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都市现言 > 杨明实录:从穿越八十年代开始 > 第35章 筹划

朱家溍一听王世襄叫他,赶紧过去看。

“这……这是……这是云居寺遗失的那两块石碑?”朱家溍看了半晌,犹豫不决问王世襄。

王世襄点点头:“应该是,这碑文是五代时贯休和尚狂草书法,距今一千多年了,天幸还没损坏。”

杨明听的一头雾水,不觉嘟囔道:“这两块石头很值钱吗?”

朱家溍扭头训斥他:“蠢才,什么都考虑值钱不值钱,这是艺术。”

当听杨明说是没人要,被强迫拉回来时,朱家溍脸上一阵抽搐。

“留不得,这物件是国宝,赶紧联系文物单位上缴。”朱家溍叹息道。

杨明听了,眉头一皱:“又上缴?我家上缴东西太多了,不缴不行吗?”

“上缴不得,据我所知这批东西就是在文管所遗失的,当时主要负责人……去年复出了。还有消息说……在日本发现其中部分……”王世襄喃喃自语道。

杨明听的一头雾水,朱家溍却长叹一声,蹲下抱头无言。

一个小时左右,陈女士带着一辆自卸吊车过来了。当着朱家溍王世襄的面把九万块钱给了杨明,然后装车离开。

朱家溍要回去,杨明拉着不让,说家里老爸已经安排午饭了。

王世襄在旁边哈哈一笑:“客随主便,老朱你就从了吧。”

朱家溍看看破烂院子,喃喃道:“先不急,我先丈量丈量,这小子想把老号开起来,这铺面怎么盖合适,还要仔细琢磨琢磨。”

王世襄插话:”铺面好说,关键要考虑建一个储藏室,是建地下?还是地上?倒是要斟酌一下。”

中午回到家里,杨建军见到王世襄很亲切,都是以前认识的伙伴,说了各自的过往,除了唏嘘就是感叹!

朱家溍问杨建军:“彧讳,盖房准备多少钱?上午木料卖了九万,要是想盖阔气点,估计最多五万也就差不多够了。”

“不需要,我寻思了,就盖一进院子,临街三间铺面大点,进出大门单建旁边。石头他原先想起两层,我认为建一层的好,现在还不知以后什么光景,低调点吧!”杨建军叹息道。

王世襄性格很活套,听杨建军意思是怕以后政策反复,就笑眯眯说道:“放心彧讳,八大王事件不会再重演了,告诉你个消息,旧香楼顾老掌柜已经在物色铺面了,估计会在你前边开张。”

“真的?旧香楼要是真重新开张,我可就放心了。”杨建军惊喜不已。

朱家溍插话说是真的,前几天顾掌柜还去找过他,寻思从故宫弄出点旧货,告诉他旧货已经出售了,他来晚了一步。

杨明听不明白几人话里隐晦事情,但他知道朱家溍说的出售旧货指的就是他,看来明白人还是挺多的。

吃完饭,王世襄逛了杨建军屋里博物架,对一只内画鼻烟壶兴趣满满,问杨建军出不出手?

杨建军还没回答,杨明呵呵一笑,拿过来塞他裤兜里说:“这是我从收购站捡来的,我那屋里还有,这只就送您老了,您别嫌寒颤就行。”

“那好,我收下。来而不往非礼也,等过几天你去老朱家取图纸,一定拐去我家逛逛,我也有不少好玩意,到时看中啥同样送你”王世襄乐道。

送走两人,父子俩开始商量动工建房可行性。

“等朱伯伯图纸出来先到房管所去报备,取得建房资格证书,还要找会古建筑施工队。”杨明把自己考虑说了出来。

杨建军皱眉道:“现今会古建筑施工队恐怕不好找,你去朱伯伯家问问他,故宫常年有维修队施工,估计他们能行。”

看着桌子上那一袋子钞票,杨建军苦笑道:“搁前几年我都不敢相信咱家能有十万块钱这一天,能换住房我都以为是邀天之幸了,没想到……”

杨明怕老爸再陷入往事不堪回首中,转移话题道:“爸,您刚刚说旧香楼顾掌柜是怎么回事?”

“啊,顾掌柜?”杨建军拍拍残肢膝盖,低头沉思片刻:“旧香楼在古玩行算是个实力比较突出的字号,比荣宝斋差点,但顾家几代人经营有方,到解放前已经隐隐有超越荣宝斋势头”

“可惜……后来和咱家一样把铺子上缴国家了,但顾掌柜把老字号留了下来,当时他说新社会用新名字,老字号收回就不再用了。”

“荣宝斋后来改名为工农兵寄卖行也是跟顾掌柜学的。现在看来……顾家有能人,人家不用老字号恐怕就是等着有一天再起势。”

杨明听老爸话里意思很欣赏顾掌柜,就问道:“顾家店铺和咱家以前铺子比如何?”

“没有可比性,咱家铺子是你爷爷在你朱伯伯父亲支持下才有点名气的,再以前主要是销售大宗纸张买卖,古玩方面只能维持不赔钱。人家旧香楼可是能比肩荣宝斋的大铺子。”杨建军叹息道。

杨明安慰老爸:“别灰心,咱们铺子开起来,旧香楼不见得还像以前一样超过咱,等房子建的有眉目了,我去南方一趟,文房四宝,工艺美术品都进回来,咱们要重新把泰诚这字号打响。”

连着两天,杨明在家没等到李丽来联系他,估计是那老外没有看得上眼的东西,琢磨一下觉得还是不傻傻等了。他准备去朱家溍那看看,虽说定金交了,但故宫东西没弄出来,心里还是暗暗担心。

推上车子刚出大门,就见李丽在胡同口徘徊着看门牌号。

“李姐,这里”杨明停车招呼道。

李丽看见杨明,推车进了胡同,边走边说:“这里胡同太多了,名字差别不大,让我好一通找。”

杨明把李丽让进家里,倒杯水给她说道:“其实也好找,荣宝斋西一百米路南,第一个胡同进来就是了。”

李丽也没废话,直接掏出照片,指着其中几张说:“这几个瓶子,罐子他都想看看,你看方便了咱们就收拾一下过去。”

杨明一看,皱眉道:“这个粉彩瓶子不行,别的咱们可以拿过去让他选。”

李丽微微一笑:“这个瓶子他指名要求拿过去,你既然把瓶子拍了照片,人家就当你是能出售物品了。”

杨明想到老爸说开店不要有惜售思想,只要价格合适就出手。这个粉彩瓶是他收到品相最好的一个瓷器,他心里是不太想卖的。

“老外说了,只要他看中,价格不是问题,他出的可是外汇,你要想好,别错过了。”李丽看他犹豫不决,就加码说道。

“拿去吧!”杨建军买菜回来,在屋子外听了一会儿,明白儿子心理,就在外面说了一句。

李丽出来给杨建军打招呼问好,杨明叹息一声,拿出粉彩瓶用报纸裹好,放进书包里。

在西方,酷爱中华文化的人很多,约翰是其中一个。他的父亲老约翰曾在二战时期在京城居住过,收集不少文玩古董带回美国。

约翰这次来华夏,其中一个目的就是想买一些华夏文物,趁基金会货运飞机带回去。

文玩古董就是华夏人大部分也是门外汉,懂的不多,约翰一个外国人更别说了。他参观了博物馆,个别基金会藏品。对大部分书法绘画作品不感兴趣。他感兴趣的瓷器类文物看上去都差不多,根本分不清好坏。

他在华夏这些天从友谊商店也买了一些工艺美术品,他知道这些都是近现代物品,没买到老物件,心里难免有遗憾。

那天碰巧见到杨明那个瓜棱瓶,他曾经在美国的博物馆见过,知道大概值五万美金左右。

李丽对他说杨明要五千美金,他毫不犹豫就买下了,他觉得自己捡到便宜了,他可不知道这类瓶子在华夏并不稀奇,价值有限。

(sdingdiannn/ddk22106704/36705824.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