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科幻 > 重生的我没有格局 > 第622章 大年初五迎财神

重生的我没有格局 第622章 大年初五迎财神

作者:鲸鱼禅师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6-25 06:31:37 来源:顶点小说网

第622章 大年初五迎财神

“龙盾安保”的实验室也在张浩南名下,原先是“长弓制鞋厂”的一部分,岭南靓仔就是主管,叶国栋成为首席技术官之后,张浩南就打算改组研发单位,成立一个大型综合实验中心。

然后由叶国栋担任实验中心的副主任,同时也是材料实验部门的主管。

这里面就涉及到了一些股权结构,“沙食集团”、“大桥食品”、“紫金科技”等等单位,都要参股其中。

“龙盾安保”也不例外,现在主要的物料订单,都来自国外,国内军警系统如果不给补贴,实在是采购不起那么多防护装备。

几千块一件三级防护衣,这是实打实的烧钱,而且一线缉毒警、边防往往都很节俭,重复装备率太低,总量也确实上不去。

若非虞小龙虞总他那个没用的老父亲惦记战友,也就没有“龙盾安保”介绍某个“拥军拥警模范”企业过来捐款捐物。

主要是捐物,也不是投递,地方政府也不参与,都是一线单位直接来两江省,防弹衣之类的测试在建康,科研单位也来几家,都是穷逼,材料费都是张浩南个人捐着玩儿的。

海外业务多了,心情好就多捐点;有人装逼装他头上,那就一個子儿都不出。

久而久之,建康的测试场居然有点不够用了。

巴蜀的腊肠则是被他吃出本味来了,不多放蒜叶炒,居然还觉得不够味。

不过西南边防和缉毒警的基层军官,倒是来东部熟稔了不少,春城分军区也批了一笔款子,用来应急,就是为了采购一些带插板的防弹马甲。

“好好学习,珍惜机会。”

他亲爹亲妈现在不怎么管他,也管不了,没那个能力。

咋说呢,材料实验室在试生产工业试验室测试碳化硅材料的预想,是打算做高档刹车,然后卖给三大汽车央企。

这次来沙城给“财神爷”拜年,想法也很单纯,就是“整点薯条”。

因为各种科研界的小道消息,再加上岭南靓仔也确实是标杆性的“一夜暴富”典型,所以很多想要先富起来的科研人员,也确实怀揣梦想外加生活,拼了个大巴车,就直接前往沙城。

此时“之”字辈的也有能跑跑跳跳的,所以喊“奶奶”“婆婆”“阿婆”的也有,让赵飞燕她们极为无语。

东北的红肠,松江的红肠,巴蜀的红肠……他都爱吃。

生物的也有,但不是科研人员,而是科研管理人员,清一色建康大学的人,都是林胜男原先的同事。

“振宇,今天来的客人,有松江交大做工控数学模型的老师,可以交流交流,等你读研究生的时候,可以来‘紫金科技’先试试水。”

年初五毕竟也没有开工开业,所以就没有在“沙食集团”总部大楼迎接过来拜年的科学家,直接就在吾家埭的文化中心,带图书馆和大礼堂的那种,旁边就有小食堂,可以提供糕点酒水。

二月十六是年初五,吾家埭头一次有这么多科学家来拜访。

“那可以可以看看,深空材料学、宇宙材料学……都是要下大本钱的。争取十几年以后,你能坐‘神舟号’去空间站。”

如果说虞山市的“走马机场”审批通过,那么成立大型综合实验中心,就是必然的事情,并且实验中心会转移到沙城。

本来应该在家里迎财神的科学家们,打算更“虔诚”一些。

拍了拍这小子的肩膀,今天也算是换上了一身西装,量体裁衣之后,倒也精神。

当然也有搞怪的,一帮熊孩子组团去张浩南家里求红包。

周围还弥漫着烧香的气味,农村不拜财神的委实太少,所以灶间都还是有香炉的,倘若闲逛,还能通过农家的厨房窗户看到灶台上摆着的贡品。

张然亮、玄振宇成了陪同人员,剩下的小朋友……层次差了一些,只能系个红领巾献花的样子,还是算了。

不过大多数都是工程院的徒子徒孙,有一些张浩南在建康也熟得很,比如说做醋酸纤维材料实验的,还有做石墨烯的,基本上都是高分子材料这种烧钱大户为主。

结果刹车这事儿没成,防弹插板这事儿……成了。

张浩南也只是能提供便利,真要说在张然亮的知识世界中有什么助力……对不起,他现在就是“原始人”。

玄振宇的“跟班”们也头一次全身心地去消遣放松,这种学术性质的聚会,他们只需要在报告上提一嘴就行。

基本上初五这天,吾家埭一二三村只要没事干的大人,都笑着让小孩们组团去张浩南家。

他其实很喜欢甜食,但早先换牙的时候有蛀牙,现在已经很克制了,然后对各种香肠迷恋得很。

“我要造火箭和卫星。”

“新型材料实验室,材料学太复杂了,高分子材料就要单开三个实验室,全部在兴合镇那里,黑水工大研究生院分校区落成之前就会启动,你有兴趣吗?有兴趣可以去转转。”

只是这种热闹,也爽得很,几个女人一起散红包,更是彰显“财神婆”的地位、实力。

“是,谢谢大哥。”

“阿叔,叶总说要新开实验室,是做啥的呀?”

对张浩南的感激之情虽然不咋值钱,但他们还是很认真地做了一份小礼物,一枚桃木制作的挂件。

酒都是桂花米酒,度数很低,就是喝点甜味,仪式感庄重感也不强烈,要的就是那点儿新年气息。

因为能提升玄振宇的“含金量”。

婶娘太多,小孩子没啥顾忌,看见漂亮的就喊婶娘就对了。

大年初一那天其实已经有过了,不过大年初一沙城的风俗叫“跑发财”,多是讨要一些糖果、糕点之类。

叶国栋对东边不亮西边亮这种事情,也算是习以为常,毕竟他原先只是打算去工地上打灰,鬼知道为什么自己倒腾的材料能用来做洞洞鞋。

天才们获得“无限资源”之后,进步提升就是个上扬曲线,跟张浩南这种靠努力才能获得提升的“平庸之辈”完全不同。

带这俩小家伙的原因,就是让他们认认人。

大概天冷的缘故,张然亮吸了一口鼻子,然后继续啃淀粉肠。

张然亮倒是老样子,他舍不得鹅绒服的暖和,手里还攥着一根刚出锅的油炸淀粉肠。

张浩南专门有个小屋装小零食,因为都知道张老板家的零食“高档”,所以年初一那天老少都有过来“跑发财”,也算是把久违消失的民俗给重新捡拾了一下。

年初五就单纯多了,就是要钱,多点少点的事情,一块钱可以,五块钱也行,一百块熊孩子抱着腿喊妈都成……

“张总,新年好!”

“张总,新年好新年好……”

“王教授,太客气了。”

“你好你好,先坐先坐……”

张浩南在吾家埭文化中心迎接这帮科学家,都挺客气。

有的地方初五并不拜年,比如有主家财气被客人带走的说法,但张浩南百无禁忌,并没有任何忌讳,邀着人就是赶紧吹空调。

“张总,新年好……”

“里面坐里面坐……”

“温教授这一路辛苦,赶紧喝点热的……”

人挺多,算上随行人员,差不多有个五六十号人,凑一个国家级专家座谈会还要带上“大型”二字。

随员们也没有被怠慢,驾驶员好吃好喝招待,酒可以不喝,烟是没有少拿。

学术秘书也当是放假,他们回家也是应酬,还不如出来赚外快,而且是真的能赚到外快。

倒不是说张浩南给红包什么的,而是项目今天有意向搞定,捞着投资的科学家就需要张罗实验室配置,这些都是秘书们要去忙活的。

辛苦费比较多。

当然行内也都清楚,在KCI上只要满足“沙食系”的科研投资要求,钱是绝对不会少的。

硕士按照保底八万一年来算,过了“沙食系”的科研进度审查部门季度、半年、年三审,光奖金还能有一万六,成果奖就要看实验室“老板”什么时候**文,通常来说都喜欢憋大招。

毕竟大招只要过得去,就是下一个叶国栋,就算没有几百万,几十万总归是有的。

在科研资金池上,“沙食系”是学术界的顶流,不管是国家级项目还是民间科研机构,现在都想获得“沙食系”科研资金池的渠道。

跟过去二三十年的对比来看,不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那也是前所未有的富裕。

再有就是民间科研机构只要不涉及道德问题,相对来说“沙食系”的经费是极为宽容的。

只不过这个“民间”有多“民间”,还有待商榷,在京城、松江、蜀都、江汉多地流窜的学术骗子从不尝试拿到“沙食系”的钱。

究其原因,不外乎“沙食系”的机构是遵守法律的,但是“沙食系”的幕后老板,只凭好恶做事,并且是事实上的无法无天。

所以今天过来的民间科研机构负责人,通常本身也是某个公司的老总,属于科研转化型企业。

来拜访“财神爷”,就是纯粹的拉投资。

过审的自信心是绝对有的。

“亮亮,振宇,过来认认人。”

张浩南招招手,俩人就老老实实过来亮个相。

既是让他们认认人,也是让今天过来的科研大牛认认人,保研这种事情对两个小家伙来说不是个问题,关键是研究方向。

玄振宇现在往两浙大学流窜多一点,张然亮就简单多了,基础理论这一块他没有想法,大概率走工程院这一条路。

尽管张浩南有专门的基础理论研究经费,但张然亮不感兴趣,他打算以后给张浩南多赚钱……

张浩南他哥,也就是张然亮的老父亲劝了也没用。

前几年还能用竹条抽儿子,现在是不敢打,怕打坏了。

科大的人是很希望张然亮过去的,庐州市政府还琢磨着搞一个“天才科学家”奖励计划,几乎就是照搬的松江市政府人才政策,为的就是张然亮能落地庐州。

整个淮西省,也就庐州有这个实力拿出这笔钱来,甭管是不是在省内特别能吸吧,事实就是这样干确实对全省整体发展来说,正面积极意义还是要大一些。

“听说亮亮想要往太空技术方向发展?”

“他年龄是个问题,要是有个十五六岁呢,就去国科大了。还是太小了,跑远了我也不放心。所以我就想着要是虞山这边机场要是过审呢,就直接在沙城投个卫星研发公司,你们有兴趣的都可以挂个名,经费不是问题。对我这个侄儿的支持,我是上不封顶的。”

几个老头儿顿时“肃然起敬”,把过去几十年能想到的关系都想到了,这个所那个所的,这个院那个院的,一合计,怎么地也能整个两三亿启动资金吧?

“张总,这卫星研发其实也挺烧钱的,您这么多项目……”

“哈哈哈哈哈哈……放心放心,上不封顶就是上不封顶,字面上的意思。”

“……”

没有吹自己到底多有钱,不需要。

大过年的大家也都高兴,所以聊起来比较随意,老中青三代科学家,不管是穿军装还是不穿军装的,也都爱往张浩南这边化缘。

一是科研转化上,总有意想不到的成果,连中科院也是认账的;二是钞票干净,没有恶心人的附加条款,除了审计比较严,其余都挺好。

今天农科院的人也过来了,毕竟去年农科院那个一级岗位十万年薪,四百万元仪器设备和课题启动费,实在是寒酸。

农科院的计划是五年招聘二十五个,这待遇根本就拿不出手,而且农科院还是面向海内外的招聘计划,这就更不合适。

海外已经拿到教授职位的农学人才,每个月给农业公司搞点咨询,就不止这个数。

一些委托试验都是直接扔个带的博士生去做,旧社会的老地主也就这般轻松。

但农科院确实没钱,若非中国有大量明星科学家,可以通过明星科学家来申请大批经费,其实基层农学研究非常难搞。

“沙食集团”的千万经费课题的农副产品项目非常多,之前“鳗鲡人工培育”的大项目“密而不发”,但其实从东北到西南,从西北到东南,跟水产、土壤、环境等等项目有关的单位,都在打听。

岗位待遇非常非常好,并且像东北、华北地区,“沙食集团”拿了大量土地开发福利房,基本上单位在京城的农业技术方面科研人员,甭管是结了婚还是打算结婚的,都想跳过来,或者说就是让单位跟“沙食集团”合伙。

原因就在于“沙食集团”的待遇中,明确了住房条件,人均三十五平米为起步标准。

结婚或者跟父母同住,视原本住房条件来调剂,基本上家属也遵循这个原则。

因此理论上来说,小夫妻两个,就能有七十平米,三口之家那就更爽了。

福利房并不进入房地产市场,所以“沙食集团”并不是以盈利为目的去开发,除了给当地政府钱之外,就那么一丢丢物料钱。

整体上来说,福利房项目不如鳗鲡来得占用资金。

甚至从单位物料成本来计算,福利房远不如养猪场。

今天农科院的人过来,就是询问福利房的事情,上上下下都关心,因为科研人员的住房条件改善,涉及到单位的组织关系,是个挺麻烦的事情。

一般人还真摆不平部委以及京城市政府,张浩南是非常罕见能打通多方关节的超级猛男。

“都别站着,都别站着,来了吾家埭,就当自己家,随意一点。这里虽然乡土了一些,但对科学家都是很尊敬的……”

今天过来端盘子帮忙的,都是做家政的本村妇女,年初五也没有制服可以穿,都换洗着呢,所以就是乡下最常见的围裙加袖套。

也正是因为有这些妇女的存在,气氛确实没有那么端着揣着,来的人虽然急切,都还是定下了心,好听的话进门之前就说了,现在一起闲聊,那就是真正的座谈会。

找个舒服的座儿,然后慢慢谈。

“大家互相都熟悉,不熟悉的,今天见过一面,也就都熟悉了。多的废话,今天就不用多讲。大年初五既然来了,我这要是不做‘财神爷’,那也不合适嘛。”

众人顿时哄笑,话说破了就没有什么好尴尬的。

“科研经费上呢,我跟‘沙食集团’也好,‘紫金科技’也罢,还是说其余什么公司、工厂,都是强调过的,不要怕花钱。账面资金从来都是大进大出的,花了百八十亿,过个几年,突然就几倍十几倍几十倍回来了。回来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不一定就是实体渠道,也可能是虚拟市场或者其它无形资产,总之呢,首先钱的问题,在我这里,过去不是问题,现在不是问题,将来更不是问题。”

张浩南手里抱着一只泡了茶的玻璃杯,见众人眼神期待,也没有让来的人失望,“战略部成立就是这两个月的事情,之后会有专门的科研预算部,预算委员会的考核标准,跟行政需求没啥关系,基本就是经费对标欧美,但人员配置要远高于欧美,多赛道竞争,不能产业转化的成果,也会作为储备技术,保证对未来技术发展的探索,所以依然会有预研资金池。”

“从投入上来说,会参考中央的科研投入重点项目以及重点工程,我呢,就是做个补充,当然了,肯定还是跟企业产出正相关。比如说‘大豆育种中心’,那是因为‘沙食集团’本身就有粮油生意,在中亚地区投资了两千多万欧元,光养活游说集团包括NGO在内,每年就不小的开支。但中央本身不可能在大豆上倾斜太多资源,经费、土地、市场……哪一个都不如国家的核心利益更优先。可这也同样不是什么可有可无的领域,相较于一些轻工业技术,这大豆的整体收益,那还是相当高的,只不过一般的企业承担不起如此庞大的资源投入……”

稍微举了个例子,在场的科学家们就明白了何谓“财神爷”。

哪怕是大豆这种大量需要时间成本、土地成本的东西,张财神有的是时间还有土地,国内没有,国外也是有的。

视野稍微一打开,科学家们就对张财神掌控的资源有了新的概念。

这不是国内的“财神爷”,这是全球性的。

只是全球性的程度有多大,目前还不得而知。

今天来的各领域人员,对“沙食系”的了解都很片面,基本都是“盲人摸象”。

知道“沙食系”很庞大,但能一窥全貌的,目前科学界还没有。

“张总,战略部成立之后,这科研经费是不是统一管理?”

“之前我提到的科研预算部,是跟即将成立的综合科研中心匹配的,这是大型综合科研中心,下面会有实验中心,目标是整合现在全部的实验室,预计今年会有六十个实验室左右,除了极个别,大部分都是跟高校的合作项目……”

张浩南喝了一口茶,润了润嗓子接着道,“然后就是发行战略部科研杂志,目前只有《长江农业论坛》的副刊是农业相关科研杂志,以后会逐步新增不同学科细分领域的科研杂志,其影响权重,主要是给战略部高层提供参考,外部影响因子发展,不作考虑。”

说人话就是允许水论文,只不过这个论文水了之后,能不能骗到钱,就要看能不能忽悠住战略部的“老爷”,能忽悠住,那责任就不是你的,是战略部的“老爷”瞎了狗眼,他活该……

只不过对正常的科研人员来说,要不是各种科研之外的东西需要论文,谁愿意吃饱了撑的去水?

“沙食系”发红包不跟论文数量挂钩,正常科研人员,肯定是选择偷懒摆烂,能拖就拖,水论文一样要跑实验跑数据,有这闲工夫,赚个外快比啥都香。

见张财神如此豪横又敞亮,有的人就放开了,比如说农科院的人,直接就问到了重点:“张总,这个住房上的待遇,京城也是人均三十五平米起步吗?”

市侩,市侩了啊。

一点儿都不矜持。

只不过众多非农科院的人,鄙夷归鄙夷,眼神中流露出来的,何尝不是一种期盼。

他妈的,别管是筒子楼还是赫鲁晓夫楼,都不想住。

大院儿虽好,刚毕业的哪有这个福分。

“放心,我跟京城的刘FZ市长,关系还是不错的。”

“……”

“……”

“……”

众人一时无语,“财神爷”的回答,还是那么朴实无华、简单易懂。

(sdingdiannn/ddk93698192/138171221.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