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历史 > 明末:从土匪到列强 > 第138章 飞雷炮

明末:从土匪到列强 第138章 飞雷炮

作者:钢铁余晖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24 04:31:15 来源:顶点小说网

程安国局促的搓了搓手,表示自己是来述职的,随后有一搭没一搭的聊了起来。

不一会,两人一前一后踏入吏部大门。

“参见尚书大人。”

瞧见眼前这个青眼官吏,程安国精神一振,心想这肯定就是那吏部的天官了。

“嗯,你可愿当那宣慰使?”

颜昭正捧着一门发黄的古卷,见到来人后只是淡淡的点了点头。

“小的愿意!”

“只是不知这宣慰使究竟是做什么的...”

程安国讪讪一笑,他起初听到“宣慰使”这三个字吓了一跳,自己虽不学无术但一听这名字是个了不得的大官。

但仔细想想又觉得不可能,自己在保乡军中虽说勤勤恳恳,却也没立甚么大功,天上又怎会突然掉这么大的馅饼。

“这个宣慰使嘛...”

颜昭抿了抿嘴,似乎是在组织语言。

“而今我保乡军麾下战俘甚多,夷汉兵匪皆有,汝此前在开垦团做得很好,这回也算是重操旧业了...”

他表示,此职便是专门在战俘营负责教化俘虏,令其改过自新,早日走向光明正途。

程安国一愣,宣慰宣慰……原来是干这活的...

不过如今有官就不错了,因此他连忙道:

“下官定当肝脑涂地,为尚书大人分忧!”

“不是为我分忧,是为大将军。”

颜昭虎着脸纠正了一下他的话。

“对对!为大将军分忧!”

顶着个宣慰使的头衔后,程安国昂首挺胸的走在思明城中,一脸春风得意。

这官职看似不入流,实则权力不小,能够管理许多俘虏,每月还有数两银子的俸禄,可比在开垦团好多了...

而在百里之外的裴山县,长枪兵王大宝正与家人辞别。

他原是屯所军丁,后在冯敬云率军攻打黑风寨时被俘。因在开垦团表现出色,获得自由身,并通过征兵测试加入保乡军。

此刻,妻子翠花坐在凳子上,掩面而泣,身旁的幼童不知所措,紧紧拉住娘亲的手。

王大宝抱起胖乎乎的儿子,安慰道:

“哭甚?我这条贱命早已卖给大将军了…”

“从军后,月饷银钱从未拖欠,另分下数十亩耕田,每日在军中能饱腹且有荤腥,简直是神仙般的日子。”

“大将军待我等如此,岂敢不奋勇杀敌?”

适才,翠花听闻朝廷大军将至,瞬间慌神,欲让丈夫带她们母子逃命,遭王大宝斥责。

“大将军不会败!”

王大宝斩钉截铁的反驳道,然后深深地看了妻子一眼:

“若有万一...你带娃儿逃走,家中已积攒了些碎银,足够盘缠。”

说完,他微微一叹直接走出了屋门。

近日,保乡军辖区内百姓人心惶惶,各地戒备森严,似有山雨欲来之势。

明军率数万之众,欲来攻袭的消息不胫而走,此事也难以隐瞒。

百姓心情复杂,虽为大明子民,但大明官吏除了横征暴敛、苛捐杂税外,未为百姓做什么实事。

保乡军虽出身草莽,但对乡民一视同仁,军纪严明,从不扰邻,广施仁政,在其统治下,日子不知好过从前多少倍。

底层百姓务实且有良知,虽目不识丁、人微言轻,却知晓是非善恶。

昔日遇贼,唯盼朝廷速灭之。

而今,多数人则认为朝廷莫来扰为好。

明军至,好不容易得到的耕地将被收缴,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亦将不复存在。

受此观念影响,众多百姓自发为保乡军运输辎重粮草,甚至有人捐钱捐粮。

裴山、罗庆、祁松三地百姓,因受保乡军恩泽最多,抗明之心尤为坚定。

无数男女老少前往县衙,表示愿协助大将军守城。

前二者作为所谓龙兴之地,率先享受到均田等福祉,匠部亦提供了众多职位。

例如,雇佣乡间农妇包装纸壳定装弹,此活计不但轻松且能赚得工钱,故而深受民妇青睐,成为她们眼中的香饽饽。

在这个时代,农闲之余能挣些小钱补贴家用的机会甚少,每逢匠部放出一个名额,便会有十余人报名竞争。

而那祁松县曾屡遭安南土贼侵扰,民众对其深恶痛绝,保乡军不仅为大伙出头,还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

此前,第一步都将安南长定县劫掠一空,斩获金银数车、粮食众多。

大将军徐晋将其中大部分财物分发给受土贼袭扰的百姓,作为抚恤之用。

此举起到了收拢民心之效,乡民齐赞保乡军真乃王者之师。

当百姓自发拥军的消息传到徐晋耳中,令他在意外之余亦深感欣慰。

看来这一系列安民举措效果还是很不错的,治下群众基础相当好。

数日后,保乡军第一步都完成装备更新,皆换上了燧发枪,少数人还配有刺刀。

这些火枪多紧急加购自各路夷人,亦有部分为旧日所存。因铳坊产量不足,自行生产仅占小部分。

岭南多雨,所在保乡军在燧发枪上加了个手工缝制的牛皮保护罩,以防被雨水灌入药室。

此装置可一定程度抵御雨水和大风侵袭,而那火绳枪遇风雨天就废了,犹如烧火棍一般。

此外,铳坊已造出二十二支“猎枪”,保乡军挑出同等数量的精锐火枪手相配。

这二十余名特殊火枪手被称为“猎兵”,于战时专职狙杀敌方将领。

然徐晋对其并未抱有过高期望,只当是锦上添花。

盖因一役之胜负,非取决于数十人之力。

此外,保乡军几乎将所有重炮皆部署于思明府城之上,其中六斤炮便有十六门之多。

但徐晋仍觉此火力不足,遂命匠部造出所谓“飞雷炮”。

严格而言,此器实难谓之“火炮”,而更似一种炸药包抛射装置。

其制作工艺及原理并不繁复,先将铁水熔化,倒入模具,待冷却后,即得一外皮浅薄、形似长身铁桶之物。

或将硬木掏空,外扎数道铁箍,亦可为救急之用。

飞雷炮膛压甚低,对炮身强度要求不高,使用时于地上挖坑,将炮筒埋入大半,周围土壤可吸收大部分冲击力。

此器制作简便,威力可观,但亦有两大缺陷。

其一,飞雷炮射程虽可轻易达百步开外,但精准度实难恭维,仅能瞄准大致方向,爆炸点与目标点之误差或可达十几步之多。

故其最佳用途乃是攻城,用以对付固定目标,于此情形下,其性价比甚至高于笨重的臼炮。

(sdingdiannn/ddk70684472/36705720.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