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历史 > 明末:从土匪到列强 > 第176章 玻璃

明末:从土匪到列强 第176章 玻璃

作者:钢铁余晖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6-09 13:55:32 来源:顶点小说网

而眼下,大将军徐晋面临着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耕地。

眼下他虽占据了六府之地,虽从大小地主手中收回了巨量的田产,但他手下亦有数万的将士。

这些耕地一部分要拨给那些失地贫民,一部分要留作公田,接着还要分给入伍的兵员,能剩下的便不多了。

那你要说只给银子不耕地行不行?那肯定是不行的。

士兵有了土地之后才会誓死扞卫这得来不易的田产,以此便能让战斗力大大提高,与任何想来夺走他们基业的人都不共戴天。

比起土地来说,反倒是银子相对好解决一些。

就拿这目前的三万保乡军来说吧,每人一年的饷银.武器弹药.衣服伙食以及各种杂七杂八的开销加起来得花四十五两银子,三万人便是近一百四十万两。

如果是在前几个月,光这庞大的军费便能让徐晋这个大将军头疼不已,毕竟抄那些大户的家虽然来钱很快,却也是一次性收益,抄着抄着也就没了。

即便以这六府之地的田税.商税暂时也供不起这么多精兵,也许等工商业发展起来了还差不多。

不过随着大蒜素横空出世,困扰在徐晋头上的军费问题终于暂时性得到解决了,仅此一项每年便可带来一百五十万两银子以上的收入,随着销路打开之后只会更多,完全可以将现在的军费给抵消了。

另外,再加上香皂.雪盐以及赵氏运司倒卖的其他杂七杂八的玩意,每年加起来也有好几十万两的利润。

因此现阶段对于徐晋来说是不太缺银子的,而是缺大量的土地,最好是“无主”的土地。

这几万人的军队授田倒好解决一些,但士兵立下战功按照惯例还得赐田,这就是个极其庞大的数字了,尤其是日后保乡军的队伍越来越多。

因此,徐晋干脆决定以后赐田就赐安南的地,比如谅山.广宁等府,尽管名义上来说是由莫朝统治,但其怎敢忤逆自己这个大哥?

将来把士兵的赐田分到安南之后,便由当地的汉官来管辖,相当于汉治汉.夷治夷的“一国两制”,至于莫朝的官吏哪凉快哪呆着就行。

若不是考虑到保乡军现有兵力太少无法消化安南,徐晋才不会让这个莫朝存在,其存亡皆在他一念之间。

这天,大将军闲暇之余来到思明府工坊视察之时,却在炮坊内见到了几个毛发卷曲的夷人在敲敲打打,其余匠人仿佛已经习惯了这些鬼佬的存在,只是专心的在做自己的事情。

徐晋先是一怔,立刻想起这些夷匠似乎就是那葡萄牙倒爷米格尔前些日子弄来的。

他招了招手唤来匠头,随后开口道:

“此些夷匠技艺如何,是否尽心做事?”

“回大将军的话,这夷匠的手艺嘛倒没得说,只是...”

匠头王丰仓挠了挠头有些迟疑的说道,这些夷人炮匠都是熟手,对造炮一事甚有心得,但眼下的难题却有两个,一则是夷人惯使铜炮,因此这些夷匠的技术也是以造铜炮为主,而保乡军一直用的都是铁炮,两者的制造工艺是有很大区别的。

“你的意思是说,此些夷匠暂时还不堪大用?”

徐晋皱了皱眉后表示,不会没关系只要好好学就行,毕竟是有造铜炮的经验的,相信只要用心琢磨肯定能参透。

“还有就是这夷匠的汉话甚劣,与我们难以沟通,不是小的们不愿意教...”

王丰仓嘿嘿一笑,满嘴大黄牙顿时暴露在空气之中,连忙向大将军解释自己是尽了心的。

徐晋闻言点了点头,他知道赵元基已经让这些夷匠学习汉话了但进度还是有些慢,不如请几个儒生私教给好好恶补一下。

随后在他的命令下,这数十名夷匠每天在工作之余又多了一项任务,便是去私塾学习晦涩难懂的汉语,而这种教化蛮夷的活儿也让那几个儒生十分受用。

虽然炮坊的产能暂时还是没有太大提升,但徐晋这回过来倒也不是一无所获,他竟从夷匠中找到了一个会烧制玻璃的家伙。

此人名为伯诺瓦乃法国人,这家伙体格干瘦略带驼背生着一头褐色卷发,其父亲本是一名玻璃匠于数年前病逝,而伯诺瓦在将家中积蓄挥霍一空后只得在码头流浪,后被那葡萄牙倒爷米格尔的花言巧语骗上了船。

来到这里之后,匠部发现这家伙既不会造铳也不会制炮便视为鸡肋,之将其安顿在铳坊当一名学徒。

反正想回家是不可能的,既然来了就别想走了。

再说这时代远洋航行可是很贵的,而且路途遥远海上又凶险无比。

不过徐晋倒是对这个伯诺瓦十分感兴趣,他可太需要会烧玻璃的人才了,这玩意的作用相当大。

值得一提的是,自古以来华夏便点了“瓷器”这个科技点,而欧洲则选择了琉璃,早在古埃及时期,原始的琉璃便已出现,而中国则要晚上许多。

到了如今的明朝,虽然民间的琉璃技术已经很健全,尤其是在山东淄川那里规模颇大。

但在大明,琉璃这种东西通常会被用来做瓦片.器皿等仿玉的装饰品,其色彩鲜艳十分受达官贵人的喜爱。

这些杂色的玻璃没有太大实用价值,只能用来观赏,其中蕴含的科技价值也并未得到充足的发掘。

直到崇祯七年,大明在德国传教士汤若望的帮助下才造出了第一个有实用价值的望远镜,朱由检也是通过这玩意才第一次清晰的看到天上的行星。

而欧洲这边,早在万历二十三年,荷兰人已用纯色玻璃制造出世界上第一个复式显微镜,至于放大镜的出现更是可以追随到十三世纪。

由此可见在玻璃这一项上,华夏已经将科技树点偏了,而所谓的光学也需要玻璃技术作为前置。

对于徐晋而言倒也没想太多,只是希望能够自行生产出纯色玻璃后借此制作一些望远镜.显微镜之类的东西。

前者在军事上用途很大,此时的大明虽然也有少量的窥远筒,毕竟都是夷人传教士带来的,属于比较稀罕的玩意,寻常的地方将领见都没见过。

(sdingdiannn/ddk70684472/36705684.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