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科幻 > 重生的我没有格局 > 第374章 平安宴

重生的我没有格局 第374章 平安宴

作者:鲸鱼禅师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6-25 06:31:37 来源:顶点小说网

第374章 平安宴

直到三月份结束,张直勤也没有回沙城,还是呆在雷州市,主要是沙城有个船队要过去,都是近海跑运输的船,船老大梁溪、郁州、崇州的为主,各有三分之一。

郁州的船老大原先是渔民,老家离花果山并不算远,儿子古锭是张直勤的战友,离开部队原本说是安排工作在水库,结果迟迟没有落实,在附近一个职业学院当了几年保安,张直勤知道后,就把古锭接到了沙城。

古锭一开始南下,他老子是反对的,认为出去之后,原先水库的工作,可能真就没了音讯。

直到古锭过年带了钱回去修房子,这才堵住了老古的嘴。

之后就是古锭当家做主,老古这个老渔民开始听儿子拿主意。

张浩南把车队和物流部门剥离出几个企业独立运行,古锭便听了张浩南的话,让老古过来跟着干。

之前就是内河跑一跑运输,主要是“建康-梁溪”段,像电瓶车、配件、禽蛋、菌菇等等运输,量大都是水运,主要是也不远,两三百公里在双休日、节假日的时候,水运比高速公路还要快得多。

再有就是运费很便宜,八百公里之内,一吨货几块钱,高一点也就二十。

只是张浩南还没有经手过长距离水路运输,开辟新线路肯定是要先试着跑一跑的。

跑船肯定是找信得过的人,否则万一船老大作死搞点什么事情,那也是麻烦。

三个地方的船老大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都有家里人在张浩南名下关联企业上班,又或者直接就是沾亲带故。

比如梁溪的船老大,就是徐振涛的亲戚,是他的亲娘舅,马上就要到花甲之年。

崇州的船老大则是沙城农场人,只是祖籍崇州,儿子女儿都在“沙城食品”上班,女儿是个会计,儿子则是销售。

原本都要改行了,但现在已经靠儿子介绍,跑运河路线赚了一套崇州市区的大房子。

从内心出发,三个船老大都更愿意跑一跑运河或者长江,毕竟安全得多。

近海再近,那也是海,虽然也不是没跑过,但到雷州,那就是东海到南海,这距离有点长。

不过跑运输这种事情,不怕路长,就怕没钱。

再有就是水上车费路霸总算要少一些。

因此三个船老大为了钱,也愿意先把线路跑出来,一回生二回熟,之后也不用自己跑。

月底就要开始跑一趟,所以张浩南也专门摆了一桌酒宴,请船老大还有伙计们一起来“吾家楼”吃个平安宴。

“吾家楼”就在赵黛住的别墅南面,大楼是现成的,张浩南把原先经营不善的一家酒楼给盘了下来,楼层直接打包买的,五楼以上的楼层还在谈,业主有点多,知道是张老板要买,一个个都狮子大开口。

最保守的一位,抬了五倍,大概是有点看不起张老板的实力,别人都是抬十倍,你抬五倍,摆明了就是觉得张老板没实力出十倍的价钱。

张老板很生气,所以不买了。

拖了很久,但无所谓,反正“吾家楼”的招牌两天就做好了。

市建筑公司剩了一些库存的辉光管,就被张老板拿过来当招牌用了,效果还挺好,大晚上的五颜六色,颇有三流夜总会的气质。

不过船老大们觉得这“吾家楼”很叼,看上去很有实力。

装修没动,就是重新装点了一下,以喜庆色为主,水晶吊灯拆了卖给了另外一家酒店,现在的吊灯都是传统华灯模样。

其实服务员也没啥大的变动,前老板的亲戚跟着前老板一起走了,留下来的也不认识新的大堂经理还有厨师长。

“老丁,你说你也是的,好歹是个车队队长了,老去帮忙做香肠是个什么事儿?”

今天来的除了船老大和伙计,还有物流公司的车队骨干,丁奎山自然也会过来。

“我这不是怕做红肠的手艺生疏了么。”

“伱当个师傅指点指点就完事了,你帮着干活,这不是抢人产量吗?”

张浩南笑了笑,伸了伸手,古锭拎着一只包过来,张浩南拿出几条烟塞给丁奎山,“去给车队兄弟们分了。”

“哎。”

丁奎山点点头,赶紧捧着烟就去散。

“今晚上不用跟着,去你爸那里,把烟也散一散。”

“是。”

有张浩南吩咐,古锭也是高兴,找到了老古,就笑呵呵地坐下。

船老大们都是尽可能说不标准的普通话,最后实在是烫嘴,都选择了说方言,反正跑船的见多识广,一千公里以内的方言,大部分都还是听得懂的。

各说各的,也不会串频道。

“老板!”

“老板!”

“浩南哥!”

张浩南进了大厅,秘书和保镖都是跟着,领班和服务员也是第一次见新老板,之前就觉得今天来吃饭的人身上江湖气很重,等到张浩南戴着墨镜外加两排黑西装,一个个吓得背皮发麻。

这都是啥啊这?

“都坐都坐,该吃吃该喝喝,今天平安宴,明天平平安安一路顺风。”

张浩南又招了招手,后面小板车拉着酱香、浓香各种小甜水过来,一桌都来几瓶,爱喝酱香那就酱香,喜欢浓香那就浓香,反正跑船的都是半斤起步,两个人一瓶是起码的。

不是说酒量大多牛逼,而是水上讨生活不得不喝,然后形成了依赖和习惯。

就算张浩南拉散酒过来,其实也一样喝,对他们来说没啥区别。

“这趟雷州的运输路线只要跑顺了呢,以后也会多几单大生意,等年底看,剩个三五百万呢,我就当红包发了。大家跑船的注意安全,安全第一,只要活着,跟我张浩南混,不说大富大贵,温饱有的。”

旁边秘书给他满上一杯“酱香洗脚水”,张老板起身举起酒杯,“祝大家一切顺利,无病无灾,顺风顺水。”

“谢谢老板!”

“谢谢老板——”

声音很洪亮,服务员的领班唯恐引来警察。

随后真就来了几个警察。

除了警察,还有大桥镇镇长徐振涛。

徐振涛是坐张直兵的车过来的,现在两人算是地方搭档。

见警察都笑呵呵地坐下吃饭,服务员们看得目瞪口呆,顿时觉得新老板背后的“保护伞”肯定很大。

“老徐坐这边。”

“还用你说?”

徐振涛一屁股坐下,就赶紧倒了酒跟旁边的老汉碰了一杯,“舅舅,注意安全啊。”

“这有啥,又不是没钞票赚。”

抿了一口酒,徐振涛娘舅顾金楼倒是很放松,他跑船最远跑过闽越,也曾在章江之畔吃过手打牛丸。

赚到一点钱,但不算多,也是外甥起来之后,才因为张浩南的运输订单爆赚了一笔。

几乎是一年抵过去十几年,每天都不愁没货,都是满舱过闸。

像大运河上的麸皮、稻糠、玉米、豌豆、酒糟……不运出来或者运进去,放那里就是稳赔,流通起来了,大家都在赚,多点少点而已。

甚至因为后来“沙城食品”“大桥食品”的业务量,现在铺货只要是能走船的,都基本走船,因为量大,一般大货车要组车队,但也就是一条船的事情。

所以顾金楼水上讨生活几十年,第一次雇了伙计。

现在不一样了,他也成了伙计,不过是个干部头衔的伙计,之所以顾金楼愿意干,一是船不是自己的,不用再操心有的没的;二是张浩南给提成,而且相当的丰厚。

这让顾金楼两个儿子中的一个,有一个改了姓跟他,之前两个儿子都不姓顾,因为年轻时候是上门女婿,倒插门一个梁溪吃公家饭的船老大。

如今他什么都没提,还健在的老丈人,倒是主动提了这一茬。

这一切让他很高兴,万万没想到快六十岁还能有人生事业上的第二春。

“钱多点少点无所谓的,身体健康最重要。”

“说说的,只要有钞票,比啥都好。”

攥着酒杯抿了一口,顾金楼黝黑的皮肤泛着光,他不认可外甥的话,真要是无所谓,哪有这种变化。

上了岸的老朋友,先看见的不是他顾金楼额头上的皱纹,也不是乌漆墨黑的面孔,而是新买的手表、手机,还有粗大的金戒指,还有高档的羊绒衫、皮夹克。

一件三四千的皮夹克,比说一万句好话都有用。

钱真是个好东西。

张老板,也真是个好人。

就是狠了点。

顾金楼会感慨张浩南狠,是因为有个伙计夹带东西外加偷油,气温三四度的时候,被张浩南摁在了冰冷的运河水中。

谁拦摁谁,开口帮腔也是一个下场。

张老板很舍得给钱,但只要贪他一个子儿,那就不行。

是他的钱,只有他同意,否则不能动,一分也不行。

张老板是前一分钟还能给你笑着发烟,下一分钟就变成笑着摁你脑袋在水里的变态。

但还是那句话,张老板除了狠了点,是个好人。

他真给钱。

“顾大哥这话对,有钱才是最好的!”

古锭的老子拿起酒杯,也跟着顾金楼碰了一杯,“没钱实在是太难了,干饭都不敢随便吃。”

“爸爸控制点酒量。”

一看老爹情绪上来,古锭在一旁倒酒的同时,也劝说两句。

“好。”

以前老古高低要瞪一眼儿子,但现在不一样,他还是很听儿子的劝。

不过跑船的该喝还是得喝。

两三杯下来,大家气氛都是高涨,车队的兄弟也是聊得飞起,大概是因为张浩南在场,也或许是因为“洗脚水”“小甜水”太贵,都挺控制,基本就是二两封杯,吃菜为主。

几个硬菜上桌之后,更是一边吃一边聊,主要就是买房买车外加老婆孩子那点事。

而张浩南也跟张直兵聊着工作上的事情。

“阿叔,做得惯吗?派出所鸡毛蒜皮的小事特别多,不比先头在市局混日子。”

“烂事哪不多啦,天天调解。现在弄大棚的又多,过来小偷小摸的也是三天两头。捉了放,放了捉,老鹰捉小鸡。”

张直兵原本办公室混日子也没啥想法,拿拿死工资也没什么不好的。

但侄儿的企业规模越来越大,市里面就多少有点巩固感情的意思,把他从冷板凳上寻出来,扔到了大桥镇做事。

工资没涨多少,事情多了几百倍……

简直无语。

活受罪也就这样了。

他对“创收”也没啥兴趣,主要就是靠“大桥食品”慰问时候,给所里的同志添点逢年过节的福利。

毕竟大桥镇底子太差,真要说混点油水,也弄不出来什么。

总不能去敲诈“大桥食品”吧?

那成什么了。

好在他接手的时候,整个大桥派出所除了烧饭的大娘,剩下的全都换成了小年轻,大家都挺有干劲,倒也没有什么怨言。

再加上张浩南给派出所捐了几辆车,警习的年轻人也没觉得乡下有多苦,跟学长描述的好像不太一样啊。

看来还是学长们不努力,吃不得苦。

“要趁还年轻多进步啊,阿叔。”

“你当我是你啊,我是没有大本事。”

喝了一口汤,张直兵摇摇头,他能力有限,做好本职工作就行,要说有什么开拓性的东西弄出来,不可能的事情,他又不像张直武那么拼。

张直武马上就要去市局坐办公室的,今年明年的事情。

他就算了。

“只要有机会嘛,再说了,时代在发展,遍地都是机会。”

“嗯?”

听了张浩南这话,张直兵总算闻出味儿来了,“啥意思?”

“马上要清明节了,四月一号,跟我去买点刀鱼。”

张浩南没有在酒桌上跟张直兵说,不过显然是有东西给张直兵准备的。

“明天回老住基一趟,直武阿叔我也会喊过来。”

“好。”

这下张直兵彻底确定,张浩南是有什么门路,可以让他们立功。

张浩南见张直兵明白了,也不再多言,跟古锭招了招手,古锭当即起身,走到张浩南身旁耳朵凑过去。

“把东西拿出来吧。”

“是。”

随后古锭拿起一只箱子,打开之后,里面全是红包。

“发红包了!”

古锭喊了一声,全场顿时赶紧抽纸巾擦嘴,这个环节,是他们最喜欢的,比山珍海味带感多了。

(sdingdiannn/ddk93698192/139534903.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