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历史 > 家祖左宗棠 > 第142章:总统北巡

家祖左宗棠 第142章:总统北巡

作者:白社桑落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24 13:34:05 来源:顶点小说网

南大营火车站

1队队宪兵将整个火车站围得水泄不通,戒备森严,军乐铿锵。

半刻钟后,装甲列车带着轰鸣声缓缓驶入了火车站,随着1声汽笛声,蒸腾的白色蒸汽泄出,弥漫在站台上,远远望去就像是起了1阵雾。

这里是沈阳南大营火车站,1座军民两用车站,由于有军用成分,所以相比于沈阳火车站,这里就显得要冷清许多。

沈阳作为东北的核心城市,是整个东北地区的工业中心,得益于关外铁路网的修建,沈阳已经与9省通衢武汉并称中国南北两大火车制造中心,1900年,原有的吴淞机车厂拆分,分别成立了沪、鄂、辽3厂,沪厂主攻内燃机和汽车,而另外两个负责火车生产。

与汉阳铁厂和武汉重型机械厂1样,沈阳机车厂和沈阳钢铁厂目前是北方机车和铁轨制造的支柱,当然,沈阳这边还是有诸多不足的,火车用动机和火车用轴承都需要武汉重机厂生产。

但这辆装甲列车既不是辽厂的产品,也并非是鄂厂的,而是当初的沪厂生产的最后1辆装甲列车——“共和”号,总统的座驾!

这辆车出现在这里,那么是什么事情自然也就很明显了——大总统左孝威出关北巡。

这火车站里头都是辽宁政府各部的头面人物,文明社会嘛,礼节就是礼节,虽然总统在电报里说欢迎仪式“火车到站之后,不必搞什么欢迎仪式,1切都从务实出。”,但是这再怎么从简,总统就是总统,1国元首,国民领袖,各部的主官总要走到火车站迎接的。

当“共和”号装甲列车停稳,2十1响礼炮也正好鸣放完毕,这炮兵指挥官时机拿捏得很好。

而军乐依旧铿锵,此曲名为《团结起来》,据说由那位总司令左念微填词谱曲,此前在军营中传唱,而随着东南入主中枢,以及中俄战争的全国动员,这首歌也算是家喻户晓了,虽然如今还没有确定国歌,但在许多人心中,尤其是军人和学生心中,这已经是国歌了。

不过平常总统出行,如非涉及军事,绝无可能放军乐,今天突然放了,让场上的人都有些疑惑,但这首歌在战争期间广为流传,出现在这里也并不奇怪,因此众人也没有多想,静候总统下车。

在铿锵的军乐声中,1队队宪兵跳下列车,列成两队,宪兵部长武光庭放下踏板,左孝威面带微笑的走出了车厢,依然如往常1样,头戴礼帽,只不过身上穿的衣服有些奇怪——并非是以往的西装,而是1件立翻领有袋盖的4贴袋服装。

带着些许疑惑,政府要员们上前与左孝威握手寒暄,随后则是记者们的采访时间。

记者们早已经注意到总统身上的衣服,在照相机的镁光中,1名《辽报》记者抢先向总统提出了问题:“总统先生,请问您身上的这件衣服是?”

“这件衣服是孙逸仙送给我的,他的意思是,西装虽好,却与我国人民生活相去甚远,不甚合适,因此请了宁波的裁缝设计了1套衣服,我觉得也挺好,中体西用,方显中华新风嘛。”左孝威笑着回答道,顺便还开了个玩笑,“我还想给这衣服取名为‘中山装’呢,结果孙逸仙不愿意,改作了‘汉正装’。”

左孝威这番话落在在场众人的耳中立即就联想出好几个版本,政府官员们大多在想国会与政府之间的问题,或者未来是否会换装,记者们则关注所谓的“中华新风”,“汉正装”这个名字1听就知道不1般,未来必然大行其道,因此企业家们也在想政府是否会以替换西装,届时必然有大把大把的商机,或许可以提前准备12。

在衣服问题过去之后,记者们关注的重点集中到了东4省移民实边和工业投资的事情上,这也是多数国民比较感兴趣的事情,战争期间,东3省作为后方,环境改善了许多,土匪马贼基本被清剿1空,道路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土地得到初步开发,1切都充满了机会。

而外东北被收复之后更名为东盛省,与黑吉辽3省合成东4省,不过东盛省目前依然是军政状态,并没有实施军政分离。

“东4省土地肥沃,足以容纳新移民数千万人之众,目前,中枢正与农林部、工商部、内政部着手制订下1步的东3省移民实边方案,再过几天,这个移民实边方案就可以公之于众,届时,国民可以了解每1个细节。”

......

“本届中枢政府之东4省移民实边计划与工业发展计划1样,都是1个系统工程,移民垦殖的每1个方面均已提前详细考虑计划,无论是农业、工业、商业还是教育、治安等诸多工作,政府都考虑得非常周详......”

“所以,如果国民有移民之兴趣,请尽快向地方政府咨询此事,尤其是国内之实业界人士,若想投资东4省之重工业与采矿业,中枢政府自当鼎力相助,无论华商独资,还是中外合资,只要工厂能够为国民带来利益,中枢政府绝无反对之理......”

沈阳市政大礼堂内,左孝威对台下的富商们做着演讲,他们中的不少人都是从江南、华中、广东等地赶来的,也有许多是之前闯关东吃了红利起家的,众人对于东北未来的发展都十分关心。

而总统的演说虽然简短,但是其中透露出来的细节也是让人颇费思量,政府似乎有意进1步放开重工业方面的管制,鼓励离散资本向其中汇集,加速发展。

这即是向国内筹资的“文借”之策,至于“武借”嘛,那就......

在场的众人恐怕还没有想到什么叫做武借,不过他们可能也不太会切身体会到,毕竟那群地主老财也基本不会坐在这里讨论投资的事情。

在与这些企业家、工厂主共用午餐之后,左孝威马不停蹄,开始视察东北的各项工作。

此次北巡,除了总统夫人之外,陪同总统视察武汉的还有不少军政要员,工商部长盛宣怀、重工业部长卞广禄、海军总司令邓世昌、卫生总署总长林文庆,这些人陪同总统视察,自然都有各自的任务。

盛宣怀要与纺织工业的企业家们举行座谈,东北的重工业比例过高,这些工作需要大量的男性劳动力,而1群小伙子凑在1起是危险的,尤其是城市里,因此东北需要1些轻工业,为城市中女性提供工作岗位,以此平衡男女比例,保证稳定。

卞广禄要去沈阳钢铁厂,主持验收两座刚落成的炼钢高炉,林文庆要去辽宁总医院主持剪彩,并视察海关的防疫工作。

海军总司令邓世昌将前往旅顺造船厂,与总统1起主持1场欢迎宴会,欢迎几位来自德国的造船专家,他们将会在华长期生活,与中国工程师1同研究潜艇技术。

总而言之,1句话,此次北巡东北,总统带来的这帮人没有1个是来闲逛的,国际局势也不允许他们闲逛,如今的中国最讲究的就是个旋率,总统亲自带头,底下的文武百官也好,国民百姓也罢也都必须学会追求效率,浪费金钱是可耻的,浪费时间同样可耻,我们浪费的时间太多了,必须要提速!

1周后,左孝威启程前往齐齐哈尔视察屯垦工作。

“东北屯垦有什么困难?”左孝威在黑龙江屯垦兵团兵团长程德全的陪同下,走在兵团的田垄上,看着田里众人的劳作,时不时与众人打个招呼。

“其实问题还是老1套,粮食、人、肥料和工具.......”

开荒在农耕时代是最恐怖的事情,东北这些地方可不像华北,华北那多是抛荒的农田,但东北这可是正儿8经的荒地,上次开垦说不定还是在唐朝时期的大温暖期。

左孝威心里也很清楚,当年在江苏当官时,听说过这么1件事,1户人家,爷孙3代人拢共花了4十多年开了20亩地,光前期准备就花了5年时间,侍弄荒地不到十年,老汉累死了,过两年大儿子也累死了,3代人34条人命就换了2十来亩地。

开荒首先是攒粮食,起码要给1家人准备够吃半年多的粮食,整个屯垦兵团就是23十万张嘴,接着是季节,春种夏管秋收都没什么空闲,尤其是春天,1场雨水浇下来,半个月都白干了,因此秋后是最好的时间,但在东北冬天太冷,也不合适,因此只能靠政府组织在夏秋天干活,然后是毒虫猛兽的威胁,随随便便就能搞死人,也要军队和医生保护。

接着是开荒本身,各种石头树根,非常吃工具,东西也多的离谱,1亩荒地里面的草木够给上千人烧火做顿饭了,最累人的则是挖土方,哪怕屯垦兵团都是1群小伙子,那干这件事也得要脱层皮。

“1定要克服困难,东北的粮食至关重要,关于现有困难,你回去写份报告交给我。”左孝威看着还是1片荒芜的土地,严肃的说道,“中枢会给你们最大程度的支持,新的农用机械在明年就会送来......”

(sdingdiannn/ddk12767391/36705718.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