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都市现言 > 杨明实录:从穿越八十年代开始 > 第38章 杂事儿

杨建军在厨房没搭理儿子,一直到馒头上笼开蒸,才擦擦汗出来冲儿子说道:“老匡家那馒头太白,我总觉得白的邪乎,同样副食店买的标粉,为啥他家馒头会那么白?你寻思寻思。”

杨明听的一愣,心里不觉嘀咕:“难道现在就有垃圾食品了?前世他知道有馒头兑硫磺的说法,看来这开放搞活伴随着坑蒙拐骗一起来了啊!”

杨建军喝了口水,拿起蒲扇边扇风边说道:“我这几天晚上出去遛弯,发现街上有不少练摊儿的,也有些古玩摊位,杂件居多,东西看起来也不错,就是拿不准,没敢出手。”

杨明想起来朱家溍说他爷俩都是门外汉说词,看起来这话没毛病。不过老爸在瓷器方面还是很精通的,毕竟小时候接触的多。

其实他也想了,这时候能明白古玩行的有几个,大部分人听都没听说过古玩。古玩行明面上还没放开,开店卖古玩只能标注工艺品店,国家为解决就业问题也是睁只眼闭只眼。

再说朱家溍本身就是大家,还在故宫博物院工作,所见所闻都是好东西,他嘴里说的好东西估计都是国宝级别文物。

想明白这点,郁闷情绪一扫而空,家里那些东西他又开始珍惜起来。

老爸说摊位有好东西,他觉得有可能,这时代会造假的不多,也可以说没有。只要觉得东西对,放心大胆尽情买。

起身给老爸续上水,坐下来说道:“您觉得东西对,就买,您也说过这时候没人造这个假,咱们既然要开店就要多备货,就咱家存的这些玩意,开店怕是撑不了多久,您说是吧。”

杨建军点点头:“是这个理儿,咱家以前店里主营文房四宝,最大宗商品就是宣纸,我想等店铺有眉目了,还是去南方看看能不能接上头,继续售卖这类货源。”

“您说的是日常销售物品,这当然可以,但这类东西是大路货,谁家都有,咱们还得在瓷器,书画,金玉珍玩方面多考虑,毕竟这才是利润大头。”杨明说道。

杨建军叹息一声:“现今你说的这些好物件哪里寻呀,就说荣宝斋吧,只要收到东西,就有专家组鉴定,好的国家拿去收藏,一般的才上柜销售。就你上次买那两幅画,是人家鉴定后认为一般物件,多少都有些残次,然后修补裱糊完上柜,你才能见到的,这就算你运气好了。”

见儿子满脸疑惑,杨建军苦笑一声,接着说道:“不光荣宝斋这样,就说聚雅阁吧,他家瓷器是最有名的,但现在你进去看看,明官窑瓷器才卖百十块钱,为啥呢?都是普通大路货,好瓷器国家第一手就收藏了。”

杨明脑子里渐渐有了些想法,就探身问道:“您说街面上这些国营老号里是不是都是真品?”

杨建军点点头:“没错,国营老号没假货,货虽不算好,但绝对保真。”

“您刚刚说了,地摊上怕拿不准,但老号没这疑问吧!那咱们是不是可以放心大胆去老号收他们的货呢?就说老号货比摊位上贵,可不担心是新货呀!”杨明这是在诱惑他老爸思路。

杨建军紧锁眉头看着他:“你这想法怪了,咱们去老号买货,然后开店卖他们的货,你傻还是我傻,咱们卖的过人家吗!傻小子。”

杨明哈哈大笑:“看您说的,我能不明白这道理吗。您想,咱们现在买过来,放十年后再卖呢?现在古玩行开始有动静了,好多人还没想到这点,等大部分行内人明白过来,那可就晚了。”

杨建军皱眉道:“你觉得……古玩行能起来?”

“能,乱世黄金,盛世古董,您看今年报纸上内容,运动不再提了,发展经济成为主流报道,这证明以后国家重心已经转移到建设上来了,只要不再乱搞,十年后……盛世可期!”杨明语气肯定说道。

杨建军陷入沉思状态,厨房传来“呲呲”声他都没听见。

杨明赶紧起来跑到厨房把火阀关掉,然后出来说道:“您别再想了,年前我负责建房,您负责花钱收货,三到五万之内,您可着劲儿尽情造吧!”

八月,骄阳依旧胜火,火辣辣的阳光直晃眼,巷子里人迹稀少,偶尔出来两个汗流浃背的少年,打打闹闹从胡同里跑过。

杨明在工地上熬了一锅绿豆粥,等凉下来招呼挖机师傅过来喝。

挖机是杨明请吴金全和他战友吃烧烤时定下来的。

吴金全战友是建筑二公司车队队长,听杨明说施工建房,就主动提出来他可以干。

他们车队有货车,挖机,现今各个单位都想法子捞钱发福利,他们车队内部也组织了几个人干私活赚钱。

杨明正发愁这事儿,正好有人来送枕头,乐的他当时就掏出五百块钱定下来,随后计算土方量,三千块钱把两处地基活包了出去。

琉璃厂那处地基已经挖好,杨明找的工人正在浇筑水泥地基。今天开始挖厂甸这边地基,中午太热,挖机师傅说休息到三点再干。

闲聊中知道,挖机师傅出来一天二十,两辆货车司机一天十五,干一天的工资顶他们上班十天收入。

挖机师傅问杨明,这活给他们队长多少钱?

杨明笑笑说没多少,都是朋友,收的友情价。

挖机师傅不信,继续问:“你小子不说实话,没有大价钱,我们队长不可能派我们来,还给你去故宫拉了两车破烂,老实交代,多少?”

杨明乐道:“哥哥幺,我就给你说了能怎么样,你不还是赚这么多吗,有些事儿且糊涂着,太明白不好,老话讲,难得糊涂。”

两人正贫着,货车司机过来:“真他娘累,这几天把一个月活都干了。”

另一个司机道:“我倒是觉得这活值,杨子局气,每天绿豆汤熬着,晚上烧烤吃着,啤酒喝着,神仙也就这日子。”

“唉,我说杨子,你这烧烤手艺哪儿学的,可这四九城我就没吃过,你要开个烧烤店肯定火。”

杨明笑笑“李哥,我这可是祖传手艺,概不外传,也就是您几位,别人我可不给整。”

“你小子会说话,这话听着高兴,今晚还整不,要整我回去把我对象带来尝尝,我回去说了你烤的东西有多好吃,她不信。”

'“李哥,这烧烤不能老吃,停停,后天完活把你们队长叫来,咱们大整一次如何?”

好吃好喝招待着,一个星期,两处地基玩活了,下一步就是建房了。

四合院房屋用木料多,杨明又去木材厂寻周胜利,让他给想想办法弄点好料。

木料没计划私人买不到,但现今社会风气多花点钱还是能搞到的。

周胜利收了杨明两百块好处费,给他弄到了计划外盖房所需木材,只是价格比计划内高了不少,这也是国情,”官倒”这个词,就是这个时候开始流行的。

两处院子杨明都包给了吴金全建筑公司战友,他找的是一个乡镇建筑队,中间收取多少好处费,杨明不知道。不过活干的还不错。

十一这天,杨明去参加了前同事张燕的婚礼,看她微微鼓起来的肚子,杨明看赵亮脑袋好像绿油油的。

张燕肚子里的孩子也不知道是不是王东方的种。找了一圈,没见到王东方,倒是林志超油头粉面过来埋怨他为什么不去找他。

前同事们听说他还没工作,就劝他去屠宰场上班算了,虽说屠宰场听起来不好听,但实惠还是不少的。

杨明应付一圈,出饭店门口,对赵亮和张燕说有事儿先走一步,张燕死活不同意,非拉他吃过饭再走。赵亮也劝他留下,但他执意离开了。

他答应过张燕参加她婚礼,来照个面,送十块钱贺礼已经应诺了。家里还在建房,一大堆事儿还等着他呢!

(sdingdiannn/ddk22106704/36705821.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