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科幻 > 满唐华彩 > 第112章 师门

满唐华彩 第112章 师门

作者:怪诞的表哥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3-08-25 14:43:17 来源:顶点小说网

第112章 师门

既遇到王维,薛白猜想是玉真公主回长安城了,她在洛阳、王屋山等地都有宫观。

想必启玄真人也是与她一起云游归来。

离开酒肆,再行到玉真观前,景象果然与平时不同,门前的车马、护卫多了许多。

薛白依旧到侧门叩门,来知客的是个从未见过的女冠。

“见过真人,我拜会腾空子。”

“好你个小郎子,敢到玉真观来勾搭。”

“真人误会了,我与腾空子是好友。”

女冠招手让他进来,亲自领他往客院,莞尔笑道:“欺我不懂,哪个不是‘好友’?还当腾空子是个专心修道的,却有你这般好友?”

一路说话,她语态自然亲切,微有取笑之意,到了客院,飘然而去。

薛白等了一会,李腾空来了。

多日未见,她清减了些,显得有些消瘦。

“你来寻师父为颜小娘子诊病吧?师父并不居于此,才归长安,昨日又去终南山了。留了一个补心室气血的方子可先服用,伱随我来。”

说罢,李腾空转身,带薛白往练丹房去,有些公事公办的态度。

“我可否到终南山拜会启玄真人?”

“你要去吗?”李腾空抬眸间似有些惊喜,须臾淡淡道:“若要去,寻个时日,我带你前往。”

“如此,多谢了。”

“听闻你又入狱了一遭?”

薛白道:“今日来,也是想向你道谢,多谢你为……”

“没有。”

李腾空有些慌乱,暗恼皎奴又乱说话。

她背过身,推开练丹房的门,道:“我不过是因有些家事回去,得知你的事,遂问了两句,一点忙也没能帮上。”

说话间,她走到药炉前,连忙换了话题。

“这次的方子可制成药丸,我已快制好了,你等一会吧?”

“好。”薛白道:“不论是否帮上忙,你替我求人,反遭奚落,我总该谢你。”

“你还说。”

李腾空终究是少女心事,近来先是天天被十一娘数落,又羡慕十四娘,回了道观还被人取笑与男子交往……总之就是乱了道心。

这些全是因为薛白,她不免有些恼他,此时终于是嗔了一句。不是怪罪他,反而显得像是男女间打情骂俏。

可反应过来之后,觉得不妥的还是她,连忙稳固道心。

“咳咳,我是修行之人,不因闲言而扰。”

薛白笑了笑。

李腾空偷眼一瞥,没忍住,问道:“你听说了吗?我十四姐之事。”

“听说了,我与杜位有几个共同朋友。”

“是吗?那你如何看?”

“人各有志吧。”

在薛白看来,杜位大好前途必会被李家连累,这么傻的事他肯定不会做。

李腾空不满地扁了扁嘴,在心里骂了一句。

“上进鬼。”

“你说什么?”

“啊?我没说话啊……”

~~

拿了丹药,走到廊下,恰听到有悠扬的琴音传来。

仪门那边的桃树下,一个女冠正在抚琴,身姿窈窕。

“我也得学音律。”薛白低声自语。

如今这个皇帝好音律,有这技艺傍身,对他的前程会有极大的助力,比如哥奴就擅音律。

李腾空正要说话,却有个五六岁的稚童从小廊那边跑来,身后跟着四名婢女。

“师姐,我到练丹房玩,可以吗?”

“去吧。”

稚童笑呵呵地爬过门槛,仰着头,努力嗅着药材的气味。

他长得粉雕玉琢,想必父母双方都是极好的相貌。

传闻玉真公主虽未嫁人却有个儿子,薛白遂很小声问道:“是玉真公主的儿子?”

李腾空被附耳问了一句,有些紧张,点了点头。

此时,抚琴的女冠听到动静,抱琴起身,向这边走来。

薛白原本以为是玉真公主,此时才发现这女冠是个十五六岁的少女,仪容妍美,艳若桃李。

“腾空子。”

“季兰子。”

李季兰应了,有些好奇两人的关系,不由问道:“这位是?”

“薛白。”

“原来是薛郎当面。”

李季兰眼睛一亮,大大方方行了一礼,道:“我亦爱读薛郎诗词,郎君以‘青玉案’为词牌,可有‘美人赠我锦绣段,何以报之青玉案’之意?”

说话间,她上前两步,眼角含情盯着薛白,像是对他有意思,但其实她纯粹喜爱诗词罢了,偏是生了一双桃花眼,一颦一笑都让人觉得美艳。

虽还是个懵懂的单纯少女,却天生红颜祸水的相貌。

薛白不知她说的诗,应道:“只是随意起名罢了。”

“真是大家风范,薛郎随意起名便有那般意境。今日有幸得见,郎君能否指点小女子诗词?”

“咳咳。”李腾空忙道:“他还有事,这便要走了。”

说话间,有些警惕地拉着薛白往外走。

李季兰跟了两步,还想与他们说话,偏李腾空脚步匆匆,只好作罢。

……

李腾空送了客,转回炼丹房,玉真公主正抱着儿子玩耍,李季兰站在一旁说话。

“真是长安风流人物,难怪连圣人也赏识。”

“怎么?动了凡心?”

“徒儿只是敬佩他的才华。”

说话间,李季兰回过身,见李腾空来了,道:“腾空子,我们正谈论你那位好友,‘天上李太白,人间薛公子’。”

听得这话,李腾空一愣,目光看去,李季兰双颊微泛红,杏眼含情,真似春心萌动了一般。

她知她长相如此,却还是担心自己的薛白被抢走,一时忘了回答。

玉真公主目光看去,见这两个徒弟一个如莲花、一个如桃花,相映成趣,不由笑了笑。

“季兰,你去整理你的诗稿,待空了,我宴请薛白,为你点评。”

“真的?多谢无上真人。”

李季兰面露喜意,行礼退下。

玉真公主放下怀里调皮的稚童,让他自己去玩,招李腾空上前说话。

“莫与季兰计较,她没有心计,只是看着妖冶。”

也是近日玉真公主才带着李季兰从王屋山归来,知徒弟们彼此还不熟悉,叹息了一声,说起李季兰的身世。

“她是工部司主事李华之女,李华官虽不高,而文章名重天下,为人刚正严肃。季兰六岁那年在院中玩耍,赋诗咏蔷薇曰‘经时未架却,心绪乱纵横’,李华认为女儿小小年纪便知‘嫁却’心绪,恐她败坏门风,遂将她送到这道观里来。”

李腾空听了,叹道:“季兰子是可怜人。”

“还有你,防着师门姐妹,自己又缩手缩脚,无非让那般小郎子被外人抢去。”

“弟子没有……”

“只问你,可真想嫁他?若肯,你便点个头,我替你作主,若再扭扭捏捏,往后也莫怪旁人。”

李腾空抬头看去,玉真公主已双手按在她肩上,神情洒脱,眼神中带着鼓励之意。

她却是慌了,不知所措,暗问自己,如今这修的到底是什么道。

~~

薛白离开玉真观,想了想,没去颜宅,而是到了长安县衙找颜真卿。

“老师,这是启玄真人给的药丸,让三娘先补心府气血。”

颜真卿接过瓷瓶,沉默了一会,返身翻出一叠旧文稿,递给薛白。

“老夫年轻时的行卷,你看看。”

“多谢老师。”

“岁考准备得如何了?”

“学生自觉文章书法都有进益。”

“错觉。”颜真卿毫不留情地评价了一句。

他抚须沉吟着,道:“明日申哺,国子监课业结束后,随老夫去见一个人。”

“是。”

薛白有些好奇,等了一会,颜真卿却不说,反而问道:“近来未招惹是非?”

“没有。”薛白道:“若有事,定会提前与老师说的。”

“如此便好。”

颜真卿还在点头,却听这竖子接着又问了一句。

“老师可知,四镇节度使王忠嗣回朝了?”

“你又想多事?”

“必不惹事,此事本与我与无关。”薛白再次强调,方才继续问道:“可是为了石堡城?”

颜真卿反问道:“你何处得的消息?”

“茶楼酒肆间都在谈论,据说圣人已决意拿下石堡城,下诏征询战略。”

此事确实已不是秘密,只是与长安城许多人无关,因此只有少数关注时政之人在讨论。

颜真卿一眼便看出薛白相询此事不是无的放矢,冷哼道:“你待如何?”

“敢问老师,石堡城一战有无可能避免?”

“只怕王忠嗣此番回朝,亦阻止不了此事。”

“既一定要打,学生或有一军器欲赠于王忠嗣,老师以为如何?”

“好胆。”颜真卿当即叱骂。

他一听就明白,倘若这军器有用,薛白不说献于圣人,那就相当于把原本能得的圣眷分了一部分给王忠嗣。

这是为何?结交边将。

薛白亦在试探,见老师如此反应,便知此举太过冒险了,应道:“学生说错了,是献于圣人。”

“是何军器?”

颜真卿出自关心,才问出口,须臾意识到不能与学生争功,摆了摆手,“你每多奇怪想法,倒不必给老夫看……”

“老师请看。”

薛白已将一个卷轴展开在他面前,让他猝不及防看到了。

“这是……投石车?”

“学生猜想,如今的投石车尚可改进,这种配重式的重型投石车,射程、威力或可增加数倍。我为它起了个名字叫‘巨石砲’,老师以为如何?”

“名字不错,图太潦草,若只依此图稿,造不出的。”

“学生不过略懂大概,目前只有初步设想。具体有无用作、能否造、如何造,还得与工匠商议。”

“倒懂得事前与老夫通气?”

“正是如此。老师叮嘱学生安份,学生听进去了,因此特来相问,此事可行否?”

颜真卿起身,捻须思忖,来回踱步。

献军器说来简单,但当此时局,势必又要卷入权争当中。可若真依这小子所言,射程、威力增数倍,或可使大唐将士少死许多人。

终于,颜真卿下了决心,应道:“可行。”

“学生不是惹是生非了?”

“你可有相熟的能工巧匠?”

“还在寻访。”

~~

次日,太学馆中响起读书声。

杜五郎倾过身子,小声地对薛白问道:“你今日可去丰味楼?达奚娘子想要向你致谢。”

“忙。”

薛白专注学习,头也不回地伸手把杜五郎脑袋推开。

杜五郎想到亲友们的官位都安排了,自己与薛白却连进士都没取得,确实不妥,也决意用功读书。

“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

不知何时又睡着了。

醒来时课业已结束,旁人都走了,坐在前面的杨暄睡得正香,薛白正在收拾笔墨纸砚。

“走吧。”

“今日有文宴,一道去吗?”

“好啊,文宴怎少得了我,都有谁?”

“不知。”

快出仪门时,杜五郎忽提醒薛白看向门外的一人,小声嘀咕起来。

“看到那位老者了吗?国子祭酒,韦公,讳名一个‘述’字,京兆韦氏。官任太子庶子、银青光禄大夫、集贤殿学士,编修国史十余年,你还是初次见吧?”

薛白目光看去,韦述六旬年岁、长须花白,牵着一头驴,正往驴背的褡裢里放书卷。

放好书卷,韦述脚一抬,却没能翻上驴背,他已年迈,身材甚胖,动作笨拙,转头见了两个生徒,招了招手。

“来,帮老夫一把。”

薛白遂与杜五郎上前,扶着这位祭酒上了驴背。

韦述坐定,打量了薛白一眼,问道:“你便是那文才忽高忽低的薛白?”

“学生正是。”

“哈哈,颜清臣相邀,你我正要往同一去处,走吧。”

“……”

杜五郎不由又是眼睛一瞪。

此前陪博士、司业喝酒,已闹出了好大一桩春闱案,这才平息了几日,却又要陪祭酒去喝酒。

到时若再闹出一桩秋闱大案,又如何是好?

~~

作为堂堂国子祭酒、当世文史泰斗,韦述的宅院很大,不愧是京兆韦氏门户。

可入内一看,韦宅却与薛宅一样是“删繁就简”的空旷朴素风格。

韦述却不是因为赌博,而是因为家有藏书二万余卷,全都是他买来,亲自校阅刊定的。

另有魏晋以来草隶真迹数百卷,古碑、古器、药方、格式、钱谱、玺谱之类,当代名公尺题,无不毕备。

老者一路炫耀,入了大堂,便招呼老仆去沽酒。

不多时,有四个中年人联袂而来,其中两人正是颜真卿、郑虔,另两人则都是三十几许年岁。

“哈哈,薛白已在,清臣既到,可算是把‘韩愈’凑齐了。”韦述抚掌大笑,“引两个小的见礼吧。”

众人都笑。

颜真卿年岁较长,也不客气,引见起他的两个好友。

“萧颖士,字茂挺,人称‘萧夫子’‘文元先生’,兰陵萧氏,南梁宗室后裔,鄱阳王七世孙。四岁赋文、十岁补太学、十九岁中状元,先授秘书正字起家,今官任集贤殿校理。”

“李华,字遐叔,赵郡李氏,二十岁中进士。隐居多年,登博学宏词科,擢秘书省校书郎,今官任工部主事。他们二人并称为‘萧李’,文名扬于四海。”

“这是劣徒薛白,才华平平,还不见过两位先生?”

“学生薛白,见过先生。”

“莫要多礼。”李华道:“我与萧夫子很赞同你的文章,时人文赋过于繁冗了……”

~~

此前,杜媗曾与薛白说过青云正道该如何分八步走,若没有实例则很难理解。

而眼前这些人就是实例。

他们早的十九岁中进士,最晚的是颜真卿二十五岁才高中,个个都先任校书、正字,外放县尉……都是往国之重臣的方向攀的。

韦述已是当今的文史泰斗;颜真卿往后的功业不必说;郑虔得天子青睐,御口称“三绝”;“萧李”共倡古文,为唐宋八大家开先河。

可惜,李林甫把持相位,死死挡住了他们成为宰执的路,其后又逢天下变乱。

但他们都是天才,他们走的都是只有天才能走的最稳的路。

这是颜真卿把他的人脉展现给薛白,算是真正认下这个弟子。

……

“这劣徒天资是不差的,韦公若不信,可试他一试。”

“清臣既开了口,老夫岂有不信之理。今日难得相聚,且饮一杯再谈文章。”

与一群天才聚在一起,薛白亦感压力。

不过,他连诗佛都游说过,今日更不会忘了结交官员,携手上进。

一轮酒之后,他便盯上了李华。

“李主作任职于工部司?”

“不错。”

“学生有一军器欲献于圣人,不知李主作可感兴趣?”

李华虽二十岁中进士,运气却很差,守选了许多年没等到阙员,年逾三旬才释褐,如今还在九品官阶上。

他近日听闻,今科春闱有三人通过吏部铨选后直接补了县尉、书记。

“若工部司有能帮上忙之处,薛郎子开口便是。”

(sdingdiannn/ddk54408392/141222310.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