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科幻 > 重生的我没有格局 > 第738章 只不过是略微出手

重生的我没有格局 第738章 只不过是略微出手

作者:鲸鱼禅师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6-25 06:31:37 来源:顶点小说网

第738章 只不过是略微出手

大桥镇的多媒体会议系统,是由两江工业大学、建康理工大学、嘁哩喀喳以及花瓣公司联合研发,主要硬件专利由嘁哩喀喳和花瓣公司共同持有。

研发时间跨度比较长,整个多媒体会议系统的主要负责人就是安独秀本人,本来也没想过能赚到多少钱,但因为“华东六省一市和中原省”的大基建项目提前上马,为了方便各地政府、工程部的快速沟通、高效传达。

于是就以“战略备份”的形式,建立了“政企-工程项目部”的会议系统统一,两江工业大学去年今年一共进账两千四百多万,已经提前回本。

安独秀也凭此再拿了一个国家进步奖,同时也因为这个多媒体会议系统是基于“政企-工程项目部”的总体开发,也让中科院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尤其是“龙芯”这颗处理器刚刚通过验收,达到了五年前的国际先进水平,这让手头有点小钱的中央,开始琢磨着是不是搞一搞局部的软硬件完全自主。

中央也有工作小组算了一笔账,照“华东六省一市和中原省”的基本建设大市场规模,在具备一定市场统一能力情况下,这种具有华东特色的“计划经济”,完全可以养活一个通用处理器设计公司,一個桌面系统开发公司……

这里面的“槽点”非常多。

因为一向以胆子大敢说的“翰林”们,完全不敢狗叫那就是“计划经济”,只能说是“具有华东特色”。

毕竟这玩意儿咋说呢,扬子江两岸只要富起来的农村,就没有单打独斗的,全靠集体力量、组织力量,当然那种富到上新闻的,就要考虑“时势造英雄”和“英雄造时势”的哲学问题。

但至少这次没有“自由派”敢冲“计划经济”四个字指指点点,首先多媒体会议系统不算个事儿;其次安独秀是真他妈的秀;最后,得罪了“安掌门”的首席真传大弟子还想跑?

这也导致了没人敢把这套多媒体会议系统的推广、投放,往读作“计划经济”实则“摊派经济”的形式上去靠。

张浩南可不讲什么原则,也没有任何组织感情,喊他两声“张浩南同志”,他就真当别人是“同志”了?

风平浪静,岁月静好。

海岱省的省府大院也调试了作为备份的“多媒体会议系统”,其余地级市其实并不多,但是像“沂水重工”、“齐州二重”等等大型装备生产制造企业,都是有的。

因为这次华东的大基建,修桥铺路之外,还有装备生产,推土机、挖机的需求量,可以通过多个省份之间的政企联合会议进行沟通。

会议上文字内容全部略多都没问题,总项目负责人、子项目负责人以及政府监管单位等等,线上沟通在主要数据上没有大误差,最后就是一个传真加签字盖章的事情。

一场会议百分之九十五的内容都是图画加语音,效率非常高。

而且县级市以下单位想要玩“小鬼难缠”手段,在整个大基建框架下,是行不通的。

开一场会,比如说“海岱推土机”的排产下线已经完成,运输环节也已经搞定,如果项目工程部迟迟没有接受,那责任方就是项目工程部及当地政府,具体是哪一级,那不是“海岱推土机”要考虑的,它只管收钱就是,不需要参与扯皮。

“踢皮球”少一方,那剩下谁,谁就尴尬。

那不是一两百亿的规模,那是一万个亿朝上的规模,捞钱固然凭本事,但想要坏事儿,对不起,得罪的可不是一家厂或者一个领导。

整个框架下的“论功行赏”,全是中央的工作小组进驻。

张浩南只是给杠杆背书,他不是给官僚们的“晋升之路”背书,所以这个阶段咬人最狠的,是官僚们的内部同类。

也是因为“华东六省一市和中原省”的大规模基本建设总体项目沟通机制,让中央产生了浓厚兴趣,之前“紫金科技”白嫖了超算算法,也是有这方面的补偿。

只不过很显然张老板是条懒狗,根本没有鼓励“紫金科技”集体加班为国家献礼的想法。

这活儿,怎么论也不应该是“紫金科技”,而是“幻想”公司。

于是也导致了在工作小组提到“具有华东特色计划经济”时,中科院保持了缄默,因为说对说错都是错,容易误伤“现金奶牛”。

不过有一点挺不错的,中科院也觉得走这种“政企-项目工程部”三角沟通模式,可以小范围地推广自主研发的计算机软硬件。

但只有中科院,想要让张老板配合,可能性就是零。

没钱免谈。

有钱赚,张老板动力那是相当的足。

哪怕只是卖白菜,他也是兴致勃勃。

不过几个亿的生意,对张老板而言,就是鸡肋,所以让徐主任亮个相,继续刷一下脸,必要时候,又可以让徐主任出差去海岱省交流。

徐振涛的问题就是太过类似老派干部,当官的技术差了一些,有时候也不知道该说是好还是不好。

“老板,调试好了。”

“嗯。”

大桥镇的会议室,除了镇资管理公司的诸葛进喜,其余大桥镇政企干部都没有参加会议,级别不够。

有行政级别,也有保密级别。

沙城农业局的陈文林晚到了一会儿,进来看到张浩南穿着大衣躺椅子里面磕松子,鼻子嗅了嗅:“张老板,啥地方产的?有点香啊。”

“蒙兀省的,老徐家里搂的。”

“还有没有?”

“自己抓。”

衣服口袋一扯一提,陈文林也不客气,抓了一把也跟着磕起来,丰富的油脂让陈文林连连点头:“好货色啊,能批一点过来沙城农贸市场吗?”

“想太多啊,难弄的,当地打‘松塔’不轻松的,产量上不来。”

“现在批发也要六块一斤,就是运出来太难。要是开条铁路进山,就省力了。”

陈文林聊松子的原因,是他下半年都在跑坚果类的副食增收,其中大头是点心制品,包括了蛋糕、冰激凌等等制品。

蛋糕这个大品类,不是只有厂房,还有个体户,刘谌在江右省做了一回“清汤大老爷”之后,临川市下辖有个小县城叫泸溪县,主动邀请刘谌过去考察了一番。

因为确实很诚恳,所以刘谌在去年二次考察完柑橘类种植基地的总体区划之后,就顺路去了临川市。

路不好走,不过当时刘谌也熟悉了路况,摇摇晃晃过山过水的,还真就在泸溪县呆了好些天。

这是个人口小城,资源配置也非常一般,但好就好在人口少,一个行业专精,就能养活一个县城。

本地从事烘焙制作的已经成了规模,但并不正规,各种小作坊、个体户比比皆是,而且多有去松江、余杭等城市开蛋糕店的风气。

从提振家庭收入来看,整体还是不错的。

可要是就这样,刘谌敢断言,未来必定会被工业化生产流程冲垮。

不过很显然,泸溪县有个年轻副县长,也有这样的远见,所以他有个不成熟的想法,就是开创首个“城镇供销合作社”。

当然毫无疑问的,这是“沙食系”内部的框架。

以泸溪县的实力,想要独自完成烘焙类产业的工业化改造、品牌化建设,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别说是泸溪县,就是临川市、江右省,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同样也是不具备竞争力。

政治经济强势的省市,不管有意无意,都会滚雪球一般地壮大。

在没有更高层级的国家级战略以及国家级超级企业介入之前,是不可能抗衡这种趋势的。

所以这个副县长的思路,让刘谌很是惊讶,以至于后来刘谌回到姑苏之后,还时不时鼓励对方读他的研究生。

刘谌甚至还专门帮对方开了课题,爱才之心在整个赣东、赣东北的经济学学术圈都传遍了。

而具体到操作上,刘谌并没有操之过急,而是先从整个产品线的配套上入手,先建立一定的产业规模,以及摸清楚自己的市场定位。

这就有了坚果类副食增值增收的方案,只不过泸溪县体量太小,不太可能建立“姑苏产业园”或者“两江工业园”,因此还是要借助企业为载体。

“大桥食品”和“大桥工业园”是主要合作方,沙城市政府农业局则是在“华东六省一市和中原省”的大基建框架下,提供了市场咨询、产销沟通的技术支持,又在姑苏市农业局的建议下,通过姑苏市和临川市的政府对接,建立了规模不算很大的岗位就业路径。

原本临川市政府兴趣不大,但因为能创造就业,于是也就对泸溪县的自力更生,提供了一定的支持。

当然总体上而言,多少还是临川市要占一点泸溪县的便宜,只不过这点儿利益来去,对刘谌、陈文林等人而言,无伤大雅,也懒得计较。

“张老板,这趟海岱省的白菜,有啥说法没有?”

“能有啥说法,不就那几招嘛,你又不是没见识过洋人不要脸起来,其实一点底线都没有。更何况南朝鲜人只是洋人的狗,脸本身就没有。”

调试线路的时候,海岱省那边已经能看到大桥镇这边的画面,张浩南坐那儿的形象,瞬间将会议的气氛拉低了不少。

从组织到“有活力社会团体”好像就差这么一个人。

“张总旁边的是谁?”

“陈文林,沙城农业局的局长,很有水平。‘大桥养猪场’在江北地区的推广,他出力很大,在农民工权益保障上,也很出彩。”

“崇州市那个外沙港剪彩,我好像见过他啊。”

“噢,邱少飞跟他关系很好,好像是同学还是什么,这个要回头问一问。”

齐州这边农业厅的人多了一些,还有进出口贸易公司的负责人,都是老相识了,有画面的时候,张浩南还招了招手算是打招呼。

其实齐州这里看到陈文林跟张浩南磕松子聊天,特别好奇两人在讨论什么,要是知道一鳞半爪的,少不得又是流水一般的钞票。

“那你是要包销?”

“包销啥啊包销,‘大桥食品’本身就有一个产品线在推广,之前做冷链冷藏冷冻测试,除了鱼肉海鲜,还有低温保存的酸奶和泡菜制品。”

“嗯?”

陈文林一愣,“川式泡菜?”

“对。南朝鲜的辣白菜总量没多少的,与其浪费时间为了那几个亿,还不如盘活现在的国内市场。战略部做过大区快餐饮食调查的,过去十五年,地方特色快餐饮食,基本都在被‘江湖菜’占领。就是我们常见的辣味川菜。”

“倒也好像确实有这种现象。”

“行业发展肯定有高峰有低谷的,‘江湖菜’会因为经济发展达到一定程度而后衰退,地方特色又会重新抬头,这个呢,主要还是看经济发展。现在因为普遍工业区饮食消费人群,是外来务工人员,这跟人口流动趋势是直接挂钩的。那么有了这个基本规律,南朝鲜的辣白菜市场,跟工业区务工人员消费市场比起来,不值一提的。”

“我记得川南有个酱菜厂,十几年前就有五六个亿的规模。”

“你没记错,确实是的。不过过去运输条件困难,金沙江跟扬子江虽然是同一条长江,但通航能力根本不是一回事。只能靠铁路公路,川南地区的行业话语权……不能说没有吧,但基本等于没有。”

这里面就涉及到了当地省内的斗争,倘若有类似“五粮液”这样的企业,地方政府的狗叫权,肯定要大一点。

但酱菜厂肯定没办法跟“五粮液”相提并论,自然就丧失了话语权,连带着也伤害到了其在行业内的发展状况。

可以这么说,机会其实已经错过了。

现在赶上好时候的,是成为直辖市的山城,在酱菜领域,卖榨菜就能稳住一部分城市就业和农村家庭生活水平。

“那现在是在‘大桥食品’开生产线?”

“这个随意的,老徐这个月跑一跑,到时候在郁州、彭城都可以直接改造厂房。我跟巴蜀食品发酵工业研究设计院也有战略合作,原本只是谈了白萝卜的泡菜品牌开发,现在无非是增加一个大白菜。”

“那南朝鲜那边……不出口了?”

“稍微弄个几千吨或者几百吨意思意思就可以了。”

张浩南突然笑得有些让陈文林害怕,“你也不想想的,过年白菜不卖掉,开春是要废了不假。但是你南朝鲜过年没白菜吃,我就不相信南朝鲜政府法力无边,能凭空变出来。”

“……”

陈文林没想到这一茬,想想也是,吃的东西,在一定程度上只要是“硬需求”,那怎么会是卖方着急呢?

海岱省内部不应该不清楚啊。

陈文林略作思量,就心中有数了,不过别人家的“家务事”,他也不会去管,更不会去多嘴。

不过他想过之后,差点笑出来,他估计海岱省内部有些人压根没想到,会有人直接去找张老板打个商量,更没有想到张老板对于这种级别的出口贸易,不过是略微出手即可。

根本谈不上什么麻烦,跟内部大市场的开发比起来,怕是整个南朝鲜都无法纳入“沙食战略部”的考量。

陈文林敢断定,跟南朝鲜人合作的某些家伙,现在估计已经在跳脚,甚至内部狗咬狗了。

两人正聊得起劲,徐振涛捧着茶杯问道:“你刚才讲的川式泡菜,省内预计市场多少规模?”

“一年八千万斤。”

“多少?!”

“人均一斤多,有啥问题?”

“不是,你说的是泡菜啊,不是新鲜蔬菜,哪可能四万吨?!”

“你什么水平跟我狗叫?我说八千万斤,就是八千万斤,没有八千万斤,多出来的我全家这么多人张嘴吃掉可不可以?”

“伱叼,你老卵,老子不跟你攀谈。”

徐主任脸一黑,懒得再去跟这畜生说话。

而陈文林则是眼珠子都鼓在了那里,“张老板,真的假的?”

“这还有啥真的假的,两江省是不是七千来万人?”

“嗯……是。”

“人均一斤多,是不是八千万斤?”

“……”

陈文林犹豫了一下,半晌,他还是点点头,“倒也是。”

“那不就结了。”

张老板两手一摊,感觉陈局长问的问题水平很低啊。

“……”

什么叫那不就结了?!

不是,生意是这么做的吗?

账是这么算的吗?!

陈文林一时间无语了。

(sdingdiannn/ddk93698192/137979947.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