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科幻 > 十方权臣夏景昀夏云飞 > 第614章

十方权臣夏景昀夏云飞 第614章

作者:皇家大芒果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6-24 18:31:58 来源:顶点小说网

宫城的正门,就像一张巨大的口。

它等闲并不会张开去主动吞噬哪个人,但却总有数不尽的人费劲了心思想从一旁的小小缝隙中钻进去。

因这张巨口的背后,是权力场上的无尽荣耀。

天色未明,蒙蒙亮的光影之下,苦哈哈地站在了宫墙外广场上的人,则正是那些权利场上的胜利者。

但这个胜利者,只是相对的。

对于普罗大众而言,他们毫无疑问是值得仰望的大人物。

但在同一个胜利者的圈子里,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依旧只是底层的蝼蚁。

那个在万众瞩目中,从马车上,悠悠走下的人,才是真正的胜利者。

大夏之阳,丞相夏景昀!

看着那个身影,不论是身怀何种立场,站在哪一个派系的在场官员,望向他的目光之中,都带着一丝凝重。

他的功劳太大了,他的位置太高了,他的年纪又太年轻了。

这一切累加到一起,羡慕也好、嫉妒也罢、敬畏也可,都让人很难生出与之为敌的念头。

可惜,那是寻常情况。

当生死存亡摆在眼前,虎须照样有人要拔,太岁头上依旧有人敢动土。

对于许多出身世家大族,靠着家族的支持走到今日的官员而言,那是他们违背不了的立场;

对于几位匆忙进京的世家族长,今日不得不摆开架势,抛弃晚年悠闲,赌上这一把;

不动是死,挣扎还有可能活,他们怎么可能甘愿引颈就戮!

今日的朝堂,就是他们的战场!

他们,要朝着皇权。

亮剑!

夏景昀对这一切心知肚明,但他的表情却依旧淡定,步履依旧从容,他平静的目光扫过在场的众人。

有他的伙伴,也有他的敌人。

有事不关己但眼带鼓励和担忧的,也有幸灾乐祸冷眼旁观的。

他微微一笑,迈步向前,来到了百官之首的位置。

他的步履不停,继续朝前。

而身后百官神色肃然,默默提步。

从那张巨口的腮边缝隙,进入了宫门,走向了大夏朝荣耀的最高殿堂。

同时,也是杀人不见血的权力角斗场。

当他们在朝堂上站定,分明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站位,却在大殿之中,营造出了一种泾渭分明的对峙感。

天光未起,山雨欲来。

勋贵、世家、大族、豪族,朝廷的新政,一棍子抽到了这么多人的根子上,今日所面临的反扑几乎是可想而知。

这压抑的气氛让见过当初夺位大场面的靳忠都忍不住有几分紧张。

“太后、陛下,到!”

德妃轻轻握了握东方白的手,朝着他微笑点头,而后看着商至诚将他护送上了龙椅,她则缓缓起身走到了珠帘之后坐定。

山呼过后,一位谏议大夫毫不掩饰,率先出列,用一声高呼,拉开了这场巅峰之战的序幕。

“太后、陛下,臣有本奏!”

珠帘之后,缓缓响起德妃如翠珠轻碰的声音,不喜不怒,“说。”

“自国朝成立以来,皇族御极四方,威加海内。虽神威天授,然民多愚笨,地胜广博,官少不覆丰州,兵寡难驭众民,州域之治,实赖大族;郡县之安,幸得世家。其秉中枢之要旨,传王道之教化,四海升平,万民安康,皆有大功!”

“然丞相夏景昀,奉皇命革新,陷钱货之淖而损皇命根基;以雄才拜相,假酷吏之举而失雄才威名。滥杀残暴,非仁政所举;盘剥大族,无定国远思。臣斗胆,请罢其相位,废其新政,还天下之安宁,定万世之根基!”

此言一出,殿中顿起哗然。

夏景昀才拜相不足一月,而且与太后、陛下之关系如此之亲近,这些人竟然就敢喊出罢相之言来?

看来今日是真的不想善了了啊!

夏景昀派系的反击还没到来,就立刻又有一位御史台殿中侍御史跟着开口,“太后,陛下,微臣亦有本奏!”

“所谓革新变法之道,徐而图之则为大利,急而求之则为大害。国朝之积弊,非只夏相一人得见,然众臣皆知,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需得从长计议,方能行稳致远。然夏相为政,心急情切,自恃皇权支持而枉顾天下民心,自认一心为公而不思世情国政,残暴嗜杀,威逼过甚,以致于朝野之中,人心惶惶,天下士绅,战战兢兢。微臣请废新政,安抚士绅,以稳朝局,以固邦本!”

众人听得心惊胆战,但这还没完。

这些世家大族串联蓄力多日,怎么会就这点声势。

这位御史的话音方落,站在殿门口的侍卫就禀报道:“太后、陛下,太子太傅,前户部尚书刘崇山,前国子祭酒郭一忠,前光禄卿熊瑞荣在宫门外求见!”

一道道目光几乎都在同时望向了珠帘的方向。

召,还是不召,这是一个问题。

召,对方已经几乎是明牌了,就是要施压;

不召,本来就苛待大族苛待士绅,如今还要加一个苛待老臣?

这可不再是建宁侯的罪过,而是你太后自己的罪过了!

不出他们的意料,珠帘之后,也有了片刻的沉默,似在纠结,但很快,还是传出一声清晰的言语。

“宣。”

不多时,三位曾经无数次踏上过此间的老人,以另一种身份,再度走入了这间朝堂。

这个身份就是地方大族的代表。

“老臣拜见太后、拜见陛下!”

“平身,赐座。”

德妃缓缓开口,但三位老人却出乎意料又不出乎意料地双膝一跪,在青砖上砸出轻微的闷响,在人心头敲出一下巨震。

“太后,求您为老臣及天下无数忠义之家做主啊!”

“老臣自致仕以来,虽还于乡梓,亦不曾忘却国事,屡屡帮着地方官员推行朝政,抚育乡民。纵当初老军神驾崩,天下大乱之际,我等亦是捐粮出人以助平叛,更是结寨以拒暴兵乱民,竭力安抚事态。不敢奢求有功于朝议,亦未曾失却对国朝之忠心。”

“初闻朝中推行新政,我等亦是喜不自胜,国朝三百年,积弊深重,若能得缓解,我大夏之国祚定可绵长悠远而至万世。然建宁侯不知为何,竟对我等大族心怀成见,将新政之矛头对准了我等,不免使得忠臣忧虑,义勇寒心。”

“而后,新政之策,更为荒谬,地方大族本就担负着为朝廷稳固四方的责任,新政之策,却是针对世家大族,非只如此,更将是新政之重点,放在了田地之上,我等族人数代积累,的确略有薄财,然建宁侯却要将天下万民共担的人丁之税,悉数并入田地之中,难不成我等家有余财就成了有罪?”

“最后,当初建宁侯以钦差之身,督行雨燕州新政,杀戮太盛,逼迫太过,以至于雨燕州数千颗人头落地,致使其余各州大族慌乱忧惧。老臣并非为了叛逆之臣开脱,但或许建宁侯行事不那般酷烈,兴许有些乱臣贼子也不敢铤而走险,而使陛下龙体有失。而后推行全国之际,更屡有酷吏逼迫大户至死之事传出,数代基业,百年积累,一心为国,忠义之士,就这般被逼迫得家破人亡!何其凄惨啊!”

领头开口之老臣白须颤抖,神色凄厉,高呼道:

“欲成大事,当明其要,顺其策,慎其行。今之新政,既失其要,又误其策,更乱其行,三者皆错,焉有不败之理!”

“行此政,乃自毁根基,敛聚为恶;行此政,则**肆虐,流毒四海;行此政,则国家一统之业,合而遂裂!”

“太后娘娘仁厚之名广播天下,陛下聪颖之思膺服四海,老臣请太后陛下收回此荒谬之政,收回此酷烈之政,收回此短视之政,以安天下万民之心,以保国祚长远之基。”

他高呼一声,跪在地上。

而在他身后,与他同来的二人也随之跪地。

“请太后陛下收回此政,以安天下万民之心,以保国祚长远之基!”

紧随其后,先前发言的谏议大夫、殿中侍御史以及大大小小数十位官员,呼啦啦地跪了一地。

“请太后陛下收回此政,以安天下万民之心,以保国祚长远之基!”

整齐的呼喝声,如同逼宫的刀枪,明晃晃地对准了龙椅之上的陛下,对准了珠帘之后的太后,更对准了此刻站在百官之首的当朝丞相夏景昀。

宽阔的朝堂正殿,上朝之人也就数十,此刻足足跪倒了将近大半。

除了中枢重臣都还齐刷刷站着之余,就只剩下,孤零零的二十余人了。

这就是世家大族的力量,这就是这些田连阡陌、富比州郡、仆从如云、满门仕宦的大族,朝着皇权的悍然亮剑!

你是高高在上,你是呼风唤雨,但你权力的基座是我们!

没了我们,你这个皇帝,还算什么皇帝!

这般阵仗,让那些即使在这场风波之中中立的人也是暗自心惊。

这大半个朝堂都已经亮明了态度,按照通常的情况,太后要么退让一步,遂了这些人的愿,双方达成一致;要么一步不退,那就得把这些人该贬的贬,该罢的罢。

但这是大半个朝堂啊!你真把他们都罢了,谁还给你办事?那得起多大的风波?你还坐得稳这个位置吗?

跟他怀揣着一样想法的,还有中书侍郎张才明。

这位在曾经的中枢之中,不显山不露水的大人物,在一瞬间,生出了一种冲动,那就是站出来,跟着开口,从而攫取到这帮人之中的领袖之权,由此在朝堂之中地位稳固。

但紧接着,一贯的谨慎让他多了一份思量,看着八风不动,安稳如山的夏景昀,又看了看卫国公、安国公等人都是一脸淡然地安静站着,他的心头忽然察觉到了些不对,停下了脚步和心思。

(sdingdiannn/ddk54386364/35563705.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