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军事 > 宋朝败家子 > 第一千八百零三章 西夏使者

宋朝败家子 第一千八百零三章 西夏使者

作者:吃货大联盟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1-08-27 01:46:25 来源:顶点小说网

像是西夏使者尖脑袋里兀这种粗鄙的家伙,他是不懂这些东西的。

看到范仲淹在那挥毫泼墨,他也只会表面上配合一下:“好书、好书,好字、好字。”

实际上,他一句都没看懂。

范仲淹停笔歪头:“夏使可懂诗文?”

这一下就暴露了自己的无知,尖脑袋里兀只好摇摇头:“不懂,只是看起来范相公很厉害的样子。

在下就感觉很佩服,很厉害。”

原来是个粗人,范仲淹心中暗笑:“夏使远道而来,想是为了边关之事吧。”

尖脑袋里兀点点头:“很是很是,我们少主颇为内疚,麟州西北屈野河以西的地盘实属误会。

乃是我们西北大将黎子明擅自行动,破坏了我辽夏两国的关系。

我家谅祚少主已经将黎子明斩杀。

我们大夏国可将屈野河以西的地归还给大宋。

我家少主还说了,此次误会,对大宋深表歉意。”

“误会?”

范仲淹冷笑一声:“那还真是好大的误会,麟州乃我西北要地。

你们夏国不顾两国盟约,擅自用兵侵我国土,岂能是一句误会就算了的么。

夏使啊,你要知道,当初他们辽国侵我宋土,说的也是误会。

就连他们说的话,都与你一模一样。”

外交话语不必说透,点到即止。

尖脑袋里兀和随行的西夏人员脸色变了,他们知道范仲淹这句话意味着什么。

大辽侵宋,也是打着误会的幌子。

结果呢,引起宋辽大战,整个辽国都被吞并了不说,辽皇帝耶律宗真都投降了宋人。

耶律宗真那可是大辽国皇帝,和赵元昊并驾齐驱的人物。

论综合国力,西夏都是最弱的。

人家大辽入侵大宋,就因为误会而灭了国。

如今这西夏又来入侵,范仲淹依旧是跟他说的是误会。

摆明了,大宋就想吞并你西夏。

从赵祯不肯接见西夏使者,就可见一斑。

大宋,一统九州势在必得了。

尖脑袋里兀的额头冒汗:“范相公,我们可称王,能否保留我西夏军事自治?”

这算是认怂了,毕竟西夏孤儿寡母的。

他们不想开战,只想保住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范仲淹只是笑笑:“夏使想来是误会了,我们大宋并未对你们西夏做出什么。

你们如今便已经称王,至于什么军事自治,老夫我听不明白夏使这话是什么意思。

我们大宋,并未与你开战啊。”

对啊,大宋现在还没打你。

你这话说的,赵元昊时期,就已经对宋称王不敢称帝了。

你现在再来问问我,说什么保留你西夏军事自治。

范仲淹又不傻,肯定不会中你的计。

现在大宋的兵力还在辽北,短时间内调不出手来对付你西夏。

西夏占了麟州西北屈野河以西的地盘,大宋一直沉默,并未有任何的表示。

正是这种可怕的沉默,让西夏有些坐立不安。

等他们得知大辽战败的消息,加倍的惶恐起来。

于是,没藏讹庞让尖脑袋里兀再次的出使大宋。

主要的目的,就是想探探大宋的口风。

谁知,人家宋皇帝赵祯压根就不理你。

你来了,我就不见面。

皇帝不宣召,也不对西夏开战,这是最难受的。

只是从范仲淹模棱两可的口中,得知这大宋威胁的意味甚浓。

可这也不能表明,大宋是战还是和的意图。

如果大宋想战,灭掉大辽后转手就对付西夏。

那西夏得未雨绸缪,先下手为强。

趁着大宋无暇西顾的时候,先对大宋开战。

但这样也是冒着极大风险的,万一大宋压根就没有吞并西夏的意图。

此时你对大宋开战,一来不占理,二来等于是捋虎须。

如果按兵不动,此时主动把麟州西北屈野河以西的地盘还给大宋。

万一大宋就是想开战,不管你现在道歉不道歉,不管你归还归还,他们就是想灭掉你。

那西夏此刻岂不是多此一举了。

所以使者来宋的目的,就是想探探大宋的口风。

可谁知,宋辽关系破裂,宋夏的蜜月期也没了。

两国的关系,再次的进入冰点。

自始至终,范仲淹都没有跟尖脑袋里兀说出什么有价值的消息。

大宋对于西夏的态度如何,范仲淹也是捂的极紧。

尖脑袋里兀知道,再在东京城待下去也不会得到什么有用的线索。

于是,他只好带着使者灰溜溜的回去了。

西夏似乎在走大辽的老路,国内分成了两派。

一派主张对宋宣战,先下手为强。

另一派主张示弱,先把麟州西北屈野河以西的地盘还给大宋,使得大宋没有开战的理由。

那个宋皇帝不是号称以仁为本么,求和认错,占领道德制高点。

把占领的土地乖乖还给大宋,以最低的姿态面对他们。

这样的话,宋人就没有借口出兵了。

不同于大辽的主战派思想,在西夏主和派占据了主流。

最重要的是,没藏讹庞根本就不想开战。

还有赵谅祚的母亲,没藏狼花也只是想保住自己的荣华富贵。

是以,西夏很快就归还了麟州西北屈野河以西的土地。

西夏人本以为会松一口气,只是,让他们意想不到的是,归还给大宋的土地,大宋并未接手。

也就是说,麟州西北屈野河以西的地盘现在是无主状态。

西夏从此地撤兵,大宋又迟迟不肯接手。

就连此地的百姓,也是倍感意外。

更糟糕的是这里的衙门,麟州西北屈野河以西有个朵各县,原本大宋在此设立了一个县衙。

可西夏占据这里的时候,将县衙的官员全部撤职,另外扶持了一些人成立了县衙新班底。

此时就比较尴尬了,西夏从此地撤兵了。

留下来的县衙还是西夏人扶持起来的,而大宋又迟迟不肯接手此地。

这就造成了朵各县的县衙,呈现出真空状态。

县衙两拨县令都不管事了,可此地的百姓还需要他们。

于是,百姓找了这波的县衙,这波人不管。

又找到大宋那边的原来那班县衙,县令也是不管。

无人管束,则总会有刁民闹事。

没办法,朵各县的几个乡绅一合计,这两个县衙同时并立。

大宋的县衙班底,负责东城,西夏人扶持起来县衙班底,负责西城。

就这样,朵各县总算是恢复了行政正常秩序。

(sdingdiannn/ddk191477/10207324.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