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科幻 > 重生的我没有格局 > 第587章 正是用人之际

重生的我没有格局 第587章 正是用人之际

作者:鲸鱼禅师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6-25 06:31:37 来源:顶点小说网

第587章 正是用人之际

直接成立专门的民营航天公司是不太行的,饭要一口一口的吃,航天部门从国计委那里取了经,宇宙行姜总也指了一条明路,缺钱就去募资。

噶韭菜可以用“概念股”,那么航天部门也可以找个公司上市。

当然要想在资本市场有动静,还得有人站台。

张浩南就是这个人。

不需要张浩南亲自出场在媒体上狗叫,“沙食系”出钱,高管多接几个采访就行了。

剩下的,就是“沙食系”跟长三角的“朋友”推荐一下。

以张浩南现在的号召力,光梁溪就能弄来九十个亿的游资。

放以前,那怎么地也得判個几年。

现在那就不至于了。

此事跟松江文化产业这点儿破事比起来,重要性不言而喻。

“其实讲点原则,摆出要鱼死网破的架势,也能摆平这帮人的。”

“沙食集团”要在欧洲正式建立业务总部,从各大投行或者跨国公司挖CEO不是不行,但没啥意义,因为“沙食集团”的业务比较偏,反而不如白手起家。

张老板这个人有个特点,给他钱,他办事儿;给他办事儿,他给钱。

时过境迁,现在也轮到张浩南这么干,前年校友还会犹豫,去年就明显不一样了,今年更是畅通无阻。

房就是房子。

毕竟两江工业大学的圈子,在松江这里,不算太好使。

当然理想状态肯定是组建“两江舰队”,但那不现实,所以只能从正常的社会经济交流切入。

无意中察觉到点风声的“太古圈”观众们,各自庆幸没有装逼离开,而是留在原地没有走动。

其实这个标准已经有些落后,前年开始,所有高技术投入行业,都是这个起步。

唯一区别就是不够洋气。

人借了是要还的。

不同行业会有不同的评判标准,“沙食系”是个非常复杂的社会型企业,因此有些怪才,能够在其中频繁试错,总有适合的位置。

“沙食集团”的成立,是个分水岭,成立之后的“沙食系”,就是学校优秀推荐的企业。

一半是松江财政局的人,一半是原人事局的人。

这个数是从松江交大挖的人,到了企业就是往总工方向培养,而跟这个老板争夺交大应届生的单位,是造电机的某个央企。

只是随着今年由自己撬动的大基建,两江省、两浙省的南北运河工程,搞不好还要配合海岱省的“南水北调”,人事上的压力就会随之而来。

磨蹭了很久的张老板,磨到登子给阿美利加刷了大飞机,这才算是真正地动弹了一下。

因为两江省的省府大院有需要,所以去年一直在催张浩南再把饼做大一点,尤其是国外的业务,两江省现在出口膨胀,自然有更多的海外利益保障。

于是就挖到了松江市政府身上。

都有不错的履历,但卡在原地好些年,没有太好的机会再进步进步。

不过这批人借了是要还的,而且也不愿意为了一点小钱跳过来,圈子不一样,其中京城大学和震旦大学的都有,走农业发展路线,在松江是一条特殊赛道,甚至说是快车道,也不算太过分。

童叟无欺。

打造个工具人出来。

而原人事局的也是两个人,一个是政研室的,一个则是做社会保险监督的。

只是要打动他们,“诚意”得加倍,毕竟这个年龄段的人,有专业自信也有家庭负担,要让他们脱离原有的舒适区出来拼,不是顶尖精英的,都会犹豫。

张浩南笑了笑,没有理会松江市政府一群人吃了蛆一般的表情,大摇大摆地离开了“太古圈”,他今天下午还要面试几个老学长,都是他通过两江工业大学好不容易游说过来的。

但省府下面的各路人马,对国外的领事外交人员完全没有信任基础,如果外交方面的同志愿意做工具人,那肯定没问题,关键就在于没人想做工具人。

如今海外业务的框架,还是跟宇宙行中行有关,哪儿有那么多人手。

光公关业务,就不是喝喝酒聊聊天就能解决的,比如跟彭城重工谈判,单纯经管系出来的完全玩不转,底下细分到零配件售后,倘若发现你不懂工程,回扣吃得飞起也是一头雾水。

之前张浩南也从松江飞地借了一些农场高管,主要是为了江北地区农村供销合作社的稳定运行。

高校是个平台,学生踏上工作岗位之前,是可以通过学校来权衡利弊规划前途的。

所以张浩南借人挖人,多少还是靠“熟人”圈子,校友中理工科为主,三十到五十岁这个年龄段是绝对主力。

所以……

散场的时候,殷光彩很难得跟张浩南握了个手表示感谢:“张总,感谢您对我们政府工作的支持。”

虽然也不是头一回,但这次更精细一些。

按照此时松江的标准,重本毕业就是“五加房”,五就是一个月五千块,不是税前,到手五千。

接下来的事情,张老板说啥就是啥,无形中的威慑力更强劲了一些。

今天财政局过来的两人,一个是预算处的,一个是金融处的,后者有丰富的涉外经验,年龄也不大,三十岁出头。

哪怕是两江省代工牙膏的乡镇企业,但凡有点野心的老板,还会奉上一笔安家费,这笔钱数量可大可小,而代工牙膏的那个老板,最高给出了三十万。

所以省府就催促赶紧的挖人。

但有人作保,情况肯定也不一样,今年“沙食系”已经是彻头彻尾的巨头姿态,跟其余“老钱”是一个级别的。

当然说是白手起家,也不是真的一点东西都没有。

高校之间的学术桥梁,就是最好切入点,剩下的,就要看手下的人是不是猛将。

此时就不是需要丁永、吕卫东,而是需要年轻的吕卫东,甚至是年轻的魏刚。

所以预算处金融处的两个人,都还没有到知天命的岁数,三十岁冒尖,还有拼劲和斗志。

认真来说,这岁数能在松江财政局稳住,已经相当的牛逼。

但都是聪明人,机遇这种东西,在人精遍地的地方,没有谁能保证自己百分之一百抓住。

张浩南能约他们出来吃个饭当面试,就是因为大家都是聪明人,他能拿出应有的支持,他们就能下决心拼一拼。

傍晚六点,在“沙食大厦”附近有一栋新盘下来的“西格尔电子”商业楼,并不高,甚至有些老旧,“西格尔电子”本身办公也就用了一层,现在还没用掉,因为目前主要业务就是销售到处跑单。

跟各省市的运营商谈合约机的生意,而且大部分都不是华东的省市,主要都是中西部地区的。

没办法,华东竞争压力太大,除了两江省内部,想要谈个十万支都挺难的。

所以在华东地区的业务,就是业务员到处和商场、超市谈柜台租赁,还有就是和各大电子市场谈提成。

这次销售的培训和以前完全不一样,平均学历都挺高,中专起步,跟之前跑罐头、肉松等等业务有着很大的区别。

因此“西格尔电子”商业楼的办公楼层,从成立以来,都是空荡荡的,就几个人留守。

连“西格尔电子”的销售总监也不在,他自己都要到处飞,把订单谈下来。

不过跟“西格尔电子”的冷冷清清不同,一楼的各种餐饮店倒是挺热闹的。

其中张浩南最中意的,就是有个下岗阿姨做的家常菜,去店里吃也可以,不去店里,把阿姨叫到家里烧饭也没问题。

就是典型的“本帮菜”,浓油赤酱颜色亮到不行。

这次张浩南就是点了个包间,弄了一桌,还专门叮嘱了要吃爆鱼。

都是螺蛳青,没有用草鱼,自己调的料汁加了祖传手艺的酸梅,是一种像话梅又比一般话梅带一点甘草味的东西,能当零嘴,但用来调汁,却是另有风味。

知道是大老板,这阿姨还专门浸泡了一锅,泡得时间不同,风味也是有区别的。

张浩南到的时候,这四人已经到了,跟他们一起的,还有张浩东去请过来的虞龙。

除此之外,还有虞龙的一些战友,有些已经因伤提前退休了。

上次张浩南给松江这边捐警用巡逻车时候,有个区的副局长还是完好无损的,今年就因为肺被击穿,不得不退休。

万幸命是保住了,就是现在烟酒都不能碰,整个人也暴瘦,精神也大不如前。

过来一起吃个饭,是因为面试那四人的同时,也打算面试两个退休的老警察,有个禁毒的公益项目,“沙食集团”一直找不到合适的联络员,这次就是大家一起吃个饭,加深一下感情。

“来了啊。”

虞龙正在喝茶聊天,看到张浩南进来,顿时拉了拉凳子,让张浩南过去。

除了财政局、人事局出来的,剩下的这些人,都习惯坐观察位,不愿意暴露在窗户口。

所以张浩南的位置,反而是靠墙角的。

当兵出身的几个都是职业习惯,张浩南则是生存习惯……

陪桌的还有张浩东,顺便传个菜。

“开了一下午的电视会议,我抓紧时间处理了,过完年就轻松。”

聊了一句,张浩南将外套脱了挂在椅背上,然后道,“先来点爆鱼吧,这个阿姨做的爆鱼味道一流的。”

“我随你啊。”

虞龙拿起茶壶,给张浩南稍微浅倒了一点,然后转头对面试的四人说道,“不用太客气,都是自己人。”

“我一个学校的,当然是自己人啊。”

然后都是笑着介绍自己是几几届的,其中金融处的名字有点吓人,叫葛军,老家淮西省谯城人,本科是两江工业大学经管,但研究生却是交大读的,有过两年欧洲业务经验,正常来说,该升也升上去了。

可惜运气不太好,连着三年都有空降的老牌少爷小姐要刷金身,于是心态多少就有点变化了。

张浩南看中的,就是他的欧洲业务经验,尤其是松江市政府的国际化定位中,他接触到的欧洲政府企业部门都多,有这个经历,对业务开展是有很大帮助的。

预算处的叫靳东风,去年张浩南就跟他接触过,也临时借用过两个月,是个做事滴水不漏的高手。

虽然不如葛军那么猛,但预算处也不需要猛将。

也是两江工业大学经管毕业,只是比葛军还要高两届。

张浩南没有摆出大老板面试打工仔的架势,就是以一个发迹了的学弟姿态,请老学哥们吃个饭。

菜馆的阿姨系着围裙将爆鱼端进来的时候,还问要不要先来一个榨菜肉丝汤,确认过后,她便赶紧回灶台忙活。

一桌人就是先啃起了爆鱼,复炸过的肉质紧实一点,一锅出的要嫩一点。

出锅直接浸入料汁的味道最正,过后再浸入的,就有点熟食凉菜的感觉。

反正就是随意,因为摆了几大盘,菜馆阿姨还专门跟一桌人解释了一下哪一盘是哪种口味。

“过完年呢,我可能要成立一个战略部,京城、松江还有两江省国计委和监管部门都会派常驻代表,原本我想从科技部要人,但是现在科技部也人手不够,我有个拜把子的老大哥叫张建刚,几位学哥来不来我这里帮忙,都可以了解了解。”

“是张司长吧?”

“对。”

张浩南点了点头,“因为我这里的情况比较特殊,没有乱七八糟的资本集团介入,毕竟崛起得时间太短,老牌资本还来不及反应。因此跟地方政府的关系更紧密一些,不过有一点要注意,不是权力置换,算是共赢合作关系。”

嗦了一口爆鱼外面的一层汁水,张浩南本以为会有鱼刺,结果阿姨炸得很到位,鱼刺也酥了,入口全是鱼肉,相当的扎实。

“战略部会有一个总预算中心,资金量非常大,所以需要部门沟通能力强的高手。‘沙食集团’的副总丁永年纪大了,不可能高强度工作,剩下的副总都是进攻性比较强的,让他们做‘冷板凳’,不太合适。去年跟靳学哥合作过,滴水不漏的做事风格,让我印象深刻,姑苏副市长刘谌,也对学哥你赞不绝口。”

“刘老师过奖了。”

微微欠身,靳东风是那种很传统的书生气质,戴着一副很普通的眼镜,谈吐不急不躁,说话不紧不慢,谁跟他聊天都会感觉很舒服。

不过他和葛军的情况类似,运气不太好,碰上在部门要过一手的空降“少爷小姐”,于是一卡就是三年。

其实这几年松江屁股下面没动静的部门中层非常多,毕竟世纪之交,在加入WTO这种关键机遇期,有人吃相难看点,也是正常现象。

通常这种重大机遇期,不要脸不讲究的场面会非常多,毕竟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再加上两江工业大学没办法跟京城大学、震旦大学、建康大学等等高校在特殊部门的经管专业上进行竞争,“上面没人”就只能拼自身的能力,但这种创造机遇的可能性,一般都是万中无一的。

魏刚那种提着脑袋玩命的做法,并不适合绝大多数的学院派,更何况从个人角度出发,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而且退一步来讲,也依然是铁饭碗在手,待遇也不低,退休了也是全国一流。

有退路,自然不可能玩命。

只不过如果再往上加筹码,那就是另外一回事。

“也不瞒几位学哥,我现在就是用人之际,非常缺人。去年梁溪的食品专业,我差不多两个班打包走的。建康工业大学,机械设计也是一个班打包。以现在的发展趋势来看,本科生起码要一万以上,才能填补整体的人才岗位缺陷。”

“啊?”

“……”

“……”

斯斯文文吃爆鱼的靳东风直接愣住了,脑子差点没转过弯来。

而原人事局政研室名叫郑锋的老学长,则是对今天过来的几人说道,“张总这是谦虚的说法,实际上不止的。就‘紫金科技’加上‘金桥电脑’两家,起码就要一万人才能跟得上朝后的经济发展速度。”

“郑学哥预计这两家公司会发展到什么程度?”

“按照‘紫金科技’在政府企业业务和一般消费者业务上的发展速度,我估计起码要二十万员工。因此一万本科生,轻松就能被消化。而且张总不缺资金,真要是扩张起来,完全可以参考建康的神森总装厂模式。一个省份的教育中心只要能撑起初期岗位需求,那半年一个百万级生产基地,理论上都是可以做到的。”

郑锋见校友有些惊诧,又稍稍地解释了一下“紫金科技”在建康的深度合作,以“紫金科技”现在的产能,最少最少神森就应该要七千员工,只不过“沙食系”人才培养是以前央企的“帮传带教”,所以除非高层决定扩张,否则在单个生产系统内,速度也不会快。

不过一旦扩张,效率就上来了,七千员工乘以三乘以五都是可以的。

基本上遵循的逻辑,就是“人等装备”,而不是“装备等人”。

神森的试验生产线,郑锋也是知道的,因此也算过一笔账,以“紫金科技”幕后老板也就是张浩南的资金号召力,理论上每新增一个“禁摩”城市,都可以在这座城市所在省份的经济中心建设总装厂。

京城的“南郊总装厂”不能算完美符合这个逻辑,毕竟京城是第一个禁摩城市,“禁摩令”那都是十几年前的事情了。

但是符合产业扩张原则,“南郊总装厂”完美契合京城及京城周边地区的城市市民私人通勤工具的需求。

马上岭西省的省会邕州也要执行“禁摩令”,以这座城市的人口基数,未来也是百万辆电动自行车的市场。

在郑锋看来,“紫金科技”未来形成市场垄断,只是时间问题,毕竟竞争对手根本没办法跟“紫金科技”比烧钱。

并且郑锋在政研室中还知道一些外界不怎么清楚的事情,比如说“紫金科技”已经开始在法律法规上,设置了一些门槛。

比如说电动自行车的车前灯,“紫金科技”目前在两江省发售的新车型,都是带透镜的。

成本增加了,看似是愚蠢的商业行为,但是“紫金科技”跟交通及车辆管理部门,专门做过一场社会调查,里面出具了带透镜车前灯对行人视线保护的报告。

这是一份安全报告。

不带透镜的炫光,对行人视线的干扰非常大,而带了透镜,将会大大改善。

所以两江省已经提交了一个生产许可证方面的要求给轻工部,也就是建议如果不带透镜车大灯的电动自行车,应当停牌,也就是生产资质暂时失效,直到其符合新增生产资质要求。

此事目前只是两江省的地方法规,中科院因为这事儿,在建康打了不下二十回嘴仗。

除了嘴仗,还有十几场官司要打。

但是舆论上目前对中科院投资的生产基地大大不利,放以前,建康市政府肯定要权衡利弊,毕竟一个生产基地垮了,会造成重大损失,会有大量失业。

现在不一样了,建康市政府没下场拉偏架,就已经是公正严明。

按照“紫金科技”现在的底气,把两江省所有大小工厂全部吃掉,都不带打嗝的。

所以郑锋知道“紫金科技”不是那种土鳖玩家,虽然幕后大老板张浩南的确做事风格那当真就是土狗行径……

爆鱼吃到一半,大家聊得就比较随意了,各种小菜也端了上来,海蜇头、黄瓜、皮蛋、花生米等等,接着就是榨菜肉丝汤,趁热喝一碗还是蛮惬意的。

主要不是商务餐,没有那么多规矩,不讲究乱七八糟的礼仪,就是边吃边聊,有什么上桌吃什么。

除非是有“响油鳝糊”这种菜,那么烧菜阿姨会提前打个招呼,说菜马上就到。

郑锋把“紫金科技”的底气说透之后,众人也是来了精神,去年中枪退休的老警察好奇问道:“张老板,那朝后你一家公司就二十万员工,要是名下公司全部员工加起来,不会一百万吧?”

“黄局长,我们现在内部对‘沙食系’的定位,就是一个中小型国家。因为用传统企业来定义,不太方便,你就当是一个GDP排名五六十名左右的国家。”

同样是原人事局出来的王一春是做社会保险监督工作的,因此在应对不同的单位机构时,都有一套独特的应对策略。

但要省力的话,就是将对方看作一个特殊的国家,打起交道来,有着别样便利。

警察局的人因为工作内容不同,所以也是头一次听说这种思考方法,黄局长原先是海盐区警察局的副局长,不过主要业务是刑侦,跟虞龙算是战友,区别是他要喊虞龙一声“老班长”。

他这次过来陪坐,除了消遣消遣,就是知道张浩南打算给“沙食系”设置一个特殊的基金,专门用在禁毒上的。

因为要跟警方合作,所以一直在找合适的“中间人”,也不知道算幸运还是不幸,反正黄局长现在就是合适的人选。

只是黄局长没想到,今天吃个爆鱼,居然还能开开眼界。

“一个国家……”

黄局长喃喃了一会儿,然后抬头看着张浩南,“张老板,我记得你才二十岁吧?”

“二十二了。”

“啊?”

忽然,郑锋、靳东风、王一春几人,都是一脸呆滞地抬头看着张浩南,他们这才想起来,这位学弟貌似还在上大学。

“卧槽……”

老家冀北的王一春一时间有些恍惚,他跟张浩南聊天的时候,压根就没在意年龄这事儿。

现在被黄局长这么一提醒,直接不知道该怎么组织语言了。

二十二……

这他妈真是离谱啊。

(sdingdiannn/ddk93698192/138272933.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