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科幻 > 重生的我没有格局 > 第502章 挖人挖到中央去

重生的我没有格局 第502章 挖人挖到中央去

作者:鲸鱼禅师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6-25 06:31:37 来源:顶点小说网

第502章 挖人挖到中央去

此次中央来人主持松江的战略会议,然后还把张浩南弄成特邀,除开国内一些杂七杂八的因素,重点还是国际上的问题。

今年跟毛子谈的能源合同中央也有点摸不准,此一时彼一时,二十年后那肯定是闭着眼睛签,不签那不是傻卵吗?

但现在抛开各种政治因素,只从经济上考虑,也有点吃不准毛子的经济会不会崩盘,外加也不知道国内的经济提振到底能不能有正向反馈。

所以政策研讨室也在抓紧调研,并且跟多方进行交流,除开国内的经济学家、产业巨头,还有海外的著名经济学家。

没有说立即就采纳意见的意思,就是多听多看多讨论。

张浩南这里也是一家之言,只是政策研讨室那边对张浩南之前的“五月二号”论断很感兴趣。

“新帝国主义论”在各省内参上,其实偶尔都会有,但像张浩南这种神棍式发言,那还是孤例。

尤其是现在提出的“欧洲内奸论”“打击欧元论”,也不是没有人解构,也初步有了一定的认可,因为在分析德意志国内城市政治生态的时候,确实有太多非德意志因素。

可要说这就是欧洲的倭奴,那也一时半会人没办法下结论。

但张浩南跟政策研讨室二把手就直接说了,德意志就是驴粪蛋儿,看着挺光鲜牛逼,本质跟倭奴一样,都是狗,并没有自主权。

并且在前沿科技领域,很明显欧洲内部并没有以德意志为标杆,反而是隔壁弗兰克是真正的走了独立自主路线,是欧洲小一号的阿美利加。

这些吹牛逼的东西就是个人观点,佐证是要数据的,张浩南拿不出数据,但瞎扯淡嘛,逻辑通了就是通了。

依然还是拿汽车工业来说事儿,张浩南的看法也很简单,看德意志的跨国汽车集团有没有给阿美利加上供,如果定期老老实实上供,那就是狗。

除此之外,围绕汽车工业衍生出来的配套产业集群有没有定期上供?在产业集群之上的控股资本有没有上供?

这个时期其实有两大案例,一是前年的生物制药巨额罚款,阿美利加开出了多高的罚单呢?

四点六二亿欧元,那时候欧元还没开始流通呢。

咋不用美刀计价?

二是电气化领域的巨头“西门斯”,现在正在接受调查,国内在北美的情报也很灵通,此事政策研讨室也知道,因为将来也要在阿美利加版本的“反垄断”游戏中苟一下。

当然这也侧面反映出了国内高层的心态,现在穷是穷了点儿,但一直都有“垄断”自由市场的一颗……红心。

政策研讨室得到的消息是起步八亿美刀,上限不好说,阿美利加那边有人想要做成七十亿美刀的巨额罚单……

只能说不愧是“灯塔”,胃口是不一样。

张浩南的论调是没有成文成册的,只有《帝国主义从未离开》中的“新帝国主义论”算是有点东西,政策研讨室希望张浩南把想法整理一下,然后张老板当时就露出了一个相当变态的笑容。

“首长,您看是不是借俩人给我用用?”

“??????”

“实话实说,我笔杆子不行,而且平时太忙,又要上课,又要办公,动不动还要出差,实在是没有多余的精力去润色文章。我呢,就是琢磨着,有没有合适的笔杆子,借我用个一阵(辈)子。”

“……”

来的时候,其实政策研讨室一行人都被魏刚打了招呼,说是那孽畜不通人性,要是惹恼了诸位,还请原谅则个。

而张浩南现在的表现……

给人的感觉,颇有画面感,好像在哪儿见过。

我无性,人若骂我,我也不恼,,若打我,我也不嗔,只是陪个礼儿就罢了,一生无性。

“您看,这小瑾儿喊一声‘爷爷’,怎么着也算自己人啊。我就是借俩人润一下笔墨,实不相瞒,我虽然是文科生,但语文不怎么好。”

“……”

“……”

跟着过来的几个年轻干部也是相当无语,知道张浩南这种生意做大的脸皮厚,但厚到这种程度,竟是让人有一点点佩服。

“这样吧,我现在暂时没办法给你答复。等我回京之后,再做安排。”

“可以可以可以,太感谢了,太感谢了。”

张浩南一脸诚恳,他外貌粗莽,这光景一副诚挚热情的模样,添了些许憨厚老实感,但周围几人都很清楚,这货……有点东西的。

“你的要求我们先不谈,关于罗斯国的经济状况,你怎么看?”

国内对罗斯国的经济调查一直都有,摸底数据可能比罗斯国本身还要丰富,因为罗斯国的国民经济系统过去几年都是崩坏状态,全靠廉价工业品吊着一口气。

当然前些年也不是只有罗斯国一家这样,只不过它是最大的。

从中央的角度来看,罗斯国已经到了二次崩溃的地步,摇摇欲坠。

但张浩南却认为这反而是已经是触底,罗斯国的寡头战争已经到了末期,“圣彼得帮”已经完成了全面的黄袍加身,油气资源的再国有化加上车臣战争,军事和经济都有了底气。

这个底气,不仅仅是卢布能多发两张,国民信心的提振也很显著。

至少几年内不会出现大的波动。

再加上之前恐怖袭击大案,罗斯国高层通过朴素的“民族主义”完成了初步整合,国际环境只要没有家门口的热战,大国苟且偷生的能力还是很强的。

于是问题又回到了外部环境上。

“正如我国的一切‘中外问题’,其实归根究底就是跟阿美利加的问题一样;罗斯国也是如此,阿美利加的国际行动才是风向标、晴雨表。我还是那个看法,帝国主义现代化形式的生存压迫,会导致最激烈的反抗,并且是以重大杀伤为形式。”

“也就是说,伱判断的是如果没有重大杀伤事件发生,罗斯国国内经济会出大问题?”

“问题一直存在,只不过可以通过外部环境减压来缓和。甚至我还认为,一旦出现重大事件之后,罗斯国会被表面拉拢,在地缘关系上会跟欧洲出现难得的温和期,直至下一次热战干涉到罗斯国周边地区。”

“大概几年的平稳期?”

“长也长不到哪里去,十年为分界线吧,毕竟金融危机过去也才三年,加个七年估计又要来一波经济危机。以后说不定经济危机周期会越来越短,就太平洋对岸那吃快钱的操作,跟瘾君子似的,难搞啊。”

“行。”

对方点了点头,然后道,“人我回京之后给你派过来,不过是政府公派,组织关系不能放你那里。”

“那您放心啊,我是良民。”

不过这场合也不需要掏良民证,再说张浩南的嘴脸也不像是良民。

在罗斯国的内部斗争,国内一直吃不准“瓦洛佳”到底能不能撑下来,但现在至少国内有人敢说“瓦洛佳”荣登大宝,那就算是有了一个确切论调,参考性是很强的。

因为张浩南目前跟罗斯国的食品消费绑定很深,而且不轻易介入到零售终端,但又无处不在。

这里头有个复杂的因果关系在,原本应该被“瓦洛佳”一把干掉的许多小军阀小寡头,通过帕夫洛夫家族,凭借大量中国的廉价商品,把积年老债给平了。

所以这又导致了另外一种情况,那就是这个时间点上,投靠“瓦洛佳”的各个地方势力比原先要多得多。

如果说张浩南重生前的罗斯国国内政局是“圣彼得帮”小而精,那么现在就是大而杂。

从“瓦洛佳”的角度来看,他显然喜欢大而杂。

于是又形成了另外一个结果,那就是这些“死里逃生”的小军阀小寡头,现在依旧保留了一定的地方影响力或者部门权力,顺带着跟张浩南的私人生意,做得也挺顺风顺水。

跟那些“倒爷”不同,张浩南的“沙城食品”“大桥食品”,就相当于一个稳定的货架,罗斯国内部只要是有“帕夫洛夫的朋友”这个标签,就能轻易地给中国发传真。

国际传真的内容只需要各种包装参数、商品重量,这就行了,剩下的,交给中国人。

小帕夫洛夫能够有单干的底气,就是因为这些大量零零散散的投降派捏合到了一起,“瓦洛佳”显然也不希望看到一个庞大的帕夫洛夫寡头出现,所以才会有了约阿列克谢·帕夫洛夫吃饭的举动。

只要“瓦洛佳”的智力是正常的,就能看出来阿列克谢·帕夫洛夫就是个笨蛋,不仅仅是政治上的小白,思想上更是无比天真幼稚。

这么完美的傀儡,谁不想要?

中国的“西格尔”都喜欢“阿廖沙”,那么,人人都会喜欢“阿廖沙”。

毕竟,面包会有的,法拉利也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

张浩南在罗斯国迟迟没有设置“沙城食品”罗斯公司,也给阿列克谢·帕夫洛夫很大的信心,毕竟如果“沙城食品”真要是搞个罗斯国分公司,那么就是要推进业务链。

现在还是没有,那么他阿列克谢·帕夫洛夫,就是罗斯国最大的终端食品买办。

从罗斯国高层的精英来说,他们是不想看到这种结果的。

但是,意志、精神、理想,想要打倒现实,首先你得有这个实力。

罗斯国的农业以及农业相关工业部门,还在缓慢的恢复,离重回前苏联的水平还遥遥无期。

丢掉的“粮仓”“布仓”可不是一个两个,就罗斯国现有的土地,有效农业用地总量是够的,甚至今年小麦出口还达到了七百万吨。

但能够真正推进开发的,很少。

主要是人不是牲口,牲口可以圈禁在某个地方让它们无法逃离,但人是长脚的,谁不想去莫兹格寻找更多的机会?

有些重要农业产区城市,人口从巅峰百万锐减到二十万浮动,这不是罗斯国高层拍脑袋咬牙坚持然后抵制中国货就行的。

越是脑子正常,越是聪明人,越是有识之士,也就越发明白,只能大量放开市场。

要么从欧美高价进口,要么从中国进口。

其余国家就算产得再多,运进来还是要倒一手,倘若误入国际资本把控的商品产区,那就等着挨宰。

去年到今年的水果被宰,只是过去十年的正常现象,毛子本身可能都快麻木了。

在这样的现实状况下,那么谁能解决问题,谁就是功臣,你是买办那也是功臣,克里姆林宫会认证这一切。

张浩南在这一切中扮演的角色,从中罗两国角度来看,其实都谈不上多么有积极意义,因为整合各种区域农副产品的角色不对。

如果是官方出手,更合适一些,可惜世纪之交的地方势力同样复杂,斗争之激烈,也绝非是什么“岁月静好”。

张浩南利用了信息差,看似踩钢丝走雷区,实则稳如老狗地拿捏到了一个个关键之处,卡在了节点之前,成为了中罗两国地方政治经济势力都需要着重拉拢的力量。

在整合“散兵游勇”上,张浩南的效率比令出多头的各地政府要容易得多,毕竟到张浩南这个层面的斗争,那还是比较简单的。

赢者通吃,纯粹的自然界法则,各地政府也只需要看两虎相争的结果,赢了的就是对的,包括魏刚都是如此,更遑论大多数原则不怎么过硬的寻常官僚。

种种机缘巧合之下的产物,使得在这个时间点,也就是二季度到三季度这半年时间中,张浩南作为地方农产品资本首脑,又涉及到了相当规模的跨国贸易,他的看法、建议,是非常有价值的。

哪怕张浩南今天说臭豆腐出口到南欧的米兰可以大赚,那明天臭豆腐的生产链就可集体涨价,这就是典型的风向标状态。

中央的政策研讨室其实也是这种情况,来接触张浩南,的确是要根据他的看法来调整对罗经济贸易政策,但更重要的,就是必要时候,让他在对罗经济贸易政策上讲两句。

有人吹风说决策出问题,对罗大规模能源贸易亏了的时候,张浩南只要说保平小赚,那吹风的一方就会自动闭嘴。

威慑力摆在这里,非官方或者半官方的资本集团,哪怕总资产千亿这个级别,此时的张浩南也根本不惧。

他现在就是两江省整个地方官僚集团最优质的促进经济工具人,就算在某些产业上是发动机,但发动机这个名号,张浩南从来不贪,甭管是哪个级别的政府领导班子,都会享受其中。

成了是治理有方、魄力过人,诸事不顺,还有“沙食系”兜个底,不至于伤到公家的财政,对官僚而言,这就是“旱涝保丰收”。

因此在重大问题上,张浩南民间开炮或者反击,两江省十三个市必然会跟进,以前个别市还会摇摇摆摆,但去年到今年的一般快消品产业布局基本框架出来了,不说是见者有份,那也算是雨露均沾,哪怕是贪得无厌的极品贪官,这光景也会嚎两嗓子晒一下屁股。

这就是政策研讨室看中的素质,没实力,你是个什么东西,生出来的女儿有资格喊我“爷爷”?

当然张浩南好用归好用,但有时候用起来就感觉有点不干不净。

政策研讨室的团队原计划是在松江四天,二十六号就应该飞回京城,但张老板趁着不注意,觉得有个小伙子的文章很有水平,跟政策研讨室的二把手商量了一下,说是先借来用用。

对方当然是不愿意了,但张老板也耍了无赖。

我就是想用用,你给不给用吧。

方法么,也很简单,直接去兴国宾馆堵门,要么你们飞机误点,要么留个人下来。

保安不是没打算轰走张浩南,张老板直接放了话:我可是“龙盾安保”董事长,你们考虑清楚,以后要不要到我那里上班。

于是保安们很有格局,就这么看着未来老板堵国家干部的房门。

最后到底还是留了个人下来,是经济形势跟踪专员助理,从两浙大学毕业没几年,也属于根正苗红,不过家里的影响力非常有限,因为上面的长辈就只剩下一个母亲。

张浩南一眼相中,是因为连夜让人查了查此人在两浙省对外出口贸易追踪的调查报告,写的很有水平。

这要是不借来用用,委实有些浪费。

眼瞅着各种国家级项目就要站起来,没有个把顶层视野的“谋士”组个高端局,张浩南那是相当的担心沙城本地出来的土狗子上不得台面。

所以,不管别人怎么想,他就是想用用。

用用怎么了?又不会怎样。

再说了,给钱的。

当天晚上,魏刚就打了电话过来,“你把张济深截下来做啥?他一个二十来岁的人,你要来有啥用?”

“我看他天庭饱满是个有福之人,必定五百年前跟我是一家,又是两浙大学毕业的高材生,现在正是用人之际,古有诸葛亮三顾茅庐,今有张浩南堵住房门,这是一段佳话啊,老魏头。”

“……”

“再说了,一个小助理而已,而且还是个想要回大学教书的小助理,影响不大吧?”

“别人烈士之后,你别乱来。你不要把你的歪风邪气带到他身上!”

“啧,我身上是有病毒还是怎样?就这么怕我传染给别人?再说了,我这不是还没有考验考验这个年轻干部嘛。”

“哪个年轻干部经得起你的考验!你不要搞七搞八,做事收敛点,尾巴翘上天会有重大影响!”

“诶嘿~~”

听到秃头老汉这么夸赞自己考验干部的能力,张老板顿时得意起来,然后道,“那我就直说了,这个人呢,我想送他回两浙大学做个老师,然后以待时机,帮我写文章。”

“啥意思?老子怎么越来越听不懂你在说啥?你只宗桑(畜生)又搞啥名堂?”

“哎呀,你别管,你放心,我不做坏事,就是寻个书生合作合作,这有啥?你是知道的,我官样文章又写得不好,难得寻到合适的,现在这不是中央有首长看我挺有价值嘛,我这就顺手搞点资源。”

“……”

张浩南自然不会跟秃头老汉说自己打算搞政治投机,提前布置个闲子。

其实闲子是有独立人格意识的,所以最好的办法,还是以诚待人。

正如发明“厚黑学”概念人始终没办法做到脸皮很厚心很黑一样,“厚黑学”最高境界就是脸皮不厚心不黑。

交个朋友,是张老板重生后的宗旨。

当然有些亲善行为,落在秃头老汉眼中,那就是纯粹的腐化组织着重培养的年轻干部……

但这次张浩南确确实实没搞歪门邪道,他真的就是想搞点儿有高层视野的人过来重组“沙食系”战略部门,然后顺带搞点政治投机。

坑人是不存在的,他把观点和底层逻辑一说,剩下的,就是让张济深这个倒霉“翰林”帮忙润色一下。

必要时候,张济深回两浙省教书之余,也可以发表在省内参上。

当然了,是两江省内参,之后两浙省转载不转载,不在他卵上。

他这个人很纯粹的,没有格局。

“你最好真的不要搞出点风风雨雨来,中央不是没有人对你有意见。”

“有意见又怎样?来抓我啊,我怕个卵,随便搞条船我就能跑倭奴,吓唬我是没用的,今时不同往日啦。”

“……”

挂断电话之后,秃头老汉十分无语地骂道:“狗入的……”

(sdingdiannn/ddk93698192/138631839.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