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科幻 > 满唐华彩 > 第78章 租庸调

满唐华彩 第78章 租庸调

作者:怪诞的表哥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3-08-25 14:43:17 来源:顶点小说网

第78章 租庸调

长安城郊官道,枝头还有些许积雪,道旁的小草已发了芽。

一条红肚兜被丢在道旁,顾文德抬头看去,颜真卿与薛白在前方并辔而行,没有注意到他的小动作。

他整理了一下衣袍,想上前说些什么,却说不出什么,唯有昨夜的画面在脑中起起伏伏,不由万分羞愧。

再仔细瞧了瞧,前方一脸淡然的刘景,脖颈后侧有两个鲜艳的红印子……

“老师若信得过我问话的能力,我敢确定那些逃户从来未曾授田。”

“称老夫‘县尉’,继续说。”

昨夜两人单独对话时颜真卿懒得纠正薛白,此时当着旁人的面,却不许他耍这种小聪明。

“授田时不论多寡,丁男必须受领画押,这是常例,并非近年才有的。敢有异议者,吏员多的是法子让他们低头。”

薛白知道颜真卿真正想查的是什么,继续道:“百姓是最能忍耐的,没有这一亩田,曲阿大在长安找了个活计,原本日子倒也过得下去。他在西市外支了个摊卖麻布,租庸调他交了八年,但凡能让一家人有吃的,他也绝不愿当逃户、卖身为奴。但从五六年前开始,他却交不起了。”

“为何?”

“若让学生总结,朝廷降低了租庸调在税赋的比重。”

“总结得不错。”颜真卿淡淡道:“此为右相功绩,亦为圣人多次称其‘贤相’之缘由。”

“是,听起来,右相真是才干出众。”薛白道:“授田之废驰,不均田而均税,明眼人都知道租庸调必须变。右相也知道,于是减少了租庸调,改成了各种杂税。”

颜真卿回过头,深深看了薛白一眼。

他忽然分不清了,这是个攀附李哥奴而一旦背叛又反咬一口的无耻小人,还是心怀大志却又不择手段的政客?

“曲阿大最怕朝廷下旨‘免除百姓一年的租庸调’,说是关中的税免了,但从远方押税来,脚钱得收,这脚钱却不像租庸调是定额的,官吏说多少他就得交多少。交完了脚钱,还有折色,缴纳的布匹有浸渍,颜色不好,便要把损失折算下来,摊在他头上……”

薛白说到这里,想到曲阿大述说这些事时泣不成声的样子,也想到杨慎矜、王鉷那为人称颂的理财手段,

“杨慎矜任太府,于诸州纳物,有水渍伤破者,皆令本州征折估钱,州县征调不绝于岁月矣。”

这是他亲眼看到李林甫想保杨慎矜之时,奏折上所书,是当成天大的功绩来说的。

过去的两三月以来,这些人以权术迫害他,薛白并不生气,权场有竞争,优胜劣汰、愿赌服输,这是常理。但赢得权力的人至少该做好份内之事,这是下场赌命之人该有的基本素养。

唯独今晨,听得那些逃户的诉苦,薛白感到了愤怒。

天宝五载死的人多了,他大可以死,但他绝不容允踩着他尸体当垫脚石爬上去的人,只会不停敲碎国家的基石。

最基本的底线都没有。

颜真卿目光落处,只见薛白带着稚气的脸绷得紧紧的,竟有种威仪与正气。

他心念一动,终于考虑试探一二。

先是挥手让两个县吏先去前方驿馆买些吃食,待只剩他与薛白在了,开口问道:“薛白,只论税法,你以为右相如何?”

薛白看着两个县吏的背影,答道:“右相是税法的天才。”

颜真卿道:“是吗?”

薛白略略沉吟,提高语气,反倒称颂起李林甫来,越称颂越慷慨。

“大唐鼎盛,千古未有,有识之士皆知古来之税法已不能适应往后,租庸调务必革新。但右相不必革新,只需改变租庸调在国家财赋当中之比例,收新税而不废旧法,征杂饷而不抑兼并,便能使官仓充盈,库藏殷实。正是‘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是圣人与右相,开创了大唐的鼎沸盛世。”

“大唐有时减免了一整年租庸调,税赋反而更多了。为何?王鉷清查了户籍,一年便能从死去的将士头上征收出十年的租庸调。杨慎衿征收折色,年年进贡不曾断绝。右相日夜辛劳,兢兢业业;圣人十年不出长安,海内无事;百姓投奔大族,得其庇护,安居乐业!”

“如此,循序渐进,待世人都知道收杂税更好,只需再有一点生灵涂炭、尸骸遍野的小小阵痛,便可在右相税法之基础上改革税制,由租庸调变为其它税法。此,皆为右相之功,正是如此贤相,方配得十余年来宰执天下,功在社稷,功在千秋万古!”

~~

“如此节流之法,右相如此之贤,无怪乎圣人倚重右相十余年啊!”

右相府中,新任的京兆尹萧炅正在拜会李林甫。

谈及之事乃今年朝政的重中之重——圣人要扩建骊山温泉宫,并改称华清池;同时,陇右大战将起,圣人催促王忠嗣攻下石堡城。

这两桩都是耗费繁巨之事。

然而,原以为非常充实的太府库藏却出现了亏空。

杨慎矜该死,杨家兄弟刚从洛阳被押回来,圣人便赐死了他们,满门流放。

弘农郡公府美侍、美婢无数,长安权贵已是摩拳擦掌,准备分食了……

李林甫却顾不上这桩案子。

他近日都在操持公务,夙兴夜寐,思忖着如何为圣人筹到这笔钱。

为此,他已想了一个节流的好办法。

朝廷每年都要在公文用纸上花费不少,李林甫上奏,将属于每年常例的公文挑出来,这些就不用重新印制,能省下大量用纸的开销。

但只有节流却不够,还得开源……

“莫在本相面前吹捧,京兆府当为天下州县的表率,政绩不能缺了。”

“右相放心,下官在着手清查逃户,天宝六载,京兆府的赋税必能比韩朝宗在时高两成。”

屏风后传来了咳嗽声。

萧炅一愣,咬了咬牙,重新行礼,应道:“三成,亦是事有可为!”

李林甫这才挥了挥手,招吉温来,商议了京兆府税赋之事。

末了,吉温却不退下,低声道:“右相,薛白……”

“急甚?你闲了是吗?待查清了他幕后主使再谈!”

李林甫很清楚圣人倚重自己是为了什么,也只有在这种正事面前,嫉贤妒能、排除异己之事才会稍放一放。

财税才是圣眷的根本。

不急,天宝六载要杀的人也很多,收了税再谈……

~~

薛白与颜真卿从明德门进了长安城,沿朱雀大街而行。

朱雀大街宽阔而繁华,行人稠密,衣着体面、身材饱满者不在少数。

披着卷发的胡商牵着骆驼走过,眼神中满是对这不可思议的繁华的惊叹,发出“哞!哞!”的呼声。

大唐盛世的家底还是厚的,这也让他们从追查逃户的压抑当中缓过神来。

行到安业坊,颜真卿要往西回长安县,一回头,见薛白还跟着,挥了挥手,道:“回去吧?”

“不知学生通过老师的考验与否?”

昨夜薛白推拒了庆叙别业的美人计,今早又问出了不少东西,自认为表现得还可以。

颜真卿却是皱了皱眉。

他只是想带薛白办些苦差吓退他,其实根本没出什么考验。

“莫再这般唤老夫。这样,且回去写一份策论,以租庸调为题,不必急,考虑好了再交于老夫。”

“学生一定用心写好!”

薛白欣然应下,认为这是个大好机会。

或有人看不起策论,但他的经历让他知道这非常重要。尤其是在这大唐,让别人信服,不能做了事情慢慢等口口相传,传到后来,人家只会误解他的思想与能力。

一个人认为要怎么施政?有怎样的治理才能?有多少政治抱负?策论是最直观的东西。

草莽英雄在乱世可以一刀一枪从千万人里杀来,凭威望在数十年间慢慢让臣子们相信他的治国之才。而在这盛世,要想最快地累积名望,得有最直观、最坚实的东西。

跟着颜真卿走官场正道,就是一步一步夯实治天下的才能,这才是根本。

权术只是为了帮助根本的手段罢了。

~~

回到升平坊杜宅,只见卢丰娘、柳湘君正坐在第二进院里闲聊,几个孩子在她们身边跑来跑去地玩闹。

“孩子多就是热闹,我看着多羡慕啊,我早就想再生个女儿,我家郎君偏是不愿……”

卢丰娘抱着薛九娘,对这小丫头爱不释手的模样。

待薛白进院,六个孩子马上又站成一排,齐声喊道:“六哥。”

“六哥,你不是说要出趟远门吗?怎这么快就回来了?”

“嗯,昨天出了趟近的,这几天还要再出一趟远的。”

“啊。”

大家都十分失望。

薛白行了礼,便去了书房。

杜有邻手握书卷,正趴在那呼呼大睡,听得敲门声响连忙坐起来,整理了胡子。

“薛白来了,老夫正有话与伱说,你为何不去救你阿爷啊?”

“我一直在救。”

“那你看看这个。”杜有邻指了指桌案上的纸条,“二娘让人送给你的,你不在,老夫便先看了。”

薛白接过一看,纸条上说的事没什么不可告人的,反而人尽皆知。

薛灵的债主反手把薛白告到万年县衙了,要他拿丰味楼为父偿债,并且点明了让他到青门酒楼赎人,否则闹到京兆府去。

对方终于看出了他的意图,不肯给他在人前扮演孝子的机会,非要他当真孝子。

薛白看过,没太大反应,向杜有邻请教了一些写策论方面的问题。

末了,杜有邻抚须感慨道:“好啊,你能用功学业,十分难得,但莫忘了百善孝为先,大唐取士,首看品德,而品德首看孝道。”

“伯父放心,我这便去筹钱,明日就去将人赎回来。”

~~

薛白遂又去了丰味楼一趟。

他登上小阁楼,杜妗已远远看到他来了,将襕袍换成了裙子。

“你收到我给的消息了?”

她没提前天夜里薛白栓门一事,想必是那夜没过来,否则依她的性子必要抱怨。

此时却已贴了过来。

“你昨夜没回来,我不敢传消息到虢国夫人府,想着消息传回家里,你回去即可看到。”

“我没去宣阳坊,随我老师颜县尉出城了。”

杜妗眼睛一亮,道:“你拜了颜真卿为师?他官位虽低,却是琅琊颜氏嫡支,进士登第,名重四海。”

“嗯。”

“说正事……我们的计划被人识破了。”

“这反应不算很快。”

“打算怎么办?”

薛白附耳道:“你帮我安排一个人,以送酒菜的名义替我递个消息给裴冕,就说我摁不住老凉、姜亥了,他们见不到家小,要去告御状……”

“好。”

“有信得过的人手?”

杜妗咬着他耳朵,低声道:“放心,我必让你的三成股给得很值。”

薛白道:“薛灵不能死了,我只争朝夕,没工夫为他守孝。”

“懂了,我来安排个地方。”

“好,我还得去见田氏兄弟。”

“急着去吗?”

“你影响我写策论了。”

“不论是何策论,我都可以帮你写。”

“你是想现在,还是等我回来?”

“那你去吧,先安排妥当。”

自从两人关系不同了之后,私下商议奸计的效率都变得高了起来。

当薛白匆匆离开丰味楼,不一会儿就有人提着食盒出去送酒菜,这在长安还是颇为新鲜之事。

~~

傍晚,裴冕回到家中。

“阿郎,下午有人说,给你送了外卖。”

“外卖?”

裴冕微微皱眉,打开那刻着“丰味楼”字样的食盒,见是一盘糕点。

丰味楼以炒菜著称,糕点却只能算是一般,做不到那种非某样食材不可的精致。

裴冕驱退旁人,拿起一个枣糕掰开,拿出里面卷着的小纸条看过,微微讥笑。

近日来,他一直派人盯着丰味楼,试图找到老凉、姜亥的下落,却是一无所获,只听了一大堆薛家的破事。

却未想到,他还没急,薛白先急了。

“明日哺时,康家酒楼?”他喃喃道:“当我不知你驱虎吞狼之计否?大孝子。”

裴冕知薛白不可能下毒,拿起手里的枣糕尝了一口。

味道竟还不错……

(sdingdiannn/ddk54408392/142031072.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