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历史 > 明末:从土匪到列强 > 第120章 第一届科举

明末:从土匪到列强 第120章 第一届科举

作者:钢铁余晖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24 04:31:15 来源:顶点小说网

“臣叩谢大将军!”

颜昭愣了愣,随后抹了把鼻涕的纳头便拜。

大将军出手实在太阔绰了,直接就是一个吏部尚书兼军机大臣...

而那正奉大夫也甚是了得,依明制乃是从二品的荣誉头衔。

更别提那些赏银和宅子护卫了。

此前他虽贵为三品参政大臣,但手底下却一个人都没有,属于光杆司令。

而这个吏部尚书可是总管所有文吏的迁升任免,乃是文官系统里面说一不二的存在,实权颇大。

“呵呵...起来吧。”

徐晋爽朗一笑,将颜昭扶了起来。

如今军制已然改革,大的框架搭起来之后,日后只需要查漏补缺即可。

只是这治理百姓的文官系统,却还是一片混乱,行事也没个规章制度。

此事正好交给自己这个“吏部尚书”着手操办。

不过,眼下明军那边依然不可大意,想到此处他不禁开口询问道:

“不知颜尚书对眼下的局势有何见解?”

颜昭闻言思索了片刻:

“思明府失陷,于明廷而言自然是晴天霹雳,此等事若是被上传至京师,这广西巡抚恐怕得掉脑袋了...”

“不过此事过后,吾保乡军定然会引来两广之兵的围剿,极其凶险啊。”

徐晋点了点头,他也很赞同颜昭的看法:

“那依你的意思,该当如何?”

颜昭渡了几步,斩钉截铁道:

“大将军需站稳思明府这个立足之地,据此地而抗明军,短时间内切不可攻打南宁.桂林之地,但...”

“恰当之时可以向明军示弱,绝不能将其全歼,如此,那巡抚才会认为我保乡军不过尔尔,只需广西之兵便足以平定。”

“这样一来,大将军也就有了喘息之机...”

“唔...”

这番话把徐晋听的茅塞顿开,这简直是未曾设想的道路啊。

按理说像一州之地失陷这种大事,定然引起崇祯老儿的震怒,广西官员不知要掉多少脑袋。

可是看现在这情况,只能说是古井无波吧。

似乎这思明府根本不是大明的领土一样。

由此可见,应该是那广西巡抚惧怕皇帝降罚而将此事隐瞒不报...

此人的心理也很好揣测,肯定是想私下里解决,到时候就算消息传到京师,也可以说只是一群寻常反贼而已,已被官兵绞杀。

如此一来,非但无过,反而有功。

而颜昭的意思也很明白,可以概括为三点:“高筑墙”.“光积粮”和“缓称王”。

“妙计!”

徐晋心中大定,他打算将镇安府拿下之后便休养生息一段时间。

等实力积攒的差不多了,再一鼓作气攻占南京.梧州.桂林!

到那时,就算两广明军想要围剿保乡军,也要掂量掂量自己有没有那个实力。

......

颜昭担任吏部尚书一职后,办的头件事便是依照明制设置了一套文官系统。

以百户为一甲,推选一些“德高望重”者设为甲长,总管人丁琐事.政策宣传。

每月还有一点象征性的俸禄可领。

这也算是保乡军治下最基层的官吏。

若有家中子弟从军,挑选选甲长时会受到优先考虑。

而原先的大明知县一职依然照用,只不过保乡军治下的知县并无军权与司法权,只需要贯彻上级政策和管理各“司”即可。

其政绩考核的重点便是民生建设与发展经济两大项。

而每个县中又会有“巡捕司”.“税课司”.“教谕司”.“农事司”.“建工司”五大部门。

巡捕司很好理解,专门负责一县之地的缉盗.盘查.治安与刑名,人员配置约两百左右,其司务长麾下管理着六个捕头。

税课司则负责收取商税.田税.丁税几项,约一百余名官吏。

教谕司则专门负责教化百姓,不过在到底教四书五经还是格物之道上,大将军徐晋不容置疑的选择了后者。

让颜昭这个尚书令颇有微词。

至于农事司,则是负责一县的灌溉.垦荒.增产等事,并教习百姓耕种之责,名副其实的苦哈哈。

不过此部门却在随后的日子中口碑极好,农吏们在乡野间亦是深受百姓爱戴。

而这最后的建工司,顾名思义,便是拥有修筑水车.打井.堤防.抢险等几大职责,其职能范围极广,亦惠及百姓。

此司人数也是最多,足足有一千多号人,许多都是从旧时的开垦团拨过来的。

这一衙五司的制度基本上涵盖了一县之地的方方面面,各司责任清晰,互不管辖,再也不复往日混乱的场景。

而在县之上的“府”一级,主官则继续沿用“知府”的名称,虽然没有军权和司法权但依旧不容小觑,掌管一府的财政.税课.知县以下官吏的人事任免。

而每个府,除了“五司”之外,又多了一个“监察局”,除了刑.名.狱.囚的的权力外,亦有监察一府官吏是否有贪污受贿.渎职抗令之行为。

此部门亦是巡捕司的直属上级,一把手名为“御史”,直接向更高一级的“监察院”负责。

至于原先的“稽税队”如今已改为“稽税局”,属于县级税课司的直属上级,从原先的事无巨细中解放了出来,专门负责缉取“难税”.“重税”。

此局和“冯扒皮”的名字一样,一度成为了所有豪绅大户的噩梦。

意识到如今手下急缺能识文断字人手,各地官吏亦有许多空缺,尚书令颜昭在请示过徐晋后立马命人在各府张贴告示。

保乡军的第一届“科举”就这么展开了帷幕。

此消息一经传出,顿时引得民间议论纷纷,不过大多读书人人都是把这事当成了一个笑话。

一支贼寇而已,还学朝廷张榜求生。

实在是令人笑掉大牙。

这普通老百姓大多都是穷人,确实从徐晋的治理下得到了不少好处,因此对保乡军也逐渐有了认同的心理。

而那些读书人可就不同了!

这个时代能上得起私塾的可没有穷人,最差也是小地主级别。

别看颜昭投军时落魄成那样,乃父健在时家里也是有百余亩地的好吧!

(sdingdiannn/ddk70684472/36705738.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