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都市现言 > 我是罪恶克星! > 第121章 巴洛圣的艺术人生

我是罪恶克星! 第121章 巴洛圣的艺术人生

作者:最南端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4-06-16 20:06:18 来源:顶点小说网

在巴洛圣结束学业回到欧洲之前,他的艺术风格就已经趋近于成熟了。

不过那个时候他还是没什么名气的画家,自己的画作也卖不上什么价。

只有等他回到欧洲后,他凭借着旅明的履历,这才小有名气,至少饿不死。

真正将他推向艺术神坛的,还是那惊天一画,将两个高级超凡者封入画中的操作,使得他的画作开始被越来越多的人认知,学习,崇拜。

所以在他回到欧洲后,修为暴露前,他也只是一个还算可以的小画家。

饿不死,但要说自己的画作多么受欢迎也算不上。

所以为了宣传自己的画作,巴洛圣也像当时的小画家那样,不可免俗地参与了一些宣传活动。

艺术品就是这样,不管是便宜的,还是高贵的,只要是艺术品,就离不开讲故事。

周余臣在春秋界厮混的时候,有一次遇到一个关于美术馆的案子,当时和夏洛克探讨了一番。

春秋界中最着名的画家好像是个叫梵高的画家,画作拍卖价格动辄上亿。

其实周余臣对于梵高挺欣赏的,也觉得他的画作好看,尤其是颜色,很梦幻。

但是让他自己来决定梵高画作的价值,是绝对不可能价值上亿的。

当他将自己的疑问告诉夏洛克后,夏洛克告诉他自己也从来不认为什么画作可以价值上亿。

不过是一张画纸,加上几桶原料,作画的成本划算到现在也不过成千上万块,凭什么溢价上万倍购买?

而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这些艺术品某种意义上来说,还充当着一种高端一般等价物的职能。

白银黄金是金属货币,作为货币时它们不仅可以交易,同时因为它们是真正有价值的实物,就算法律规定它们不是货币,也没法消灭它们的价值属性,使得它们可以作为衡量价值的指示物。

古时候的交易额很小,所以人们在价值小的交易中喜欢以物易物。

等到一次性的交易数量和交易价值变高后,于是人们开始使用一般等价物也就是银子和黄金作为货币,这样人们交易的时候,一方就不用带着一大堆货物来交换了。

但是到了近代,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可能大宗交易的货物数量和价值呈几何数字增长。

原本在古人看来是海量的物资,可能现在也不过是一场交易的零头。

这个时候还能用白银金子来交易吗?

就算可以用,一场大宗交易等价的金子,购买者能够找的齐吗?

纸币正是在这样的两难当中诞生的,它用信用做担保,约定了一张纸等同于一定的价值。

携带等同价值的金子和携带规定等同价值的纸,肯定是不一样的。

但是纸币终究是纸,脱离了信用,它也什么都不是。

而信用这种东西,从来不是永恒不变的。

如果只是一两百块钱,就算信用崩塌,那也没什么。

但是当这个数量到了亿,十亿的时候,天平两边一边是没有实物的信用,一边是真真切切的价值,这个时候又有多少人真的能够相信这一堆纸呢?

但是要让人变出来等价值的黄金白银,那也确实强人所难。

这个世界上每天到处都是大宗交易,如果换算出来,而且能够让黄金随着交易转移的话,足够全球黄金储备一刻不停地在天上飞永不落地。

所以还是回到那个问题,纸币不具有可信度,黄金没有办法快速移动。

在这样两难的纠缠中,高价值的艺术品应运而生。

说到底,它们也还是纸或者石头,但是似乎只要蒙上了艺术这一张皮,讲上一个好的故事,它的价值就好似股票一样火箭上升了。

再用黄金赋予艺术品价值,由艺术品和纸币挂钩作为担保,最终大宗金钱就流通了。

“事实上,你可以将艺术品看作是没有交易所的股票,或者说拍卖行和画廊就是股票交易所。

上市企业需要讲一个好故事,这样他们的股票才能值钱。

好的艺术品同样需要讲一个好的故事,这样它们才能值钱。

两颗同样大小,产地相同,采集师傅相同,切割师傅相同的钻石,前者的拥有者每每离奇死亡,后者的拥有者寂寂无名。

那么肯定是前者的价值更大,后者甚至要以前者的同胞兄弟的名义,才能卖得上价。

其实不过是两颗碳石而已,但是因为上面的故事,使得它们被赋予了虚假的价值。”

夏洛克的原话回荡在周余臣的心里,让他对巴洛圣有了一丝更深层次的了解。

是了,艺术品是需要包装的,艺术家是需要讲故事的。

不会讲故事的,那不是艺术家,而是匠师。

就算画技高到可以一比一完全模拟纸钞的纹路,就差搞到无酸纸和变色油墨又怎样?

哪怕真的让他画出了钞票又怎样?不会讲故事的,永远都只是一个匠师。

巴洛圣当然不会甘心当一个匠师,他早年在欧洲求学的时候困顿不堪,彼时还是现实主义的天下,和他画得一样精细的人犹如过江之鲫。

等他从明帝国悟道回来,成为了抽象派画家以后,更是不甘心自己被人仅仅称作画画的。

他渴望自己的画作被别人看到,他渴望自己的画作除了艺术属性以外,还能具有金融属性。

他渴望变得和文艺复兴时期的大师一般,数百年后的美术教科书上也有他的一席之地。

所以他也参与了艺术包装,或者说当时每一个画廊都深谙艺术包装。

要想画作卖得出去,没有故事是不行的。

在当时画廊的操作下,二十多岁的巴洛圣以每年一本的速度,出版着属于自己的自传。

这些自传里,不仅会介绍自己对艺术的看法,以及自己在艺术上的进步,有时也会分享一下自己在明帝国留学时期的艺术见闻。

因为当时的明帝国在欧洲还算是非常神秘的,许多人还真的购买了巴洛圣的自传,想从一个美术留学生的视角去了解明帝国的艺术。

也让巴洛圣的画卖出去了不少。

(sdingdiannn/ddk73656852/36705729.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