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科幻 > 道途孤城:少年将军与北戎之谜 > 第178章 隐患潜藏 新纪元

暂且不提不周山的情感纠葛,那自山巅下来的古僧,这些时日仍疾步如飞。

他未曾停歇,穿越崇山峻岭,越过西梁城,跨过金墉城,直至抵达北戎州的荒凉沙漠。

此地名曰岭南,历来人迹罕至。

在这十九国中,岭南是最微弱的一隅,但这并非因为力量不足,而是人口稀少,与苍梧相似。这里有铸剑技艺超群的神秘山门,有天下无敌的甲胄涂山甲,更有世间最强的防御骑兵部队。

然而,人口过于稀疏,仅凭威望无法征服天下。无论是岭南还是苍梧,此刻都只能依赖其他封国的援助苟延残喘。毕竟,岭南匮乏丰富的资源,常年缺水,土壤贫瘠难以滋养五谷,因此只能成为他国的附庸。

古僧重返岭南,眼神中慈悲不再,取而代之的是隐忍中的枭雄之姿!

他在岭南的峻岭间行走,望着悬崖边艰难生活的民众,看着那些身披兽皮、体魄强健的岭南战士,心中不由得泛起一丝酸楚。

大约三天后,他来到了一片狭长的山脉,山脚下立着一块界碑,上刻二字——屠岭。

“终于回来了。”古僧轻轻一叹,年岁已高,长途跋涉对他来说实属不易。

此时,屠岭下的界碑前,两位虎背熊腰、身披兽皮的壮汉恭候在那里,见古僧到来并未阻挡,反而恭敬行礼,上前帮他还带着渐离骨灰的包裹…

"辛苦两位勇士了,最近封域的丰饶如何呢?"老僧以温和的语气询问,眼中闪烁着魔法的微光。

其中一位魁梧的战士摇了摇头,脸上布满忧郁的纹路:“禀告贤者,情况堪忧。您也知道,不久前整个中土都在战火纷飞,富饶的封域如今也疲惫不堪。昔日供应我们的西梁堡如今也在暗自积蓄力量,我们几乎无法维持生计。涂山大人的眉头这些日子未曾舒展过,您的回归会给他带来些许安慰。”

老僧微微一笑:“难为你们了,我这就去拜访他,勇士请引路吧。”

壮汉连忙谦逊地回应:“哪里哪里,您如此说真是让我受宠若惊,请允许我引路。”

说完,他们留下一位战士继续守卫,老僧在另一位战士的协助下,缓缓踏入了迷雾笼罩的屠岭境内。

屠岭,这里是整个岭岚之地的王城,尽管国力并不强大,无法建造雄伟的宫殿,但岭岚人早已习惯了这片原始的土地,对他们来说,中原的奢华并无吸引力。眼前所见,尽是兽皮搭建的简易帐篷,这都是由于此地地貌奇特所致。岭岚地形险峻,易守难攻,一旦有外来侵犯,居民便会迅速撤离帐篷,藏入山岭之中,以抵御敌人,这是他们独特的防御方式。建造宫殿只会让他们失去灵活性,违背这里的生存之道。

两人一路向前,沿途的百姓见到老僧,纷纷恭敬行礼,脸上满是对神秘力量的敬仰。

老僧一一回应,两人快步来到一座巨大的兽皮帐篷前,壮汉进去通报,不久,身披兽皮的涂山伯庸便出现在眼前!

涂山伯庸看到老僧,眼中闪烁着惊喜,上前紧紧拥抱。老僧也激动不已,两人像久违的老友般热络寒暄,随后邀请老僧进入帐篷品尝马乳茶。

帐篷内部带着中原的痕迹,与西梁堡富裕人家的居所颇有些相似。

老僧对这里显然十分熟悉,从容地漫步一圈,随后自然地坐到了主位上。

"看来你在西梁堡担任国柱的日子里,确实受到了不少中原文化的熏陶啊。"

涂山伯庸闻言微笑,同样毫不拘束地坐在侧位上:"的确如此,这些年在西梁生活,有些离经叛道了,说起来这也是伯庸的遗憾,还请大师谅解。"

老僧闻言摆手:"你没有错,这些年若非你在那边忍辱负重,岭岚怎能延续至今。你是岭岚的功臣,而我只是个即将步入暮年的修行僧。况且我这些年离开山门,前往西泽荒原修炼佛法,也染上了佛门的清净之气,我们可以说是半斤八两,都已经不再是完全属于岭岚的人了。"

话音刚落,两人都深深地叹了口气...

在遥远的岭南山门,这位老僧曾是其中的一员,如今两人在幽深的禅室内闲谈片刻,老僧指向那盛着骨灰的古铜盒:“这是山门历代门主最小子的遗骨,我遵照约定将其带回。本期望他能在世间安然度过一生,却未料竟早逝,看来佛祖之言果然不假,云雾无常,法则不定,一切皆是因缘,一切又超然于因缘之外。”

涂山伯庸看到骨灰,眼泪瞬间盈满眼眶:“都怪我无力,未能保全山门这最后的血脉,只愿门主在天之灵不要责怪于我。大师,当年您带走的那个孩子呢?”

涂山伯庸提及的,正是那位小沙弥,也就是穆蓝微最小的儿子穆子谦。

老僧闻言,不禁轻轻一叹:“那孩子一心向佛,出乎我预料。或许这样对他也是幸事,毕竟世间充满苦难。伟人有伟人的困厄,凡人有凡人的漂泊。在这动荡的时代,无人能真正独善其身。比起让他重蹈渐离的覆辙,倒不如让他在山中度过平静的一生,那才是真正的安宁,真正的重生。”

涂山伯庸笑了笑:“我这俗人,怎懂大师的洞察。少主如今能归于故土,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我会安排隆重的葬礼,让他得以安息。”

老僧闻言微微一笑,随即指向身后:“门主与岭南王现今可安好?”

“承蒙大师庇佑,他们都还算安康。只是门主尚年幼,毕竟先门主刚离世,目前山门由我暂代主持,至于岭南王,失去西梁的财力支持,国库已空虚不堪。我们正考虑向大梁的武烈王求助,听说新登基的帝君宁远心地仁慈,我想凭借我的老面去尝试一下。”

“辛苦你了。”老僧双手合十,低诵佛号。

正在交谈之际,门外缓步进来一位老妇,怀中抱着一个稚嫩的孩子,虽尚未学会行走,但已长出稀疏的黑发。

老僧与涂山伯庸连忙起身,对这个孩子表现出异乎寻常的关注。

老僧接过孩子,抱在怀中轻轻逗弄。涂山伯庸满面宠爱,眼中闪烁着无尽的怜惜。

老僧:“这孩子有他父亲的影子,也带着几分taniangde神圣气质。”

涂山伯庸笑道:“一年前,这孩子在北戎州皇宫中因窒息而出生,那时百里太后与北戎州大太监贺华黎合力策划了龙凤大案,才成功带着母子逃离皇宫。岂料途中遭遇凰棠别院的刺杀,百里太后不幸遇难,只有这孩子被白玉楼主温白书救出并送到此处。命运多舛,但他能劫后余生,必定会带来好运!”

老僧闻言,笑容如幻影般闪烁,随后哀痛之色又覆上面庞:“温白书,那位白玉楼的主宰,唯一的血脉啊,我们必须守护周全。世人都晓他背后,是崇山门与魁门两大神秘势力的支柱。这孩子既然流淌着他的血,必将成为岭南山川未来的希望领袖。你需全力辅佐他,他会成为一位杰出的山门领袖!”

涂山伯庸轻轻颔首:“当然,只可惜李伯勋大人的计划终究未能如愿。按理说,拥有强大力量的李大人不应败于任何修士之手,至今我仍无法理解其中缘由。我曾目睹葛行间奔赴西梁城寻求复仇,那时我已决意离去,因为他无法战胜李伯勋大人,果然,他未能善终。然而,无论是葛行间还是李大人,最终都败于那位青衫修士的手下,这是我心中无法解开的谜团。”

老僧闻言,神色怅然:“你说的那位修士,我前不久才遇见。此人犹如龙出人群,所行之事无奇不有。可以说,如今十九国的一切动荡,皆因他而起。若他意欲称霸北安,早已实现宏图。但他生性淡泊,故我们不必过于忧虑,让他安然追寻他的道途吧。”

说完,他稍作停顿,继续道:“至于李大人和葛行间的败局,我想,他们或许都未参透一字。”

“哪一字?”涂山伯庸困惑。

“情字。”

老僧面露忧郁:“世间众人多被情字所困,情之一字,最是伤人。李伯勋难以逾越的是亲情之绊,葛行间则是师徒之情,即便是那位青衫修士,最终也未能逃脱爱情的枷锁。”

说完,他将孩子交还给老妇,随即挥手,准备离开。

“大师,您这就离开了吗?”涂山伯庸神色愕然。

“离开吧,我本如浮萍,不应有所眷恋。我还是回到我的破败柯寺,专心修习佛法。若老朽尚能行动,希望能安然返回。”

老僧笑得超然:“一生风雨飘摇,半生腥风血雨,半生醒悟释怀,却已无多少时光可供挥霍。别再束缚我,未来的重担还需你们年轻一辈来挑。”

言毕,老僧踏出帐篷。

并未让涂山伯庸相送,就这样消失在岭南的山水之间。

与此同时,西梁城。

历经复苏,西梁城重现昔日帝都的威严。百姓纷纷归乡,穆念安也昭告天下,宣布穆氏家族正式退出西梁皇室。而穆念花依旧下落不明,行踪成谜。

宁远在穆念安的支持下,晋升之路一帆风顺。这段时间,他刻苦钻研治国之道,勤于政事,关爱民众,一时之间,美誉如潮……

如今,名为大梁的王国启用了新的纪元,尽管西梁皇城的古称依旧沿用,这背后蕴含着宁远的深思熟虑。

此刻,位于西梁皇城的神圣殿堂内。

宁远与穆念安并肩于勤政殿,晨间的朝议刚刚结束,宁远刚批阅完一本厚重的卷宗,那记录着王国的繁复事宜。

“各地封国的减免赋税法令已传达四方,和平的岁月应会长久。桡唐之地已稳固,李靖司带领峨眉派势力全力辅佐我们,北戎州的凉王亦以国家之力支持大梁。南戎州一贯善结盟友,如今同样宣誓效忠。孔氏家族与太京州正处于复兴之际,无力挑起纷争,中都府则保持着微妙的中立。这片广袤的大陆,终于迎来了久违的宁静。”

宁远微微唏嘘,仅存的手臂轻轻举起一杯灵茶,品味其中的苦涩与甘甜。

穆念安柔声相伴:“这一切都归功于陛下的智慧,这段时间您真的辛苦了。”

宁远轻轻摇头:“哪里的话,这一切都是墨林道长留予我的太平遗愿。坐在这龙椅之上,我并非为自己,而是立志成为一位贤明的君主,不辜负道长对我的期望。”

提到墨林,宁远的眼眶再次湿润。

穆念安感知到他的思绪,静静地靠在他的肩膀给予慰藉。

宁远继续说道:“说起来,我的生命都是道长所赐。回想起在金墉城的相遇相知,是他引领我穿越重重难关。原本他只是位游历山水的道士,本不必涉入这尘世纷争,不必承受如此苦难,但他选择了我,想要为我带来一个美好的结局。虽然他直到最后才明言,但我早已心知肚明。”

提及情感深处,宁远不禁泪流满面:“如此善良的道长,为何命运对他如此苛刻?”

穆念安轻抚他的背脊,帮助他平息情绪:“陛下,全国的名医已外出寻觅疗愈之道,十大门派也在竭力探索救治道长的法门。我们要对天下怀有信心,连西梁城都能重获生机,那么奇迹依然可能出现。”

闻言,宁远脸上仍显忧虑:“道长为了救我,耗尽了全部精血与真气,连他师父遗留的救命仙丹也用在我身上。此刻只能祈求苍天怜悯,身为国君,我无法轻易离开皇宫,但我真的很想再见他一面,却又害怕面对他。”

“他会明白的。”穆念安与他一同沉浸在哀伤之中。

两人陷入长久的沉默,宁远突然看向穆念安:“念安。”

穆念安闻言站起:“陛下有何吩咐?”

宁远欲言又止,思考片刻,终于鼓起勇气开口:“我明白你对我的深情,说实在的,我对你也有爱意。过去的岁月里,晓娘始终占据我的心田。即使在洪峰峡再见她,即使知道她已成为他人之妻,即使她忘记了我们的感情,我还是无法割舍这份缘份。所以我一直在辜负你,未曾给你应有的名分。”

在这深情的誓言中,穆念安的面颊染上一抹魔法般的绯红,她垂下眼帘,沉默如同被神秘咒语禁锢。

宁远凝视着她,继续以古老魔力的语言诉说:“实乃我执念太深,但过往如幻影般无法触及,是贤者周道长启示我珍视眼前。我渴望重返阿萨隆城,重返与道长初次相逢的神奇时刻。那时的欢愉如今只能在回忆中追寻,只剩下无尽的魔法哀伤。于是,我不能再沉溺,我要紧握眼前的幸福。或许那件魔法披风真的化为灰烬,或许是我心灵的迷雾已然消散。”

说完,他伸出唯一残留的臂膀,紧紧握住穆念安的手,注入魔力的温度。“念安,愿你成为我的皇后,成为我永恒的伴侣,你愿意吗?”

话语轻柔,却如符咒般沉重。

穆念安瞬间泪光闪烁,如雨后的花朵尽情抽泣。两人紧紧相拥,此刻言语已不再是必需。宁远深知穆念安期待这一刻已久,他终于勇敢地跨出这关键一步。

“道长,你看,我正按照你的期望,享受着这份幸福。”

三月后,宁远在神圣仪式中册封穆念安为皇后,穆家的亲属皆被授予皇家尊衔,接受了和平的归顺。一年后,穆念安在凤凰殿诞下一位男婴。

赐名李思道,字为见墉。

婴儿满月之时,宁远提前宣布皇家法令,昭告天下,李思道将是大梁的唯一储君,未来的帝国巫皇!

此宣言震惊全国,因前所未有的先例!这位才登基未满一年的英明巫皇,在壮年之际便立下继承人,让人费解不已!

穆念安对此略感忧虑,担心此举会激起贪婪之辈的野心,令不满的王国再度蠢蠢欲动。然而,宁远并未动摇,坚决发布这道王命,他的真实意图却深藏不露。

四季更替,冬去春来。

时光流逝,大梁十二年炽热的夏季,李思道迎来了成年仪式。

这日,四面八方的祝贺涌来,宁远整日款待宾客,直至夜幕降临,群臣退去,才返回寝宫。

但他并无入睡之意,反而吩咐宫女准备宴席,邀请穆念安一同品鉴魔法佳酿。

(sdingdiannn/ddk58196305/36705681.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