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历史 > 家祖左宗棠 > 第145章:工业与商人

家祖左宗棠 第145章:工业与商人

作者:白社桑落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27 16:22:24 来源:顶点小说网

“老爷,你瞧那是谁?”

汉口地产商人刘歆生刚从火车站里出来,还没上马车,就听到管家的话,连忙向他指的地方看去,几个人正站在火车站外的书摊旁边。

“共和了,记得叫先生!”刘歆生瞪了管家1眼,随后朝着那人招了招手,“紫峰!”

“人祥,什么风将你吹到这里了?”韦紫峰也望见了刘歆生,颇为惊讶,连忙走到马车边,与从马车上走下的刘歆生见了礼,寒暄几句。

韦紫峰虽然是广东商人,但其实他长期在汉口做生意,甲午之后清廷推行“官督商办”,他便组了应昌公司,将湖北织布局,也就是纱布麻丝4局承租下来,长期在汉口呆着,自然与刘歆生有着1些接触。

刘歆生人称“汉口地皮大王”,汉口商业街几乎是其1己之力营建,与占据南京路半数股份的上海的犹太地产大亨哈同齐名,靠着买办和高利贷起家,而京师这场地产投机的背后,实际上正是汉口商帮和上海犹太集团的争夺战,而刘歆生来京师正是为了1座贝勒府。

不过这些事情韦紫峰并不清楚,虽然在刚来京师的时候却是有入局的想法,但到现在也没有做出决定,说到底还是缺钱。

当初韦紫峰组建应昌公司承办湖北织布局,后来被迫解除租约上交共和军,由于承租的几年经营不善,在随后的承租竞争中败给徐荣廷,只能重回广东投资。

而后借着战争的风,韦紫峰的应昌公司这几年在广州的纺织厂也混的风生水起,但韦紫峰刚刚又投了1笔钱扩大生产,所以现在身家也没多少,不敢随便往这种地方投,而是打算出关经营纺织业。

“京师地皮涨的厉害,最近商帮准备盘下1座园子,我不放心,还是来看看了。”

“原来如此,什么阵仗竟需要人祥你亲自来?”韦紫峰心里略微惊讶,也庆幸自己没有随便入场。

“嗐,没什么,话说紫峰兄是当了议员了吧,哎呀,比弟我发达哦。”刘歆生开了1个玩笑,“不知有什么发财的好机会?也拉兄弟1把?”

“哎,能有什么发财的好机会?我这议员的位置也就是捡来的......”韦紫峰自嘲1笑,“要真有什么发财的机会,那也得看国家,咱们跟在后面拣点就行了。”

“紫峰所言极是,像辛丑5年计划,这武汉是1天1个样......我准备去财政部招待所,听闻丙午5年计划的草案马上就要出来了,不如同往?”刘歆生邀请韦紫峰上马车。

韦紫峰心里1惊,这些天光顾着国会里的那些破事了,都把这茬子事给忘了,5年计划是政府的事,如果没有涉及法案,国会是无权过问的,因此这并不受到国会里面的乱局的影响。

“那便同往......”

两人上了马车向着北城而去,财政部招待所就在西长安街上,马车很快就到了地方,刘歆生与韦紫峰下了车,还没进招待所就瞧见里面已经聚了好些人了,看样子也都是腰缠万贯的商人、实业家,当中甚至还有几个熟人。

刘歆生没来过几次京城,这次倒是开了眼界,现在的京城里南北商帮齐聚1堂,以前众人分踞南北,难得有机会1起讨论这工商业投资计划,现在既然都在这里,那么自然也顺便讨论讨论,1些人甚至已商量好了合作方案,准备在这场工业发展盛宴上大捞1笔。

最让刘歆生感慨的还是这些人都能聚在1起,要是搁过去,不要说是南北商帮了,便是山西商帮也绝不肯与陕西商帮坐到1块去,说到底还是中枢的计划实在详细,完全是1整套方案,小到螺丝钉的制造,大到轮船的制造,现代工业的每1个环节、每1个步骤,这个工业发展计划都考虑到了,就连工业所需人才也制订了计划,1边是自行培养人才,1边是引进国外的人才。

而募集到的民间资本也是由中枢统1指挥,将这些资金投入工业建设中去,中枢把规矩订好了,大家自然就能谈到1起去了。

中午十2点,招待所里面出来几个文员,1人向众人宣布了情况,3人负责将公告张贴在墙上,又有几个人抬出1摞小册子,都是计划简报,等在门口的记者们1人抓起1本就跑,各大报社也开始印刷相关的报纸。

“这工业统筹委员会,莫不是那个什么战时工业委员会,为何还没有解散?”作为议员,韦紫峰第1时间倒是先关注起工筹委的事情来了。

刘歆生对此倒是不怎么在意,这几年他在汉口做地产生意,跟政府的人打了不少交道,深感国家变化之大,因此对于现在这套游戏规则还是比较熟悉和放心的。

接着,两人又在招待所里聊了1番,说着说着就提到了出关搞纺织业的事情。

“如今关外纺织大厂只有官办的辽厂,民间纱、布多是松江布纱,如若投厂不失为1项好选择。”

辽厂就是沈阳纺织1厂,组建时由国立江南纺织集团持股53%,民间募股47%,当初组建时专为军队服务,战争末期方才转向民间市场,因此现在关外的纺织业市场还是很空旷的。

国内纺织业其实主要集中在江南和湖北,与原时空大生纱厂几乎同班人马的江南纺织厂以及由楚兴公司承租的湖北纺织厂就占据了全国纺织业的半壁江山,整个黄河地区产棉较多,但北方的纺织业却相当落后。

韦紫峰虽然手头流动资金不多,但对于纺织业上下游都比较清楚,在承租期间也踩过各种坑,现在是个熟人了,前段时间还参加了盛宣怀的纺织座谈会,对于内情也算是比较了解了。

刘人祥现在看好关外的纺织业,但他的资金在地产上压得很厉害,如今跟哈同角力是万万不能退场的,除了商业上的问题,还有政治上的问题,自己背后真正的大佛不仅是老相识黎元洪,更是左孝威和左念微,将这个犹太地产商挤出地产市场正是中枢交给刘人祥的秘密任务。

所以,自己恐怕1时间也拿不出足够的周转资金来投资实业,所以现在就很有必要拉上1位合伙人。

韦紫峰正好是1个合适的人选,熟知纺织业,拥有1定的资金,但又不至于压过自己,两人半斤8两,不怕谁欺负谁。

韦紫峰也深知刘人祥的财力,正好有合作的意向,两人1拍即合。

然而,有些事情的变化却是难以预料的。

原本还在国会里争吵的土地改革法案突然间爆雷。

国会中部分议员提出的新的议案——《国民土地调查案》,认为1900年的调查案存在徇私舞弊,要求重新调查,严惩贪蠹。

随后,不到1个月,1场全国范围的土地占有情况大调查开始由东南、华中地区迅向全国蔓延。

中枢立即颁布相关法令,所有国民都有义务配合中枢实施这次全国土地占有情况大调查,在调查过程中,严禁弄虚作假,严禁官商勾结,1旦有人破坏调查工作,1律视为藐视法律,将遭到严厉惩处。

自古以来,中国就是1个农业社会,作为财富的主要创造工具,土地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结构以及统治集团的利益。历朝历代也都非常重视土地兼并问题,这既出于维持统治的需要,也出于中枢财政收入的需要。

土地兼并越是激烈,拥有土地的大地主就越是要隐瞒所拥有的土的数目,而在古代,大地主往往同时也是担任朝廷职务的诸绅,权势与财势结合起来,这就是1座坚固的堡垒,它将从内部腐蚀掉任何王朝的根基,而王朝衰落的起因往往就是田赋减少问题,在农业社会,田赋永远是财政收入的大头,为了维持王朝统治,历史上的多数王朝都曾对土地占有问题进行过不同程度的干预。

而到了如今,在此前的几年中,从《土地赎买法案》开始,政府就在不断的加大对土地的干预,不仅赎买的脚步在加快,越来越多的人也因为这些事情身陷囹圄。

再设其中,除了有行政组织能力的增强,更重要的还是技术的进步。

此次中枢派员对各省土地占有情况进行调查,依靠的不仅仅是地方官员和乡村基层组织,更重要的动用了多种测算方法。

不仅有政府的土地勘界队,还有军队方面的独立测算员,更重要的是,气球、飞艇甚至是飞机这些工具也加入了行动,对目标地域进行空中照相。

虽然这种测算不是非常准确,但是可以估算出某地农业耕地的总面积,然后根据这个总面积与地方政府报上来的数目进行核对,如此1来,地方官员如果想欺瞒中枢政府,无异于自讨苦吃。

越来越多的报道随着各地的报纸传到京城,京城中的议员们反应不1,除了奋进学社这些人外,其他多数人还是选择继续观望,毕竟议员享有豁免权。

而不同于享有豁免权的议员,地方官员落马的可就多了,短短两个多月,就已经有数百人遭到处置,入狱者也不在少数。

(sdingdiannn/ddk12767391/36705715.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