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科幻 > 重生的我没有格局 > 第443章 朱跃进的骚操作

重生的我没有格局 第443章 朱跃进的骚操作

作者:鲸鱼禅师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6-25 06:31:37 来源:顶点小说网

第443章 朱跃进的骚操作

比“本地出差”更阴间的操作,大概就是“烂尾楼托管”,证不证的且先不提,广陵市政府本身,是有权处置一批十年烂尾楼的。

这些烂尾楼跟早年间的“城市地标”风气有关,而广陵市区城西,曾经有一批烂尾楼,其中有一栋呢,原本还挺有花样,什么游乐场商场等等玩意儿都有,不过开发的老板跟他十年前的副市长叔叔一起踩缝纫机去了,还有大概三五年才能出来。

楼不高,但配楼挺多,原本是划分了各种功能区的,政府原本的计划,就是真没人接盘,就拆了,反正现在也就是个建筑垃圾堆场,围栏里面全是野蛮生长的花草树木。

朱跃进盯上了这栋“烂尾楼”,或者说这片“烂尾楼”。

首先他协调了市辖区两个区政府,由广陵市传媒公司去周边城市传达了十月底要筹办一场“大型赶集”,

其次摊位费很低,一个号码就两块钱一天,从十月二八号开始,持续到十一月八。

再次划分出片区,比如说摆把戏的摊位就集中在一片,卖零嘴小吃的在一片,卖衣服鞋子的在一片。

然后两个区政府抽调人力,组织临时的“反扒大队”,总计人数预计可以增加到一百五十人。

最后就是跟供电局协调,临时改造出“烂尾楼”外场的供电,能够供电的这片区域,是“夜市”。

而在此之前,朱跃进跟预购“烂尾楼”门店的业主进行了约谈,话也说得很直白,原先的开发商大概率还要吃几年牢饭,现在呢市政府可以想办法,先给大家回回血。

把外面的大马路都算上,划好线还有号码,两三千个摊位肯定是有的,照一个格子两块钱一天,十天二十块钱总有,几万块钱大家一人一条烟也还行吧。

当然原先的预购业主寻思着朱市长找他们过来就是为了每人整条华子?

这也太逗了吧?

不过这其中也是有细节的,朱跃进提前通了气,这次“大赶集”,是要加个抬头的。

抬头就是“广陵市扬子江批发市场暨广陵秋季集市”,也就是说,这次“大赶集”或者“赶大集”,就是打个广告。

秋天热闹一下,但也足够让周边做勤行小生意的个体户知道有这么个地方,朱跃进会根据这次的反馈,来调整要不要做成定期或者一季一次。

反馈良好,那开春肯定也要来一场,甚至春节期间也可以。

朱跃进跟相关单位开会之后研究的一个方案,就是改造“烂尾楼”的一部分功能区,做成高端商业大楼,短期内是看不到希望的,但是做成大型批发市场,还是有搞头的。

同时有些配楼,直接可以改造成仓库,租金低一点,也是能回血的。

合同一二三年不等,根据回血程度,市政府到时候可以选择接盘,然后跟预购业主将账扯平。

这里面广陵市政府的投入,最大的地方就三块,一是外围地面改造,地面初步平整是起码的,不需要水泥地,只要地面是平的就行,临时堆沙子砖块都不是问题,原因很简单,“赶大集”这种热闹的事情,这年头脚底板沾泥不算个事儿。

二是“招小商,引小资”,这需要市政府到外面城市的街头巷尾宣传一下,赶集这种活动,此时已经有专门的公司承办,类似海岱省也是有本地城市的相关单位进行宣传和通报,所以把小商贩请过来,吸引一点点小资金,就是个有手就行的活儿。

但需要人去做,而且得做得细致。

鼻孔朝天,别想让人过来。

三是供电局那边走程序,不走程序就是政府带头“偷电”,朱跃进被人逮住的话,那擦屁股就是个烦人的活儿。

该掏的钱还得掏,朱跃进如果自己爽,那打个条子也就算了,但既然是公对公,那就是组织决定,所以组织方、发起方一分钱都不能少。

也就是朱跃进一脚踩进“烂尾楼”这个大粪坑,张浩南就跟丁永通了个气,“沙城食品”在广陵今年新增的三个农村供销合作社,当地自然村也报了个名,凑个热闹。

同时沙城的小五金、农具以及建康这边的各种小电器,都有小个体户报了个名。

“赶大集”这种生意,个体户很少赚个暴利的,都是“薄利多销”,有一锤子买卖,但这一锤子通常也不贵。

毕竟讲道理来“赶大集”或者“大赶集”的,对价格极为敏感,不敏感也不行,横竖口袋里就那几个钱,哪里敢随便乱花。

有“沙城食品”捧场,那“大桥食品”和“紫金科技”自然也不可能闲着,大件就是电瓶车的配件,诸如后视镜、挡泥板、车篮子、挂篮、捆扎绳、帽子、皮裤、防风护膝等等,这些小玩意儿单个买都不会特别贵。

像手套那种,也算是蹬个自行车或者开个手扶拖拉机,那高低也是需要的。

至于说“大桥肉松”现场炒制,那已经是整个“赶大集”中最高端的产品,临近冬月、腊月的话,提前备着过年送礼也不是不行。

倘若冷天想给病人送个礼啥的,也刚好就行。

一天也不指望卖个几千斤,能卖百八十斤就不错了。

摊位费朱跃进让刚成立的管理小组做了个预算,大概能收个四五万,但是别的进账,那还是相当可以的。

比如说吃饭,三块钱的盒饭算一个摊位两份,那打个折也能一天整个三千份左右,小一万块钱是有的。

十天那也差不离十万块钱。

加上摊位费,扯一扯足够从好些个“烂尾楼”预购业主手里回收合同。

倘若再算上旅馆,临时弄个床位过夜,最低档就是十块十五块钱一晚上,两三百张床的需求肯定是有的,这同样是一笔钱。

当然朱跃进肯定不是奔着这几万十几万去的,抓紧时间平整地面然后划线,几十万填进去是必然的,算这个十天的经济账,那越算越傻。

关键在于打广告,“赶大集”期间,让人知道这是“广陵市扬子江批发市场”就行了。

所以广陵市代市长在班子会议上,虽然隐晦地表达了一下略有不满,但朱跃进这时候底气还是很足的。

“举办这次广陵市秋季集市呢,一是丰富一下城乡经济交流,二是跟周边省市地区加强联系,三呢,就是形成广告效应,争取明年能初步将成规模的批发市场做起来。”

会议中,朱跃进对班子成员说道,“我市要做成两浙省诸多城市的批发规模,这是很难的,但是我省在商品物资生产上,同样很丰富,那么就算不能做成国际贸易、全国市场,做一做省内,或者跨省批发,我看还是有希望的。”

“像沿江几个城市的小五金,常用家庭工具的零配件,厨具、农具以及各种装饰品、小零食,单独拿一个出来,可能总量也不是很大,但集中起来,那就很可观。关键是经济上的带动作用,把人和商品汇集起来,那肯定是需要让人搬车运的,这车就能跑起来,人也能动起来。车要加油,人要吃饭,那至少‘烂尾楼’那边的停车场,也能搞得像样一点。”

“并且我这里呢,有几份淮西省、江右省的县乡市场调查报告,是我从‘沙城食品’那里借来的,只能传阅,不能保留,要还回去的。”

“其中米制品、面制品等等食品,以及棉纺麻纺等等纺织品,县乡的老百姓,主要购买渠道,就是去乡里镇上,哪怕去县城市区,都是比较少的。一般就是市场的小店,而这些小店呢,也是去市区县城批发……”

这份市场调查报告拿出卖的话,在这年头卖个十万八万不成问题,如果是吃独食,卖个百八十万也不是不行,视情况而定。

但从“沙城食品”那边借到,那反而更让人惊讶朱跃进的门路,这可比十万八万金贵多了。

“像‘大桥食品’的一些米果类食品,在农村地区是很受欢迎的,省内像安东县所在的沙城食品农村供销合作社,其所在地的村小,现在低年级发小零食就是发米饼。想要批这些小零食的个体户,不要说楚州,广陵本地也多,我举这个例子呢,意思就是说,如果将来淮西省需求也大,那肯定就有了批发意愿,我们要是做成淮西省的外部批发源头,这市场潜力,就相当的可以……”

朱跃进没有提困难,因为还不到时候,这时候先画饼就完事了。

他自己来画饼,效果有点差,但加上“沙城食品”,这效果就有点斐然。

毕竟张老板的金字招牌很靠得住,财神爷本爷,谁还能不服?

“……还有像崇州的床上用品,我们做总批发呢,肯定是做不过崇州本地的,他们还搞家纺城,那就更没办法争了。所以就打个差异化,也算是错位竞争,搞个总批发,毕竟像淮西省、江右省,直接跑去崇州下订单的,那肯定是大客户,我们只要保障好本地小客户的经营环境,总量也是可以展望一下的嘛……”

单独一个工业品拿出来讲肯定是没意义的,大概意思到位即可,朱跃进画饼也不是乱画的,发展路线很清晰,定位也没有混乱,至于说发展过程会不会遇到什么困难,那就是调控上的事情,该调整调整,该改正改正。

朱跃进拿出的保就业创效益的章程,就是短期内“招小商,引小资”,长期则是打造区域特色商业。

不追求全国性的大市场,牢牢抓住本地区相对发达地区不愿意深耕的县乡甚至农村商品市场,以批发市场为平台,带动一般消费市场。

“现在省内发展说是进入了快车道,我想同志们应该是没有意见的。但是广陵市的发展,能不能加入到快车道,务实一点讲,我是没有太大把握。这既有历史遗留问题,也有区位上的客观现状,再有就是跟省内其他城市,尤其是姑苏、建康、梁溪、毗陵相比,不管是从自然资源还是说区位优势,都没有太大的可比性。”

“至于说宏观上的政策问题,国家级经济开发区,我想短期内,应该不太可能落户在广陵,即便有,也定然是跟重化工或者直接一点,跟石化相关的沿江重资产……”

“所以我觉得呢,还是要自力更生,从内部深挖潜力。顺带呢,要是能解决一些历史遗留问题,那就再好不过。城西‘烂尾楼’是个老大难问题,涉及到方方面面,还有早些年化肥厂的拆迁补偿问题,还有就是银行方面的问题,更有大量三角债在其中,要清理得干干净净,需要时间,也需要资金。事情不能说麻烦就不做,可以分期做,分批做,一点一点来做,先给一线的老百姓看到希望,几万块十几万虽少,但那也是钱……”

“……根据现有的数据,还有‘沙城食品’的市场调查报告,有一点是可以明确的,那就是市场确实存在,关键是我们能不能开发出来,有没有这个决心,有没有这个能力。我想,我们广陵市政府,能力肯定是不欠缺的吧……”

整个会议朱跃进几乎把控了走向,代市长虽然不快,可这些工作做好了,那可不是白做的。

中央对地方舒缓中央财政是有奖励和补偿规定的,比如扶贫方面,能够在现有条件下增加财政收入,能够有效的增加税收,两江省本身就有奖励,全年差不多也有好几亿的奖励,一个乡镇拿个几百万,基本就能解决几座桥的事情了。

班子会议主要是统一意见,然后算一算家底,算一算账。

“……照之前农贸市场、批发市场的管理措施,预计增加的财政支出,主要是新增管理部门的人员开支,其余水电土建等等支出,可以分步分批进行,比如说主题大楼一层,可以划分不同的商品区,小五金商品区,就可以晚一点改造装修,鞋服等等纺织品,就可以早一点……”

“这样总的来说,一个季度内的支出,应该还是可控的。同时还能开发相关产业,比如说旅馆、饭店等等,沿路的围墙可以拆了,做成临街商铺。这一份商业地产开发,可以交由市属公司执行,每年租金公示,也可以竞拍,当然竞拍这种事情,还只是展望一下,但出租的话,还是相当可观的……”

要说优势,广陵市的优势不多,但正如朱跃进说的那样,就是打个差异化。

跟省内发达工业城市相比,广陵市的优势是什么?

肯定不是区位优势还有招商引资的底蕴,而是去做姑苏、梁溪不愿意浪费时间的行业,这种事情有手就行,但关键是大多数情况下,很多基层政府是有手但不愿意做。

毕竟“招商引资”这种事情,跨国企业落户说出去也要好听得多,你招个外资和内资,都要分个高低贵贱,毕竟要讲格局嘛。

放在老百姓眼里,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你不做,你不过是“眼高手低”,没有什么格局格调上的东西。

不做就是不想,不做就是不愿意。

朱跃进在错位竞争上,说对内深挖潜力,意思也很直接,就是市里面要明确当作一个产业来做,而不是一阵风,更不是搞运动。

这也是为什么要专门弄个管理部门出来,放在市政府直属还是说下放到区政府,这个可以再探讨,但肯定要有能管敢管的人出来做事。

做到了,那么这件事情从广陵市内部而言,就算是成了一半。

剩下的一半,就是产业定位问题。

正常有野心的官僚,都想着做大做强,做成全国第几大或者带一点国际化,但朱跃进这次内部“坑蒙拐骗”,是一个表态行为,他要拉上张浩南来壮胆,所以会议上务虚的部门就是走组织团结,务实的部门,就相当的保守。

简而言之就是关起门来是一家人,没必要吹牛逼。

广陵跟省内城市错位竞争之后,就要考虑外部竞争,跟淮西省、江右省的优势在哪里?

区位摆在这里,这是自然禀赋上的优势,再有就是两江省省内的商品生产极为发达,一般民用品在省内都有成熟的产业基地,只是在集散流通过程中,并不会像两浙省那样,还有非常鲜明的物流中心。

所以朱跃进的想法,就是省内首先作为一个批发市场集散中心,要是能成为物流中心,那肯定是最好的,没有,也问题不大。

把省内南部地区的工业品,集散到省内北部地区,这是省内商品流通上的一点点微小工作,利润可能不高,但带动的经济很广泛。

衣食住行一样不缺,说不定汽油柴油都能多卖万儿八千吨的。

而依托本身就有的铁路公路还有黄金水道长江,往来淮西省南北的短途物流选择余地很大,能够分流一部分建康的供货链,就是成功。

整个计划的构想弹性还是很大的,小有小的做法,大有大的做法,只要定位不跑偏,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也说不定。

朱跃进在这次市政府的班子会议上,至少在设想上,说服了大部分人,原因就在于掏的钱不会太多,一千万肯定用不完。

并且要是能拉上“沙城食品”这样的大企业站台,至少在“沙城食品”的供销体系中,相关的农村小商品集散,也能成为增长的一部分。

在务虚问题上,朱跃进不想浪费时间,所以快刀斩乱麻,先把饼画出来,再把“沙城食品”请出来,所有人的注意力和关注点,基本都会转移到实际效益上去。

倘若再自私一点,个别成员有没有跟张浩南攀交情的想法,那也不得而知,如果有,也无伤大雅,朱跃进本人是没啥损失的。

广陵市的这次临时产业发展会议,带一点未来的城市定位考虑,虽然只有一点点,还是对一些年轻干部产生了影响,考虑问题也更加全面。

所以在广陵市政府协调多部门抓紧时间搞定“广陵市扬子江批发市场暨广陵市秋季集市”的时候,有些原本没啥追求的中层干部,竟是屁颠屁颠跑来朱跃进这里汇报工作。

当然脑子进水的选择他在加班的时候汇报工作,脑子正常的,则是直接在城市管理上献计献策。

想要搭上朱跃进这条旧船的年轻人,居然还不少,可见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的纠缠,哪一代人都是逃不掉的。

广陵市政府的内部会议,肯定不会跟张浩南胡扯,不过广陵市代市长,为这件事情,还要跑省里一趟,所以张浩南也就很轻松知道了广陵市的具体实施管理办法。

省报也第一时间做了专题报道,标题就是“招小商,引小资”,大概这就是朱跃进秋冬到明年的工作主题。

那些重工、石化等等大项目,有一说一,广陵市本身捞不着半点话语权,钱是有的,岗位也是有的,但要说这些大国企的就业岗位,广陵市市政府能够监督还是增减,那都是痴人说梦。

连着加了八天班,朱跃进开副市长办公室会议的时候,看到项目进度很快,市政、城管以及街道等等部门单位都挺上心,也感慨道:“爹有娘有,不如自己有啊。”

李秘书不知道自己老板在说什么,只是感觉到老板心情还不错,于是稍稍地拍了个马屁:“市长这几天加班太多了,要注意休息啊。”

“先不急,二十八号开业之后,再休息也不迟。”

手头最要紧的,就是把跟着一起加班的一线办事员福利解决一下。

朱跃进厚着脸皮问张浩南赊了几百双胶鞋还有雨衣,至于说劳保手套什么的,倒是不用赊,因为“长弓制鞋厂”每个季度都会捐一点给妇联残联,多的都是大家分分。

剩下的就是饭补通勤补贴还有住宿补贴,“本地出差”这种阴间操作,因为朱跃进在顶层达成了意见统一,所以论功行赏,那都是组织上的,于是执行的时候,也就没有卡着。

打了个马虎眼,算是由得这种骚操作存在,但……下不为例。

加班的基层干部带队也底气足一点,不然就只能自己手头松一点饭票出来,皇帝不差饿兵,到哪儿都是这个道理。

顶层的意见统一之后,在铲除一些有活力社会团体的决定上,朱跃进以退为进,把“招小商,引小资”的工作主题,分出一部分功劳出去。

权衡利弊,要钱还是要政绩,官场动物都会有正常的抉择。

谁都知道这是朱跃进的阳谋,但又不得不上钩,再加上朱跃进在十月二十五六号开始,就邀请了“沙城食品”“大桥食品”来广陵考察,此时的丁永和吕卫东,那可不是阿猫阿狗,后者更是拿着百万年薪,门路遍布全国甚至海外。

广陵市本地的食品企业,在品牌化战略上,吕卫东二十几年前也是操刀过的,很多本地老国营食品厂的一把手,见了他还得喊一声吕总或者吕工,亲近一点的,直接就是要喊师傅。

能把丁永、吕卫东请过来,本地很多同类产品,就有机会跟着“沙城食品”和“大桥食品”铺货整个华东,甚至还能出口。

二十六号晚宴,朱跃进就给本地酱菜厂做了中间人,算是牵线搭桥,然后吕卫东就承诺了两个采购订单,都是出口用的,一个去倭奴,一个去东南亚的暹罗。

量虽然不大,意义还是可以的,虽然只是卖点酱菜,但吕卫东也说了,根据客户反馈,到时候可能会微调口味,要是下订单,就直接委托广陵市本地的酱菜厂代加工。

也就是说,很有可能让本地企业拿到“大桥食品”的长期订单。

朱跃进在本地食品企业负责人的眼中,形象越发地清晰且高大起来,虽然朱跃进实际上也就一米七。

十月二十七号晚上,张浩南又去瘦西湖搓了一顿,而那些卖高档工艺品的老板,一脸喂蛆的表情,相当的复杂。

钱,他们想赚,但是这位客户的品味……很低啊。

但终究还是徒子徒孙们嗷嗷待哺的眼神,让老师傅们的行为充满了妥协。

张老板戴着墨镜瞎逛的时候,朱跃进吃了点面条就过来找他,倒是让张浩南有些意外。

“朱市长,没必要吧?明天就要开业了。”

“也不是我致辞,倒也还好。”

朱跃进也算是官场老油条,他知道自己现在得罪了不少人,但也团结了不少人,半个月不到,光广陵市本地县市的个体户、小商贩,就把申请登记表填满了,若非要给外地城市留一部分,直接做个本地生意就行了。

毕竟老百姓也不傻,这种“赶大集”,哪怕端个油锅去炸油条卖,那也不可能亏啊。

两块钱的租金,要不是不能长租,怎么地也要租个九十九年。

“这个广告的想法,对我很有启发,朱市长,您的营商头脑,也是一流的。就算不做万户侯,那也起码是个‘万元户’。”

“哈哈哈哈哈哈……张总过奖,过奖了,我这点生意经,哪里敢在伱面前‘班门弄斧’,还是张总给我分析之后,我才有了点不成熟的想法。噢,对了,还要感谢张总提供的市场调查报告。”

“以后可就没有了啊,市场调查报告很花钱的,比买地还花钱。”

张浩南开了个玩笑作不舍状,朱跃进笑了笑,认真道,“是真的感谢,在差异化竞争上,张总的分析和建议,对我,还有对市政府的班子成员,都很有启发。现在的发展构想,思路是清晰的,定位也很务实,大家都相信能做成功,也都在一起加油干。这里面,跟张总的支持,是分不开的。”

“嗳,朱市长,高帽子我不戴。要是让某些老同志听到了,又要跟我开会。”

“也是魏主任对张总的重视嘛。”

朱跃进一听就知道张浩南是在说魏刚,也更加确信,魏刚这个老同志,加上张浩南这个小同志,这对组合目前来说,很有杀伤力。

不过他有点好奇,沙城市的本届领导班子,难道不会有意见?

其实朱跃进不太清楚,不管是魏刚还是张浩南,对本届领导班子,都是相当的尊重。

魏刚从不居功,张浩南从不倨傲,三方合作非常愉快,而合作愉快的基石,就是都不要太亲近。

保持了一定的距离,反而会更美。

当然有想不开的,那就是朴实无华的竞争、斗争甚至是战争。

两人就这么随便聊聊,边走边说,偶尔还会买一点小吃零嘴,花生瓜子这种炒货,张浩南因为素质低,瓜子皮都是一把直接往花坛里扔。

还好朱跃进素质更低,他直接扔地上,也就显得张老板个人素质还行。

“两浙省的商品集散优势更大啊,可惜广陵没有那样的条件。”

朱跃进所说的优势,涵盖面很广,哪怕是广陵市引以为傲的交通优势,在名列前茅的海港、机场、火车站面前,都不值一哂。

更不要说两浙省的税收政策相对来说宽泛灵活一些,民间金融活动也要更加丰富。

比如说借贷风气,有坏的一面,比如高利贷;但是也有好的一面,那就是个体户和小商贩,能够就近原则解决一部分资金问题。

融资渠道也相对成熟,当然这个也是一体两面,肯定有好有坏,不可能只有坏处没有好处。

民间投资的氛围也很好,大有大的做法,小有小的做法,有一夜暴富的,也有一夜跳楼的。

两江省这里一夜跳楼的少,但同样的,一夜暴富的也少。

拆迁中奖这种另算。

细分到广陵市,那就更平平无奇了一些,更何况广陵市还被拆分过,实力更不能和以前比。

有些机电类优势产业,如今也成了隔壁祥泰市的,祥泰市的优质码头和造船业,也是割出去的一块肉。

这方面其实能创造相当规模金融经济的,但现在只能说梦里啥都有。

朱跃进的感慨,可以说相当的现实。

“批发市场要做起来,通常就是三种情况,一是当地政府牵头,但一般就是做成一个本地的大型综合批发市场,就差不多到头了,再大一点规模,就要配套相应的管理部门,这肯定是要出现问题的。”

嗑着瓜子,张浩南跟朱跃进寻了个茶馆随便唠,茶馆备着的点心都还不错,张浩南也是吃得津津有味。

“二是本地民营企业联合,互相减少流通成本,类似集中力量办大事,对自身的经营成本是降低的,这种生命力要强得多,想扩张就扩张,想缩小就缩小,非常灵活。”

“三是时代问题,比如以前有些地方的长途汽车站,因为种种原因,在附近就形成了相当规模的集贸市场、批发市场,这算是发展惯性,随时会因为城市变迁而消失。”

多少带着点吹着唠的意思,张浩南也比较随意,朱跃进也不是小学生,只带一双耳朵,张浩南说完,他就点点头,说道,“广陵市没办法走第二种,只能由政府牵头,而且还不能大规模投资。想要说服大量商户入驻,还需要时间的沉淀,现在有‘沙城食品’‘大桥食品’的牵线搭桥,至少一部分城市的中小生产厂家,是有想法的。等这次赶集活动收官,希望打了个好广告。”

从省台拿宣传是不可能的,也不现实,但是走新闻报道,让省台过来街头采访,倒是问题不大。

至于说互联网上的线上宣传,现在就是个屁,叼用没有。

纸媒和电视媒体还是要更强一些,至少现在是如此。

“朱市长,其实还有一种模式,综合政府牵头和民企联合的优势,当然那也不算是新突破,大家合伙做生意,原本就是一直有的。”

“关键在于管理权决策权,不好弄,所以眼下还是先让老百姓口袋里有几个钱。有钱了再说,有钱了放屁都是香的。”

两人有一搭没一搭地说着,比较随意,不过张浩南看得出来,朱跃进信心很足。

广陵市相关工作报告,张浩南也看过来,还是很有想法的。

包括张浩南说的综合政府牵头和民企联合,未来也有考虑,不过这个未来有考虑,大概率只是画饼,吸引本地资本投一点。

之前张浩南占了瘦西湖附近一片商业地产开发的股份,对本地资本的倾向很清楚,他们对一般工业生产是没啥投资兴趣的,一是竞争激烈,二是来钱慢,不给力啊。

朱跃进画这种饼,大概率没戏,不过这就是个态度问题,“招小商,引小资”,那些小资本信了,也就行了。

“对了张总,明天要不要逛一逛集市?”

“我过来就是为了赶集啊,顺便套个圈什么的,玩一玩。”

“哈哈,那就好,那就好,张总玩得尽兴一点,到时候还要张总多多点评点评。”

“嗳,朱市长,我可是早就点评过了的。”

“啊?”

一脸懵的朱跃进显然想不起来张浩南什么时候说过,各个媒体好像也没啥动静啊?

张浩南卖了个关子,在广陵市的这次产业发展班子会议结束之后,张浩南就广陵市二十天不到改造建筑垃圾堆场为集市摊位,给了很高的评价。

除了“长江农业论坛”,省内参上,张浩南用了一个“广陵服务效率”来形容这次政府上下动员。

省府高层对这方面感兴趣的,也早就知道了,广陵市代市长去省里汇报工作轻松写意,也是因为上头情况了解得差不多,而省台的街头采访如此顺利,也是有原因的。

朱跃进大概加班加多了,一时间没想到,等到张浩南去酒店做体力活时,朱跃进在办公室这才想到还有省内参这样一条渠道。

可惜,张老板还是不能用“沙雕”这个笔名,他其实又取了一个笔名,叫“沙蜜蜂”,还是没通过。

这让张老板很愤怒,还有没有一点点个人权利了?

我就是想要做个安安静静的“沙bee”怎么了?

丁永和吕卫东没有住同一家酒店,张老板因为带着樊素素打篮球,所以也不想跟老头儿们在同一个地方。

万一发现他成天就这样趴女人肚皮上起不来,俩老头儿突然血压高,他上哪儿说理去?

“姐夫,你赶过大集吗?”

陪张浩南打了一场一对一的篮球之后,樊素素累得满身大汉,抱着趴她身上直喘气的张浩南问道。

“我现在不想说话……”

“……”

就这么趴了不知道多久,樊素素感觉自己盘腿都盘酸了,这才感觉到张浩南抽身一躺,跟一条死狗一样。

“嘻嘻,姐夫你不行了啊。”

“滚,今天不在状态,我之前逛街逛得腿酸。等我休息一晚上,明天让你见识见识我的实力。”

“嘻嘻。”

樊素素轻笑一声,然后侧躺在张浩南身边,手指在他胸口画着圈圈,“马上就要准备考试了,说不定明年我就能毕业。”

“那你好命啊,校长那个糟老头子,估计逼着我念完四年。”

“姐夫你直接不念啊,又不是不行。”

“我刚才就是随口那么一说,真要是不念书,不就得正正经经上班?那多没意思,还是像现在这样好。”

“……”

见张浩南嘴上嫌弃,身体却这么老实,樊素素也是无话可说,忽地她又想起一事,“对了姐夫,周妍周姝她们妈妈的手术很成功,你知道吗?”

“不知道,我也没兴趣知道。”

“姐让我跟你说一声嘞。”

“你姐就是花样多。”

“嘿嘿……”

樊素素忽然凑过来亲了他一下,一双大眼睛忽闪忽闪,“姐夫,要不要叫她们来广陵啊,赶集人多才好玩啊。”

“人多好玩我知道,但跟赶集有什么关系?”

“姐夫你是不是不行了啊?”

“少废话,洗澡去。”

抬手拍了一下樊素素的屁股,张浩南一脸正色,打篮球这种事情,一对一很正常,一对三这就是不合理。

犯规了。

(sdingdiannn/ddk93698192/139235244.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