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科幻 > 重生的我没有格局 > 第605章 下限就是没有下限

重生的我没有格局 第605章 下限就是没有下限

作者:鲸鱼禅师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6-25 06:31:37 来源:顶点小说网

第605章 下限就是没有下限

“张老板,海外还有啥生意……以后提醒一下市政府嘛,不然弄得一把手也下不来台。还好今天是我过来……”

一脸郁闷的翁剑锋跟张浩南抱怨着,他都已经能想象到明天市政府开会该有什么样的尴尬气氛。

大家各种笑脸逢迎,结果外商就是本地“财神爷”养的一条狗,还是没正式挂上狗牌的那种。

“哈哈哈哈哈哈……”

张浩南大笑,跟翁剑锋握手道,“这我哪里注意得过来?我在东南亚还有一堆生意,香江、濠镜澳也有,总不能一一介绍吧?那成啥了?又不是‘红楼梦’,翁市长放心好了。”

论级别的话,现在徐振涛跟副市长是齐平的,毕竟“现代化农业开发区管委会主任”级别上去了。

再保大桥镇五年平稳运转,之后就不需要徐振涛继续消耗精力在上面。

徐振涛当农业局局长,这个局长位置,就是排第一,其余市局都要靠边。

而且“现代化农业开发区”的人事任命,是跟姑苏对接的,这就更香了。

姑苏也是难得有这么一块地方可以安排挂职刷资历的,毕竟过两年就跟姑苏没啥关系,是省里面的重要示范单位。

怕出来再回去,“苞谷(玉米)”被过年赚钱的人顺了去。

等“春运”高峰期再走,那真是难搞。

“这有啥不能理解的?”

“沙食集团”的文化教育领域投入,至少给市政府每年省三个亿以上,按照沙城的发展速度来看,三个亿可能还只是保底,上不封顶的。

只不过以前注意力都在农机中专上,倒是忘了张浩南很早就开始搞“民办公助”的义务教育阶段投入。

翁剑锋来这里视察,是绝对正确的事情。

不过整体上来说,还是卡着招聘用工原则,没有哪個地区的职工处于绝对多数。

给大排咬了一个缺口,三两下吞咽,张浩南端起不锈钢的汤盆,然后说道,“去年高考,有几个职工的小孩,填报志愿直接就是食品专业、物流专业;还有几个岁数大的职工,小孩一毕业,就介绍到了沙城。有两个学化工的,现在就在给陈涛做助理。建康那边有些淮西籍贯的职工,儿子女儿一毕业,就是先问问看能不能在‘紫金科技’或者‘金桥电脑’上班……”

“也顺便看看环境,小孩留老家的教育水平,和大桥镇不是一个级别的。去年小学扩充了,基本满足全市集团员工子弟的就学需求。等暑假期间高中完工,那就彻底放心了。”

若非还有严苛的高考存在,以“沙食系”的实力,甚至能把大学教育阶段都包进去。

还有一些外地职工在上班的,则是没打算回老家,反而把家里人接到了沙城过年。

这时候翁剑锋才想起来,“沙食集团”关联企业中,还有文化教育企业。

情况跟魏刚还在台上时是一样的,私人关系和工作关系有机结合。

“入娘的……”

翁剑锋下意识骂了一句脏话,“张老板,你这生意做的,实在是老卵。”

“张老板,过年要不要参加市政府的年夜饭?”

其实讲白了就是跟市政府领导班子保持一点距离,徐振涛啥时候在市政府算个山头了,他才适合频繁活动。

喝了一口手中的紫菜蛋汤,张浩南这才把不锈钢汤盆放下,“看似我在建学校上浪费了钞票,算账也是亏本的。但是一年亏多少?亏不了多少的。可是我往后每年招工,除开正常的校招、社招,所有关联企业的内部推荐,不要太稳。当老子的如果上班满意,觉得稳当有搞头,那他小孩来给我做事,他会不放心吗?他小孩会担心单位情况复杂吗?”

“在沙城过年啊?”

毕竟“沙食系”的学校,那是从学前托儿到义务教育到高中,达成了一条龙。

所以老婆孩子为主,远近都有,华东的多一点,西南三省的因为种种原因,比王爱红老家东北的还要多一些。

翁剑锋想要听听看张浩南的真实想法。

“我三十岁退休的时候,名下哪家企业愁用人?根本不愁的。至于说能力优劣问题,那是基层管理培训的事情,跟用人本身无关。人事部门的筛查成本比别的企业要低得多。”

“……”

食堂是有包间的,不过张浩南吃饭比较随意,直接大食堂拼桌就行。

离过年也没几天,除开大桥镇本地职工,大部分想要回老家的外地职工,早就提前走了。

他现在的咖位,越来越不适合频繁在衙门里头来回流窜,容易被人借光被人利用,麻烦事情太多了。

“张老板,农机中专这种呢,我能理解,还有幼儿园我也能理解。这义务教育阶段的投入,纯亏本啊。是有啥说法没有?有些名堂,我还是不太理解。”

全家老小都过来的有,但不多,一般都是老人家舍不得路费,再有就是开春就要下地折腾,有些像巴蜀两地的工人,王爱红去做问卷的时候,家里老人不出来的理由是“今年苞谷(玉米)收得多”。

这种想法是有借鉴意义的,政商两界有些扩张路径,其实差不多。

饭吃到一半,发现一堆小孩子进来,虽然热闹,但该排队还是在排队,食堂的人管理秩序还是尽责的。

“怎么会有这么多小孩?”

从企业效益来说,真心不差员工腊月多上几天班的增收。

这一刻,翁剑锋是真的惊到了,眼神无比错愕。

翁剑锋也是聪明人,就没有多废话,摆正心态之后,很痛快地在“大桥食品”的食堂吃了一顿。

个别工业镇的外来人口比重很大,但工业镇本身的乡镇中学规模二十年没有变化,以中学为例,有些初中的班级,已经超过了六十人,教室塞得满满当当,已经到了调无可调的地步。

其实对沙城市政府来说,张浩南这种搞法,越多越好,能给沙城的中小学分担压力。

“……”

翁剑锋也是顺便观察一下“大桥食品”的员工风貌,饭吃到一半,他内心也承认,这边基层职工的精神面貌确实是最好的。

“这我去了做啥?乡下今年人多,发钞票是头等大事,我个人还要发点‘奖学金’给三个大队的学生,没啥时间。”

“过年不回老家的职工,有的把小孩接了过来。”

“只要舍得钞票,都容易的。”

“……”

说了一句废话,但这句废话的含金量有点高。

翁市长寻思着要是大家都舍得钞票,那确实是容易,连他当这个官都容易得多。

可惜现状是必须教育部门的干部出去化缘,再等财政拨款,再加上一些企业的赞助,才稍微能把全市教师的工资算清楚。

倘若某个镇的中小学管理层稍微不当人一点,拖欠工资就是常态,或者就是发一半扣一半。

沙城去年教育局也不宽裕,和别的部门“小金库”是福利不同,教育局的“小金库”更多的充当应急钱包。

“沙食系”的大手笔为什么受欢迎?

就是因为有些老师是真的缺钱,是真的太需要钞票改善生活。

邵卫东去三中当校长如此受爱戴,就是他不需要考虑钱的事情,老师也总算是过得体面了一些。

而且从“沙食集团”化缘的成果,目前看来吃个三五年不成问题,比一中是肯定没法比,但学校老师都能拿一辆“新世纪”电瓶车外加一些“沙洲兴隆”的购物卡,这些都是邵卫东的面子。

这种财政上的压力缓解,也让教育局对张老板十分支持,很多需要研究的问题,其实就是走走流程,也让“吾家文化教育”这块招牌,稍稍地立了起来。

听说“沙食集团”正在推成立教育集团,有些退休的老教师,也想退休之后再赚一点。

只是这个消息还处于吹风阶段,教育局也好,退休的老教师也罢,算是一头热。

翁剑锋带着人下乡去转转的时候,张浩南也跟王爱红打了个招呼,然后去给陆先法送几条烟还有茶叶。

老教授离婚之后,整个人的精神状态明显好多了。

“调味品研究所的事情,需要您到处出差一下,有啥老同学老朋友,请来沙城最好。”

在陆先法家里刚坐下,他大儿子就跑去厨房一通折腾,两个小菜一瓶酒,张浩南陪陆先法吃点喝点,顺便聊聊事情。

“农科院那边有两个我以前的学生,现在待遇一般,应该可以挖过来。”

炒的小菜是食品厂老家东北员工做的酸菜,炒或者炖都是一流,非常开胃,陆先法特别喜欢吃,他现在喝酒也不喝烈酒,就是公司内部的葡萄酒礼品,并不在市面上流通,毕竟产量不高。

稍微喝一点,小半杯,没有肉菜也能有滋有味。

“农科院最近要招人啊,估计不容易挖过来。”

“呵。”

陆先法轻笑一声,然后夹了一筷子炒酸菜,吃下去之后,才攥着酒杯说道,“旧年农科院经费又阴跌了不少,现在扩招纯粹是打肿脸充胖子。前阵子还面向国内发布招聘,待遇多少你晓得吗?”

“说说看。”

“首先是五年……”

晃了晃手掌,“五年内,一级岗位杰出人才,招二十五个。然后年薪……十万。”

“……”

愣住了的张浩南脑子一时没转过来,“年薪十万也还好……五年?”

“五年。”

陆先法点点头,“仪器设备和课题启动费是四百万,安家费五十万。房子也包。”

乍一听还是不错的,但是和一级岗位的行情完全不匹配,确实是寒酸了一些。

而且如果单纯课题启动费是四百万,那肯定是没有问题的。

但要是算上仪器设备,这就不是有点寒酸,是非常寒酸。

全部买二手的,或者研究员从国外带回来,四百万也是不够的,试剂钱都是十万十万的用,四百万做不了几次像样的实验。

比如说现在流行的克隆实验,一般都是从国外买胚胎,牛胚胎买回来做克隆实验跟进,四百万就是一根毛……

陆先法说农科院经费阴跌,话肯定是没说错。

大概率还是上头学阀的狗叫声音太低,要不然就是某一环节中,有人假痴不癫。

有些事情陆先法的级别还是低了一些,只能云山雾罩揣摩,但是张浩南却知道得很清楚,比如说“金龙鱼”正在筹谋第二代调和油的广告,大概夏季会推出。

就是那个无比洗脑的“一比一比一”。

这种单一品类的超级市场,未来都是千亿打底的,农科院只会搞研究的学阀,其实很难在某些事情上打动有关部门。

在类似的环节上,需要最不要脸最无耻最下三滥的恶狗,才适合给农科院争夺来丰厚的经费。

说白了,农业口的学者、官僚、大企业干部,愿意掀桌的太少太少,都有各种各样的顾虑、纪律、原则在约束着,反不如轻工业部门动不动就威胁这个威胁那个。

听着陆先法说了农科院的五年人才招募计划之后,张浩南知道这事儿就算能成,那也是来的人真愿意讲奉献了。

难怪老头儿这么信誓旦旦,可以从农科院挖人。

确实不费吹灰之力。

“我说去年在京城,一堆农业口的专家来拜访,什么都有,搞经济的搞政策的搞技术的,看来也是想搞点钞票。”

“那没办法的啊,农业相关部门只能靠拨款,农科院确实没啥钞票。”

陆先法摇摇头,他在“太湖路轻工技校”教书的时候,大头经费也从来不是因为王牌食品专业的拨款,而是校办企业的上缴利润。

这行当搞研究其实就是乞丐版的生物或者材料,相当的不容易。

见张浩南若有所思,陆先法顿时道,“你要是不忍心挖农科院一两个人,就算了,毕竟国家也不容易……”

“啥不忍心?”

张浩南一愣,“我为啥要不忍心?我只是在想,挖一两个没啥意思,不如多挖点,直接跟农科院合作,搞大型研究所,要挖就挖一两百个,十几二十个我觉得也没啥意思。”

“……”

嘴角一抽,陆先法攥着酒杯的手下意识抖了一下,他知道张浩南是不要脸且没下限的,但是,能如此突破他一个老年学者的想象力,也确实极品到了一种程度。

(sdingdiannn/ddk93698192/138223661.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