,见李腾空骑着马却没敢过来,不由为这不争气的好友摇头叹息,心想还是得自己出手。

“小仙阿姐,这里。”

李腾空遂驱马过来,问道:“三娘可有不舒服,是车马太颠了?”

“不会啊,我们来说话吧?”

“好。”

李腾空忍不住偷瞥了一旁的薛白一眼,也不知该说什么。

不多时,李季兰在大队车马中找到了他们的,径直驱马到薛白身边。

“见过薛郎,我无郎君高才,日夜琢磨,戏文却只写了半折,犹不满意,可请郎君过目?”

前几日在宴上,她看了薛白写的半折戏文,已一口答应要为他执笔写《西厢记》,此时却是等不及到终南山楼观台便想让他看看。

说着,李季兰一手持缰,转过腰肢要往身后的马褡子里拿她的卷轴。

她骑术一般,做这动作时没控住马匹,身体一晃,差点要跌下马背,薛白眼疾手快,连忙倾过去扶了她一把。

“多谢薛郎。”

李季兰惊魂初定,敛眉道谢,桃腮粉脸,似是秋波流转。

薛白知她是真害怕而非撒娇,未曾因此而起绮念,接过卷轴,在马背上展开看一眼。

“薛郎小心。”李季兰柔声提醒。

李腾空在薛白的另一边,目光却是落在他的马前,留意着路况。

《西厢记》的故事很简单,难的是文笔才情。语句要如花间美人,满口余香,以戏腔唱出来才能引李隆基动容。薛白读书时背诵了其中一折戏文,还忘了大半,只能勉强把记得的内容写出,让人仿那文风来写,自是极难的。

李季兰之才情,确是适合做这件事的。

开篇写崔家寄灵柩于寺庙这么一桩小事,她也能写得花团锦簇,清丽婉约。

但薛白认为,还能更精进。

“季兰子才华横溢,唯有些许不足。”他收了卷轴,缓缓说道。

李季兰眼神一亮,问道:“只有些许不足吗?小女却觉得远远不足呢。”

她似乎完全忘了自己是个道士。

“戏曲是歌与故事的结合。”薛白随口胡诌,“但戏曲不是故事,不可如文赋般直叙,交代背景身世,当借人物来说,到时才好唱。”

“可若让崔莺莺自陈身世,闺中女子岂好说得那么详尽?”

“也是。”薛白思量了一会,道:“那让她阿娘来说如何?”

“薛郎真是高见。”

说过写法上问题,薛白又道:“季兰子诗才无双,只是这诗放在戏文里,太工整了些……”

“对,对。”李季兰连忙点头,“这正是小女苦思懊恼之处。”

她兴致一高,脸颊更添一抹红晕。

“薛郎写曲词,‘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真是美极了,这般长短有致,依着戏腔唱出来方有那韵味。我却只知写诗,一整折下来,唱法变化太少,总是单调。”

可惜马背上不便抚琴,她只好清唱了几句。

“我写愁思,‘情来对镜懒梳头,暮雨萧萧庭树秋’,唱起来远无那‘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此恨谁知’来得婉转丰富呢……”

薛白实则才情远不如李季兰,大部分时候都只是默默听着,渐渐明白她薄弱之处在于听过的词曲太少了。

“不急,待到了终南山,我拿些词牌给你看看,写时自然也就放开了。”

“真的?”李季兰喜道:“多谢薛郎。”

颜嫣在一旁看着,眼见李腾空如清辉冷月一般,其实就是插不上话,只好再次出手。

“阿兄,你是写了新的故事吗?却不给我与小仙姐看。”

“是戏曲。”薛白道,“须等排演出来了才算完成。”

“戏曲是什么?”

薛白与李季兰大概说了,颜嫣只觉是婆婆妈妈的情爱故事,兴致大减,嘟囔道:“可我还是更喜欢看猴子取经……小仙姐,伱呢?”

李腾空被问得慌乱了片刻,连忙稳固道心。

虽然,薛白与季兰子因这戏曲走得有些近了,可她总觉得这《西厢记》是他依着与她的故事来写的,彼此爱慕,为家人所阻。

可惜,故事里说张生中了状元便能终成眷侣,而实际上两人之间的阻隔却比张生与崔莺莺还要大得多。

真如他戏文里写的,此恨谁知?

“小仙姐?”

“啊?哦,贫道看来,都差不多。”

颜嫣最了解薛白了,道:“阿兄才不管我们喜欢哪个故事呢,我看他定是又想向圣人献宝,官迷一个。”

“就是,上进鬼。”

气氛这才轻快起来,几个小娘子们聚在一起,胆子大了不少,平时不敢调侃薛白的话此时你一句我一句地说。

~~

一大早出发,直到夜幕深沉,队伍才抵达楼观台。

虽是在夜色当中,薛白还是能看出这道宫占地极为广阔,乃是占据终南山北麓群峰的一大片宫观群。

中心宫殿乃是宗圣宫,玉真公主住的玉华观已不算偏,离宗圣宫还有七里山路,可见这片道宫之大。

玉华观也称为“玉真公主别馆”,修建得恢宏大气,且与周边景色相融,典雅自然。

夜风吹来,带来长安城所没有的清凉之感,十分舒服。

众人绕过正殿,玉真公主与女冠们自有居处,薛白与颜家人则被领进一座独门独院的客院。

“请。”

引路的老婆婆年岁颇高,腿脚却很利索。

走进客院大堂,悬挂在堂中的竹帘引起了薛白的注意。

因其中有几片帘子上题了诗。

薛白提着灯笼看了,帘上的书法不同于颜体的端方,大开大合,参差跌宕,仪态万千,尽显洒脱。

他先念了诗名。

“《玉真公主别馆苦雨赠卫尉张卿》,这是?”

老婆婆想了想,嘀咕道:“当年那小子叫什么来着?自称名气很大。哦,李白,在这住过一段时间。”

说着,她不满地抱怨道:“乱写乱画,公主也不让换了这竹帘。”

薛白虽猜到了,依旧震撼,又问道:“敢问这卫尉张卿是?”

“可能是宁亲公主的驸马张垍吧,当时他常来看望李白,饮酒,酒坛子丢得到处都是……”

穿过堂院,分了屋子,颜家母女一屋,薛白与青岚一屋,各自住下。

一夜无话。

次日,薛白早早便起来,站在玉华观的高台上眺望远处,只见千峰耸翠,楼台相叠,绿树青竹掩映着道家的重重宫观,景色秀丽。

夏日炎热,山林中却很清凉。

他深吸了一口终南山中的清新空气,舒展双臂,打了一套太极。

不知何时,一名仙风道骨的中年道士也走到了石台,站在那默默看着他。

薛白一套动作收尾,见了这道人,当即行礼道:“可是启玄真人当面?”

“你便是那名噪长安的薛白了?”

“晚辈正是。”

“贫道看你能打出这般拳法,当有慧根,可愿随贫道修行?”

“晚辈俗事未了,凡心太重,还是更喜欢在红尘中打滚,可惜辜负道长一番美意了。”

薛白很礼貌地拒绝了,忽然想到,倘若真成了启玄真人的徒弟,那与李腾空可就是师兄妹了。

于是,近来常听到的一个词莫名跃入脑海。

——道侣。

他连忙挥散这念头,暗自警惕自己近来越来越经不住小姑娘的考验了。

“凡心是太重,还算有自知之明。”

启玄子王冰深深看了薛白一眼,摇了摇头,叹道:“你要为何人看病?且带贫道去看看罢了。”

“多谢真人。”

看诊时,薛白一直观察着王冰的神色,见他没有显出为难或凝重之色,暗暗松一口气。

却见王冰招过李腾空,带着些考较意味询问了几句。

“心府血气不足,得长年调理,腾空子的方子颇对症,略作调整即可,丹参舒心丸与黄芪补血汤先每日吃着,这阵子老夫再教你们一套吐纳养气的功夫,增心肺气血运行,如此调理几年再看……”

~~

山中清净,其后几日都过得舒坦惬意。

薛白每日清晨陪着颜嫣跟着王冰学吐纳养气之法,练体养生;之后与王冰、玉真公主品茶谈天;下午先忙一会学业,再与李季兰、李腾空讨论文学戏剧;有时会聊到入夜,有时则一起喝杯小酒,玩玩行酒令。

在当世能这般活,大概也算是神仙日子了。

薛白却知,玉真公主邀自己入山必不会这般简单。

果然,到了六月末,她便发出了邀请。

“中元节祭祖,要拜祭老君,圣人也许会来,醮法需提前准备,贫道明日便去宗圣宫,薛郎可一道去?”

薛白早有准备,且已猜到了谁想要见自己。

玉真公主是圣人的妹妹,若与子侄一辈来往,肯定不会与李十八娘这种年轻的玩到一起,自是李大郎、李二郎、李四娘这样的年岁的与她交情更好些。

大郎毁了容,二郎已死,四娘被幽禁,正是最惨的几个。

想必玉真公主能这般坦然相邀,因只是冲着交情,而非利益。

薛白遂也不点破,从容应道:“自当随无上真人前往。”

……

宗圣宫比玉华观更加恢宏,占地一百余亩。

沿着石阶缓缓而上,偌大的山门前竟有北衙禁军在巡卫,在道家的清静氛围中添了皇家的威严之感,想必中元节圣人真会来。

倒也不耽误国事,反正不来终南山也是在骊山。

穿过一道山门又见一道山门,分别是玉清门、上清门,第三道山门上则书着“仙都”二字。这道宫规模,不逊于一整座城。

道士们飘然穿梭于其间,确有仙都之感。

继续往前走,一株银杏树植于庭中,也不知有多少年了,枝繁叶茂,苍老而挺拔,周围甚至有甲士看守。

“此为太上玄元老君亲手所植。已有一千四百余年的树龄。”

玉真公主难得介绍了一句。

她停下脚步,道:“贫道还有事先往正殿。季兰子,你领薛白与腾空子到紫云观客院稍坐。”

“是,真人。”

李季兰便引着薛白往西边的宫观走去。

绕过一重山峦,前方渐渐偏僻。

看得出来,山峦后乃是隐居的道人的住所了。

终于,一座宫观出现在小径尽头,李季兰抬头一看,念道:“紫云观,是这里了。”

一名很苍老的女道长迎了出来,安排两个女冠在堂上歇息。

待看向薛白,她却是道:“何处跑来个小郎子?长得这般俊,定要影响此间小坤道们修行,且到偏院去待着吧。”

李腾空、李季兰只觉好笑,眼看薛白被赶到偏院。

~~

偏院破旧,地上杂草丛生,檐上挂着蛛网,似久无人打理了。

薛白回身关上院门,继续往里走,院中有个小殿,供奉的是个地官神仙。

两个道士正站在那,一个是中年女冠,一个是十七八岁的少年。仪态都显得有些萧索,给人一种老树枯枝之感。

他们的气质不够从容,显得很紧张。

“你……”

中年女冠似乎忘了怎么与生人说话,开口之后停顿了一会儿整理情绪,才显得自然了一些。

“贫道,道号顺宁……我乃圣人第四女唐昌公主。”

时间紧迫,她终究是没心思拐弯抹角,直接报了身份。

薛白并不惊讶,道:“见过公主。”

他知道这是李琮的安排,李琮迫不及待地想让他能确定身世,以成为皇长子一系的拥趸。

唐昌公主拉过那少年道士,又道:“这是我儿,薛广,你们可以兄弟相称。”

薛广嚅了嚅嘴,没说话。

他脸色有种不健康的苍白,手缩在道袍里,拂尘稍稍转头,因不擅长交际而显得过份不安。

薛白遂行礼道:“薛兄。”

唐昌公主有些尴尬,犹豫着,缓缓道:“广儿是你的亲兄长,也是你在世上最亲的人,你们可以多……”

薛白打断道:“敢问公主,可是庆王让你们来找我的?”

“这……是。”

“公主可知此事很危险?若让有心人察觉,我们都是交构之罪。”

“我并不了解这些,我们被幽禁了十余年,很少能见到外人。”

“理解。”薛白道:“但事实是,即便危险困难,庆王还希望你来,把我的身世告诉我?”

“是。”唐昌公主解释道:“我认为你也该知道此事。”

这几句试探之后,薛白其实已得到了谈话的主动权。

他看得出来,十年幽禁,让唐昌公主处在一个极为被动的局面上,也终于肯给她一个说话的机会。

“公主确定我是驸马的外室子?”

“嗯。”唐昌公主道:“开元十六年我嫁于驸马,开元二十五年驸马身死,将近九年间,我从不知他在外面置了外室,直到三庶人案发,驸马惨死于蓝田驿,朝廷彻查薛家产业,相国夫人才告诉我,驸马确是在曲池置别宅,生有一外室子。”

薛白听着,有了第一个疑惑,记在心里,没有打断她。

唐昌公主又道:“当时,我自身也是朝不保夕,唯求相国夫人设法保一保这外室子,她答应了,可惜张公已罢相,只能在暗中赎买你,十年间,他们将你养在安业坊别宅中,直到老臣相继过世,宁亲公主发现了此事,她一直与我有嫌隙,故意发卖了你,我是近来才听闻此事……”

薛白仔细听完,开始问他所疑惑之事。

“那这个外室子一开始就名叫‘薛平昭’吗?可有别的名字?”

“我不知。”唐昌公主道:“驸马生前从未与我提过这个孩子,方才说了他死后我才得知。”

“生母呢?总有生母。”

“我亦不知。”

“那是抄家时公主只愿保驸马的骨血,任由那外室妇人被卖入教坊、母子分离,是吗?”

“不是。”唐昌公主急道:“我从未这般交代过……”

“那是相国夫人这般决定的?”

“没有,定没有,当时大难临头,多救一条无辜尚来不及,岂有这般心思?之所以没有找到那外室妇,也许早便过世了。”

薛白笃定道:“公主没与我说实话。”

唐昌公主愣了愣,忙道:“这些都是真话,这是你幼时之事,你真不记得了吗?你记得的吧?”

“冒着大风险会面,不说实话,何益?”

薛白说罢,转身就走。

“你等等。”

唐昌公主见他脚步不停,忙道:“等等,我与你说实话。”

薛白这才停下,道:“公主今日来见我,无非是听庆王夸大我的本事,希望能为儿子寻一个倚仗,若我们真是兄弟,往后自该相互扶持;可若是假的,公主这般行事,反而是在招祸。要相互帮扶,首先得真诚不是吗?”

“自该真诚。”唐昌公主道:“想必你是记得的,该知我方才所言皆是真的,当时确实未找到你生母,也确是你在抄家入册时自称驸马之子、名薛平昭……我唯一未说的是此事有两种可能,一则,你是驸马之子;二则,你是他收养的。”

“是吗?”

“驸马确是暗中收养了一些孤儿,大大小小都有,认作义子,悉心培养,为的是往后能够……襄助殿下。”

说到这里,唐昌公主有些紧张地向四下看了一眼,声音也惶恐了些。

“薛家被彻查之后,这些孩童被找到了,我们很怕……”

果然。

薛白推测若只是为一个外室子,张九龄想赎就赎了,不必让妻子冒险去找唐昌公主。

想必当时的情形是,张九龄得知薛锈暗中养了许多义子,担心三庶人案因此牵连巨广,连忙让妻子去教唐昌公主说辞,以平息此事。

当然,薛锈替李瑛养士也正常,李唐宗室谋反像家常便饭一样多,这算是小事。

“当时别的义子都送走了,只有最远的曲池坊没来得及,被抄查了”唐昌公主道:“我猜想,你在被查抄之时自称驸马之子且报名‘平昭’,是出于忠义,既遮掩了驸马蓄谋之事,又有为驸马平反之决心,是个好孩子……”

说到这里,她也根本不能证明薛白的身世。

换作旁人定要失望,薛白却很惊喜。

对他而言,过往是谁毫不重要,重要的是以后能成为谁。恰是此事不能证明,决定权才掌握在他手中。

因为一点血缘或旁人几句证词就能任意摆弄他的命运,他绝不接受。他必须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自己做选择。

现在,他可以衡量其中有多少风险、多少机遇,考虑是否当一当薛平昭。

“这些你都记得,对吗?”唐昌公主试探着问道:“你方才一听便知我有隐瞒,因你并未失忆。”

薛白不答,反问道:“草诏是真的吗?”

“你竟知草诏之事?”

“草诏是真的吗?”薛白再次问道。

这个问题非常关键,关系到当了薛平昭是死是活。

唐昌公主却摇了摇头,道:“草诏真假我并不知。当时驸马已落罪,要被押送出长安,我追着囚车哭送,他说他们是冤枉的,有圣人草诏命他们入宫,但我并未亲眼看到过草诏。”

“你不曾就此事问三庶子身边之人?”

“我想问,但我赶到东宫之时,薛妃已经死了。”

“薛妃当时已死了?”薛白有些惊讶,道:“她死在薛锈之前?”

唐昌公主没有马上回答,而是看了他一眼,疑惑他为何打听这些。

薛白道:“公主希望我能帮扶薛兄,那平反此案才能让你们自由,不是吗?庆王让你们来见我,想来也是相信我的能力与立场。”

唐昌公主点点头,答道:“薛妃是与殿下一起被赐死的,就在驸马被押送出长安的同时。”

“换言之,圣人赐死三个儿子的同时驸马却只是流放,驸马直到押至蓝田驿了才被杀的?”

“是。”唐昌公主欲言又止。

“公主想说什么?”

“死的,还有一个孙子……”

“何意?”

唐昌公主嘴唇抖动了一下,还未开口,已先红了眼。

薛白道:“此事对平反此案很重要,你可以信我。”

“听说,逼杀殿下与薛妃的兵士是武惠妃的人,他们不等下旨保护皇孙已杀入东宫,几个皇孙都是被直接拉走的,殿下的三子抱着薛妃不肯松手,被误杀了……”

“怎么可能?”

“连你也不能相信,也是,误杀皇孙之事,天下讳莫如深,无人敢提,办案官员也只敢说殿下三子失匿了。但你可知?那孩子名叫‘李倩’,在他死的同一年,皇六子荣王李琬又生了个儿子,圣人亲自赐名‘李倩’,不等成年便封其陈留郡王,若非此事,岂有堂兄弟同名的?如今你问皇孙李倩是何人,世人只知是荣王之子,谁能想到还有个六岁的孩子被砍死在了母亲面前?”

“有证人吗?”

“怎可能有证人?连武惠妃也在同年因惊吓而死了。”

“那你是如何得知此事的?”

“当时我赶到东宫,有个宫娥跑出来与我说,那兵士拉不开皇孙,激怒之下以刀鞘砍在皇孙后颈,没想到弄死了人,那兵士自己也吓得当即疯了,不停砍杀周围人,想要灭口。东宫大乱,宫娥吓得乱逃,恰遇到我才说了此事,话没说完,龙武军赶到,她尖叫要逃,直接被一箭射死了,也正是因此,旁人不知我听说了此事。”

薛白听了,有些失望,武惠妃若不是因为矫诏死的,三庶人案就绝不可能翻案了。

那若被指为薛平昭,几乎就是死路一条。

然而,下一刻他无意识地摸了摸脖颈。

手指抚过那微微隆起的疤痕,他很清楚自己这是烙伤而不是刀伤……但莫名地,有一种念头像杂草一样开始往外冒。

若有利可图他可以当薛平昭,但要坐实这身份必然需要唐昌公主的帮助,那么河东郡公就得许给薛广。而他拼死拼活,连一个郡公之爵都得不到?

风险与所得完全不匹配。

三庶人案是一个沾到就能死的巨案,藏着天大的风险,本该有天大的利益。

这天大的利益,薛白一开始是不敢想的,他知道这时代谋天下很难。

可如今他已苦苦挣扎了一段时间,下场赌命,该下的赌注全都下了,忽然看到了更高的回报……野心一起,压都压不住。

是不是薛平昭、是不是李倩,这不重要。他也许就是个孤儿,无所谓,这最好。他没有心思在这种无关紧要的问题上去纠结,在意的是也许能成为并证明自己是李倩。

——太子李瑛之子,有资格争大唐皇位的人之一。

李亨、李琮、李琩都想争皇位,安禄山可争天下,那他为何不能?

与其扶持一个宗室子,不如扶持自己。

这想法不停在脑中蔓延,连自己都觉得疯狂。

但薛白知道眼下根本不是考虑这些太遥远之事的时候,连忙将思绪强压下来,提醒自己不能被权欲冲昏头脑,得先顾好眼前。

……

“也就是说,你并未亲眼确定当时东宫内的情形,这些是听闻的?”

“是。”唐昌公主道:“几乎已没人知道了。”

薛白又问道:“废太子有四个儿子养在庆王膝下?”

“不错,长兄待兄弟妹妹、侄子侄女一向很好。”

唐昌公主目光诚恳,道:“你可以相信长兄。”

这便是她今日冒险相见,所要告诉薛白的,为李琮争取一点助力。

薛白不急着下结论,他还要从长计议,遂沉吟着,缓缓道:“我明白了,公主、驸马对我有庇护养育之恩,这份恩情我必会回报,庆王的心意我也知晓了。”

“如今三兄当了太子……”

唐昌公主还想开口再说些什么。

忽然,院外有声音响起。

“薛白,你在里面吗?”

薛白听出是李腾空的声音。

她语气有些急促,似乎有重要之事要说。

薛白连忙示意唐昌公主母子不要发出动静,打开院门。

只见那年迈的女道长把李腾空拦在小径那边。

但在更远处,已有几名道士打扮的人往这边赶过来,个个步履矫健,显然并不是真的道士。

这次见面还是被盯上了……

抱歉抱歉~~我本来以为改二十分钟就好,改改就花了一个小时~~每天**千字确实在我极限之上,遇到需要斟酌的章节就完全来不及~~大家见谅~~

(sdingdiannn/ddk54408392/141023095.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