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军事 > 宋朝败家子 > 第一千四百二十九章 变天大案

宋朝败家子 第一千四百二十九章 变天大案

作者:吃货大联盟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1-08-27 01:46:25 来源:顶点小说网

朱大昌属狗的,他伸着鼻子使劲嗅啊嗅,然后就嗅到了蒋功的床底下。

来福气不打一出来:“大肠,你闻到了账簿的味道啊。”

朱大昌居然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没错,我闻到就在这床底下。”

“你要是能把账簿从床底下给我翻出来,我吃了它。”

来福说道。

话音刚落,朱大昌从床底下把一个本子扔了出来。

来福大惊,慌忙过去捡起来一看,翻了几页不由得大喜:“真有你的大肠,你是怎么找出来的?”

朱大昌当然不是嗅出来的,他又不是真的狗。

他灰头土脸的从床底钻出来,拍了拍身上的衣服:“我小时候藏东西就喜欢藏床底下,总觉得在身下踏实。

我想说不定这蒋功也是一样,这家伙和我一样,用绳子绑在了床板上,你钻到床底下也未必看得见。

除非你抬头仔细找。”

蒋功很聪明,他房间的这张床是拔步床的样式,整张床是独立的像是一间小屋子嵌在墙里的。

这种床你无法反转,更无法移动。

如果有人怀疑床底下有账簿,你拿灯照甚至你钻进去看都很难发现。

因为账簿是贴在床板上的,除非你反转身子脸朝上,而且还得仔细查看。

其实来福适才看过床底,里面空空如也。

若不是朱大昌心细,这账簿还真难发现。

来福激动的一页页翻着,不由得越看越喜:“是了,就是它了。

哈哈哈,这下咱们终于找到证据了!”

“苏知州到!”

突然,就在这时外面一个声音响起,紧接着,苏青海带着一干差役闯了进来。

大事不好,来福慌忙把账簿揣进怀里。

然而已经迟了,苏青海已经看到了。

他伸出手:“把东西交给我。”

来福哪里肯给:“我等奉驸马爷之命查案,苏知州,你什么意思。”

“本官也是来查案的,府衙师爷失踪,你们几个又在这青楼鬼鬼祟祟,意欲何为。”

来福大怒:“苏青海,你想造反么!我家驸马爷可是朝廷亲派宣抚使,持御赐尚方剑,拥生杀予夺大权。

你一个小小的知州,还想忤逆犯上,造反不成!”

苏青海何尝不知道这意同造反,可他现在是骑虎难下 。

账本在人家手里,一旦到了石小凡手里,自己就死无葬身之地了。

当下,他一咬牙:“驸马爷不在此地,你等谁知是不是私自来此。

把你怀里的东西交出来,本官自会跟驸马爷一个交代。

来人,把他怀里的账簿拿过来。

本官怀疑这账簿有诈,有人伪造账簿密谋陷害他人,给我拿下!”

“谁敢!”

来福大惊,他们狗腿子都是赤手空拳,对方可都是带刀的差役。

明知道硬抢后果很严重,可苏青海已经顾不得这许多了,先把账簿抢过来然后毁掉再说:“给我上!”

苏青海身边的差役们没有上前,并不是他们不想听知州的命令。

而是,此时的青楼外面,蹄声得得,铁甲铮铮。

一大队官兵,浩浩荡荡的闯了进来,将苏青海他们团团围住了。

然后,外面响起了石小凡爽朗的大笑声:“哈哈哈哈,热闹,真热闹。

好久没看到这么热闹的场面了,我看看是谁在楼上大呼小叫呢。”

说着,石小凡嚣张至极的走了进来。

身边前呼后拥的,全是侍卫。

来福从怀里把账簿取出来:“小公爷,拿到了。”

苏青海面如死灰,石小凡走过去从来福手里拿过账簿翻了几页,然后看着苏青海:“苏知州,这是怎么一回事?”

额头汗水涔涔而下,苏青海颤抖着:“污蔑、有人污蔑下官,驸马爷明查啊。”

石小凡怒喝:“来人,把苏青海给我拿下!尔等与此案无关,乖乖放下武器,老子既往不咎。”

这是宣抚使啊,何况还是当朝驸马。

州衙的差役们纷纷扔掉了武器,乖乖跪地投降。

几个官兵过去,将苏青海的官帽摘去,铁链一套,绳子一捆。

堂堂的唐州府知州,摇身一变成阶下囚了。

有了账簿,还有蒋功魂飞魄散之下的口供。

紧接着,案子审理就简单的多了。

像是蒋功,已经不需要再审判了。

有了铁证,他已经不重要了。

遍体鳞伤的他,和苏青海一起被扔进了大牢。

人证物证俱在,唐州府知州苏青海,伙同师爷蒋功,私吞朝廷赈灾粮。

伪造调粮公文,残杀数名库卒。

私吞赈灾粮,以至唐州饥民遍野,哀鸿遍地。

无数百姓流离失所,实属十恶不赦。

石小凡身为朝廷亲派宣抚使,持尚方宝剑宣判,无需上报朝廷! 大快人心,这案子似乎就这么结了。

凡是与赈灾粮案子有关的人员,抓的抓拿的拿。

在唐州折腾了月余,石小凡他们准备返京了。

唐州的灾情已经过去,朝廷接二连三拨付的赈灾钱粮,也开始源源不断的运了过来。

重要的,官府出了布告,返乡的灾民由朝廷免费提供粮种。

鼓励开垦土地,免除唐州三年赋税与民休养生息。

最重要的,京西南路转运使甄洪的冤情得以昭雪。

转运使乃是一方要员,不能轻易动的。

除非掌握对方实锤犯法行为,否则容易引起地方官场地震。

此案终于查清,与甄洪无关,避免了京西南路官场的一场风波。

石小凡他们准备回京了,而东京城并不太平。

一场震惊内外的宫廷大案,即将拉开帷幕。

此案扑朔迷离,真相迷雾重重。

这个被载入正史的重大案件,最后居然草草收场,着实令人费解。

那就是,在庆历八年发生在坤宁宫的一场行刺皇帝的重大事件,在石小凡归京的途中,即将就要发生了。

四名侍卫造反,准备刺杀皇帝和皇后。

这案子怎么看,怎么扯淡。

没有理由,没有原因的造反。

而且,仅仅是四个人。

《续资治通鉴.宋纪四十九》的记载:辛酉,崇政殿亲从官颜秀、郭逵、王胜、孙利四人谋为变,杀军校,劫兵杖,登延和殿屋,入禁中,至寝殿。

时皇后侍帝,夜半,闻变,帝遽欲出,后闭閤抱持,遣宫人驰召都知王守忠等以兵入卫。

贼至福宁殿下,斫宫人,伤臂,声彻帝所。

宦者何承用虑帝惊,绐奏宫人殴小女子,后叱之曰:“贼在殿下杀人,帝且欲出,敢妄言邪!”

后知贼必纵火,乃遣宦者持水踵贼,贼果以烛焚帘,水随灭之。

是夕,所遣宦者,后亲翦其发以为识,谕之曰:“贼平加赏,当以汝发为证。”

故宦者争尽死力。

仓猝处置,一出于后。

颜秀等三人寻为宿卫兵所诛,王胜走匿宫城北楼,经日乃得,捕得即支分之,卒不知其始所谋。

这信息量太大了,这四个侍卫,脑子是什么做的?

行刺皇帝,只有四个人...

(sdingdiannn/ddk191477/10194904.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