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历史 > 家祖左宗棠 > 第151章:中德贸易协定

家祖左宗棠 第151章:中德贸易协定

作者:白社桑落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6-17 04:01:24 来源:顶点小说网

上午9点,京城大前门火车站,1号站台。

大前门火车站是整个京城火车站的核心,这里拥有4座旋转式调车台,京城的列车编组全靠这里,而1号站台是其中最大的站台,可容纳千余人。

不过如今的站台上戒备森严,普通的民用列车全都转去其它站台停靠,因为这座站台即将迎来1列专列。

如果仅仅只是专列过来,戒备措施也不可能如此夸张,最重要的是这列专列上的人。

1906年3月12日,亨利亲王(英译),或者说海因里希亲王,抵达上海,随后乘火车抵达京城,由外交部部长辜鸿铭率领左念微等人迎接。

与其1同抵达的还有德国访华舰队,这支舰队**有5艘战舰,包括去年末刚刚服役的约克号大巡洋舰(装巡)以及两艘不莱玫级小巡洋舰,这几艘新锐巡洋舰都将会在访华之后留在远东舰队,约克号将取代维特尔斯巴赫号前无畏舰担任远东舰队的旗舰,并使远东舰队成为1支快速破交舰队。

(俾斯麦侯爵号:快速?)

根据对等原则,海军自然也派出雁荡山号装甲巡洋舰以及3艘辽河级防护巡洋舰在长江口列队欢迎。

虽然中德联合军演并未能落实下来,但中德海军之间的交流依然繁荣,在行程中,这位海因里希亲王将在这段访问的最后几天前往上海观摩“子”号战列舰的建造。

德皇的大舰队计划是疯狂的,他们对于加强德国海军所做的努力是不遗余力的,他们会想尽1切办法提升海军的实力,使自己的海军能够与英国人比肩。

自大的威廉2世将海军上的胜利视作世界政策的最关键1环,但德国想要追上英国依然是非常困难的。

1906年2月,无畏号战列舰在朴茨茅斯海军工厂下水,而德国人的德意志级前无畏舰首舰尚未服役,仅凭1.3万吨的标排和28cm舰炮,德意志级完全不可能是无畏舰的对手,哪怕是其引以为傲的航速,也仅仅是19节而已,在无畏舰面前不值1提。

但无畏舰对于德国来说也是1个良机,无畏舰的出现让英国的海军力量被提升到了1个新的高度,但是他们也在无意间和德美这样的工业强国站在了同1条起跑线上,德国人获得了赶超英国的那么1丝可能。

对于海军极其重视的德国人1定不会放弃这个机会,这就给了我们1个机会,在无畏舰的设计建造上,我们已经走出了第1步,尽管在舰体设计、机械结构等方面的技术积累依然与列强有着不小的差距,但追上不过是时间问题,而德国与英国1样,都是1个好老师。

而战列舰决战的海战经验也是德国人所期望的,在过去的1年中,双方已经就这1问题进行过多轮交流。

除了海军上的问题,合成氨技术也是中德技术交流的重点,作为1个科技弱国,在对等科技交流这1条路上,中国实际上只能依靠出卖想法来换取所想要的东西。

在这列火车上,除了德国的外交官们,剩下的就是德国的技术专家,在他们当中,相当1部分人都是军工相关的专家,重型火炮、通讯技术等等,同样在研究合成氨技术的哈伯也在其列。

德国拉拢中国的目的很简单,就是为了战争,去年末,因为威廉2世蹩脚的外交手段,德国引发了第1次摩洛哥危机。

对于摩洛哥问题,英国在1904年与法国和解,并承认法国在摩洛哥的势力范围后,德国认为自己的利益被侵害,这就直接导致了德法边境对峙。

在这场危机中,英国站在了法国这边,只不过面对脑子1根轴的德皇,哪怕是英国也没有太好的办法,双方僵持了1段时间之后。

最终还是在德国首相比洛的建议下将摩洛哥问题提交国际会议讨论才制止了可能的冲突。

但在英美意俄等国的支持下,最终达成的协议仍然对法国有利,这份协议使得德皇感到屈辱,进1步加快了海6军的建设,同时也意识到盟友的重要性,对于拉拢中国自然就更上心了。

海因里希亲王访华行程敲定的如此之快也正是出于此处,而他带来的非军事的商贸订单也确实相当丰盛,包含了多种电气工业和化工厂的合资项目,其中尤以奔驰公司和克虏伯公司的两份汽车合资公司项目为要。

站在中国的角度,除了继续扩大老3样大宗出口商品,即“茶、丝、大豆、粮食”的出口外,新的工业原材料的出口也在飞涨,形成了新3样战略物资出口,即“桐油、猪鬃、钨矿”。

这东西的竞争力可比大豆粮食什么的要强大太多了。

例如桐油,自古以来就百姓被广泛的运用在家具、船只等方面,到了工业时代,其用处进1步扩大,其油漆制品具备的耐腐蚀、耐高温、不导电和快速干燥等特性使之在工业生产中同样起着关键作用——以不同油类制成的油漆,大豆油漆要41小时才能干燥、亚麻仁油要28小时、苏子油要18小时,而桐油仅需7小时。

同时,其亦是重要的有机原料之1,以防锈漆为代表的上百种产品都需要它才能生产,其地位可见1斑。

而且因为世界各国对油桐的引种大多以失败告终,所以在桐油出口上中国占据着绝对的垄断地位,占据全球产量的95%以上,仅有南美的几个国家少量栽培成功了油桐。

1些相关报道在最近几年频频出现:

「近年来,泰西工业界亦不断发明桐油之新用……电器、电线多用桐油,德国、美国之优等油漆,往日常用胡麻籽油,而今始改以松香油与桐油配制……」

尽管桐油的大规模应用才没几年,但增长已然是非常迅猛,中国每年桐油出口量已达千余吨,并且还在高速增长。

其次,除却桐油之外,不起眼的猪鬃也是很重要的战略物资。

猪鬃主要用于制造各式各样的毛刷——日用刷、油漆刷、机械刷等等,是不起眼,但是又缺不得的东西。

在几十年后的合成化学纤维技术取得突破之前,没有任何材料能取代猪鬃毛刷的作用,其韧性与弹性优良,同时耐热、耐酸、耐磨。

抛开刷油漆的常规作用不谈,在军事上,枪械、火炮、汽车这些机械产物均少不得清理保养,而猪鬃毛刷就是最好用的工具。

尽管世界各国也都有出产,但是在品质上却根本不是本国猪鬃的竞争对手,韧性、长度、产量等等方面都不是1个档次的。

最后,如果说桐油和猪鬃都比较不起眼,那么钨就是最让人头大的东西了。

1900年在巴黎世界博览会上首次展出了高速钢,这种钢的出现标志了金属切割加工领域的重大技术进步,钨成为当时最重要的合金元素之1,从此钨的提取和应用工业就得到了迅猛发展。

而中国作为世界第1钨藏量的大国,占据全球钨矿藏量的百分之7十。

这3大件虽然都才刚刚开始应用,基本到1战前后才会真正彰显出其巨大价值,但潜力已经落入了人眼。

德国人有的是铁和煤,但是现代工业不仅仅是有铁和煤就可以的,许多资源相对匮乏的德国对于中国的资源自然也是十分看重。

故而,在这次访华中,德国与中国也签订了1份全新的贸易协定,包括共同研究合成氨实用工艺、化肥制造、桐油加工、钨矿精炼等等。

为了避免刺激英国,中德之间的军事交流在战后暂告1段落,仅保留了1些关键项目,例如重炮生产线建设、潜艇研究等。

当然,为了安抚德国,也为了自己的利益,中国现在将对德贸易和交流的重心放在了农业现代化和工业电气化上,大幅引进德国的农药化肥生产线,学习规划电网等等。

在京师参观多日之后,中德签署了1系列商贸订单,重工业、轻工业,1应俱全。

接着,德国代表团提出了中德海军友好交流的活动,希望能够举行1场海上交流。

看来德国人对于军演依旧不死心,而总统府也给出了允许的回复,抽调黄山号、庐山号装甲巡洋舰与辽河号、黑龙江号(阿芙乐尔)防护巡洋舰与德国舰队进行1次破交和袭击演习。

不过德国人的破交作战和别人有点不1样,1般国家的破交作战都是专门盯着敌人脆弱商船和掩护商船的轻型舰艇进行破交,但德国人的破交中还包含了打击敌人港口的任务。

演戏地点被定在了渤海和烟台海军基地,德国扮演进攻方,中国扮演追捕方。

德国已经很久没有经历过大型海战了,再加之没有那么多的舰船设计和使用经验,这就使得德国海军对于破交作战的定位非常朦胧。

这从德国第1艘装甲巡洋舰上就可以看出来,俾斯麦侯爵号的定位实际上就很尴尬,作为巡洋舰执行破交和侦查任务太慢了,而作为战列舰用作决战,其装甲又太薄了。

但在这次演习中,国防军也发现德国海军已经对破交作战有了全新的认知,他们的进步非常大。

(sdingdiannn/ddk12767391/36705709.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