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历史 > 明末:从土匪到列强 > 第134章 三棱军刺

明末:从土匪到列强 第134章 三棱军刺

作者:钢铁余晖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24 04:31:15 来源:顶点小说网

“无妨。”

徐晋微微一笑,语重心长的告诉对方,与其担忧人家仿制,不如自己把产品的品质做上来,让这“南澳出品”四个大字成为金字招牌。

随后赵元基向大将军报告,海上商队倒腾盐.皂.茶.丝等杂七杂八的东西每年大约能盈利**万两银子。

接着他表示,那些欧洲夷商最是喜欢瓷器和丝绸.茶叶这几样,如果能自行生产这些东西,或者拥有稳定的收货渠道,将能得到暴利。

徐晋深以为然,他知道在这个时期,瓷.丝.茶这这些东西在欧洲的宫廷十分流行,备受皇室.官僚的青睐。

“我知道了。”

“以后这海上商队就叫赵氏运司吧,汝为总司务,统御一切事务,日后需尽心尽力,为我保乡军多赚些银子才是。”

“除了该拿的俸禄外,根据运司的总盈利还会给与汝相应赏银。”

赵元基闻言一喜,有了大将军这句话,以后他再也不是寻常的民间走私商了。

背靠着保乡军这棵大树,那些献出去家财,赚回来只是时间问题。

过了一会,匠部来报,原来是那拉膛火枪的样品已经做出来了。

“哦?快去看看。”

徐晋听到这话心中一动,连忙在亲卫的陪同下来到上阳河畔。

此时,铳坊外,头发稀疏的匠头几人已经在此恭候多时。

“小的参见大将军。”

“免礼了,东西呢?让我看看。”

在匠头的示意下,身旁的学徒连忙从工坊里将一支火枪拿了出来。

徐晋接过一看,此枪正是之前从红夷人手里购得的燧发枪,制作精良,手感极好。

而这枪管中,隐约能看见四根螺旋状的线条,虽然还有些毛躁,但已经可以称得上是“膛线”了。

匠头表示,自从上回听完大将军的话后他就茅塞顿开,立马找来几个帮手一同先将那拉床做了出来。

这拉床别的都好说,就是膛刀的硬度始终不够,后来经过不计成本的实验,这才造出了可堪一用的镗刀。

限于材料问题,这镗刀的质量很不稳定,基本上钻上两支火枪就要报废。

徐晋听的默默点头,随后问道:

“这线膛枪的废品率如何?”

“这...”

匠头踌躇片刻叹道:

“不瞒大将军,就算不考虑刀头消耗,十支铳也只有三四支能成功。”

“余下的,皆废了...”

“不计成本的话,月产几何?”

“大约二十来支吧,若是多增派点人手,应该能提高到三十支。”

徐晋默然,如今铳坊的各级匠人约有两百多名,升级工艺和管理之后,普通的火绳枪可月产三百支。

至于燧发枪,簧片的问题已经基本解决,主要是缺乏优质燧石,不过此物虽然难买,但也多少能从夷商那里搞到一些。

目前,铳坊已经在仿制红夷人的燧发枪,质量还不错,平均一支的造价大约在三两银子左右。

按照七成的废品率来算,这每支线膛枪的成本已经有差不多十两银子了。

“先造五十支吧。”

徐晋想了想后问道:

“若是将铳坊产能全部用来造燧发枪,月产几何?”

匠头闻言,连忙在心里计算起来。

“约一百七八支,不超过两百支。”

“明白了,那就这么办吧!”

“品控上要多加把关,出现炸膛.开裂的质量情况军中可是会追责的。”

“小的明白!”

突然想到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徐晋连忙补充道:

“所有火枪,口径都需相同,最好分毫不差。”

“遵命!”

匠头连忙点头,表示自己一定会尽责。

两人沟通了一会后,便到了试射的环节。

在徐晋的示意下,一名亲兵将那支钻了膛线的燧发枪抓住,好奇的打量了片刻后,端起来直接瞄准了五十步外的一棵杨树。

“砰!”

木屑四溅,如雪花般飘落,铅弹如闪电般疾驰而出,直直地嵌入树干深处,仿佛要将整个树干穿透一般。

"大将军,这铳实在是太准了!"

那名亲兵瞪圆了双眼,满脸惊愕之色,难以置信地盯着手中的火枪。

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因为子弹击中的位置竟然与他瞄准的地方完全一致,分毫不差!

这种准确度简直令人匪夷所思!

如果换作是寻常的火绳枪,铳子早就不知飞到哪里去了。

“不错!”

徐晋眼前一亮,表示让他再试试更远的地方。

过了一阵,意犹未尽的亲兵这才依依不舍的将火枪放下,然后满脸兴奋的报告起来。

经过测试,此火枪的最大射程约四百步以外,在一百五十步的距离尚能保证一定的命中率,能够击中人体大小的目标。

一百步之内,可谓是指哪打哪,几乎不用考虑弹道下坠的问题。

而那几个匠人看的一脸惊叹,原来在铳膛中凿出这线条竟有如此妙用,简直是不可思议!

他们不禁为大将军的博学.睿智而感到深深的敬佩。

徐晋听完很是高兴,这玩意虽然还没法和后世的枪械相提并论,但也最起码能达到自己的目的了。

为了以示区分,他便为其取名为:“猎枪”, 正是用来猎杀敌军的军官。

接着,徐晋又来到铁坊,这里是负责打造刀剑枪矛的地方,数百匠人**上身挥汗如雨,那一块块烧红的铁坯在大锤和小锤的锻打下逐渐成型。

在这里,套筒式刺刀已经正式开始投入生产,准确的来说,应该称之为军刺才恰当。

此前保乡军使用的正是矛头式刺刀,这玩意虽然能让火枪兵拥有近战能力,但却先天性有着致命的缺陷。

这种刺刀由于结构问题,在枪口加装十分不便,稍微细一些便会掉落,粗一些又塞不进去,而且装上此物,就没有办法射击。

而套筒式刺刀便可完美解决这两点,因此徐晋早就命匠部着手研究此物,如今总算有了成效。

限于工艺,如今的刺刀无法做成匕首的模样,否则会因为材料不过关而导致制造困难.稍有碰撞便容易损坏。

即便不计成本造出来,其高昂的造价根本无法用来大面积列装。

为了解决这个难题,徐晋第一时间便想到了“三棱军刺”。

这玩意对材料的要求不高,以目前的冶炼技术基本可以满足。

强度.杀伤力.成本控制都很出色,除了不能劈砍外几乎没有缺点。

(sdingdiannn/ddk70684472/36705724.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