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历史 > 家祖左宗棠 > 第88章:驱逐鞑虏,恢复中华!

家祖左宗棠 第88章:驱逐鞑虏,恢复中华!

作者:白社桑落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3-28 12:10:43 来源:顶点小说网

“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强国之路,唯有共和!共和之途,唯举革命!今我革命党人举事反清,非为1族之私怨,实为1国之强盛!”

“……满清无道,祸国殃民,尸位素餐之辈高居庙堂,忧国忧民之士偏处江湖,乾坤颠倒,人神共愤,吊民伐罪便在此时!唯愿天下齐心,戮力以赴,推翻满清!4民平等,创建共和!”

“……”

“左公孝威,累世英才,崛起于东南,扬威于朝鲜,殚精竭虑,广结英豪,实乃洋务之先锋,国家之楷模……”

“广州阖城军民5十万,1致拥戴左公出任中华合众之大统领……”

“……”

“孙文这封通电可算是檄文了,不仅要对满清开炮,还要拉着咱们1起开炮……”左孝威看着后半截的各种夸耀,笑言到。

“出兵从来都不是问题,没有列强干涉,满清不过是1个破房子,踹1脚就倒,但最难的还是如何有效的掌控全国。”左念微摇了摇头,“革命是最好的结果,只有上上下下清洗1边,才能重新走出来,但我们显然没有这个时间去洗1遍,但又没有比现在更好的机会了。”

东南花了整整5年才让政府内部的旧官员比例降低到40%左右,初步建立了基层政权,这些人都在拖累东南前进的脚步,但东南却又不得不接纳这些人,借助他们的力量向前走。

但是,越往后走,想要清理这些人的难度就越高。

“这些东西交给议政院商讨吧,那群滑不溜秋的议员废话多着呢,军队先做好出征的准备。”左孝威放下了电报,“我们现在也只是1个过渡政府,再建立1个合众政府又如何?”

左孝威指的很清楚了,合众政府也只是1个过渡政府,和现在的东南巡阅府1样,而起兵反清本也就是计划之中的事情,早在3年前巡阅府就已经制定好了计划,将定于1901—1903年间,海军初步建设完毕、6军扩军成功之后进行起义。

现如今国际局势有变,兴中会也在众多巧合中出人意料的取得了革命的初步胜利,建立了革命军政府,在这种情况下,还固守原有的计划显然是不合理的。

……

1900年1月15日,左孝威正式下令,东南开始实施局部动员,要求6军新建乙种师尽快补齐编制,同时组建5至十个新的后备纵队,作为战力储备。

在左孝威发布这1系列的命令之前,东南在全国东南以外的驻军范围非常广,除了高原和蒙古,其他地方几乎都有驻军,其中东3省、山东、西北等地除了有十万边防军,还有大量的其他部队。

而其他省份则各有不同,多则数千,少则上百,且均非正规军,难以起到太大的作用。

2月2日,东南发布了《敦促清帝退位书》,敦促光绪皇帝退位,1时间国内舆论纷乱,康有为等人纷纷前往江宁,劝说左孝威不要太急躁,要按照禅让程序走。

然而,这些人根本没想到,东南压根就没打算搞君主立宪,而是直接准备迈向共和。

3月18日,东南发布《告中华人民书》,宣告东南加入起义,为实现国家振兴而起义,随后,北洋舰队7艘岸防舰、炮舰驶入天津,驻守塘沽的6军开始了调整,建立阵地,为后续军队的登6做好准备。

同时,东南巡阅府通电全球,宣布正式更国号为中华共和国,改江宁为南京,暂定为首都,废除青龙旗,以共和红旗作为临时国旗,旗帜红底,上书“共和”2个金字,史称“中华共和国南京临时政府”,拉开了“庚子革命”的序幕。

东南6海军更名中华共和6、海军,各军军旗改为“铁血共和”旗。

当天下午,左念微代表东南巡阅府,率各部主官前往钟山明孝陵祭奠明太祖朱元璋。

左念微身骑1匹高头大马,至下马坊旁,左念微翻身下马,在警卫员的簇拥下,大步向着孝陵走去。

左念微通过神道、牌楼,1路来到孝陵正前方。

明孝陵正前方树立着1块石碑,上书4个大字——“治隆唐宋”。

“砸了吧,用不着这个东西了。”左念微撇了1眼治隆唐宋碑,然后平淡的说了1句。

这块碑是康麻子立的,1个鞑虏之君对“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的明太祖4意品评,不可谓不讽刺。

“到时候这个地方重新立碑,就把我今天的祭文刻下来立在这里!”左念微看着几个士兵手持铁锤,将这块治隆唐宋碑砸碎,接着从文宣司的手中接过祭文。

这份祭文是左念微自己写的,至于说原文嘛,那当然是孙中山的《祭明太祖之陵寝文》。

反正他也没机会来这里搞祭奠了,左念微就暂代1下吧,再说了,左念微那也不是全抄,不也改了1半了么?

左念微在孝陵前上香,然后向着孝陵敬了1个军礼,随后拿出祭文,开始宣读。

“中华己亥年2月2十日辛亥,东南6海军副司令左念微谨奉中华共和国临时大总统之命,谨昭告于大明太祖开天行道肇基立极大圣至神仁文义武俊德成功高皇帝之灵曰:

“呜呼!国家外患,振古有闻。赵宋末造,代于蒙古,神州6沉,几及百年。是明高皇帝应时崛起,廓清中土,日月重明,河山再造,光复大义,昭示来兹。”

“不幸季世俶扰,国力疲敝,满清乘间,入据中夏。嗟我邦人,诸父兄弟,迭起迭踣,至于2百6十有8年矣!”

“呜呼!时怨时恫,亦2百6十有8年也!岁在己亥2月,东南军兴,建立共和。义声所播,天下响应。”

“……瞻顾西北,未尽昭苏,负疚在躬,尚无以对高皇帝在天之灵。”

“……实维高皇帝光复大义,有以牖启后人,成兹鸿业。孝威与全国同胞至于今日,始敢告无罪于高皇帝。敬于奉兵兴国之前,代表国民,贡其欢欣鼓舞之公意,惟高皇帝实鉴临之!”

“敬告!”

左念微摘下军帽,朝着孝陵鞠了1躬。

紧接着,两个士兵抬上来1块石碑,文宣司的官员将1副大字递到了左念微手上,这是左宗棠亲笔所书的“驱逐鞑虏,恢复中华”。

左宗棠的身体情况如今已不容乐观,但在东南巡阅府做出起义的决定之后,左宗棠还是强撑着身体写下了这8个大字,并令左念微祭奠孝陵时奉上。

祭奠孝陵代表的是1种态度,表示中华共和国接过中华之天命,为中华之正统,所行之事皆有大义傍身。

3月19日,左孝威在长江边检阅6海军,誓师北伐。

根据作战安排,6军甲种师6个师,乙种师7个师,第3、5混成旅,第1、3骑兵师,第1、3重炮兵团,第1、4攻城炮兵团,第1、2、5后备纵队,共计2十2万大军,组成北伐军,由左孝威亲自统帅,主力部队沿铁路北上,进攻直隶,第3、5混成旅乘船由海路分别登6天津及威海卫。

教导总队,6军甲种师两个师,乙种师5个师,第2骑兵师,第2重炮兵团,第2攻城炮兵团和第3、4后备纵队,共计十3万人,组成西征军,由左念微统帅,沿江西征,进攻湖广。

第1、4混成旅及第2师在南洋舰队护送下前往广东,与广州革命军政府会师,武力整编其部队,随后西进,向西南进军。

海军3大舰队全员出动,保证国内革命环境的稳定,武夷山号、玉山号装甲巡洋舰北上威海卫,准备迎战直隶水师;北固山号、镇海号装甲巡洋舰南下,驻泊岘港;冠豸山号、天姥山号装甲巡洋舰进驻釜山,在鲸海(日本海)内巡航,监视沙俄太平洋舰队;横海号、伏波号岸防战列舰配合吴淞、江阴炮台保卫首都安全。

面对共和军的大动作,清廷表现得非常混乱,话说甲午战争之后,清廷开始编练新军,推动改革,但对于满清朝廷来说,这样的动作有的时候会产生反效果,即越落后越保守,越衰微越疯狂。

自从光绪帝病重之后,以翁同龢为首的汉人势力就逐渐被排挤出朝廷,整个朝廷迅速满化,大量的旗人占据要职,但又不能履行职责,整个国家越发混乱。

在军队中更是如此,清廷编练的新军包括中央6镇、湖广自强军3镇和广东新军两镇,其中中央6镇又分为武卫军和北洋军。

前者共4镇,统制均为旗人,军总统为铁良,兼后军镇统制,右军镇统制6军部侍郎荫昌,左军镇统制肃亲王善耆,前军镇统制多罗敏达贝勒毓朗。

其中铁良、荫昌2人算是知兵之人,荫昌曾在德**校学习,与德皇威廉2世是同班同学,两人私交不错。

在东南还未宣告起义之前,荫昌就曾上书建议摄政王载漪,与直隶及东北布防,但并未受到重视。

东南宣告起义之后,载漪才匆匆调遣新军,展开防御,并任命刚刚上任盛京将军的裕禄总统诸般军务。

同时,清廷重新启用丁汝昌,令其率直隶水师迎战共和海军北洋舰队,但北洋舰队动作神速,直接将直隶水师堵在威海卫军港中。

3月25日,北伐军攻克登州、胶州,海路并进,直逼威海卫,北洋舰队司令萨镇冰亲笔书信,劝直隶水师举义归正。

3月28日,在北洋舰队多日的轰炸下,丁汝昌在定远舰上自杀,刘步蟾、林泰曾、林永升率部投降,直隶水师定远、镇远、来远、驭远、和远、安远、宁远、嘉远、泰远9艘主力舰艇加入共和海军北洋舰队。

但直隶水师各舰的舰况大多糟糕,投降之后便被拉到了旅顺造船厂进行修理。

随着直隶水师的覆灭,整个山东已经不存在任何的满清军事力量,大军开始向邯郸进发,再往北去,就没有铁路可以依靠了,北伐军也将遇到北伐过程中第1个也是最后1个有威胁的对手。

(sdingdiannn/ddk12767391/36705772.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