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科幻 > 重生的我没有格局 > 651 保命符,护官符(电推子到了)

651 保命符,护官符(电推子到了)

也就是国内没有驻军在吕宋、满剌加等等国家,要是有的话,张浩南根本不需要这么麻烦,“龙盾安保”直接当街宰了艾德蒙在当地的代表都行。

可惜没有,国内连航空母舰都没有,那就只能玩点不对称的。

只要他张某人一天不是被全世界认定的“恐怖份子”,艾德蒙能玩的手段,他都能玩。

艾德蒙出得起的价钱,他也同样出得起。

虽然国际上“SF集团”只是农业相关跨国公司中的“后起之秀”,但在特殊地区的影响力刷得还是挺快的。

比如说在中亚,“SF集团”培养的NGO,有专门做馕饼的部门。

遇事不决发馕饼,在烈度比较大的冲突中,比美刀好用多了。

而且张浩南让人在中亚散布过一个“阳谋”性质的谣言,那就是……阿拉木图黑市上的绿纸都是假钞。

这一招不仅仅是搞得很多想要“拥抱自由世界”的年轻人心惊胆颤,有些组织的头目也开始清查自己保险箱中的美刀。

不查还好,查了之后,还真查出问题来了。

阿美利加经济情报局跟中央情报局中亚部门还打了一通嘴炮,因为发现其中东德意志版本的假钞,有一部分来自曾经的西德意志……

反正张浩南在中亚养的狗,都是往邪路上带,这一波怎么着也得烧一笔“纸钱”。

“他这次在香江装逼,应该挺爽的吧。”

整個中亚地区凭空蒸发的黑市美刀,大概有四五千万,可以买不知道多少馕饼、烤包子……

所以,赖账这种操作,不过是祖传的业务。

张老板的暴躁、疯狂、不可理喻,都是在不断地逼迫艾德蒙走到谈判桌上来,而香江,就是他的“板门店”。

就是这么魔幻。

国家虽小,主权不容有失。

但也只是想想,你就算投毒,也没啥机会,因为武泰安连乡下厨娘都查了个底朝天。

就离谱。

人们印象中身毒阿三的商誉、信用是负的,但却有一点却没注意,身毒那些大财团,前五十不是高种姓就是由当地土王公扶持的,而能在现代资本市场活跃的土王公,往往在伦敦都授勋过,伊丽莎白老太婆请他们喝过宫廷红茶。

“老板,刘总说明天想过来。”

蔡家的覆灭,反过来让诸多老牌二代不愿意蹚这次浑水,鬼知道姓张的畜生会干出什么来。

目前黑锅全都指向了北高丽,但是搞得最狼狈的,反而是南朝鲜。

我堂堂主权国家,怎么让你绿纸流通了呢?

这国怎,定体问……

京城的说客多得是各种老牌二代,但张浩南直接拖到他们无语,刚好蔡家送上门,一通大开杀戒,着实有震慑力。

因为此时半岛地区南北需求不一样,南朝鲜迫不及待想要获得中国市场走出低谷,所以“稳定压倒一切”,这是南朝鲜产业界的共识。

这次满剌加的柴家有些头疼,虽然也是大资本集团,但艾德蒙以及背后的北美资本想要入股,他们没有拒绝的底气。

其实所有证据都指向了CIA,这帮牲口不当人,在不同地区私印不同版本的绿纸,并且当作黑市“硬通货”。

打二十几枪都打不死人,会不会玩?

现在武泰安成了张浩南的安保总监,懂行的都不敢跳,唯有那些感觉风头不对的,想要“火中取栗”一下。

见了阳光,高低给个交代吧。

可惜,张浩南也养了NGO,发馕饼的时候直接不收美刀,这经济还怎么搞得好?

再者,不见阳光的时候,当地主权是完整的,货币发行权也在自己手中。

不少人的怨念都倾泻到了三晋的同行身上,他妈的,要杀人,就干净利落点,你哪怕用火箭筒呢?

当然这也不是柴家一家的事情,整个东南亚、南亚都是如此。

张浩南是天生的六亲不认,武泰安是专业的六亲不认。

张浩南其实压根就不知道自己捅了多大的“马蜂窝”,但因为好玩,他捅的时候有点迫不及待。

捅了超级巨大“马蜂窝”的张老板也算是“一战成名”,当然,仅限于国内高层,知道他玩得野的人其实也不多。

也是为数不多当矛头指向北高丽的时候,南朝鲜方面小小地硬了一把,不过也不是很硬,他们愿意追随阿美利加冲北高丽狂吠,但不会指责北高丽政府。

后续产生的市场动荡,矛头也是无一例外,指向了美刀,以及发行美刀的机构。

他娘的真有假钞啊!

如果没人爆出来,这事儿大家都是和气生财,当地官员,那也是有分红的。

而且假钞的版本还多达五个,老江湖光靠肉眼,根本没办法分辨,阿拉木图各大银行具备鉴别能力的屈指可数,其中一个是中行……

捅完之后更是欣喜若狂。

而且现在想要干掉张浩南……难度太大了。

对同样是跨国公司的艾德蒙而言,这操作是小把戏,他们玩了几十年了,一直都是这么玩的,只不过没想到东方来的新玩家不讲武德,完全不懂江湖规矩。

他五十万年薪呢。

那么问题来了,同为“自由世界”的盟友,这活儿如此之阴间,可别说是元首之魂在燃烧。

吾家埭可以没,张浩南不能死。

最古老的版本,来自巴列维王朝时期的波斯;其次是东德意志的版本;再次是“海伯尼亚共和军”在伯明翰的业务;然后是北高丽的版本……

这里面有多混乱可想而知了。

“说是准备了礼物,表示感谢。”

同样的,很多“东身毒公司”解体之后的产业,其中除开伦敦的影响力,还有大量特拉维夫的包皮人在活跃,其中一支就是沙宣。

在卖洗发水之前,他们老本行主要是卖鸦片……

“他打算送点啥?”

“好像是黄金饰品。”

“这还差不多。”

张浩南满意地点了点头,这次让刘援朝在香江狠狠地刷了一波面子,原本有些老牌家族不怎么买他账,毕竟刘家死的死退的退,刘援朝是靠个人能力撑起来的体面,到他兄弟退休,吃进去多少吐出来多少。

就算是凭本事赚的,该吐也得吐,鬣狗们可不讲什么交情。

现在张浩南算是半个盟友,那么……投降输一半,刘援朝的油储项目,至少还能保住不少股份。

毕竟张老板现在也吃这碗饭,虽然没有直接参与运营,可却是个大客户。

“沙食战略部”还顺便开了个小会,与会成员中,多了个花蕊蕊。

一是介绍花蕊蕊的来头,二是定下怎么把花蕊蕊弄进花家的企业董事会中去,三是怎么“田氏代齐”。

不能太激进,要润物细无声,要最大可能地利用好花修文这个老东西的最后一点亲情,榨干他的剩余价值。

之后就是吞了花家相关的产业,重点关注的就是东北、西北两个地区的啤酒花种植基地,以及花家姻亲涉及的畜牧业、饲养业以及奶制品加工。

张浩南计划是五年时间,一把干掉,接下来就是安排退休。

什么百年企业,什么几代传承,都是无所谓的事情。

现在只要他想,随时弄几个传承六七百年的老店出来都没问题,地方志或者什么地方大姓找一个就行,简单的很。

这些都是营销上的事情。

不过期间花蕊蕊也要接受一下培训,主要是熟悉一下商业流程,当摆件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得让她知道“沙食战略部”的实力构成,才有足够的底气去“自灭满门”。

看到两江省省府大院出来的金装秘书也来开会,花蕊蕊就知道这个部门不简单。

当然这不是小会上看到的,小会上只有“沙食集团”的自己人。

只是当得知丁永曾经是沙城财政局的,还是让花蕊蕊觉得这“自己人”的构成,也挺诡异的。

“沙食战略部”更像是个奇葩的特殊机关单位,只不过目标更简单粗暴一些,老板定好战略方向,就献计献策往这个方向上发力。

这种新鲜感让花蕊蕊挺愿意学习,反正她的档案也调到了姑苏,现在算是姑苏大学的预科生。

张老板的面子还是可以的,虽然没有答应姑苏大学过来读研,但还是捐了两栋全新的研究生宿舍,都是两人间带太阳能热水器,预计下一届研二的学生能享受到。

两栋研究生宿舍,安排一个预科生根本不算什么。

花蕊蕊的户口现在就到了姑苏大学,有什么事情,姑苏大学首先还能挡一挡,能少不少麻烦。

当然姑苏大学也不是说单纯为了给个面子,两江省因为捡到了大便宜,政府财政相对来说“阔绰”,因此中央在号召“西部大开发”的时候,让长三角地区都要拿出自己的方案。

原本主要加强淮西省开发的两江省,便通过省内高校的力量,以学校和学校之间的科研合作来推动地区和地区之间的经济产业合作。

究其原因,还是因为两江省在这方面走得比较靠前,一个相对来说比较冷僻的信息,就是两江省的博士后站,在全国范围只有京城略高一点,其余哪怕松江这样的科研重镇,也不到两江省的一半,两浙省更是只有两江省的零头都不到点。

所以从这个角度切入,中央也没啥意见,而蜀都、山城等高校,也能够从科研经费着手,绕过比较头疼的财政拨款。

地方上没有哪个高校可以跟京城高校争夺经费,那么搞钱就客观上来讲,跟当地的经济实力息息相关。

因此就出现了一个微妙的情况,那就是西部地区的高校需要经费,而两江省的地方高校需要科研实力以及地位,姑苏大学就是典型,只不过凭自身城市影响力想要提升学校地位,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姑苏级别摆在那里。

但是,张浩南的级别比姑苏这个城市要高,这就方便在大政策上崭露头角,哪怕多出点钱,对姑苏大学本身而言,也是乐于见到的。

四月底张浩南因为要跟随领导人对欧非几个国家进行国事访问,所以姑苏大学要敲定项目,也就十来天的时间,“劳动节”一过,张浩南肯定又不知道上哪儿浪去了,再求他办事,那就比较麻烦。

两江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科技企业均可提出具体对接合作项目,确立项目合作伙伴,各级政府还将选择一部分合作项目给予适当启动资金,其中手头资金最宽裕的,自然是姑苏,比梁溪、建康都要高一倍。

原本去年省内定的投资总量是二十个亿,但计划赶不上变化,在两江省西部开发科技合作项目管理中心挂牌之前,大会一开把“华东六省一市加中原省”的一万亿大基建投资过审,原本挤出来的经费,当然就可以宽松宽松。

至少科技厅的钱就能少一点,交通厅等单位可以转移一部分。

于是投资量按照投资合作领域,重新划分,光农业这一块就分了五大领域,其余的不算,就农业一项,总盘十五个亿。

按理说姑苏大学这方面是没啥实力的,属于弱鸡,但跨校合作,从合办学院到合作实验室,五大领域都挂上了“姑苏大学”四个字。

只不过五个领域姑苏市政府都说不上话,需要张老板跟西南三省加山城和岭西省进行沟通。

一是水稻、蔬菜、烟草、森林、牧草等方面选种育苗项目,“沙食战略部”跟西南各省市的农科院关系都不错,也搞了点小福利,比如说白糖项目引入了各省市国资入股,同时再委托科研项目、任务给当地院所、院校,姑苏大学毛实力没有,就是派一批研究员定期过去翻日志打卡就行。

二是现代农业温室大棚及特种蔬菜种植,水产、家禽等设施养殖项目,这个跟松江水产大学有关,“浦江一号”是明星产品,鳗鲡养殖是未来金矿,姑苏大学对这些一窍不通,但只要脸皮厚,就地从农业局借人,整了一个项目组,带了点钱,也就亮了个相。

挂牌的时候拍照,有“姑苏大学”四个字即可。

三是生物农药和化学农药的研发和产业化项目及现代生物技术产业化项目,这个对“姑苏大学”来说,更是孱弱不堪,是张浩南跟两江工业大学沟通之后,成立了一个联合化学实验室,西南三省的王牌农学专业借了几个科研带头人,然后承诺在岭西省沿海地区建立一个农药生产企业,这事儿也就皆大欢喜。

毕竟厂区奠基的时候,“姑苏大学”四个字……那还是有的。

四是废弃物综合利用开发等有关环保、节能、节水项目,这玩意儿总算是让“姑苏大学”赶上了,确实是有实力的,只不过人才有点断档,有一批人跑路去了“兄弟院校”,中间到底发生过什么不美好的故事,张老板也没兴趣知道,反正这次算是“重归于好”。

五是中草药人工种植和天然资源药物中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技术及剂型开发项目,这又是“姑苏大学”能狗叫的领域,但能狗叫两声的原因,却不是传承,而是早年间跟崇州大学的渊源,确切点说,是崇州医学院。

往前数的话,还得从有个叫张謇的人说起……

不过总算产研一体的工作做得很好,所以这方面的医药企业和研究所,资源都很丰富,于是就要围绕医学院搞个科研中心,主要就是针对中草药的研究,这方面西部地区的高校有着非常强悍的底蕴还有实力。

毕竟当年是预估要打核大战的,这些都是底牌。

虽说各种磕磕绊绊外加狼狈不堪吧,但姑苏市政府也确实够魄力,已经做好了超预算的计划,就是希望借用张老板的关系还有地位,把本地高校抬上去。

所以在刘援朝来吾家埭之前,张老板要让小老婆户口落在姑苏大学,完全就是畅通无阻没有难度。

并且月底不管是管事儿不管事儿的,只要级别够数,凑了一个考察团,全都一股脑儿奔沙城而来。

得知此事的沙城各个中学校长,也都产生了一点小想法,比如说混个姑苏大学生源基地啥的。

对一中来说没啥意义,但对别的中学而言,就有点搞头了。

三中校长邵卫东就很感兴趣,所以骑了个电瓶车带着几包“大桥食品”生产的蔬菜饼干,就跑去乡下逗孩子,顺便问问看张浩南能不能操作一下。

“邵老师,眼光可以高一点的嘛,外地高校多得是,我打个招呼就能过审的。”

“这不是姑苏离得近啊。”

邵卫东给几个小孩儿拆包装,张瑾双手抓着他的胳膊,吊在半空中咯咯直笑。

“爷爷手不要放下来,不要放下来……爸爸你看,我厉害吧?”

身为一个教书匠,邵卫东感觉手都在抖,前几天过生日,好像也没多重啊,怎么一眨眼就变重了呢?

“行了,赶紧下来,爷爷手不酸啊。”

“爷爷不要松手,下面是悬崖,啊……我要掉下去了。啊,我死了。”

“……”

“……”

张浩南和邵卫东面面相觑,正要教育一下张瑾,结果她拿着小饼干跑去茶几就给弟弟妹妹们分了起来。

张然瑜倒是去拿了一瓶水给邵卫东,然后也围着小桌子吃小饼干。

“这一眨眼,两个变四个,四个变六个……”

下意识地想要摸烟,不过手又放了回去,邵卫东没喝泡的茶,而是拿了张然瑜给他的水拧开,“来年肯定又要有啊。”

“孙子孙女多,你还不满意啊。”

“我有啥不满意的啊,我就是现在才晓得,这《葫芦娃》里的老头子,是啥感觉。”

“……”

邵卫东难得开了一个玩笑,但也描述得极为精准,因为他每次过来,张瑾张然瑜就围着喊“爷爷”,现在张玲和张珑也跟着叫,那叫一个热闹。

跟六七个葫芦一起晃着喊爷爷的场面不能说一模一样,只能说毫无区别。

但还是挺爽的,所以只要张瑾张然瑜在乡下,他一下班,就从三中骑电瓶车过来吃饭,有种提前享受老年退休生活的感觉。

(sdingdiannn/ddk93698192/138109335.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